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面向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老年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是社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对于老年人的关爱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东莞,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之一,在面向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文化服务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对东莞市面向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可以总结东莞之前的工作实践,探索与社区老年人实际紧密结合的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推动东莞社区文化发展,并为其他地区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
   一、社区文化的概念界定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核心,是社区凝聚力与社区精神的基础和来源。对于社区文化的定义,理论界有着多种界定。笔者认为,社区文化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生活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汇集,即社区居民在长期生活特定区域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以及居民所用的服装、生活用品等文化现象。”这一观点较好地揭示了社区文化的本质,其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界定社区文化,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社区文化在其产生根源和影响范围方面的层次性,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区文化。对于本文所提出的作为建设和发展对象的社区文化,其涵意取狭义社区文化之定义为宜。因为在我国城市管理实际工作中,社区是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的基层群众的组织和管理单元,社区文化就是由于社区居民的交往与相互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能够对外代表本社区特质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社区管理机构主导开展立足于社区实际、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一系列有益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和社区友好合作关系的文化活动。
   二、东莞社区老年人群体分析
   老年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里,年龄序列排在较高层次的,以个体为基础组合而成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老年人定义为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而且随着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口会不断增长,老年人问题在社会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老年人是社会和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层次的需求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社区组成部分的老年人,是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东莞市老年人群有着与其他地区老年人群一样的普遍性特征,也有着根源于东莞实际情况的特殊性特征。在开展针对老年人群的社区文化活动时,必须从东莞老年人群的固有特点出发,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与需求。
   (一)普遍性特征
   东莞市老年人群的普遍性特点是指老年人群所共有的超越了地理界线和人文差异的共通性特点。老年人群的普遍性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情况相对较差
   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身体机能弱化,疾病高发,身体情况较差。因此,要格外注重开展健身类的文体活动,还应注意在开展其他的老年人文体活动时,必须结合老年人的体力实际。
   2、空闲时间较多
   社区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绝大部分都已经远离工作岗位,并没有繁忙的工作任务,生活相对悠闲,空闲时间很多。因此,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文化活动有着充足的规划准备时间,可以经常性地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还可以开展长期性的老年人文体活动。
   3、易于组织
   老年人们住在同一或邻近社区,地理空间近,而且共享着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相互交流、串门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就使得社区老年人社交网络相对较为热络。因而,在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文化活动时,必须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的这一特点,大力发动社区老年人参加到文体活动中去。
   4、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老年人由于已远离工作岗位,闲暇很多,而其子女们各有工作,难以长时间陪同,因而容易产生孤独、失落等消极情绪,并带来抑郁、消沉等不良反应。因而,颐养天年的老年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有着普遍的需求,用以丰富和享受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社区老年人们往往会自发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但这些活动缺乏规划和有效的组织,普及度和质量有待提升。由社区来组织这些老年人文体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独有特征
   1、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东莞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东莞市民受惠于此,人均收入较高。在经济较为发达,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老年人群相对较为富裕,东莞亦不例外。相比于全国老年人财富水平而言,东莞老年人财富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外来老年人多
   作为全国外来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东莞老年人口中也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老年人口,或早年来莞工作,或随子女迁居至此。与东莞本地老年人群相比,外来老年人在方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三、东莞社区老年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是东莞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丰富社区老年人生活,提升社区品位,激发社区活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塑造富于人文氛围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东莞加大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2011年东莞市提出了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战略目标,《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社区文化阵地,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和内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面向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也迅速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书法、音乐、舞蹈、打拳练剑、乒乓球等文体活动大量开展,成绩斐然。但与国际上先进社区相比,东莞在面向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改进。
   (一)对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不够重视
