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州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以中心镇建设为纽带,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快中心镇建设是广州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实力。根据广州实际,广州市委、市政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解决“三农”的旧圈子,“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在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而中心镇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农村“三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加快中心镇建设,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民脱贫奔小康步伐,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生态山水城市的重要环节。
为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广州市于2002年底成立了农村中心镇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广州市农村中心镇村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从2003年起,市政府每年支持5个中心镇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广州市实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2004年8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加快中心镇建设问题,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决定》,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并制定出台了有利于加快中心镇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广州市中心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统筹兼顾,优化布局,管理高效,各具特色”的原则,切实抓好15个中心镇的建设;每个中心镇中心区规划约20平方公里左右、达到可容纳20万人左右的规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管理高效有序的中心镇;争取5—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把中心镇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经济繁荣、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成为城市拓展和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成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州市中心镇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铺开
目前,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并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审批,其中沙湾、狮岭、太平三镇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也已上报省有关部门核准,第二层次的专项规划和重点地区详细规划也已大部分编制完成。第三批中心镇总体规划已着手编制,预计今年底可全部编制完成并上报审批。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据初步统计,2003—2004年,全市投入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的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逐步形成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带动了企业和个人投资中心镇建设的积极性。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加快了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至2004年底,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共建成了近30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中心镇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初步形成
中心镇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据初步统计,至2004年底,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共引进投资项目500多个,合同投资金额110多亿元。产业集聚带动了中心镇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2004年10个中心镇共实现生产总值27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合计完成两税收入28.07亿元,增长18.3%,其中第二批5个中心镇两税收入增长均超过20%。第三批5个新的中心镇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较大提升,今年1—5月共引进投资项目近50个。中心镇已经成为广州中心城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外商投资的新领域。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初见成效
中心镇根据就业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同时,建立健全镇级劳动力信息网络和镇内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的协调机制,努力缓解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04年,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共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6497人,约占当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50%。中心镇已经成为拉动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动力。
(五)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中心镇的党政领导进一步强化了抓好中心镇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观念,坚定了抓好中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在工作作风上,中心镇领导带头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做到了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行政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政府形象有了较大改善。同时,各中心镇在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城市管理,通过逐步充实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坚持依法规范管理,目前各中心镇的违章建设行为初步得到遏止,城区环境和镇容镇貌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六)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
一是选择部分普通中学扩大学校用地面积,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打基础。二是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消一批“麻雀学校”,通过新建、扩建中心中小学,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标准加快中心镇医院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州市中心镇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中心镇规划修编工作相对滞后,建设用地紧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资金缺口较大;经济社会管理“责、权、利”不统一,管理关系有待理顺等。
三、加快广州市中心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中心镇发展总体思路
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发展方向,以增强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完善城市功能为关键环节,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中心镇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
(二)加快中心镇发展的对策措施
1.理清思路,进一步提高对中心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把中心镇建设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结合起来,通过建设中心镇推动城市化进程。通过中心镇的辐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进入中心镇创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机制,增强中心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全面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2.切实加强领导,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好中心镇建设的税费返还、专项资金扶持、土地开发等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加大中心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心镇的人口集聚功能,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良性机制。对广州市本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进一步放宽户口限制,鼓励他们到中心镇或中心城区就业落户。
4.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坚持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积极引进能够迅速投入生产、较快产生效益的产业或企业项目,争取每个中心镇都有一批大的项目进园区落户,促使中心镇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形成有中心镇特色的产业格局。
5.抓好规划实施,加强用地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现代城市建设理念,按照生态优先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交通路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防止低水平规划和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已经批准的中心镇规划要严格实施,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变动。坚持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原则,选址必须同时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重视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2005年起,3年内15个重点支持的中心镇要规划建设一所示范中学和中心小学,并抓好其他各类中小学校的发展。做好中心镇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每个中心镇要有一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尽快建立健全中心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纳入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运作。切实抓好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每个中心镇应有专门的农民就业技术培训中心,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镇转移。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登记制度和完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农民再就业服务管理网络体系。
