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释疑解难的兴趣,使他们在紧张的思考,提问、分析、探索等智力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呢?现以现行小学语文第九册为例略作说明。
一、要注意发挥教师提问的示范引路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提问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具有示范引路作用。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抓住课文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时,以“挑山工和游人分别是怎样登山的,为什么?”作为引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提问。学生先后主要提出了以下问题:1、“折尺形是什么意思?”;2、“挑山工登山为什么不直上直下?”;3、“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却老是走到游人的前头?”;以上的第1个问题可以结合课文叙述并辅以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第2个问题在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这可以省些力气”;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一读挑山工的“意味深长”便可回答:“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是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这样,抓住了关键问题,学生就在师生互动式的质疑问难,释疑解难中把握了课文重点,突破了理解难点。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在因果联系中解疑的能力
找因果,寻规律,这是认识发展的常见规律,在学习语文课时亦不可少。如教学《蛇与庄稼》一文时,先设计一个启发性问题:“谁知道庄稼的生长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学生相继回答雨水、泥土、肥料、空气、阳光等。顺势再问:“庄稼的收获和蛇有关系吗?”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读课文第一段后,又提出了不少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海啸是什么意思?”“台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儿风调雨顺庄稼也得不到好收成?老农的办法为什么不是多施肥或者换换种子而是买蛇放在田里?”教师因势利导,抓住买蛇放到田里为什么庄稼就获得好收成这一关键性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解疑共同理解本段课文,最后诱导学生以精要的图示理解了蛇与庄稼的联系,为下一段课文的学习提供了范例,大部分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段(猫和苜蓿的关系)时完成了以下示意图: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得了事物(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而且学到了方法,懂得了如何以具体形象的图示表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思考、分析、生疑、解疑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培养学生在矛盾统一中解疑的能力
有些课文中的个别描述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某一思想情感之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前后对照,联系比较来解决疑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第一段写首都人民满怀悲痛挤在长安街两旁等灵车的情景时写道:“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问“焦急是什么意思?”耐心是什么意思?”在理解了这两个词义之后,马上有学生“故意”“刁难”似的问:“焦急和耐心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是两种相反的心理,不能同时出现,这可能是作者没有注意到。”有的又说:“不会的。老奶奶当时本来就是这种心情!”教师顺势引导:“能不能把这两个词的意思说具体点儿?”学生答:“焦急是说老奶奶心里着急,想早点儿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老奶奶无论等到什么时候也要等着看一眼总理的灵车。”教师顺势归纳:“焦急和耐心看似矛盾,但用在这儿不但不矛盾,而且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3.培养学生抓住问题实质解疑的能力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词句思考、分析,便于以一词或一句带全篇,把握问题的实质。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有学生问;“人死了才举行葬礼,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还要由总统来主持?”教师不急于回答或指名学生回答这一问题而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后一个自然段。从中找出一句最关键的句子“(菲格雷特总统)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抓住了关键句子,也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答案不言自明。
4.学、思、行结合,培养学生自我解疑的能力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方方面面,因此解疑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引导他们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必要时可“存疑”,把问题带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查阅资料,亲自实践等渠道解决疑难。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有学生问“建筑物是不动的,为什么作者坐在小艇里看见‘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给小学生讲物理知识,他们不一定能明白,因此顺便给学生留下课外实践性作业:在你坐车时,留心观察一下公路两边的房屋、树木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已有相关生活经验的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不几天,几名学生便兴冲冲地向大家陈述了自己坐车的感觉(汽车前进、房屋后退)!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一小学)
一、要注意发挥教师提问的示范引路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提问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具有示范引路作用。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抓住课文重点,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挑山工》一文时,以“挑山工和游人分别是怎样登山的,为什么?”作为引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提问。学生先后主要提出了以下问题:1、“折尺形是什么意思?”;2、“挑山工登山为什么不直上直下?”;3、“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却老是走到游人的前头?”;以上的第1个问题可以结合课文叙述并辅以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第2个问题在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这可以省些力气”;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一读挑山工的“意味深长”便可回答:“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是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这样,抓住了关键问题,学生就在师生互动式的质疑问难,释疑解难中把握了课文重点,突破了理解难点。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在因果联系中解疑的能力
找因果,寻规律,这是认识发展的常见规律,在学习语文课时亦不可少。如教学《蛇与庄稼》一文时,先设计一个启发性问题:“谁知道庄稼的生长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学生相继回答雨水、泥土、肥料、空气、阳光等。顺势再问:“庄稼的收获和蛇有关系吗?”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读课文第一段后,又提出了不少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海啸是什么意思?”“台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儿风调雨顺庄稼也得不到好收成?老农的办法为什么不是多施肥或者换换种子而是买蛇放在田里?”教师因势利导,抓住买蛇放到田里为什么庄稼就获得好收成这一关键性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质疑解疑共同理解本段课文,最后诱导学生以精要的图示理解了蛇与庄稼的联系,为下一段课文的学习提供了范例,大部分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二段(猫和苜蓿的关系)时完成了以下示意图: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得了事物(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而且学到了方法,懂得了如何以具体形象的图示表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思考、分析、生疑、解疑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培养学生在矛盾统一中解疑的能力
有些课文中的个别描述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某一思想情感之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前后对照,联系比较来解决疑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第一段写首都人民满怀悲痛挤在长安街两旁等灵车的情景时写道:“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问“焦急是什么意思?”耐心是什么意思?”在理解了这两个词义之后,马上有学生“故意”“刁难”似的问:“焦急和耐心既然是一对反义词,是两种相反的心理,不能同时出现,这可能是作者没有注意到。”有的又说:“不会的。老奶奶当时本来就是这种心情!”教师顺势引导:“能不能把这两个词的意思说具体点儿?”学生答:“焦急是说老奶奶心里着急,想早点儿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老奶奶无论等到什么时候也要等着看一眼总理的灵车。”教师顺势归纳:“焦急和耐心看似矛盾,但用在这儿不但不矛盾,而且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3.培养学生抓住问题实质解疑的能力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词句思考、分析,便于以一词或一句带全篇,把握问题的实质。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有学生问;“人死了才举行葬礼,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还要由总统来主持?”教师不急于回答或指名学生回答这一问题而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后一个自然段。从中找出一句最关键的句子“(菲格雷特总统)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抓住了关键句子,也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答案不言自明。
4.学、思、行结合,培养学生自我解疑的能力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实践。”学生的问题多种多样方方面面,因此解疑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引导他们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必要时可“存疑”,把问题带到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查阅资料,亲自实践等渠道解决疑难。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有学生问“建筑物是不动的,为什么作者坐在小艇里看见‘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给小学生讲物理知识,他们不一定能明白,因此顺便给学生留下课外实践性作业:在你坐车时,留心观察一下公路两边的房屋、树木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已有相关生活经验的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不几天,几名学生便兴冲冲地向大家陈述了自己坐车的感觉(汽车前进、房屋后退)!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