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現如今国家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要求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现实训练情况,采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在新课改教学的背景下,促使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激励的方法指引学生,帮助学生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田径训练中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1 我国高中田径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师在高中田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给学生讲解跑步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通过训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上课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的训练兴趣低下,部分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影响了课堂训练质量。
1.2 学生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的升学考试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排名,再加上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这样的学习现状导致学生将大量的学习时间运用到文化课中,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在面对田径训练时,部分学生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进行训练,从而降低了田径训练的效率。
1.3 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教师在高中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田径训练情况和测试成绩,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再加上高中学生的探究意识较差,他们在田径学习的过程中,习惯在教师讲解完相应的知识点之后,通过训练的方式不断进行巩固学习,缺乏与教师进行探讨的意识,从而使得师生在田径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训练需求。
2 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应用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当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采用激励的教学方式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理参加到田径训练中来,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提高学生的田径训练质量。
2.2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确保激励方法的公正性,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互评结果,建立完善的建立机制,全面分析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通过小组比赛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3 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率
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使激励方法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率,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训练需求,结合学生的教学反馈,不断改善田径教学的上课模式,提升田径课堂的教学水平。
3 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提升言语激励的使用程度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对体育田径的训练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方法时,可以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提升言语激励的使用程度,利用言语激励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促使他们在参与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感受田径课堂的魅力。例如,在讲到百米跑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体育测试成绩,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身体素质优秀和身体素质一般两种类型,并将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分别组织到不同的集体中,根据他们的现实情况,制定分成训练内容。对于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缩短田径短跑的时间,引导学生在短跑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速度,在学生训练结束时,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学生在短跑中的姿势在班级上进行赞赏性分享,这样不仅达到了言语赞赏的教学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激发自身的体育潜能。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延长田径短跑的时间,并将学生在短跑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根据学生以往的上课情况,进行对比表扬,帮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中,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形成理性的认识,使得学生在后期的田径训练中,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其中。
3.2 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增强情感激励的渗透程度
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方法时,除了需要利用语言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之外,还应根据学生的现实训练情况,增强情感的应用程度,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打动学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在田径课堂上,以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课,促使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中不断进行纠正。例如,在讲到田径长跑时,学生需要掌握跑步姿势和跑步策略,以往教师通常会在田径长跑之前,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讲解相应的长跑技巧,然后制定长跑时间,让学生进行田径训练,这样的上课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影响了学生的训练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田径课堂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让学生进行讲课,由于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搭档进行分组,并给他们留上一部分课堂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在探讨中制定讲课内容。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到不同小组中进行询问,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次数,使得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明确讲课方向。在第二部分中,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轮流进行讲解演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还能让其他同学在聆听中,对比分析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后面讲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为高中生对田径的了解程度不高,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姿势演示不规范或者阐述不完善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位置进行提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情感激励的应用程度,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缺陷,为后面的田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采用趣味竞赛的教学方式,提高竞赛激励的应用价值
以往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使用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但是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基本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容易导致过于重视自身的测试成绩,忽视了训练反思,从而对自身的田径训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当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方法的教学方式时,可以借助趣味竞赛的模式,提高竞赛激励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讲到4×100接力赛时,教师根据学生以往的上课情况,分析学生的短跑爆发力,并将爆发力优秀和爆发力一般的学生,均匀组织到不同的阵营中,给每个阵营分发一些绳子,让学生用绳子将自身的小腿与旁边同学的小腿进行捆绑,如果学生在接力赛跑步的过程中,出现摔倒的情况,则需要返回原地重新进行接力跑,最终以用时最短的阵营获胜。这样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在趣味竞赛开始之前,安排阵营成员的跑步次序,商量对策,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跑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高竞赛激励的应用价值。在趣味竞赛结束时,教师一方面应对排名第一的阵营进行激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另一方面应对进步速度较快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得学生能够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后期的训练中来。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教师在趣味竞赛中激励学生时,除了激励获胜的阵营以及进步速度较快的学生之外,还应注意在竞赛中表现一般的学生,适当提出他们在竞赛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认清自身的训练现状,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端正学生的训练态度。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激励方法时,应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通过分层训练、师生角色互换以及趣味竞赛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互动频率,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
