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超声诊断专业不同于其他医疗专业,要动态的观察图像成像特点,传统的平面式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结合近几年的超声诊断学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超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94-01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 UD)是物理诊断学中影像诊断学体系(放射医学、核磁共振、核医学、超声医学)四大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尤其是超声医学和求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UD是临床医学专业尤其是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然而,UD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它又是具有影像学特点的新型学科。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单纯理论式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使讲授的知识融会贯通,生动形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手法式”教学法
手法教学中始终强调对任何一位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将标准扫描切面顺序扫查,特别是易忽略的胸骨上窝切面、剑突下切面和左室短轴的心尖部切面等切面,养成全面、细致的扫查习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如一部分房间隔缺损在胸骨旁切面由于受多普勒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显示,但剑突下切面可以成功回避这些干扰因素,很好的显示断端及过隔血流。而对于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若不顺序显示左室短轴心尖部切面则有可能导致漏诊。通过我们在心脏超声诊断中将操作手法与典型病案相结合,使理论教学中融入了实践具体操作从而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手法教学不仅体现在一般病例的教学,而且对特殊及罕见病例也采用耐心细致、手把手地指导。在进行手法式教学前先对特殊病例现场示教或经刻录为光盘后示教等方法感性认识后,设立专题讲座、书写诊断报告并对相关疾病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均予以介绍并提问等方式达到理性认识后,进行实地操作,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达到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
心脏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强调从观察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提示疾病的本质。需要通过对大量典型病例的动态超声图像的感性认识,才可能对该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有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进行部分内容的讲授,克服了单纯教师讲解的许多困难与盲区,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因此,CAI在心脏超声诊断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思维,有助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弥补示教病例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解决以往教学的一些盲区。实现多媒体教学首先是收集典型心脏疾病的超声资料。我们通过直接收集图像资料,对患者进行现场操作并结合临床信息现场教学。也采用摄像对图像进行收集;也可手法与摄影同步进行,达到了双重目的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将相关的图像信息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储存、标注和备份。利用我们存储丰富、详实的心脏超声诊断资源,将特殊病例通过光盘、磁盘存储后,建立了图像数据库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视频、音频、图片、录像动画、文字等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并把它应用于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考核注重实践
教学考核注重实践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既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志,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我们改革了以往的考试方法,在理论试题考核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专业重点的基础上,在试卷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用题目,给出简要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典型的超声图像,考核学生实际识别图像、分析诊断的能力,对提高实践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改进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往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侧重理论笔试成绩的分析和总结。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着片面性、局限性等弊端。我们开展医学影像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且具综合运用影像学能力的临床医生,考核内容应紧扣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利用超声诊断典型病例的声像图资料库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看动态图像,并给予测量数值的报告及相关临床表现,然后让学生做出诊断;让学生实地操作也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将一些常见病让学生亲自操作,同时可对其临床信息进行询问,最终结合图像及临床内容给予诊断,根据综合诊断结果给予考核分数。通过以上考核内容的实施,达到真正提高医学生实际诊断能力的目的。这种方式对于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可改变平时不学习、考试前突击忆也能拿高分的状况,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教学尝试,我们体会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使超声教学在有限的时数内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造就高素质、综合性勇于创新的医学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雨,唐琪.超声诊断学医学教学规律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07)
[2]李艳宁.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
[3]荣雪余,黄慧莲,朱强,王振常.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0)
[4]田新桥.关于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7,(16)
[5]徐云,刘元涛,王其华,盖永浩,周秀芬,魏娜.超声诊断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11)
[6]冉海涛,王志刚,卢岷,曹霞.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06)
关键词:超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94-01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 UD)是物理诊断学中影像诊断学体系(放射医学、核磁共振、核医学、超声医学)四大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尤其是超声医学和求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UD是临床医学专业尤其是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然而,UD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它又是具有影像学特点的新型学科。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单纯理论式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使讲授的知识融会贯通,生动形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手法式”教学法
手法教学中始终强调对任何一位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将标准扫描切面顺序扫查,特别是易忽略的胸骨上窝切面、剑突下切面和左室短轴的心尖部切面等切面,养成全面、细致的扫查习惯,以对疾病的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如一部分房间隔缺损在胸骨旁切面由于受多普勒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显示,但剑突下切面可以成功回避这些干扰因素,很好的显示断端及过隔血流。而对于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若不顺序显示左室短轴心尖部切面则有可能导致漏诊。通过我们在心脏超声诊断中将操作手法与典型病案相结合,使理论教学中融入了实践具体操作从而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手法教学不仅体现在一般病例的教学,而且对特殊及罕见病例也采用耐心细致、手把手地指导。在进行手法式教学前先对特殊病例现场示教或经刻录为光盘后示教等方法感性认识后,设立专题讲座、书写诊断报告并对相关疾病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均予以介绍并提问等方式达到理性认识后,进行实地操作,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达到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
心脏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强调从观察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提示疾病的本质。需要通过对大量典型病例的动态超声图像的感性认识,才可能对该疾病的超声诊断要点有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进行部分内容的讲授,克服了单纯教师讲解的许多困难与盲区,并大大缩短了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因此,CAI在心脏超声诊断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思维,有助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弥补示教病例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解决以往教学的一些盲区。实现多媒体教学首先是收集典型心脏疾病的超声资料。我们通过直接收集图像资料,对患者进行现场操作并结合临床信息现场教学。也采用摄像对图像进行收集;也可手法与摄影同步进行,达到了双重目的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将相关的图像信息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储存、标注和备份。利用我们存储丰富、详实的心脏超声诊断资源,将特殊病例通过光盘、磁盘存储后,建立了图像数据库及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视频、音频、图片、录像动画、文字等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并把它应用于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考核注重实践
教学考核注重实践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既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志,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我们改革了以往的考试方法,在理论试题考核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专业重点的基础上,在试卷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用题目,给出简要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典型的超声图像,考核学生实际识别图像、分析诊断的能力,对提高实践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改进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往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侧重理论笔试成绩的分析和总结。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着片面性、局限性等弊端。我们开展医学影像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且具综合运用影像学能力的临床医生,考核内容应紧扣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利用超声诊断典型病例的声像图资料库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看动态图像,并给予测量数值的报告及相关临床表现,然后让学生做出诊断;让学生实地操作也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将一些常见病让学生亲自操作,同时可对其临床信息进行询问,最终结合图像及临床内容给予诊断,根据综合诊断结果给予考核分数。通过以上考核内容的实施,达到真正提高医学生实际诊断能力的目的。这种方式对于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可改变平时不学习、考试前突击忆也能拿高分的状况,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教学尝试,我们体会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使超声教学在有限的时数内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造就高素质、综合性勇于创新的医学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雨,唐琪.超声诊断学医学教学规律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07)
[2]李艳宁.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
[3]荣雪余,黄慧莲,朱强,王振常.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0)
[4]田新桥.关于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7,(16)
[5]徐云,刘元涛,王其华,盖永浩,周秀芬,魏娜.超声诊断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11)
[6]冉海涛,王志刚,卢岷,曹霞.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