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使语文教学不再跑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正确的教学思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跑偏”现象 “纠偏”建议
  刘少奇同志曾说:“人对错误的态度有三种:改正得快,改正得慢,死而不改。改得慢不好,死而不改更不好。”此番话语通俗易懂,内涵深刻:出现错误要赶快改,因为赶快改,错误易纠正;赶快改,造成损失越少;赶快改,获得支持越多。同样,语文教学中的“跑偏”行为,又何尝不应该“赶快改”呢?现就这一问题说说笔者的一点思考。
  一、语文教学中的“跑偏”现象
  社会许多领域互通互融的元素越来越多,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语文,自然应担当引领学生热爱生活、拓展视野、提升眼界、开启心智、获得体验、历练能力、涵养素养的重任。但目前仍有不少语文教师教学行为“跑偏”,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呼应学生的多元需求,语文教学主观、盲目和机械,没有尊重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事实。突出表现在:教师坚守“师生有别”的老观念,时时处处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在心理上、行为上与学生保持距离;或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真正了解或漠视学情,苛求人人堂堂清、篇篇清;或囿于教学流程的严整,不给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拓展、发表看法的时空;或心中只有成绩,死扣文本教文本,投入海量时间背诵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进行短文阅读的解题训练,语文课上得了无生趣。
  以上“跑偏”行为,违背了科学规律和现实学情。学生学习语文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建设生活,内心需求一而再得不到关注和满足,就会厌师厌学厌生活。课堂流程老套死板,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课堂作答不能自由发挥、表达个人观点,这样的教学规则,导致课堂的生成、自主的活力弱化或隐退。每天接触的是文本、阅读题,日复一日地读文、解题,高频率、大强度、机械化的训练,学生无从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导致学习浮躁和烦躁。
  二、语文教学中的“纠偏”建议
  语文是人学,应是最具人文性和生命活力、最有吸引力和张力的学科,让学生爱上语文,必须从催生学生情感开始。
  1.想方设法让学生“亲其师”
  要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加温情感。北京十一中校长李希贵说:“教育必须关注别人的感受,不关注别人的感受,教育就永远没有力量。”他特别在乎学生的感受,努力跟每一个学生接触:在校园里行走,想办法拍一拍学生的肩膀;听课时,课后跟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说一句话;每周一中午,与学生一起用餐;学生到办公室有事找他,都送上一本书。魏书生说:“教师课间别离开学生,教师幸福就是跟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时候、谈心的时候、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于漪用每一根神经牵挂着学生、聆听着学生,有时候,学生的一句话会让她回想一个晚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敬宜几乎熟悉学院全部学生,叫得出许多人的名字,甚至毕业好几年的学生在单位的表现,他都一清二楚;他亲手修改学生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学生们亲切叫他“范爷爷”。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上16分钟的演讲,被现场7700多名学子的掌声打断30次,演讲结束时,学生自发站起来齐声呼喊“根叔、根叔!”上面鲜活感人的事例,值得我们好好品咂,学习借鉴。只有通过个别交谈、参与活动、一同阅读、作文面批、随笔批语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发现和认可每位学生闪光点和增长点,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增强教学引力。
  2.维护每位学生的“地位”
  学生千差万别,有质疑,说明他有个人思考;反弹琵琶,说明他学会多维度看问题;学习有尾巴,因为学习是由问题链接的。唐江澎说:“学生是人,是发展着的生命体,教育的全部功能在于成就人。”人无完人,贵在因材施教,成就一切学生。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八字方针,因为她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只有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避免盲目要求每位学生都突出,成全才,设身处地尊重、激励每位学生,才能使其拥有尊严,保持兴趣,增强内力。
  3.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品、悟,要上出“语文味”。
  语文的文字信息量大,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默读或诵读,就难以全面把握文字承载的信息;人性的不确定,构成作品主题的多义,具有多重和无限解读的可能性,没有反复的品读和思悟,就难以感悟到字里行间浸润的丰富思想和情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和作者情感的对接、文本与生活的对接、学生与学生感悟的对接,没有反复的读悟、调整过程,就难以实现交流和融通、生成与创造。
  近来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慢生活”,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新健康生活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促进世界健康的项目。“慢城”的评定在西方已流行了10年,“国际慢城会议”已授予24个国家的135个城市“慢城”的称号。异军突起的“慢生活”,意在提倡让生活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一样,也需要快慢相适、张弛有度。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王栋生说:“在每一个细节上,在每一个环节上,一名农夫都会用汗水浇灌土地;他不会过于关注收获,因为种子刚刚播下,成长的周期很长、很长。”两段话语明示我们:阅读更多时候需要静心精读、慢慢细读、反复品读,重在过程体验、重在获得方法、重在品出生活真滋味。
