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让亲情常在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花叫烟花,它绽开在黑暗的夜空,燃烧着空气中的原子;有一种灯叫指明灯,它照亮在茫茫大海之中,璀璨着黑夜的空间;有一种亲情叫陪伴,它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拉近着父母与子女间亲近的关系。当你玩手机时,当你与朋友聊天时,当你刷微博时,请父母们不要忘记了多陪陪孩子,放下手机,让亲情常在。(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经走入了每家每户。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能与亲朋好友视频聊聊天,不用出门便了解很多天下大事。于是父母们就开始了上网聊天,刷微博,聊微信,整天抱着手机乐呵呵的笑,甚至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很少,夫妻关系渐渐疏远,与孩子的关系慢慢地也淡了。这不能说是手机造成的,而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反思自己。不能只是爽了自己,而疏忽了孩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对孩子疏于管教,影響孩子健康成长。(提)
  请放下手机,多花点时间去陪陪孩子吧,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为人父母者的首要责任。与孩子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才能成为您最幸福的记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给予孩子的陪伴是不能用金钱去买的,中央电视台的那句公益广告词说的好——爱孩子就多陪陪孩子。(议)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陶艳波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并不是因为抚养孩子成人伟大,而是因为花时间去陪孩子。他的儿子从小就是耳聋,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收留他。但陶艳波为了让儿子在学校不受歧视,她陪读了整整十八年,从小学到大学,几乎与儿子的水平学历相等。她学习手语,在学校听完老师讲课后,回家亲自教给儿子,遇到不懂的就跟在老师后面问,为的是让孩子学得更好。如今,儿子也成才了,这不仅仅是靠她的努力得来的,更多的是她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陪伴孩子的结果。她能够以身作则,为那些为人父母者树立了好榜样,因此才伟大。(联)
  史铁生的作品中有很多是写母爱亲情的,正是因为母亲给她温暖的陪伴,他才能够从心底发出对母爱的赞颂。近段时间,电视上经常播出关于亲子的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节目中那些明星父母们所做的点点滴滴,为孩子穿衣做饭,和孩子一起参加任务,让人心中不免产生感触。不知道那些整天玩手机,很少陪孩子的父母看了节目,心中做何感想?(联)
  不要等亲情离你远去了,才懂得后悔;不要等到孩子身上满是坏习惯了,才悟出教育已晚。请放下手机,多些时间陪陪您宝贝孩子。愿得一安静世界,让父母感受到亲情的幸福,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母慈的驻存。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用静心守护,让亲情常在。(结)
  【点评】
  该文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作者开篇用语不俗,排比句的運用引出中心论点“放下手机,让亲情常在”同时又照应题目,这是提出问题。接着拓开一笔谈及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并由此引出手机挤占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我们成了手机的“奴隶”,甚至致使为人父母者无暇陪伴自己的孩子,这是在分析问题。然后,作者展开类比联想,列举正面事例,公益广告词、感动中国人物陶艳波、史铁生、电视亲子节目等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成才的故事,意在呼吁为人父母者放下手机多多陪伴孩子,这是解决问题部分。文章结尾呼吁那些已为人父母者珍惜亲情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让亲情永驻,再次点出中心论点并照应题目。
其他文献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高考作文新宠。任务驱动要求学生完成指定具体、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从而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突出写作的目的性。这就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学生必需具备就事论事、就事说理的能力,这样能有效地规避学生套作的不良习惯,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泛着微黄的叶色与斜阳的橙黄相辉印,可否知晓,那是烈火残余天空的唯一光辉,似是逝去的凄清与泪烟而生,又转瞬而散。   他背着手悠闲地走着,仿佛天地只其一人,此为天地给予他的唯一宁静,他爱热闹,也爱宁静,像这们,独自走在林荫大道上,享受天地给予的安宁是最好的。   他亦知云烟渺茫,却亦想追寻,触摸那永远也触不到的边际;他亦知时光易逝,却仍是忍不住想抓住那悄悄流走的岁月;到底是年少轻狂,还是岁月作崇
/1/   我认识一个朋友,也是写东西的。   当时在北京饭局,酒酣兴至大家忙着扯皮吹牛,她却突然从对面跑过来,羞涩地说想跟我讨论写作的事。她掏出手机把自己的文章拿给我看,小心翼翼地请我提意见。盛情难却,在沸反盈天的酒场,我认真地看了文章,给她指出了一些语言和逻辑上的纰漏。   她掏出小本儿,埋头认真记录,亮晶晶的眼睛眨个不停,连声跟我道谢,又一个劲儿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她也要买来学习一下。
1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阅读量比预估数据差很多,特别焦虑和自责。  当天晚上,满脑子一直想着数据为什么这么差,领导会不会责怪我,同事会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直到夜里两点还完全没有睡意。  但是第二天要上班,必须强迫自己睡去。苦恼之际,突然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于是,我便不断在心里默念这句话。  念着念着,竟然
多西15岁的时候,到加州一家数字发行公司做实习生。多西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所以老板麦克尔维来征询实习生们的喜好和特长,好为他们分配适合的工作时,多西始终犹豫不决。“我给你时间,你可以再考虑一下。”麦克尔维微笑着拍了拍多西的肩膀说。   很快,新来的实习生们都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而多西因為没有分配任务而显得轻松多了。每天只需要简单地处理一些日常工作,还可以悠闲地喝咖啡,多西觉得这样的状态很好,并沉浸
1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让人寒心。在武汉市,一位14岁学生因玩扑克被请家长。母亲到来之后,怒气冲冲,抬手就给了两耳光。   他下意识地用手挡,但是他母亲并没有平息怒火,继续抬手戳儿子的额头。   母亲离开后,他默立了两分钟,突然爬上栏杆,一跃而下。   她母亲应该只是想教训下儿子,可没曾想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归根到底,还是没把对方的感受放在心里。   很多时候,对待外人,我们总是礼貌客气;对
教育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它不只意味着教给学生知识,也不只意味着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通过教育,一个人会越来越看清楚自己是谁,喜欢的事情是什么,能够独立做出判断,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有意愿有能力去追求一种更加高远的精神生活。做到了这些,一个人就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容地看待生活中的种种苦厄变故,获得心灵上的平静。  正如《大学章句》所言:
美国媒介理论家尼尔·波兹曼曾表示,任何一种技术都既是负担又是福音,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利弊并存。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逐渐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由技术而带来的负担与弊处尤其需要教育人警醒。  本周发生的两则新闻可谓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要不要使用手机?此事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说的算,还是该由孩子来决定?”为解决令许多人头疼的手机使用问题,南京一中国际部日前举行了一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弊分析亲子辩论会”
编者按  前段时间,杭州市西湖小学府苑校区一名五年级学生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疯传。这名小学生的演讲主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他开口便直言:“我的梦想就是发财。”  有网友觉得这样的梦想太功利,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因为孩子的梦想不符合我们心中的设定就全盘否定。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歷史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不同的阶段
元宵、端午、中秋……说起这些传统节日,您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呢?现在,当年轻的一代吃着美味的汤圆、粽子、月饼的时候,他们是否了解这些食物背后的美好寓意、深切情感呢?有多少人还能静下心来幻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里热闹喧嚣的人间盛景,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里绵绵不绝的哀切追怀,感伤“遍插茱萸少一人”里含蓄深沉的游子乡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承载着无数国人的美好期望,蕴含着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