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自在,更要生活精彩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ilv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个概念在年轻人中流行了起来——“云自在”。很多人对此或多或少有过切身经历:在视频博主的作品里放下浮躁、游离在乡间,“体验一把不属于自己的安宁”;工作之余看看慢综艺,暂别快节奏的生活,沉浸于“生活在别处”的田园牧歌;周末刷刷直播,在“民谣+远方”的诗意里,享受一段惬意时光……在屏幕里体验自在人生,在云端畅想别样生活,或许就是“云自在”的本意。
   别样的生活,总是令人向往,甚至给人以慰藉的力量。在水泥森林待久了,满目苍翠的乡野,诗情画意的远方,自然能够冲淡疲劳,让人眼前一亮;工作忙碌,生活喧嚣,偶尔的悠远情致,也能让人跳出方寸之所,承载人们对诗意栖息的神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在现实中或许并不那么容易实现,而慢综艺、视频博主,恰恰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拟态环境”,让我们通过屏幕,触摸无法抵达的远方。可以说,“云自在”的流行,在于一种“愿望的投射”,是一种“替代性满足”。
   更进一步,心境往往是生活的投射。在屏幕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既是为了与现实短暂疏离,更寄托着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憧憬。我们会在云上寻求自在,并不仅仅在于通过代入,获得一时的心理满足、短暂的休闲娱乐,更在于这些慢综艺、慢直播所代表的生活理念:在快节奏中放慢心态,于快时代寻找“慢生活”。生火、做饭,劈柴、喂马,本身固然是一种风景,但它的意义更在于提醒我们在日常的生活里发现精彩、寻找意义,把一成不变的日子过成诗。
   然而,云上再自在,依然只在“方寸之间”,远不如生活精彩。作为一种调味品,慢直播、慢综艺,自有其味道,但倘若沉浸其中,与现实生活脱节,看不到真实生活里的那些美好,无异于买椟还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云音乐会”让人热血沸腾,但更令人难忘的,是身处现场时的震撼和感动;“云买菜”的确给生活带来便利,但更能温暖人心的,是逛街溜达时的惬意和闲适。倘若把“云自在”作为一种逃避,那么我们最终收获的,不是精神的富足充盈,而是退缩萎靡。相反,如果把云上的生活作为一贴清凉散,观照内心,撇去浮躁,葆有一份淡定的心态,继续向更美好的生活进发,精神上才有可能饱满自在。
   朱光潜先生曾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个体灵魂如果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那精神世界如何能自在?自在,从来不是向现实妥协,甚至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而是以诗意的心态去生活、去过日子,进而把生活变成自己希望的模样。事实上,很多时候,人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世界,世界就会呈现给你怎样的景象。是我们赋予生活以意义,在现实面前保持奋进的姿态,也只有经历生活洗礼的自在,才是真自在。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在从来不在屏幕中,诗意也从来不在镜头里,而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在屏幕的远方里追求自在,更要拥抱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自在的模样。
其他文献
让一群出道多年、已经积攒一定作品和名气的30岁以上女明星同台竞技,努力不被淘汰。最近火爆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策划就让观众来了兴趣。这些演艺圈的“前辈”,还能好好坐着等待被挑选?   毕竟,观众之前只会看到20岁上下的青涩美少女齐刷刷参加选秀,难以想象姐姐们被严苛评价的模样。有人调侃,粉丝给年轻妹妹们投票时会说“她们只有我们这些粉丝了”,而《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选手正好反过来——“姐姐们除
期刊