   长久以来,老年人文化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区文化工作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面向社区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工作更是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得到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和执行者的重视。对于社区老年人在社区文化工作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尚未形成共识。社区老年人总是习惯性地被认为是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对象,而忽略了社区老年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参与者身份。实际上,社区老年人以其特有的群体特点,能够比其他社区群体投入更多的精力,将会是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二)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导向不够明确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基层工作者的执行,更需要政府的规划和支持。由于社区老年人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其发展缺乏规划和支持。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实践,主要依赖于社区老年人的自发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的有限支持,欠缺覆盖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因而,各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欠缺交流与合作,发展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一条有效的可供推广的发展路径。同时,我市现有的社区文化活动主要靠各镇(街)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来组织开展,缺乏专业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也忽略了社区内文化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参与度不够
   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的发展,有赖于老年人文体活动的大量开展。而老年人文体活动的大量开展,需要社区老年人的积极参与。社区老年人既是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也是其服务对象。虽然社区老年人相对热衷于健身等活动,但对于社区有组织的文化活动相对缺乏热情。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相比于积极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更倾向于与家人共处,享受天伦之乐。因此,积极参与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的老年人不够多,这制约了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面向社区老年人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不强
   社区作为基层组织,人力、财力等各方面都相对薄弱,因此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活动建设的能力较弱。社区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都被投入到社区的日常管理中,因而,社区为其居民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而面向社区老年人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更是匮乏。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一般都局限于社区内部或邻近社区之间,难以将其推广到更高的层次,也难以引入更多的、优质的外部资源,因此,社区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争取更多的资源,吸引更多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进入社区,也提高自身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
   四、东莞社区老年人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1、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工作管理机制
   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高效的管理。为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东莞市应该在各行政层级建立统一领导、有效互通的管理机制。成立东莞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作用,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支持下,指导、协调建设、规划、文广新闻等部门在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实行市、镇(街)、社区文化部门(机构)垂直管理和民政、公安、新莞人服务管理等部门(机构)横向管理相交叉的日常运行机制,各司其职,共同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发展。在各镇(街)层面,要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名城建设规划,作为重点工作由各镇(街)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建立各自辖区内相关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共同促进东莞市社区文化的发展。唯有社区文化的领导管理机制健全、高效,面向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工作才能得到快速且可持续的发展。
   2、加强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要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保障、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实施对社区文化专干进行培养、使用、激励、评价、奖惩的系列制度,包括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社区文化专干管理办法,为社区文化建设培养信念坚定、业务精通、服务高效的专干队伍;同时,组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民间智慧与力量,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社区老年人囿于身体与文化活动能力的限制,对有着较强的文化素养和文艺专长的文化志愿者具有较大的需求,将文化志愿者引入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领域,可以有效地促进社区老年人文化工作的开展。
   3、扶植具有品牌效应的老年人文化活动
   品牌效应对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的推广与普及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扶植东莞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品牌。扶植品牌,需要从全东莞市层面考虑,一方面在现有的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发掘有潜力的活动,配以专业的指导团队,提升其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开办能体现东莞特色的老年人文化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为目的,开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各项社区文化活动,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创造出更多的社区老年人文化品牌。
   4、促进政府文化部门向社区提供文化服务和产品
   东莞市以及各镇(街)的文化部门是东莞文化发展的中坚,具有很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促使东莞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向社区延伸,与社区合作开展文化活动,为社区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与产品,能够切实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相比于文化部门,社区的文化建设队伍与设施都较为薄弱,将文化部门引入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带动社区文化建设超速发展。政府文化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文艺创作、规划组织等行动来支持社区文化建设,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流动演出车、流动图书车等流动文化设施,以其良好的流动性贯穿于各个社区,为社区民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
  
   参考文献:
   [1]文军,唐区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究与现实分析[J].求索,2001(2):18-21.