  周作人说,自己理解得来的东西“有如一棵草花,即使是石竹花也罢,是有根的盆栽,与插瓶的大朵大理菊不同”。阅读教学贵在有根、扎根、根深,最忌盲目求多求快,囫囵吞枣,食而无味。因此,我们应该给足时间,让全体学生一起静下心来沉入文中慢慢品读、细细咀嚼、用心感悟、大胆质疑。《雷雨》中的繁漪、鲁侍萍、周朴园的生命里均交织着许多极端的矛盾和人性的挣扎,需要反复玩味。尝试“闭目学文”,教师或学生慢读课文,其他学生闭目,凝心聚神地静听、感知、想象,在静动相生、化虚为实中,还原画面、感受思想情感。《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指南录后序》、《赤壁赋》等课文均可尝试“闭目学文”。让学生跟进作者思想情感线路,声情并茂地慢慢诵读或吟诵课文,视、听、感相融,慢慢体悟参透,感受人生的情趣。《我与地坛》、《项脊轩志》、《六国论》等课文均应慢慢反复吟诵。同时,阅读教学中,应包容异样的行动或言语,允许少数学生“发愣”,因为那往往是课文某个元素牵引学生向纵深思考,萦绕于心、欲罢不能的神态;或是文中某个情节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个细节产生碰撞,引发思想纠结或情感波澜的反映。要允许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因为那往往是情动之时急于求证、不吐不快的交流之举。
  4.源源不断引进“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时刻关注沸腾的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相通相融,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连续剧”。引入上海世博会实况,能感召学生尊重自然,追求低碳生活;亲睦友善,消除隔阂与冲突;共建共享,追求包容协调的平等生活。引入具有“地球之肾”和“生物超市”之称的湿地知识,能认识湿地的多种价值:净化污水、控制污染,为大量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优良的生存场所,为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从而增强保护和探究意识。引入戏曲知识,就能了解戏曲承载着崇高精神、爱国情怀和善良人性,从而增强保护本土文化资源、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感。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是个“大课堂”,我们要根据这一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语文教学落到实处,避免“跑偏”。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经济的发展永远摆脱不了风险的影响,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它的风险问题也同样存在,并且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文章探讨如何在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实
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
期刊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及慢性湿疹患者皮损表皮细胞中热休克蛋白(HSP60)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33例银屑病皮损及28例慢性湿疹皮损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高速公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企业应认真严肃的对待,提升自我,与时俱进,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异位妊娠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西药保守方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中小企业逐步承担起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但融资渠道单一却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文章通
根据高职院校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出发,探讨真实的网络行业英语农业报道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理念的应用及在英语听读能力方面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期
目前强化制度建设是解决集团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在目前企业集团纷纷重新定位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重新梳理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新形势下,资金管理工作也必颈要随之变革,创
在知识经济中,我国企业从理念上开始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但能够真正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不多见,在我国企业中,虽然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框架已
天宫一号的37398次日出日落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在绚烂的焰火中,回到地球的怀抱。天宫一号,欢迎回家!  时间追溯到7年前,2011年9月29日,也是在一片焰火之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带入了太空。出发之前,一群航天人最后一次在地面给天宫一号检查身体,并拍拍天宫一号说:“差不多两年后你就可以回家了。”天宫一号就这样在太空中不辞辛苦,在两年间迎来送往了三艘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