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最后一个批示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一生对我国的各项工作做过很多批示,而他病重住院前的最后一个批示则直接促成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的诞生。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在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个集装箱从美国运输机上秘密地卸下并安放在首都机场。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的一天,周恩来陪同尼克松一起看当天中美活动的录像。尼克松对周恩来说,现在美国人民也坐在电视机旁看我们今天的活动情况。他指着身边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手中拎着的黑皮箱即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的终端说,从我踏上中国领土的第一步起,都由它记录在案,然后通过我们天上的通信卫星,将这儿的每一个活动细节随时传回美国。周恩来略为一惊,他把尼克松的话记在了心中。
  在一次晚宴中,周恩来又一次谈到了那个神秘的“黑匣子”。尼克松脱口说道:“我们这次带来的卫星地面站,到时就留给你们吧!”周恩来端起酒杯,笑了笑说:“总统先生,我看还是卖给我们吧!”就这样,尼克松访华结束后,他带来的那个卫星地面站,便被中国买了下来。
   1972年下半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把日本带来的卫星地面站也设法买了下来。
  这两个卫星地面站虽影响了周恩来,可中国的科技专家自“文革”开始以来大都蹲在牛棚里写检查,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不过,此事却极大地震撼了先后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的三位年轻人的心灵!他们是黄仲玉、林克平和钟义信。他们焦虑于中国的通信卫星研究的落后,决定给周恩来写信,向总理反映真实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意见,建议中国尽快搞通信卫星。但这封信通过什么方式送给周恩来呢?林克平是时任邮电部部长钟夫翔的秘书,他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同机要文件一起走。
  于是,一封由3位普通年轻人签名的群众来信,通过内线的秘密渠道,进入中南海。据工作人员回忆,周恩来看到了这封来信之后很激动,他仔细看了这封《关于建设我国通信卫星的建议》的来信,当场批示“先将卫星通信的制造、协作和使用方针定下,然后再按计划分工做出规划,督促进行”。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著名的“5·19批示”。11天后,周恩来住进305医院,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那张办公桌前,直到去世。
  不久,李先念、余秋里等国务院领导就周恩来批示,组织相关部门对通信卫星有关问题进行了会商。
  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决定赞同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上报的《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将中国发射通信卫星工程称为“331工程”。
  经过9年会战,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终于横空出世。(江涛)
其他文献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以下简称党史人物研究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已经30年了。在何长工、李力安、孙英会长和历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史人物研究会围绕研究、编纂和宣传工作,不仅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且还积极筹备和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纪念会,参与举办了一些纪念重要党史人物和党史事件的展览和演出活动,增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影响,发挥了有益的社会作用。  
期刊
设计了用于液压支架试验加载台移动梁升降的液压缸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液压比例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测控系统组成.60 t平台的四角分别由1个双伸缩液压缸支撑,计算机测控系统用
介绍一种气动注浆泵用简单的全气动自动换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机构设计思路,该装置不用电源及其他动力,只要接通气源,通过两只顶杆阀的联动,便能实现注浆泵活塞的往复自动换向,特
今年4月,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和省、市委的部署安排,我们开展了全县革命文物的普查工作。在桥驿镇洪家村,我们找到了当年策动程潜、陈明仁起义,使长沙得以和平解放的秘密电台旧址。使人欣慰的是,尽管整个山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时电台工作人员的住房和最初架设电台的偏房以及隐藏秘密电台的山洞依然保存完好。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走访了当地的村民,找到了仍然健在的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