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注意力逐渐成为稀缺资源,本文从媒介经济本质属性之一注意力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我是歌手节目成功的背后原因,并通过这一具体案例阐述注意力经济作为媒介经济的本质属性的传播原理,以及其在文化创意现象中的作用。
[关键词]媒介经济;注意力经济;我是歌手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02-02
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成都市区某一条街道上有一家商店,一天晚上,老板将几十张大幅的脚印形状的宣传纸贴在几条主要通往该商店的道路上。果然第二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人们好奇地顺着脚印向前走,想知道个究竟,结果那天商店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同时也引来了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人员,责令其立即取掉地上了脚丫型胶纸,当然更重要的是该举动被数家电视、报纸等媒体争相报道,这家商店在一夜之内家喻户晓,老板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我们认为这就是注意力作为稀缺资源带来的注意力经济效益。
1媒介经济概述
媒介经济是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传媒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受到不同国情、不同的传媒制度以及学科背景不同等限制,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最早对媒介经济学进行研究与学术建构的罗伯特·皮尔德,他认为媒介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在社会资讯与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罗伯特·皮尔德.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阿兰·艾尔布兰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学者,他认为媒介经济学“是指传媒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制作内容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欲望和需求”的学科。阿兰·艾尔布兰.传媒经济学——理解市场、行业与概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国内学者中周鸿铎教授是最早进行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研究历程和学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他认为媒介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利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以传输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周鸿铎.传媒经济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综上,媒介经济是基于信息公开而广泛的传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媒介经济就是把新闻传播学研究和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在一起,它所研究的是在传媒产业中所存在的经济因素和原理,并通过这些因素科学的引导和制约从业人士的经营与管理,从而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2注意力经济的含义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是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徳哈伯与1997年12月在美国著名杂志《Hot Wired》发表的《注意力购买》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注意力才可以转化为财富。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指出,电视台实际上不动声色地“租用”我们的眼镜和耳朵做生意。为了尽可能“租用”到更多的眼睛和耳朵,电视台以好的节目做“诱饵”,这恰好造成了观众免费收看电视节目的假象,实际上,电视台是通过隐性收费(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来获取巨大的资源,然后将这一宝贵注意力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急需这一资源的广告商家。由此可看出,注意力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而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张雷.注意力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传媒时代,你赢得了大众的注意力,那么你就赢得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让人类信息传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受众沉溺于信息的海洋,无限多的信息中无法立刻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信息的丰富导致注意力的匮乏。有线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电视频道的大量增加,使人们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有了很多方向,众多媒体将自身利益放在了首位,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成为了电视台经济活动的重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制作精彩的内容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将这种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传媒要完成的文化商品的市场行为,正是这种以“注意力”为中心的二次售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与广告目标消费者的身份重合,而注意力才是传媒主要盈利的终端产品。为了争夺收视率各电视台想尽办法迎合大众的趣味和偏好,因此娱乐化、大众化的注意力经济成为媒介经济的最重要的特征。
3注意力经济的成功应用——《我是歌手》
