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恶劣心境的关系。方法:使用生活事件量表与抑郁量表对48例诊断为恶劣心境的患者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恶劣心境患者中以女性患者稍多。生活事件与抑郁相关,P值均<0.001。生活事件中,以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因子与恶劣心境的预测作用较大。结论:恶劣心境的诱发与存在的生活事件有关,因此了解生活事件是干预恶劣心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生活事件 恶劣心境
资料与方法
2001年9月~2003年9月收治恶劣心境患者48例,全部符合CCMD-3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其中女26例,男22例,平均年龄39.15±1.24岁。
汉密顿抑郁量表(AMD)评分为0~4分,5级:(0)无症状;(1)轻;(2)中等;(3)重;(4)极重。
生活事件量表(LES): 本次发病3个月以内的生活事件LES是自评量表,含有48条我国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庭生活方面(有28条),二是工作学习方面(有13条),三是社交及其他方面(7条)。计算方法如下:事件发生次数:一次性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发生不到半年计为1次,超过半年计为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急重分别记0,1,2,3,4分。
数据统计:所获得数据均在电子计算机上用 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处理。
结果
恶劣心境患者中以女性患者稍多平均年龄>24岁。
生活事件量表与抑郁量表得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分值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75~0.532。P值均<0.001,48个因子与抑郁均有显著相关关系。
生活事件量表与抑郁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抑郁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生活事件因子,及20多个项目分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
讨论
恶劣心境表现为持续存在心境低落,过度的哭泣注意力和作决定的能力下降,睡眠变化恶劣等。心境往往会给病人造成轻度的社会功能受损,但该症持续时间长,使患者长时间处于轻度抑郁状态,情绪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相对消极,这也使得个人的幸福感明显下降。神经症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已经得到认可[1~3],引起障碍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抑郁是对未认识的危险的一种反应。本研究表明,患者抑郁水平与生活事件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使得我们对恶劣心境做出干预时要考虑性别因素,个体因素,也要更多地考虑到生活事件因素。
参考文献
1 许又新,神经症.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0.
2 郑延平,林克明,akeuchi,等.洛杉矶地区美国华人神经衰弱流行病学研究.上海精神医学,1997,9:129.
3 廖晓平,解亚宁,朱秀清,等.神经衰弱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对比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40.
关键词 生活事件 恶劣心境
资料与方法
2001年9月~2003年9月收治恶劣心境患者48例,全部符合CCMD-3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其中女26例,男22例,平均年龄39.15±1.24岁。
汉密顿抑郁量表(AMD)评分为0~4分,5级:(0)无症状;(1)轻;(2)中等;(3)重;(4)极重。
生活事件量表(LES): 本次发病3个月以内的生活事件LES是自评量表,含有48条我国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庭生活方面(有28条),二是工作学习方面(有13条),三是社交及其他方面(7条)。计算方法如下:事件发生次数:一次性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发生不到半年计为1次,超过半年计为2次。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急重分别记0,1,2,3,4分。
数据统计:所获得数据均在电子计算机上用 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处理。
结果
恶劣心境患者中以女性患者稍多平均年龄>24岁。
生活事件量表与抑郁量表得分的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分值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75~0.532。P值均<0.001,48个因子与抑郁均有显著相关关系。
生活事件量表与抑郁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抑郁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生活事件因子,及20多个项目分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
讨论
恶劣心境表现为持续存在心境低落,过度的哭泣注意力和作决定的能力下降,睡眠变化恶劣等。心境往往会给病人造成轻度的社会功能受损,但该症持续时间长,使患者长时间处于轻度抑郁状态,情绪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也相对消极,这也使得个人的幸福感明显下降。神经症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已经得到认可[1~3],引起障碍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抑郁是对未认识的危险的一种反应。本研究表明,患者抑郁水平与生活事件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使得我们对恶劣心境做出干预时要考虑性别因素,个体因素,也要更多地考虑到生活事件因素。
参考文献
1 许又新,神经症.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0.
2 郑延平,林克明,akeuchi,等.洛杉矶地区美国华人神经衰弱流行病学研究.上海精神医学,1997,9:129.
3 廖晓平,解亚宁,朱秀清,等.神经衰弱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对比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