时间,有味道。   一块肉,可以有不同的吃法。吃新鲜的,这是多数人的选择。趁着新鲜,煎炸爆炒,入口爽嫩,只要厨艺不是差得离谱,味道总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当然,也可以是另一种吃法,就是赋予其时间的味道。将肉腌制起来,调味、搓揉、悬挂、风干。时光流动,肉的味道也渐渐变了。到了后来,香敛于内,愈发浓郁。和新鲜的肉相比,这多出来的味道,不就是时间的味道吗?   陈酒,亦有时间味。以前的人,喜欢将
期刊
网络上,有一组孩子学拉丁舞的视频很火:孩子们舞姿同一,连夸张的表情也殊无二致。后来,这个视频被很多网友录像模仿,大家在调侃这种如模子中倒出来的“一致性”。   我在学生时代,常会听到父母师长这样教导我:这道题你为什么不会?别人能学会,你就能!你不会就是没用心。   一开始,我听到这样的话,还会暗自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像别人一样。然而经历过几次的挫败后,我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别人可以,为什么我就不
期刊
倘若试问一句,如今网络上什么人最多?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脑残”最多。不信你看看微信圈和各种论坛、网站,那些戾气十足的网民们,一言不合,就以脑残相赠;刚争两句,就甩出脑残大帽。你骂我脑残,我也骂你脑残,似乎到处都是脑残,人人都是脑残。   何谓脑残?百度上这样解释:是一种骂人的粗俗词语。脑残,指荒唐的、糊涂的、无逻辑性的、不合情理的错误思维,如同脑细胞残疾一般无可救药,泛指不学无术水平低的人做事糊糊
期刊
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六《看戏》记:龚海峰先生,在平凉做官时候,四个儿子都跟着他在学校里学习。有一天,客人来访,龚先生就在家里开了一场小型音乐酒会作为招待。四个儿子也一起参加,看到音乐响起,他们都很想看看节目。龚先生不失时机地开始教育了: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是读书好呢?还是看戏好?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小儿子想也没想就说:看戏好。龚先生很不高兴,要他退下。   长子对答:自然是读书好了
期刊
禿了,终于快要秃了。   从半个月理一次发到一个月理一次发,再到三个月理一次发,未来大概要变成半年理一次发。谁要再说“不如剪去三千烦恼丝”,那就是可恨、可恨、真可恨。   最早是“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之后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终于,“绝顶聪明”“寸草不生”招手在望了。   不急,怎么可能?譬如买外套喜欢买带帽子的,随时可以把头藏起来;譬如一旦走进理发店,必然对“Tony老师”说
期刊
读闲书读到白居易的诗句“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不由得心里咯噔了一下,记得苏东坡也写过“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的诗句,就觉得“扪腹”这个动作太有意思了。   扪腹,是很形象的字眼,酒足饭饱后摩挲着腆起的腹部,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还有一点可爱的憨态。白居易摸着肚子起身,是去洗漱正冠,推杯送盏间难免放诞,下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恢复官员的一本正经和文人的道貌岸然;相比之下,苏东坡更散淡
期刊
良好的環境’”等十五则
期刊
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怕是其一。人生在世,谁敢拍着胸脯说,我从来没有害怕过?   于我而言,有诸多的怕。小时候怕鬼。都说世界上没有鬼,还是怕。听了太多的鬼故事,鬼的形象已在心里扎了根:白臉红舌头,穿着一身白孝衣,走起路来脚不沾地,忽悠忽悠地飘行。晚上走夜路,就怕遇见鬼,黑黢黢的,听见身边有哗啦哗啦的声响,头发丝就奓起来,心脏仿佛要跳出口。这个时候,按大人教的,赶紧用手
期刊
悬疑网剧《隐秘的角落》成为近期口碑最好的国产剧,也是历年来口碑最好的国产悬疑剧之一。单纯从制作层面上看,《隐秘的角落》的确体现出了电影质感,无论是美术、摄影、构图、打光、配乐还是细节,都有不少可以让人细细咂摸的地方。   该剧改编自紫金陈的悬疑小说《坏小孩》。小说讲述的是三个小孩无意间撞见一起杀人事件后,开始敲诈勒索、“买凶杀人”,并以精心策划的谎言骗过所有人。《坏小孩》出版时曾引发不小的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