在新课改教学的背景下,促使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激励的方法指引学生,帮助学生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田径训练中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1 我国高中田径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教师在高中田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给学生讲解跑步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通过训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上课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的训练兴趣低下,部分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影响了课堂训练质量。
1.2 学生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的升学考试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排名,再加上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这样的学习现状导致学生将大量的学习时间运用到文化课中,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在面对田径训练时,部分学生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进行训练,从而降低了田径训练的效率。
1.3 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
教师在高中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田径训练情况和测试成绩,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再加上高中学生的探究意识较差,他们在田径学习的过程中,习惯在教师讲解完相应的知识点之后,通过训练的方式不断进行巩固学习,缺乏与教师进行探讨的意识,从而使得师生在田径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训练需求。
2 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应用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当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采用激励的教学方式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理参加到田径训练中来,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提高学生的田径训练质量。
2.2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确保激励方法的公正性,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互评结果,建立完善的建立机制,全面分析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通过小组比赛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3 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率
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使激励方法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频率,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训练需求,结合学生的教学反馈,不断改善田径教学的上课模式,提升田径课堂的教学水平。
3 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提升言语激励的使用程度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对体育田径的训练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方法时,可以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提升言语激励的使用程度,利用言语激励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促使他们在参与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感受田径课堂的魅力。例如,在讲到百米跑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往的体育测试成绩,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身体素质优秀和身体素质一般两种类型,并将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分别组织到不同的集体中,根据他们的现实情况,制定分成训练内容。对于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缩短田径短跑的时间,引导学生在短跑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速度,在学生训练结束时,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学生在短跑中的姿势在班级上进行赞赏性分享,这样不仅达到了言语赞赏的教学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激发自身的体育潜能。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延长田径短跑的时间,并将学生在短跑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根据学生以往的上课情况,进行对比表扬,帮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中,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形成理性的认识,使得学生在后期的田径训练中,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其中。
3.2 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增强情感激励的渗透程度
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方法时,除了需要利用语言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之外,还应根据学生的现实训练情况,增强情感的应用程度,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打动学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在田径课堂上,以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课,促使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中不断进行纠正。例如,在讲到田径长跑时,学生需要掌握跑步姿势和跑步策略,以往教师通常会在田径长跑之前,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讲解相应的长跑技巧,然后制定长跑时间,让学生进行田径训练,这样的上课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影响了学生的训练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田径课堂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让学生进行讲课,由于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搭档进行分组,并给他们留上一部分课堂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在探讨中制定讲课内容。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到不同小组中进行询问,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次数,使得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明确讲课方向。在第二部分中,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轮流进行讲解演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还能让其他同学在聆听中,对比分析自身的不足,从而在后面讲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为高中生对田径的了解程度不高,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姿势演示不规范或者阐述不完善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位置进行提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情感激励的应用程度,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缺陷,为后面的田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采用趣味竞赛的教学方式,提高竞赛激励的应用价值
以往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使用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但是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基本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容易导致过于重视自身的测试成绩,忽视了训练反思,从而对自身的田径训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当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激励方法的教学方式时,可以借助趣味竞赛的模式,提高竞赛激励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讲到4×100接力赛时,教师根据学生以往的上课情况,分析学生的短跑爆发力,并将爆发力优秀和爆发力一般的学生,均匀组织到不同的阵营中,给每个阵营分发一些绳子,让学生用绳子将自身的小腿与旁边同学的小腿进行捆绑,如果学生在接力赛跑步的过程中,出现摔倒的情况,则需要返回原地重新进行接力跑,最终以用时最短的阵营获胜。这样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在趣味竞赛开始之前,安排阵营成员的跑步次序,商量对策,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跑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高竞赛激励的应用价值。在趣味竞赛结束时,教师一方面应对排名第一的阵营进行激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另一方面应对进步速度较快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得学生能够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后期的训练中来。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教师在趣味竞赛中激励学生时,除了激励获胜的阵营以及进步速度较快的学生之外,还应注意在竞赛中表现一般的学生,适当提出他们在竞赛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认清自身的训练现状,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端正学生的训练态度。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激励方法时,应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通过分层训练、师生角色互换以及趣味竞赛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互动频率,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