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语文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阅读;引导;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时,就文论文,常常感到很难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妙处。而老师在引导时,常常也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式让学生比较,以此来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感,但缺点是肢解了文章,学生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语境下比较,仅能判断出哪个词或句式用得较为准确,至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表情达意,则茫茫然。怎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比较来整体感悟文章思路和表达方式呢?
下面我以《鲸》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鲸》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说明文。备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作为比较探究的对象。教学时,我以《鲸》为主,以同步阅读《蓝鲸》为辅。着重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的结构、语言和说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悟语言。
比较结构两篇文章的主体部分介绍都是生活习性,我让学生们围绕这一点,将两文对照来看,让他们探究其中的不同。通过研讨,他们发现同样都是介绍生活习性,《鲸》分别用四个自然段介绍了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些生活习性,而《蓝鲸》却把“行动迅速”、“换气喷水”、“力气很大”这三个方面合在一个自然段之中,单独用一个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蓝鲸“吃东西”的生活习性。通过比较,他们领悟到作者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在结构上相应有各种形式。学生们既丰富了阅读这类文章的经验,又积累了写此类文的知识。
比较语言由于两篇文章都着重介绍了鲸的吃食,探究两位作者在写鲸吃食的动作上的差异,既必要又有趣。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两位作者在用词上大致相同,最大的不同是:《鲸》中“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而《蓝鲸》中“(它)猛地向前一推,大量的鱼虾和海水就会一拥而入”。其中“吸”和“推”两个动词到底哪个用得准呢?学生通过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吸”用得准。鱼儿很机敏,鲸一推,海水一动,它们就会逃窜了。有的说,“推”用得准。鲸主要吃较大的鱼,它的吸力够大吗?还有的说,必须两个动作同时进行,鲸才能吃到更多的食物。其实,结论是次要的,关键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鲸吃食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
比较说明方法两文也都介绍了鲸“体形大”这一特点,我便引导学生探究两位作者各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清这一特点的。学生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效果最佳。其中《鲸》写道:“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羊那么重”;而《蓝鲸》却是这样写的:“(它)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也就是说,写鲸大可以从“局部”或“整体”两方面来作比较,于是他们明白了要说明一个特点可用哪些方法,同时也明白如何写才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真正是活学活用。
在比较中学生也提出了自己发现的疑问。有同学问:《鲸》中说“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而《蓝鲸》中却介绍“它的体重有170多吨”呢?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取得了共识:科学手段不断发展,我们对鲸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准确。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非常有帮助。也有同学问:为什么《鲸》中重量单位用“公斤”,而《蓝鲸》中却用“吨”。通过讨论大家还懂得了一个数量单位的变迁,真是意外的收获。
总结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感到收获不菲。
1. 实践证明,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对这种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在比较中,学生有自主探究发现后的喜悦;有与学生一起研讨时切磋学问,碰撞思想的快乐;有不懂就问,触类旁通的收获。学生的创新情感和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 新课程强调学习的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课堂只是“以本为本”,学生局限在一位作者和一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说过:“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因此我們选定课堂研究的重点问题后,可以博采众长,选择一组有关的文章或片段,供学生概括、归类、比较,让学生触类旁通,为学生生成、建构新知识铺路搭桥。这一过程综合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一般地说,小学生掌握两个相比较的事物之间易于掌握差异点。因此,教师在引导比较时,要在明确相同点的基础上,加强差异点的研究。比较多了,学生鉴别语言优劣能力得到增强,逐渐会认识语言的一些规律。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学生就容易进一步做综合概括的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在课后问我,《鲸》的学法使他们收获很大,以后能不能其他课文也可以这样学。我借机启发他们,那些课文能用比较法进行研究,让他们去打开思路想办法。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此法。我便积极鼓励他们去搜集资料,选取其中有价值的资料用于课堂学习研究,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宏武主编.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朱小妹,江西省丰城市,江西省丰城市段潭中心小学。
关键词:阅读;引导;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时,就文论文,常常感到很难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妙处。而老师在引导时,常常也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式让学生比较,以此来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感,但缺点是肢解了文章,学生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语境下比较,仅能判断出哪个词或句式用得较为准确,至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表情达意,则茫茫然。怎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比较来整体感悟文章思路和表达方式呢?
