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名嘴张泉灵今年6月4日晚八时许,在讲述钱锺书杨绛书信拍卖一事时,将其女儿钱瑗的名字两次读成“瑷”。几分钟后她做了更正,估计是演播室同事提醒,因为她念的时候毫不迟疑,不可能自己突然觉悟过来。
如果读过杨绛写的《我们仨》,你就一定会知道钱瑗的小名叫“圆圆”,那就自然不会把“瑗”误为“瑷”。这或许有点苛求了,忙碌的电视人干吗非要读此类闲书?细究起来,出错的症结在于她不认字。这两个字其实不好混淆,右边分别是“爰”和“爱”,能把前者等同于后者,好像不能用粗心二字搪塞。顺便说一句,在无意间看到的央视节目里,时有错别字,不论是主持人的口误,还是字幕录入者的粗心,都时时令人惊心:那么一家显赫的传播机构对文字的态度,竟然是如此轻佻。
批评完别人,我想说说出版物的品质。
编辑们的出错能力,快得几乎可以和专家反复论证的“中国梦”齐飞了。
能想象的低级错误不胜枚举。比如,“坏人”变成了“怀人”,“小时候”错成了“小时侯”,“心路历程”变成“心路里程”,“临时性强奸”变成了“临时姓强奸”,“斯德哥尔摩”变成了“斯德格尔摩”,“中国科技大学”变成了“安徽科技大学”,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还能寻找到犯错的脉络,属于责任心欠佳,总是可以原谅。
他们犯下的另一类错误,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在《合肥四姊妹》一书开篇的照片说明里,1988年辞世的沈从文先生,1993年还在与连襟共话沧桑。在旧版《真话能走多远》一书里,季羡林老先生的“老年十诫”一文,在第八诫之后竟然是十诫,第九诫不翼而飞。此类错误就不免让人惶恐,作者或编者仓促交稿,里面少胳膊缺腿,情有可原,但经编辑之手,一审二审三审之后,一校二校三校之后,竟然一错到底,何故焉?我当然不好去那么阴险地揣度人家了:没有一个人仔细读过这篇文章?板子高高抡起来,恐怕还是要落到责任编辑屁股上,他已经严重失职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连书名都会“艺术性”地处理错。在不该发明的地方,他们使用了孙悟空般的穿越术:美国人贝文·亚历山大撰写的朝鲜战争巨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封面和扉页活生生写成了《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提示性的词语升格为主标题,本应合在一起才能说明主旨的标题,活生生被撕裂成一主一副两个标题,好在精装版及时做了更正。揭露前苏联劳改体制历史的《古拉格:一部历史》,也被美编处理成一大一小两行标题《古拉格: 一部历史》,以至于在传播过程中,该书被其他媒体想当然地简化为《古拉格》,让人联想到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
本土作家的文字,若是文字平平,就极易出各种问题。“苏槐变成了坐下来”、“先锐之锋”、“冬去春来来”…编辑遇弱则更弱,几乎无法从泥潭里拔出脚来。一个可称之为奇葩的新锐评论家,正文里将成语“万劫不复”写成“万复不劫”,编辑未能发现,作者后记里将自己熟悉的某位官员的名字“大柏”写成了“大伯”,尽管书的第一部分就有此人名字的正确写法,但编辑仍不能觉察。即使从常情出发,编辑也应该怀疑此名字的写法。谁会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大伯”呢?
