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在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感知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体育意识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指人们在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简单说,就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就中学生而言,是指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自身素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体育基础有着直接关联,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间接影响和制约。
一、 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特点
中学生一般处于12~16岁之间,属于青少年早期年龄阶段,他们的身体生长发育才刚刚开始,体力的发展达不到成人的水平。生理发育的慢慢成熟,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微妙的影响,“生理——心理”的联动反应在体育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男同学追求英俊健壮的体格,在体育运动中表现自我;女同学追求婀娜的形体。他们都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体育意识。
我校的116名七年级学生(男生64名,占55.17%;女生52名,占44.83%)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他们的体育意识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初步形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们每周参加体育锻炼4~5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有80%的人已达到社会体育锻炼量的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每次时间超过1个小时。他们打破了在小学时的固定每周3学时的体育课,自觉增加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活动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
2.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这表现为男同学喜欢对抗性、力量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喜欢足球的占17.24%,喜欢武术的占3.45%,喜欢篮球的占21.6%,喜欢羽毛球的占11.28% ,喜欢乒乓球的占8.62%。而女同学则喜欢柔韧性、协调性、趣味性较高的体育项目,如喜欢健美操、舞蹈的占17.24%,喜欢羽毛球的占6.23%,喜欢乒乓球的占5%,还有9.34%的学生喜欢综合性项目。
3.对体育的需求意识更为强烈。中学生的各种生理机能正处于成熟高峰,他们精力旺盛、朝气蓬勃,他们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会带来一定的好处,认为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体验青春的活力,能强健体魄、培养坚定的意志。
二、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对体育内涵的追求。它不仅对学生的现实体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在未来体育方面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结合体育的特点,体育意识是随着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提高而发展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培养。
1.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是认识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教学形式。这种认识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同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而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效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以掌握“三基”为出发点和终身受益的宗旨,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思想、意志以及个性等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增强他们对体育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责任感。
3.避免走入教学误区。很多学校出于升学压力,应付教学,导致学校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抓什么,学生就练什么。这就极大地阻碍了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走出教学误区。
4.培养兴趣。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和正确引导。如果学生不能从运动参与中得到满足,他们就很难对体育产生兴趣,体育教学也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当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初中生的其他课程压力较大,体育课没什么压力。因此,教师只要精心设计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体育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产生极大的兴趣,也能从学业的压力中抽离出来得到放松和舒缓。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体育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就会逐渐把被动接收转化为主动运动,以便达到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目标。
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首先,要端正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正确区分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的关系,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对培养现代化的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其次,要在“参与”二字上多做文章,引导人们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本,唯有让学生乐在其中,才能体现体育的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意识,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鹤北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一、 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特点
中学生一般处于12~16岁之间,属于青少年早期年龄阶段,他们的身体生长发育才刚刚开始,体力的发展达不到成人的水平。生理发育的慢慢成熟,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微妙的影响,“生理——心理”的联动反应在体育活动中表现更为突出。男同学追求英俊健壮的体格,在体育运动中表现自我;女同学追求婀娜的形体。他们都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体育意识。
我校的116名七年级学生(男生64名,占55.17%;女生52名,占44.83%)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他们的体育意识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初步形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们每周参加体育锻炼4~5次,每次时间为1~2小时。有80%的人已达到社会体育锻炼量的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每次时间超过1个小时。他们打破了在小学时的固定每周3学时的体育课,自觉增加了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活动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
2.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这表现为男同学喜欢对抗性、力量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喜欢足球的占17.24%,喜欢武术的占3.45%,喜欢篮球的占21.6%,喜欢羽毛球的占11.28% ,喜欢乒乓球的占8.62%。而女同学则喜欢柔韧性、协调性、趣味性较高的体育项目,如喜欢健美操、舞蹈的占17.24%,喜欢羽毛球的占6.23%,喜欢乒乓球的占5%,还有9.34%的学生喜欢综合性项目。
3.对体育的需求意识更为强烈。中学生的各种生理机能正处于成熟高峰,他们精力旺盛、朝气蓬勃,他们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会带来一定的好处,认为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体验青春的活力,能强健体魄、培养坚定的意志。
二、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对体育内涵的追求。它不仅对学生的现实体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在未来体育方面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结合体育的特点,体育意识是随着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提高而发展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培养。
1.重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是认识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教学形式。这种认识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同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而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效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以掌握“三基”为出发点和终身受益的宗旨,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思想、意志以及个性等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增强他们对体育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责任感。
3.避免走入教学误区。很多学校出于升学压力,应付教学,导致学校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领导、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抓什么,学生就练什么。这就极大地阻碍了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走出教学误区。
4.培养兴趣。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和正确引导。如果学生不能从运动参与中得到满足,他们就很难对体育产生兴趣,体育教学也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当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初中生的其他课程压力较大,体育课没什么压力。因此,教师只要精心设计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体育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产生极大的兴趣,也能从学业的压力中抽离出来得到放松和舒缓。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体育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就会逐渐把被动接收转化为主动运动,以便达到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目标。
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首先,要端正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正确区分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的关系,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对培养现代化的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其次,要在“参与”二字上多做文章,引导人们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本,唯有让学生乐在其中,才能体现体育的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意识,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鹤北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