下面我以《鲸》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鲸》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说明文。备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作为比较探究的对象。教学时,我以《鲸》为主,以同步阅读《蓝鲸》为辅。着重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的结构、语言和说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感悟语言。
比较结构两篇文章的主体部分介绍都是生活习性,我让学生们围绕这一点,将两文对照来看,让他们探究其中的不同。通过研讨,他们发现同样都是介绍生活习性,《鲸》分别用四个自然段介绍了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些生活习性,而《蓝鲸》却把“行动迅速”、“换气喷水”、“力气很大”这三个方面合在一个自然段之中,单独用一个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蓝鲸“吃东西”的生活习性。通过比较,他们领悟到作者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在结构上相应有各种形式。学生们既丰富了阅读这类文章的经验,又积累了写此类文的知识。
比较语言由于两篇文章都着重介绍了鲸的吃食,探究两位作者在写鲸吃食的动作上的差异,既必要又有趣。同学们通过研究发现,两位作者在用词上大致相同,最大的不同是:《鲸》中“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而《蓝鲸》中“(它)猛地向前一推,大量的鱼虾和海水就会一拥而入”。其中“吸”和“推”两个动词到底哪个用得准呢?学生通过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吸”用得准。鱼儿很机敏,鲸一推,海水一动,它们就会逃窜了。有的说,“推”用得准。鲸主要吃较大的鱼,它的吸力够大吗?还有的说,必须两个动作同时进行,鲸才能吃到更多的食物。其实,结论是次要的,关键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鲸吃食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
比较说明方法两文也都介绍了鲸“体形大”这一特点,我便引导学生探究两位作者各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清这一特点的。学生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效果最佳。其中《鲸》写道:“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羊那么重”;而《蓝鲸》却是这样写的:“(它)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也就是说,写鲸大可以从“局部”或“整体”两方面来作比较,于是他们明白了要说明一个特点可用哪些方法,同时也明白如何写才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真正是活学活用。
在比较中学生也提出了自己发现的疑问。有同学问:《鲸》中说“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而《蓝鲸》中却介绍“它的体重有170多吨”呢?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取得了共识:科学手段不断发展,我们对鲸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准确。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非常有帮助。也有同学问:为什么《鲸》中重量单位用“公斤”,而《蓝鲸》中却用“吨”。通过讨论大家还懂得了一个数量单位的变迁,真是意外的收获。
总结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感到收获不菲。
1. 实践证明,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对这种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在比较中,学生有自主探究发现后的喜悦;有与学生一起研讨时切磋学问,碰撞思想的快乐;有不懂就问,触类旁通的收获。学生的创新情感和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 新课程强调学习的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课堂只是“以本为本”,学生局限在一位作者和一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说过:“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因此我們选定课堂研究的重点问题后,可以博采众长,选择一组有关的文章或片段,供学生概括、归类、比较,让学生触类旁通,为学生生成、建构新知识铺路搭桥。这一过程综合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一般地说,小学生掌握两个相比较的事物之间易于掌握差异点。因此,教师在引导比较时,要在明确相同点的基础上,加强差异点的研究。比较多了,学生鉴别语言优劣能力得到增强,逐渐会认识语言的一些规律。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学生就容易进一步做综合概括的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在课后问我,《鲸》的学法使他们收获很大,以后能不能其他课文也可以这样学。我借机启发他们,那些课文能用比较法进行研究,让他们去打开思路想办法。他们经过研究发现,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此法。我便积极鼓励他们去搜集资料,选取其中有价值的资料用于课堂学习研究,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宏武主编.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朱小妹,江西省丰城市,江西省丰城市段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