   [2]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
   [4]王刚明.论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
  
   (作者简介:汪慧敏,东莞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编辑。)
其他文献
南宋官方的史书中,对民族英雄岳飞史迹的记述,颇多贬损之处,宋代官史甚至毁谤岳飞为“逃跑将军”,据说这与秦桧之流抹黑岳飞不无关系;那么,对其岳飞的亲人在家史中是如何记载岳飞的事迹的呢?香港《文汇报》刊载安立志先生的文章称,岳飞的孙子杜撰“朱仙镇大捷”,而且避谈岳飞曾当庄客(类似于今之保安或长工),有增美之嫌。   邓广铭先生在《岳飞传》后记中指出,有关岳飞的史料主要有三类,即官史、野史和家史。官史
期刊
我一直觉得柳湾文学方阵近年的创作没有得到省垣文学界足够的重视,此说未免有对生长于斯的故土乡党拔高与回护的嫌疑,但是如果仔细地审视乐都作家李明华、茹孝宏、陈华民、郭守先、蓟荣孝、秀禾等人的文学创作,最起码我个人大有抗辩的理由,足可以泰然处之了。   在柳湾文学方阵的前沿上,蓟荣孝是特别的一位,以隽永精粹的散文为人称道。翻检蓟荣孝新近结集的《活着的表情》,令我对文学这个概念有了更本真的理解,“文”的
期刊
《西王母大传》是中国国学学者、青海昆仑文化发起人、青海昆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任玉贵先生精心策划、潜心研究,在阅读大量古籍经典的基础上又深入古地今地、田野作业,花费三四年工夫完成的,与先期出版的《发现古昆仑》是研究昆仑西王母文化的姊妹篇。近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其中多篇见解独到的文章先后在《青海社会科学》、《中国土族》、《群文天地》、《柴达木开发研究》、《文坛瞭望)、《雪莲》、《青海日报》、《青海
期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011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
期刊
如果某个皇帝被视为明君,那可了不得,千秋万代大家都说好。明君之中,唐太宗李世民要算是顶尖中的顶尖,属于人见人夸的主儿。当然,人们都知道这个主儿曾经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法定的太子和另一个兄弟,逼得老爹提前交权。这点不光彩的事,无论后世史家怎么遮掩涂抹,都无法弄干净。但是不要紧,中国人对于明君的要求,主要不是道德怎样,关键是要有本事,有文治武功。从自家兄弟手里夺权,固然心狠手辣,但抹去道德色彩,也算是
期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科学分析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
期刊
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对我国社会建设长远地、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我国广大人民长治久安和平建设家园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党的英明领导外,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需要全国人民的通力合作与奋斗,教育更是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的发展会出现更多的人才,优秀人才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随着整个民族文化与素质的提高,又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睦相处,共建
期刊
毛泽东曾言道,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关键是组织路线。企业发展亦然!发展战略、管理理念决定以后,关键是笼络使用人才。   唐僧西天取经的战略决策是50年不变,100年不动摇。但要完成这一使命,关键还是人才。人才资源必须组织与配置。唐僧取经团队的人才配置是一个典型的范式。   德者居上——对于大企业的领导人来说,要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专业才能,用人为能,攻心为上。锐圆曾言道,大老板只要求有两项
期刊
摘要:我们总是以为儿童的世界是七彩斑斓的,以他们的口吐露心中的感受,以他们的笔描绘眼中的世界,原本应该是多么快乐的事!然而,总是能听到孩子们低声的嘀咕:能不能不写日记。我真的不忍心拒绝孩子这个发自内心的真切又迫切的要求,可是这怎么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静下心来思考,我们一定得改进写话教学,不能让孩子们在写话中煎熬。我们致力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广泛积累、丰富素材;在说和读的基础上,学习写话,发表真
期刊
语言学家格林说:“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他认为语言比骨骼、武器和墓穴更能证明民族的历史,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碑铭。青海“花儿”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它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立体的青海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画面。通过这些“花儿”,我们可以看到田间地头男女用“花儿”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如:青燕麦吐穗穗穗儿吊,/天旱着没下个雨了;/毛绒绒眼睛憨敦敦的笑,/心疼着离不开你了。/听到过去年轻妇女抒发内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