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混合所有制办学引入职业院校的形势背景,介绍二级学院层面展开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二级学院 深化产教融合
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重新定义各行业,并重塑社会准则。智能制造的工作界限模糊化、工作方式研究化、操作技能高端化、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特点,决定智能智造行业对掌握专业性、通用性、融合性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需求。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法跟不上智能制造潮流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正在倒逼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由技术技能型向知识技能型人才转型、单一技能型向专业群技能人才转型、单学科向交叉学科人才转型。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发展计划(2015-2018)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指出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院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2016年4月,山东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號),意见指出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高等教育。鼓励校企合作办学,支持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全面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9年1月,学院与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始于1986年,德国总部位于慕尼黑,中国总部位于山东淄博高新区,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致力于在中德智能制造领域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创新,推广实施标准课程资源输出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校企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密切合作,共同把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样板,培养出满足智能制造业界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由此学院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
1.采用企业由德国引入并符合国内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智能制造类专业贯通培养课程体系。
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设计,重点实施校企双元、师资双元、理论实践双元、能力双元等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提升为根本、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行动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培训内容设计为学校理论、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三个方面,学校理论与技能培训、岗位实践以4:6的时间比例展开。重点应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重视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打造学校理论环境和企业实践环境相结合的双场所甚至多场所的培训环境。
2.培育智能制造类专业国际化高水平“双师”队伍。
实施专业教学的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由学院与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教学管理团队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企业选派常驻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全部经过德国双元制教学轮训的培训师参与中德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由学院教师承担,实训教学由企业培训师承担。并聘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担任教授,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专业群开展双元育人。组织教师赴莱茵科斯特慕尼黑师资培训中心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培训,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骨干教师队伍,并与德国莱茵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支撑高职教育高层次办学所需的教师队伍。
3.打造高水平智能制造类专业育训结合基地。
依托学院场地,由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简单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运动控制技术实训中心,工业物联网系统实训中心三个实训中心。学院建设机电一体化项目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中心,机加中心三个实训中心。初期已建成4个实训中心,由企业选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实训中心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数字化工厂公共实训基地已在筹划和建设,下一步逐步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国际培训基地、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和中德国际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4.打造一流学习团队。
在新生入学后,在学生层面上宣传中德学院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的理念,选拔出了解中德学院培养目标,有强烈专业兴趣的且入学成绩相对较好的优秀人才,打造一流学习团队。培养采用小班制(30人/班)教学,配备齐全的智能课堂教学设备。建立教学日志管理,列出每天的学习内容,每个学生对当日完成情况写出日报,由中德学院教务老师汇总每周情况,精准管理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训技能都能达到合格的完成度。目前招收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学生,已招收两届,现仍在校学习,学生在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都超前发展,在学院的各个方面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5.提升智能制造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在打造学院专业教师团队与学生学习团队的同时,未来还将与企业共同打造建设高水平产业研究院,立足淄博,聚焦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导专业群建设发展,提升配套供给服务能力,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平台育人,培养服务“双高端”人才,构建契合“双高端”人才需求的平台育人路径、标准和体系,着力补足与材料设备上游产业链、生产制造中游产业链、应用维护下游产业链环环相扣的人才链环节。
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已成为学院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的一张名片。我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与做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将是职业院校推进深化产教融合的一条合适的路径。
作者简介:
刘静(1968—),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章丘,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在淄博职业学院长期从事数学课教学工作,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二级学院 深化产教融合
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重新定义各行业,并重塑社会准则。智能制造的工作界限模糊化、工作方式研究化、操作技能高端化、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特点,决定智能智造行业对掌握专业性、通用性、融合性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需求。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法跟不上智能制造潮流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正在倒逼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由技术技能型向知识技能型人才转型、单一技能型向专业群技能人才转型、单学科向交叉学科人才转型。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发展计划(2015-2018)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指出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院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2016年4月,山东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號),意见指出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高等教育。鼓励校企合作办学,支持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全面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9年1月,学院与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始于1986年,德国总部位于慕尼黑,中国总部位于山东淄博高新区,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致力于在中德智能制造领域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创新,推广实施标准课程资源输出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校企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密切合作,共同把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样板,培养出满足智能制造业界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由此学院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
1.采用企业由德国引入并符合国内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智能制造类专业贯通培养课程体系。
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设计,重点实施校企双元、师资双元、理论实践双元、能力双元等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提升为根本、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展行动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培训内容设计为学校理论、技能实训和岗位实践三个方面,学校理论与技能培训、岗位实践以4:6的时间比例展开。重点应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重视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打造学校理论环境和企业实践环境相结合的双场所甚至多场所的培训环境。
2.培育智能制造类专业国际化高水平“双师”队伍。
实施专业教学的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由学院与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教学管理团队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企业选派常驻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全部经过德国双元制教学轮训的培训师参与中德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由学院教师承担,实训教学由企业培训师承担。并聘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担任教授,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专业群开展双元育人。组织教师赴莱茵科斯特慕尼黑师资培训中心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培训,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骨干教师队伍,并与德国莱茵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支撑高职教育高层次办学所需的教师队伍。
3.打造高水平智能制造类专业育训结合基地。
依托学院场地,由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简单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运动控制技术实训中心,工业物联网系统实训中心三个实训中心。学院建设机电一体化项目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中心,机加中心三个实训中心。初期已建成4个实训中心,由企业选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实训中心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数字化工厂公共实训基地已在筹划和建设,下一步逐步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国际培训基地、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和中德国际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4.打造一流学习团队。
在新生入学后,在学生层面上宣传中德学院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的理念,选拔出了解中德学院培养目标,有强烈专业兴趣的且入学成绩相对较好的优秀人才,打造一流学习团队。培养采用小班制(30人/班)教学,配备齐全的智能课堂教学设备。建立教学日志管理,列出每天的学习内容,每个学生对当日完成情况写出日报,由中德学院教务老师汇总每周情况,精准管理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训技能都能达到合格的完成度。目前招收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学生,已招收两届,现仍在校学习,学生在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都超前发展,在学院的各个方面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5.提升智能制造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在打造学院专业教师团队与学生学习团队的同时,未来还将与企业共同打造建设高水平产业研究院,立足淄博,聚焦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导专业群建设发展,提升配套供给服务能力,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平台育人,培养服务“双高端”人才,构建契合“双高端”人才需求的平台育人路径、标准和体系,着力补足与材料设备上游产业链、生产制造中游产业链、应用维护下游产业链环环相扣的人才链环节。
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已成为学院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的一张名片。我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与做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将是职业院校推进深化产教融合的一条合适的路径。
作者简介:
刘静(1968—),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章丘,中国海洋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在淄博职业学院长期从事数学课教学工作,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