(作者单位:广州市发展改革委)
一、加快中心镇建设是广州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实力。根据广州实际,广州市委、市政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解决“三农”的旧圈子,“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在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而中心镇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农村“三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加快中心镇建设,有利于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民脱贫奔小康步伐,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生态山水城市的重要环节。
为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广州市于2002年底成立了农村中心镇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广州市农村中心镇村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从2003年起,市政府每年支持5个中心镇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广州市实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2004年8月,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加快中心镇建设问题,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决定》,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并制定出台了有利于加快中心镇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广州市中心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统筹兼顾,优化布局,管理高效,各具特色”的原则,切实抓好15个中心镇的建设;每个中心镇中心区规划约20平方公里左右、达到可容纳20万人左右的规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管理高效有序的中心镇;争取5—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把中心镇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经济繁荣、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成为城市拓展和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成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州市中心镇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规划编制工作全面铺开
目前,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并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审批,其中沙湾、狮岭、太平三镇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也已上报省有关部门核准,第二层次的专项规划和重点地区详细规划也已大部分编制完成。第三批中心镇总体规划已着手编制,预计今年底可全部编制完成并上报审批。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据初步统计,2003—2004年,全市投入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的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逐步形成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带动了企业和个人投资中心镇建设的积极性。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加快了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至2004年底,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共建成了近30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中心镇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初步形成
中心镇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据初步统计,至2004年底,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共引进投资项目500多个,合同投资金额110多亿元。产业集聚带动了中心镇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2004年10个中心镇共实现生产总值27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合计完成两税收入28.07亿元,增长18.3%,其中第二批5个中心镇两税收入增长均超过20%。第三批5个新的中心镇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较大提升,今年1—5月共引进投资项目近50个。中心镇已经成为广州中心城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外商投资的新领域。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初见成效
中心镇根据就业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同时,建立健全镇级劳动力信息网络和镇内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的协调机制,努力缓解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据统计,2004年,第一、二批10个中心镇共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6497人,约占当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50%。中心镇已经成为拉动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动力。
(五)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中心镇的党政领导进一步强化了抓好中心镇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观念,坚定了抓好中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在工作作风上,中心镇领导带头深入实际,真抓实干,做到了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行政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政府形象有了较大改善。同时,各中心镇在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城市管理,通过逐步充实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坚持依法规范管理,目前各中心镇的违章建设行为初步得到遏止,城区环境和镇容镇貌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六)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
一是选择部分普通中学扩大学校用地面积,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打基础。二是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消一批“麻雀学校”,通过新建、扩建中心中小学,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标准加快中心镇医院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州市中心镇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中心镇规划修编工作相对滞后,建设用地紧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资金缺口较大;经济社会管理“责、权、利”不统一,管理关系有待理顺等。
三、加快广州市中心镇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中心镇发展总体思路
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发展方向,以增强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完善城市功能为关键环节,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中心镇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
(二)加快中心镇发展的对策措施
1.理清思路,进一步提高对中心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把中心镇建设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结合起来,通过建设中心镇推动城市化进程。通过中心镇的辐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进入中心镇创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机制,增强中心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全面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2.切实加强领导,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好中心镇建设的税费返还、专项资金扶持、土地开发等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加大中心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心镇的人口集聚功能,形成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良性机制。对广州市本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进一步放宽户口限制,鼓励他们到中心镇或中心城区就业落户。
4.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坚持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积极引进能够迅速投入生产、较快产生效益的产业或企业项目,争取每个中心镇都有一批大的项目进园区落户,促使中心镇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形成有中心镇特色的产业格局。
5.抓好规划实施,加强用地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内外现代城市建设理念,按照生态优先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文化教育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交通路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防止低水平规划和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已经批准的中心镇规划要严格实施,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变动。坚持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土地用途管制原则,选址必须同时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重视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2005年起,3年内15个重点支持的中心镇要规划建设一所示范中学和中心小学,并抓好其他各类中小学校的发展。做好中心镇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每个中心镇要有一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尽快建立健全中心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纳入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运作。切实抓好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每个中心镇应有专门的农民就业技术培训中心,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心镇转移。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登记制度和完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农民再就业服务管理网络体系。
(作者单位:广州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