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跃的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能够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创新、独特性。开发出来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一定要符合“科学性”,教给学生的一定是正确的知识、观点,严谨的方法、技巧。那么如何开发美术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呢?
一、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美术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所以美术鉴赏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美术课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美术技法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状态。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最能体现美术的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二、开发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听评课,了解当前我市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熟悉的、本乡独有艺术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摄影拍摄清东陵石雕、冀东皮影,提出方案,写调查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经验及相关案例、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教学反思等。
3、反思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
4、文献法: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网上查阅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论文、论著,以备研究所用。
三、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具体步骤
(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确定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地方特点的。课程的界定要准确。如本人,根据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家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感到很骄傲,86%的学生都去过清东陵,看过清东陵石雕,但对石雕没有深入地鉴赏过。2010年“五一”期间,有的同学就参加了清东陵举办的“太平洗象”、“石雕艺术欣赏”活动。课本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课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学完这一课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本人决定开发“清东陵石雕艺术欣赏”乡土课程,以拓展教科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完整、全面、深入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皮影戏、皮影舞、皮影调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们的父辈、祖辈都很喜欢皮影,本地电视台经常播放皮影戏,唐山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们跳皮影舞的也很普遍,开发“冀东皮影调、皮影秧歌舞、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对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很有作用。学生学习土生土长的艺术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皮影秧歌舞中人物舞蹈动作僵硬、夸张,很像动画里人物动作,很符合现代学生审美情趣。调查发现学生对色彩鲜艳的、讲究对称的图案作品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愿意学习;一些同学对漫画,特别是卡通画着迷,所以我决定开发“图案”、 “速写创作”、 “漫画创作”校本课程。
(二)开设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带领高级中学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清东陵石像生、石五供、地宫壁雕等石雕作品,拍摄了许多清东陵石雕照片,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陵墓雕塑图片,参考了《中国雕塑史》等论著,写出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教材,制作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课件。主要内容是:1、考察、观赏、拍摄、保护清东陵石雕;2、比较清东陵石雕与历代陵墓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以及陵墓雕塑艺术风格发展历程;3、研究、体味清东陵石象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华表、丹陛石、祥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石五供、地宫壁雕所体现的宗教思想。4、欣赏清东陵石雕给人们带来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2)本人带领学生参观了遵化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了作品,拍摄了大量的皮影影人、剪纸作品照片。 在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唐山驴皮影造型艺术谈》乡土教材,完成了“冀东皮影”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1、冀东皮影的产生与发展;2、人物造型与行当;3、唱腔与伴奏;4、《俏夕阳》;5、唐山驴皮影人物造型艺术特点,a.人物造型艺术化,b.人物造型平面化,c.卡通式的人体比例范式,d. 人物造型戏曲化,e.人物关节弯曲化;6、唐山驴皮影细腻逼真的砌末造型;7、皮影的民间装饰特色,a.“点”的灵活运用,b. “线”的优美组合,c. 符号化的传承,d. 人物头饰特点;8、皮影影人的制作方法。
(三)开讲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讲授“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课程一课时;主讲“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两课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都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好。
(四)最后,修改、汇总、推广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乡土课程教材,以备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2]孙瑞欣.《校本教研的7个关键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一、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美术课程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丰富生活情趣
美术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对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对美术作品的材料构成及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丰富生活情趣。
所以美术鉴赏模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美术课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美术技法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状态。
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美术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最能体现美术的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能力,接触特殊的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以及释放个体的紧张或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促进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乡土课程、校本课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5、助益人生规划,拓宽发展空间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美术课具有工具性的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各种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职业或其他职业提供发展机会。
二、开发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听评课,了解当前我市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熟悉的、本乡独有艺术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摄影拍摄清东陵石雕、冀东皮影,提出方案,写调查研究报告。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撰写经验及相关案例、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教学反思等。
3、反思实践法: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
4、文献法:查阅文献,了解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以指导实践活动。网上查阅与开发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论文、论著,以备研究所用。
三、开发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具体步骤
(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的方式确定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内容。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有地方特点的。课程的界定要准确。如本人,根据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家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感到很骄傲,86%的学生都去过清东陵,看过清东陵石雕,但对石雕没有深入地鉴赏过。2010年“五一”期间,有的同学就参加了清东陵举办的“太平洗象”、“石雕艺术欣赏”活动。课本上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一课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学完这一课也没留下什么印象。所以本人决定开发“清东陵石雕艺术欣赏”乡土课程,以拓展教科书内容,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完整、全面、深入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学生对皮影戏、皮影舞、皮影调不是很感兴趣,但他们的父辈、祖辈都很喜欢皮影,本地电视台经常播放皮影戏,唐山每年举行皮影艺术节,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们跳皮影舞的也很普遍,开发“冀东皮影调、皮影秧歌舞、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对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很有作用。学生学习土生土长的艺术很容易接受。特别是皮影秧歌舞中人物舞蹈动作僵硬、夸张,很像动画里人物动作,很符合现代学生审美情趣。调查发现学生对色彩鲜艳的、讲究对称的图案作品很感兴趣,也能够接受,愿意学习;一些同学对漫画,特别是卡通画着迷,所以我决定开发“图案”、 “速写创作”、 “漫画创作”校本课程。
(二)开设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1)带领高级中学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清东陵石像生、石五供、地宫壁雕等石雕作品,拍摄了许多清东陵石雕照片,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陵墓雕塑图片,参考了《中国雕塑史》等论著,写出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教材,制作了“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课件。主要内容是:1、考察、观赏、拍摄、保护清东陵石雕;2、比较清东陵石雕与历代陵墓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以及陵墓雕塑艺术风格发展历程;3、研究、体味清东陵石象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华表、丹陛石、祥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石五供、地宫壁雕所体现的宗教思想。4、欣赏清东陵石雕给人们带来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2)本人带领学生参观了遵化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作品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品评了作品,拍摄了大量的皮影影人、剪纸作品照片。 在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唐山驴皮影造型艺术谈》乡土教材,完成了“冀东皮影”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为:1、冀东皮影的产生与发展;2、人物造型与行当;3、唱腔与伴奏;4、《俏夕阳》;5、唐山驴皮影人物造型艺术特点,a.人物造型艺术化,b.人物造型平面化,c.卡通式的人体比例范式,d. 人物造型戏曲化,e.人物关节弯曲化;6、唐山驴皮影细腻逼真的砌末造型;7、皮影的民间装饰特色,a.“点”的灵活运用,b. “线”的优美组合,c. 符号化的传承,d. 人物头饰特点;8、皮影影人的制作方法。
(三)开讲开发的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结合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讲授“清东陵石雕艺术鉴赏”乡土课程一课时;主讲“皮影的形象造型风格”乡土课程两课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都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好。
(四)最后,修改、汇总、推广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改乡土课程教材,以备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2]孙瑞欣.《校本教研的7个关键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