在这个选秀节目已经多到审美疲劳的时代,过多的娱乐节目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众多草根真人秀节目利用“平民心理” 已经无法与观众套近乎,煽情的故事背景和恶俗的话题炒作再也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要想制作出一个如2005年《超级女声》一样掀起巨大波澜的节目可谓难上加难,然而2013年湖南电视台再次投下娱乐重弹,《我是歌手》在2013年1月18日以季播的方式每周五晚22∶00准时播出,这档节目被定位为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秀。
3.1《我是歌手》的关注度
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显示,首期《我是歌手》的收视率达到1.06%,份额占到6.07%,居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全国第一。《我是歌手:2013年最火“好声音”》. http://yule.sohu.com/20130123/n364477827.shtml.此后,《我是歌手》的节目收视率持续上升,第三期节目收视率达到1.16%,第五期上升至1.33%,第七期为1.1%等等均为同时段节目全国收视率第一,直至最后的决赛收视率达到了巅峰——2.38%。数据来源:《我是歌手》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iamasinger?ref=http% 3A%2F%2Fs.weibo. 纵观新浪微博,“我是歌手”字条的搜索量达到了55,833,935条,远远超过《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当红综艺娱乐节目,甚至超过了红遍整个中国的“中国好声音”的搜索量。在众多主流视频观看网站上如搜狐视频、优酷、乐视等,《我是歌手》的单期点播次数也远高于其他综艺节目。
无论从收视率还是网络视频点击率和观众的反响来看,《我是歌手》第一季的节目是非常成功的,炫丽的舞台、震撼的音效以及具有超强实力歌手的加入,湖南卫视新鲜刺激的节目模式再一次拉回了大众的关注度。
3.2利用注意力经济分析《我是歌手》成功的原因
湖南卫视全新推出的这档顶尖歌手对决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以往草根选秀节目的制作模式,以高质量、高品质、紧凑情节为追求,受众看到了充满生活原汁原味,比赛如火如荼的全新电视节目模式,极大的迎合了观众追求新鲜感的心里,满足了受众对于节目真实感的追求。
3.2.1参赛主体为实力派明星,节目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我是歌手》节目云集了华语乐坛很多资深唱将及新生代的个性音乐人,选手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第一期的选手有羽泉、齐秦、黄贯中、沙宝亮、陈明、尚雯婕七位,选手覆盖了不同年龄段,大陆与港台地区,深情曲风和摇滚曲风等,可谓面面俱到。而要想打造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只有实力派的歌手表演是不够的,节目配备了超一流的乐队、顶级的音响调音师,邀请香港著名制作人梁翘柏担任节目的音乐总监,将现场打造成了一场殿堂级的“live秀”,改变了以往以炒作和煽情故事为卖点的粗制滥造的选秀节目模式,以追求音乐本质为节目的制作理念,追求歌手在镜头面前的真实表现,歌手仅仅通过音乐演唱来表现情感,感染观众,实现了节目的独一无二性,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3.2.2节目环节设置悬念,以“新鲜感”保持观众收看热情除了视听效果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以外,精良的环节设置别出心裁、充满悬念,在细节上不断带给观众“新鲜感”。
《我是歌手》频频制造悬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时常有一种紧张感,每期节目开始会有一个选手出场顺序的抽签环节,不仅观众不知道歌手的出场顺序,参赛选手之间也被严格保密,在充满未知的气氛中,选手被突然通知的应急表现在镜头前真实展现,戏剧性的大逆转随时发生。除此之外,每一期七位歌手轮流一次唱完后会进行观众打分环节,分数最后的一位面临淘汰,一位全新未知的“新人”歌手于下周来补位,最为第七位歌手进行演唱,其他六位直到最后一刻看完表演后才知道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未知的效果与压力丰富了整个节目的音乐表现形式,同时也保证了节目风格多样化,如后期杨宗纬和林志炫的加入逐步将节目带入高潮,这二位也成了决赛“歌王之王”的热门人选。经济学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是歌手》节目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严格遵守了这一原则,在歌手的选择上避免曲风、类型的重复,如黄贯中淘汰了再补位周晓欧,陈明离开了再邀请彭佳慧,选手类型保证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性格观众的审美偏好,避免了众口难调的商业尴尬,规避了市场风险,风格多样化的表演在注意力争夺中格外注目。
3.2.3多种互动方式的创新,以灵活的推广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了《我是歌手》节目的高品质内容和悬念环节的形式以外,湖南卫视利用互联网的新科技形式开创了多种全国独有的收看和互动渠道,这些新的营销模式也助力《我是歌手》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我是歌手》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在决赛之夜首次与电影院同步直播,在全国11个城市的万达影院合作直播放映,由于节目本身具有很好的视听震撼效果,电影院的播放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观影,这种电视直播与影院合作的跨媒介合作无疑开创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除此之外,湖南卫视不满足于网络上的贴吧讨论和微博互动的推广方式,大力宣传湖南卫视的手机客户端“呼啦”,以更快捷更专业的方式与网民互动,网友登陆呼啦,通过扫描电视上的二维码或角标参与节目互动就有机会抽奖赢得万达影院“歌王之王”决战之夜的门票,这些全新的互动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跨越时空的特点来使渠道“便利性”这一实质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4结论
《我是歌手》节目的成功说明在强调自我的时代,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娱乐,而是主动娱乐。注意力经济促使传媒的竞争加剧,媒介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如果没有注意力,那么媒介几乎无法做成任何事情,因此抢夺注意力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传媒发展的主要出发点,由此可见注意力经济在传媒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注意力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盲目的利用注意力抛噱头无益于新媒体的持久发展,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应营造一个良性的注意力经济系统,适宜的利用注意力推进经济进步,为此,今后我们还需对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媒介经济;注意力经济;我是歌手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02-02