碰到文字出色的大家,一般不会出问题。但也有例外,一本长篇小说,不用改一字,自然不会发生问题,可偏偏在附录部分出了天大的笑话,编辑将答奖辞落款日期提前了10年,让颁奖词无地自容。
如果说这些错误都不能原谅的话,大批胡言乱语的翻译文字就会让你发疯。
“他用他的惊疑看着你”
“今天早上她怎么也做不到拿下手链搁置在房间”
“她将他的手推向他的膝盖所在的地方” ……
学中文出身的,缺乏语感,平时阅读甚少,很难一眼发现稿件错误;学外语出身的,汉语就更涩了,译者强则一切好,译者拙则大走光。编辑,一个曾经高贵的职业,竟然一步步沦落为贱业,随便一个不敬重汉字、弄不懂文字意味的毕业生,都可以操此业为生。看看每日门户网站颠鸾倒凤的标题,你就会锥心般明白文化被大革命之后的真正结局。
怎样才能觅到一个合格的编辑呢?天晓得。
每到月底,总编室都会送来一批新书,让我挑错。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一打开,错别字便扑面而来,再庄严的一本书,也会在瞬间露出自己的私处。每次讲评的时候,我都会说,下次请诸位犯些高级点的错误吧,让我也兴奋一下。拜托了!但扑面而来的依旧是老相识。
如果读过杨绛写的《我们仨》,你就一定会知道钱瑗的小名叫“圆圆”,那就自然不会把“瑗”误为“瑷”。这或许有点苛求了,忙碌的电视人干吗非要读此类闲书?细究起来,出错的症结在于她不认字。这两个字其实不好混淆,右边分别是“爰”和“爱”,能把前者等同于后者,好像不能用粗心二字搪塞。顺便说一句,在无意间看到的央视节目里,时有错别字,不论是主持人的口误,还是字幕录入者的粗心,都时时令人惊心:那么一家显赫的传播机构对文字的态度,竟然是如此轻佻。
批评完别人,我想说说出版物的品质。
编辑们的出错能力,快得几乎可以和专家反复论证的“中国梦”齐飞了。
能想象的低级错误不胜枚举。比如,“坏人”变成了“怀人”,“小时候”错成了“小时侯”,“心路历程”变成“心路里程”,“临时性强奸”变成了“临时姓强奸”,“斯德哥尔摩”变成了“斯德格尔摩”,“中国科技大学”变成了“安徽科技大学”,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还能寻找到犯错的脉络,属于责任心欠佳,总是可以原谅。
他们犯下的另一类错误,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在《合肥四姊妹》一书开篇的照片说明里,1988年辞世的沈从文先生,1993年还在与连襟共话沧桑。在旧版《真话能走多远》一书里,季羡林老先生的“老年十诫”一文,在第八诫之后竟然是十诫,第九诫不翼而飞。此类错误就不免让人惶恐,作者或编者仓促交稿,里面少胳膊缺腿,情有可原,但经编辑之手,一审二审三审之后,一校二校三校之后,竟然一错到底,何故焉?我当然不好去那么阴险地揣度人家了:没有一个人仔细读过这篇文章?板子高高抡起来,恐怕还是要落到责任编辑屁股上,他已经严重失职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连书名都会“艺术性”地处理错。在不该发明的地方,他们使用了孙悟空般的穿越术:美国人贝文·亚历山大撰写的朝鲜战争巨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封面和扉页活生生写成了《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提示性的词语升格为主标题,本应合在一起才能说明主旨的标题,活生生被撕裂成一主一副两个标题,好在精装版及时做了更正。揭露前苏联劳改体制历史的《古拉格:一部历史》,也被美编处理成一大一小两行标题《古拉格: 一部历史》,以至于在传播过程中,该书被其他媒体想当然地简化为《古拉格》,让人联想到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古拉格群岛》。
本土作家的文字,若是文字平平,就极易出各种问题。“苏槐变成了坐下来”、“先锐之锋”、“冬去春来来”…编辑遇弱则更弱,几乎无法从泥潭里拔出脚来。一个可称之为奇葩的新锐评论家,正文里将成语“万劫不复”写成“万复不劫”,编辑未能发现,作者后记里将自己熟悉的某位官员的名字“大柏”写成了“大伯”,尽管书的第一部分就有此人名字的正确写法,但编辑仍不能觉察。即使从常情出发,编辑也应该怀疑此名字的写法。谁会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大伯”呢?
碰到文字出色的大家,一般不会出问题。但也有例外,一本长篇小说,不用改一字,自然不会发生问题,可偏偏在附录部分出了天大的笑话,编辑将答奖辞落款日期提前了10年,让颁奖词无地自容。
如果说这些错误都不能原谅的话,大批胡言乱语的翻译文字就会让你发疯。
“他用他的惊疑看着你”
“今天早上她怎么也做不到拿下手链搁置在房间”
“她将他的手推向他的膝盖所在的地方” ……
学中文出身的,缺乏语感,平时阅读甚少,很难一眼发现稿件错误;学外语出身的,汉语就更涩了,译者强则一切好,译者拙则大走光。编辑,一个曾经高贵的职业,竟然一步步沦落为贱业,随便一个不敬重汉字、弄不懂文字意味的毕业生,都可以操此业为生。看看每日门户网站颠鸾倒凤的标题,你就会锥心般明白文化被大革命之后的真正结局。
怎样才能觅到一个合格的编辑呢?天晓得。
每到月底,总编室都会送来一批新书,让我挑错。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一打开,错别字便扑面而来,再庄严的一本书,也会在瞬间露出自己的私处。每次讲评的时候,我都会说,下次请诸位犯些高级点的错误吧,让我也兴奋一下。拜托了!但扑面而来的依旧是老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