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三个“新”即“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在新征程上,“創新”和“教育”是“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对高等院校的更高定位和对未来高等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为高等院校中的教学、科研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十九大;“三新”;“五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
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三个“新”,即“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时期”变为“新时代”,一字之差,内涵丰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的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的理论结晶和时代标志,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报告中对此作了具体的部署,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三个“新”,“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方位,“新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和灵魂,“新征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目标和方向。三者各有侧重,合成整体。我们站在“新时代”,武装“新思想”,奔向“新征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思想和新征程是知和行的关系,知的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就是行。结合工作而言,就是要踏踏实实走向新征程。而在新征程上,“创新”和“教育”是“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
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和“教育”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再次明确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再次明确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强调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版图的最高层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落实十九大精神,必将进一步有力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学习十九大报告,领会十九大精神,就要从十九大报告所聚焦的“三新”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新征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基础性工程和引导性工程。从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到对高等院校的更高定位和对未来高等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
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民族复兴基础工程的重要结合点,高等院校应该在现代化建设中谋求更快的发展,理应在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理应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做出更好的表率。
教育系统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教育部在10月26日即召开教育部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全面传达了十九大会议的基本情况、十九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并就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了动员部署。11月2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中包含六大具体行动:一是实施“十九大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全覆盖”行动;二是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三是实施“基层党建质量年”行动;四是实施“教育改革攻坚战”行动;五是实施“答好人民关切题”行动;六是实施“加快教育现代化”行动。这六大行动,从各个方面保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落实,我们都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自觉地践行。
就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科研而言,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最为切近,为教学科研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指的是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在这“五进”中,前“三进”直接是对教学科研领域的明确要求。进学术,要求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专题研究。教育部将组织力量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编》,编辑出版《习近平教育思想》,组织召开专题理论研讨会。进学科,提出支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加强学理阐释和准确解读。进课程,组织力量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
现就“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对照仰恩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和计划。
第一,进学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专题研究,由科研管理部组织若干次小型研讨会,进行专题研讨,倡导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产出一批成果。在我校《学术问题研究》即将出刊的2017年第2期开辟专栏,刊发其中优秀论文。
第二,进学科。在学校已经启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设计研究课题,在积极申报高层级项目的基础上,单列若干校级课题,支持此项研究。
第三,进课程。由教务部与有关教学单位专题研究课程的建设和设计。一是调整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有关课程,加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解有关课程中的内容;二是第一时间引入即将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共选修课。
通过这“三进”,努力提高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之成为我校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建设“开放型,国际化”现代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 刘祖琼]
关键词:十九大;“三新”;“五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
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三个“新”,即“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时期”变为“新时代”,一字之差,内涵丰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的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的理论结晶和时代标志,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报告中对此作了具体的部署,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三个“新”,“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方位,“新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和灵魂,“新征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目标和方向。三者各有侧重,合成整体。我们站在“新时代”,武装“新思想”,奔向“新征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思想和新征程是知和行的关系,知的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就是行。结合工作而言,就是要踏踏实实走向新征程。而在新征程上,“创新”和“教育”是“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
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和“教育”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再次明确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再次明确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强调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版图的最高层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落实十九大精神,必将进一步有力推动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学习十九大报告,领会十九大精神,就要从十九大报告所聚焦的“三新”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新征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基础性工程和引导性工程。从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到对高等院校的更高定位和对未来高等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
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民族复兴基础工程的重要结合点,高等院校应该在现代化建设中谋求更快的发展,理应在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理应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做出更好的表率。
教育系统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教育部在10月26日即召开教育部直属系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全面传达了十九大会议的基本情况、十九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并就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了动员部署。11月2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
“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中包含六大具体行动:一是实施“十九大精神学习研究宣传全覆盖”行动;二是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三是实施“基层党建质量年”行动;四是实施“教育改革攻坚战”行动;五是实施“答好人民关切题”行动;六是实施“加快教育现代化”行动。这六大行动,从各个方面保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落实,我们都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自觉地践行。
就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科研而言,实施“习近平教育思想‘五进’”行动最为切近,为教学科研领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指的是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在这“五进”中,前“三进”直接是对教学科研领域的明确要求。进学术,要求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专题研究。教育部将组织力量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编》,编辑出版《习近平教育思想》,组织召开专题理论研讨会。进学科,提出支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加强学理阐释和准确解读。进课程,组织力量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
现就“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对照仰恩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和计划。
第一,进学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专题研究,由科研管理部组织若干次小型研讨会,进行专题研讨,倡导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产出一批成果。在我校《学术问题研究》即将出刊的2017年第2期开辟专栏,刊发其中优秀论文。
第二,进学科。在学校已经启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设计研究课题,在积极申报高层级项目的基础上,单列若干校级课题,支持此项研究。
第三,进课程。由教务部与有关教学单位专题研究课程的建设和设计。一是调整充实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有关课程,加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解有关课程中的内容;二是第一时间引入即将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使用;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共选修课。
通过这“三进”,努力提高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之成为我校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建设“开放型,国际化”现代大学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 刘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