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成都市区某一条街道上有一家商店,一天晚上,老板将几十张大幅的脚印形状的宣传纸贴在几条主要通往该商店的道路上。果然第二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人们好奇地顺着脚印向前走,想知道个究竟,结果那天商店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同时也引来了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人员,责令其立即取掉地上了脚丫型胶纸,当然更重要的是该举动被数家电视、报纸等媒体争相报道,这家商店在一夜之内家喻户晓,老板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我们认为这就是注意力作为稀缺资源带来的注意力经济效益。
1媒介经济概述
媒介经济是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传媒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受到不同国情、不同的传媒制度以及学科背景不同等限制,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最早对媒介经济学进行研究与学术建构的罗伯特·皮尔德,他认为媒介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在社会资讯与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罗伯特·皮尔德.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阿兰·艾尔布兰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学者,他认为媒介经济学“是指传媒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制作内容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欲望和需求”的学科。阿兰·艾尔布兰.传媒经济学——理解市场、行业与概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国内学者中周鸿铎教授是最早进行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研究历程和学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他认为媒介经济学“是应用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利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以传输信息为主要任务的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运行规律。”周鸿铎.传媒经济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综上,媒介经济是基于信息公开而广泛的传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媒介经济就是把新闻传播学研究和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在一起,它所研究的是在传媒产业中所存在的经济因素和原理,并通过这些因素科学的引导和制约从业人士的经营与管理,从而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2注意力经济的含义
“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是美国学者迈克尔·高尔徳哈伯与1997年12月在美国著名杂志《Hot Wired》发表的《注意力购买》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注意力才可以转化为财富。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指出,电视台实际上不动声色地“租用”我们的眼镜和耳朵做生意。为了尽可能“租用”到更多的眼睛和耳朵,电视台以好的节目做“诱饵”,这恰好造成了观众免费收看电视节目的假象,实际上,电视台是通过隐性收费(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来获取巨大的资源,然后将这一宝贵注意力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急需这一资源的广告商家。由此可看出,注意力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而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张雷.注意力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传媒时代,你赢得了大众的注意力,那么你就赢得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21世纪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让人类信息传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受众沉溺于信息的海洋,无限多的信息中无法立刻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信息的丰富导致注意力的匮乏。有线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电视频道的大量增加,使人们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有了很多方向,众多媒体将自身利益放在了首位,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成为了电视台经济活动的重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制作精彩的内容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将这种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传媒要完成的文化商品的市场行为,正是这种以“注意力”为中心的二次售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与广告目标消费者的身份重合,而注意力才是传媒主要盈利的终端产品。为了争夺收视率各电视台想尽办法迎合大众的趣味和偏好,因此娱乐化、大众化的注意力经济成为媒介经济的最重要的特征。
3注意力经济的成功应用——《我是歌手》
在这个选秀节目已经多到审美疲劳的时代,过多的娱乐节目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众多草根真人秀节目利用“平民心理” 已经无法与观众套近乎,煽情的故事背景和恶俗的话题炒作再也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要想制作出一个如2005年《超级女声》一样掀起巨大波澜的节目可谓难上加难,然而2013年湖南电视台再次投下娱乐重弹,《我是歌手》在2013年1月18日以季播的方式每周五晚22∶00准时播出,这档节目被定位为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秀。
