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预约之外的精彩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自从被引入到我国教育界以后,在界内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和教育革命。它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支撑性理论,主张人的知识是主动建构起来的,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经验系统的变化。动态生成便由此进入了教师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的视野。新课标明文规定:“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但是,受实践经验缺乏和操作方法失当等因素的影响,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从教学实践看,不少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不小的问题。有的教师曲解了生成的概念,一味地为了生成而生成。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退居幕后,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课堂看似热闹却空洞无物。
  为了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动态生成,我们必须深入贯彻新课标的有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关注知识和能力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知识成长和个性发展。总体来说,其操作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紧扣文本建构,定向引导生成
  
  对文本,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确实存在解读上的多元性,但是它也有自身的规律性。一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内容底蕴、艺术手法、格调韵致有些是固定的,不容许随意解读。因此,从教学方法来看,不管你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不能脱离文本。
  能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各有特色:有的以理服人,如苏洵的《六国论》;有的以情感人,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有的思想深刻,如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有的文采斐然,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堂真正意味上的动态生成课,必须要紧密结合文本自身最大的特点来进行组织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带领学生穿行于语言文字的丛林中,领略其中美不胜收的风景。
  正确把握教材内涵之外,教者还必须深入了解学情,研究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生成方向要落实在学生最需要提高、最能提高的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最近发展区”转化成现实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动态生成。
  由此可见,动态生成并非有“生”就可以“成”,更非可以脱离文本妄加生成。语文教师在点拨生成的过程中,必须紧扣文本,明确生成方向,这样才能完成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精心预设教案,留足生成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因为作为教材的经典文本博大精深,精微奥妙。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先准备一桶水。因此,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在课前就要对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另外,从教学过程看,为了能高屋建瓴掌控课堂,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问题,精心推敲问题切入角度、时机,精心考虑各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隅而三隅反”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论视角下,精心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师在预设时,就要为动态生成而预设,要考虑到课堂生成的种种可能性,教学方案的设置不能僵化,要具有弹性。具体来说,要体现探究学习的弹性、合作沟通的弹性、交流对话的弹性、个性感悟的弹性,在教学环节预设的基础上要讲究艺术,讲究留白。留白的设置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预设时不能将所有空间填满,而要留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机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进入文本。
  
  三、创设具体情境,激发生成兴趣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必须要在生本对话中来实现。那么,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完成知识和素养的动态生成呢?教师必须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感悟、生成、表达,带领学生走近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运思方向,进入作品的艺术空间,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临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理想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和谐共振。
  比如,教学《边城》时,为让学生体验文中湘西美丽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教师就可以用语言创设具体的情境:由黄昏入手,先问学生桃花色的薄云有没有见过,然后,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五月的黄昏是最美的,天边的云彩有很多种颜色,绚烂至极。学生惊讶,对这一话题兴趣大增。五月黄昏的温柔、美丽、平静在学生的记忆中被激活。教师可趁机提问: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你们有过体会?学生有的说对夏天傍晚的热气,有的说闻过雨后泥土的气味,有的说听过杜鹃“布谷布谷”的叫声。他们边说边摹声,课堂气氛活跃顿时起来。
  由此,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学习经验、生活经验,进入文本的深层空间,在思维交锋和情感体验中积累知识、拓展能力,从而将抽象的语文转化为感性的语文。
  
  四、教师主导课堂,捕捉生成时机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态生成,决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相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的指引和点拨作用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教师一味听凭学生自然生成,那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零散和无序,会使语文课堂丧失目标,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艺术性地把握引导的契机和尺度,适时发挥讲解的作用,诱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语文课堂上才会出现超越预设的精彩生成。
  一个善于把握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具有超强捕捉能力的教师,也是一个懂得倾听和引导、具有高度课堂教学机智的教师。他应该学会倾听,能在学生发言中把握学生的理解,并作为生成的重要资源;同时会引导学生质疑,在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生成课堂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公开教学《宇宙里有什么》时,突然,有个学生问:“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教室里哄堂大笑,大家以为这是一个不必回答的问题。于漪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亿’字,反而用两个字‘万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讨论,大家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可见,善于引导质疑,并机智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
  总而言之,建构主义下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以文本规定为导向,以预设留白为空间,以情境创设为平台,以教师智慧作抓手,以学生主体为对象,捕捉课堂有利时机,用思维启发思维,用智慧碰撞智慧,这样才能收获语文教学预约之外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2]龚军军.带领学生在语言中穿行[J].中学语文教学,2007(1).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是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是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推广和延伸.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出发推导四边形、五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一环套一环,同时对学生今后学习图形的镶嵌、正多边形和圆的位置关系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这一节课为例,对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作些分析探讨.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问题:盐城
一篇文章开头写得很好,中间写得也不错,写到结尾,往往因时间不足,或考虑不周,或技法不精,而草草收兵,导致结语软弱无力,整篇文章就会黯然失色。因此,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大家都很重视文章的结尾。近代作家林纾指出:“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他就把结尾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文章“要有一个好的结尾”(见《致保尔·拉法格》)。俄国作家契诃夫甚至这样说过:“谁发明了新的结局,谁就开辟了新纪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诗使人联想起英语教学也必须重视“源头”,才会有“活水”来。教学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或工作,长时间过多地采用某种单调呆板的模式,就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讲究英语课前导入艺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想象力和情感。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很好的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没能将情境创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在课堂的导入时运用情境创设,这样就会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真正地融入语文教学。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有
我在农村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20余年。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今天还应做些什么?我认为这是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众人皆知、无可非议的。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彰显了30多年来教育的辉煌成就。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然而,30多年来高考这个“指挥棒”深深地扎根于初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的土壤。虽然教育体制不断地进行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是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期望.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注重科研,通过科研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是许多教育教学工作者不约而同的选择.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教学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让科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一方面,教学与科研确实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很适用于高中语文阅读,它告诉我们阅读量丰富了,积攒了丰富的文学知识,才能在阅读的时候如鱼得水。本文从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两方面来提供教学策略。  一、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具体说来,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要从情境、情感和问题引入三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在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编写学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但是学案不同于教师的教案,更不是教材的简单而机械的缩写或是变相的习题选编。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学案编写的有效性呢?  一、新颖而别致,使学案编写更有主导性  设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学案时,我调整了教材中的教学顺序,特别提示学生阅读课本中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时将该图分解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之间的关系图,并设计了
一、教学目标  1.复习运用地球仪,说明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复习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3.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界限及其范围。  4.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5.复习在地图上量算距离、辨别方向,识别图例。  6.复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难点  1.复习利用经纬网确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逐渐被淡化,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有所蔓延。学校历来被人们视为“邪风不度,世尘不染”的净土,但不知何时,社会上的奢侈浪费之风也刮进了校园,使这片净土受到污染。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浪费。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