3.1《我是歌手》的关注度
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显示,首期《我是歌手》的收视率达到1.06%,份额占到6.07%,居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全国第一。《我是歌手:2013年最火“好声音”》. http://yule.sohu.com/20130123/n364477827.shtml.此后,《我是歌手》的节目收视率持续上升,第三期节目收视率达到1.16%,第五期上升至1.33%,第七期为1.1%等等均为同时段节目全国收视率第一,直至最后的决赛收视率达到了巅峰——2.38%。数据来源:《我是歌手》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iamasinger?ref=http% 3A%2F%2Fs.weibo. 纵观新浪微博,“我是歌手”字条的搜索量达到了55,833,935条,远远超过《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当红综艺娱乐节目,甚至超过了红遍整个中国的“中国好声音”的搜索量。在众多主流视频观看网站上如搜狐视频、优酷、乐视等,《我是歌手》的单期点播次数也远高于其他综艺节目。
无论从收视率还是网络视频点击率和观众的反响来看,《我是歌手》第一季的节目是非常成功的,炫丽的舞台、震撼的音效以及具有超强实力歌手的加入,湖南卫视新鲜刺激的节目模式再一次拉回了大众的关注度。
3.2利用注意力经济分析《我是歌手》成功的原因
湖南卫视全新推出的这档顶尖歌手对决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以往草根选秀节目的制作模式,以高质量、高品质、紧凑情节为追求,受众看到了充满生活原汁原味,比赛如火如荼的全新电视节目模式,极大的迎合了观众追求新鲜感的心里,满足了受众对于节目真实感的追求。
3.2.1参赛主体为实力派明星,节目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我是歌手》节目云集了华语乐坛很多资深唱将及新生代的个性音乐人,选手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第一期的选手有羽泉、齐秦、黄贯中、沙宝亮、陈明、尚雯婕七位,选手覆盖了不同年龄段,大陆与港台地区,深情曲风和摇滚曲风等,可谓面面俱到。而要想打造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只有实力派的歌手表演是不够的,节目配备了超一流的乐队、顶级的音响调音师,邀请香港著名制作人梁翘柏担任节目的音乐总监,将现场打造成了一场殿堂级的“live秀”,改变了以往以炒作和煽情故事为卖点的粗制滥造的选秀节目模式,以追求音乐本质为节目的制作理念,追求歌手在镜头面前的真实表现,歌手仅仅通过音乐演唱来表现情感,感染观众,实现了节目的独一无二性,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3.2.2节目环节设置悬念,以“新鲜感”保持观众收看热情除了视听效果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以外,精良的环节设置别出心裁、充满悬念,在细节上不断带给观众“新鲜感”。
《我是歌手》频频制造悬念,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时常有一种紧张感,每期节目开始会有一个选手出场顺序的抽签环节,不仅观众不知道歌手的出场顺序,参赛选手之间也被严格保密,在充满未知的气氛中,选手被突然通知的应急表现在镜头前真实展现,戏剧性的大逆转随时发生。除此之外,每一期七位歌手轮流一次唱完后会进行观众打分环节,分数最后的一位面临淘汰,一位全新未知的“新人”歌手于下周来补位,最为第七位歌手进行演唱,其他六位直到最后一刻看完表演后才知道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未知的效果与压力丰富了整个节目的音乐表现形式,同时也保证了节目风格多样化,如后期杨宗纬和林志炫的加入逐步将节目带入高潮,这二位也成了决赛“歌王之王”的热门人选。经济学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是歌手》节目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严格遵守了这一原则,在歌手的选择上避免曲风、类型的重复,如黄贯中淘汰了再补位周晓欧,陈明离开了再邀请彭佳慧,选手类型保证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性格观众的审美偏好,避免了众口难调的商业尴尬,规避了市场风险,风格多样化的表演在注意力争夺中格外注目。
3.2.3多种互动方式的创新,以灵活的推广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了《我是歌手》节目的高品质内容和悬念环节的形式以外,湖南卫视利用互联网的新科技形式开创了多种全国独有的收看和互动渠道,这些新的营销模式也助力《我是歌手》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我是歌手》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在决赛之夜首次与电影院同步直播,在全国11个城市的万达影院合作直播放映,由于节目本身具有很好的视听震撼效果,电影院的播放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观影,这种电视直播与影院合作的跨媒介合作无疑开创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除此之外,湖南卫视不满足于网络上的贴吧讨论和微博互动的推广方式,大力宣传湖南卫视的手机客户端“呼啦”,以更快捷更专业的方式与网民互动,网友登陆呼啦,通过扫描电视上的二维码或角标参与节目互动就有机会抽奖赢得万达影院“歌王之王”决战之夜的门票,这些全新的互动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跨越时空的特点来使渠道“便利性”这一实质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4结论
《我是歌手》节目的成功说明在强调自我的时代,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娱乐,而是主动娱乐。注意力经济促使传媒的竞争加剧,媒介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消费者注意力的竞争,如果没有注意力,那么媒介几乎无法做成任何事情,因此抢夺注意力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传媒发展的主要出发点,由此可见注意力经济在传媒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注意力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盲目的利用注意力抛噱头无益于新媒体的持久发展,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应营造一个良性的注意力经济系统,适宜的利用注意力推进经济进步,为此,今后我们还需对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