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年开始,韩国劳动部以在华韩资企业为对象,开展“人力资源推销活动”
郑美姿(化名)看上去如同韩剧中的“人造明星”一样漂亮。面对记者好奇的眼光,她连连摇头:“我没有整容,真的。”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这位在南京拥有两家小餐馆的韩国女子今年30岁,已经在中国打拼了近10年。“那个时候来这里的韩国人并不是很多。”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她正准备写一本关于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书籍。“现在很多韩国人都想来中国找工作。书如果出来,肯定好卖!”她的睑上出现了激动的红晕。
根据韩国经营招聘信息的JOBKOREA公司最近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准备就业的韩国学生中,约有90.1%的人表示,只要有机会,就想到外国去就业。
而作为毗邻韩国的“经济火车头”,中国正越来越吸引着备受失业威胁的韩国青年的目光。韩国媒体甚至惊呼:“韩国青年正被迫到中国找工作!”韩国向中国推销“人力资源”
上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几乎击垮了韩国经济,韩国青年失业率更是持续上升。韩国劳动部统计资料表明,目前韩国仍有青年失业者35.5万人,占全部失业人口的45%。
韩国国家统计局近日表示,今年8月份韩国失业率为3.5%,这是4个月内的最高水平。
3个月前,韩国在青岛、深圳、大连、天津和北京先后举行了“人力资源推销活动”。韩国产业人力资源公团局长李征宇熟练地“推销”年轻的韩国求职者。
“他中文跟当地人差不多”、“月薪大约给100万-150万韩元就可以了”等这类话,李局长往往要重复几十遍。150万韩元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
这一系列的活动是韩国劳动部推行的“年轻失业者海外就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劳动部认为,韩国国内企业已经没有能力消化不断增加的年轻失业者,所以,从今年开始,以在华韩资企业为对象,开展“人力资源推销活动”。
韩国驻华使馆领事安治衍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说:“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统计,进入中国的韩国企业,山东有3153家,广东248家,辽宁1447家,天津832家,北京560家,总共有6000多家,而实际数量可能超过1万多家,就算每家企业聘用5人,对缓解国内年轻人的失业问题也会大有帮助。”
韩国驻上海领事馆一位人士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目前在上海的韩国企业有750个。从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给他们的数据看,在上海的韩国人大约有3万人。
这位人士很肯定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沪的韩国人增加很快,但具体的数字和增长率他们没有统计。“韩国国内就业形势不太好,一些韩国青年来中国寻找就业机会是可能的,因为中国的韩资企业比较多。”
“想做些不平凡的事”
对于郑美姿而言,到中国工作,却不仅仅是找到一个“饭碗”。
“在韩国,一个女孩子,结婚后能继续上班的很少,更不用说找到很好的工作了。”她说。
1997年,她也曾回国在一家公司做培训。她的一个女上司已经工作多年,但是一直没有进一步晋升的机会。有一次,这位上司给郑美姿讲了她的梦想——开一个小餐厅。但薪水少,年龄又大,即便是这样平凡的理想也成了梦想。
这件事情对郑美姿的刺激很大。“真的,在韩国,一个女人除非有很好的专业,很好的技术,否则根本谈不上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事业了。”
她说:“我不愿那样生活一辈子,想做些不平凡的事情。”所以,她又回到了中国。
在中国,郑美姿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进入中国某重点大学读博士以后,她的睡眠常常就更少了。尽管如此,“这种生活我很满意。在韩国,一个30岁的女人还能自由地生活和学习,比较少见。”
郑美姿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中国习惯了,不太想回去。”
“中国和美国比相差太大”
学英文的朴正奇(化名)原本是打算去美国留学。“9·11”后,美国紧缩了签证,挡住了他赴美的道路。
在亲戚和朋友的怂恿下,朴正奇于2003年7月15日来到上海。说到这个抉择,温文尔雅的朴正奇很激动:“来中国是选对了!中国和美国比下来,相差太大了。我希望在中国一直生活下去!”
朴正奇刚到中国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讲,持的是旅游签证。两个月后,朴正奇进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习中文,旅游签证也转成了学生签证。
不久前,朴正奇中文学习结束了,在上海的一个韩国学校找到了一份工作,给韩国孩子教英语。收入增加了,他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朴正奇看到上海的高楼大厦很有感触。“我用数码相机把这些拍下来,寄给在美国的朋友看,他们一定会吓一跳。”因为,“他们太不了解中国了。”
朴正奇决定今后在中国从事餐饮业,并在中国定居。到中国仅仅一年时间,已经有很多国内朋友向他咨询在中国找工作的事情了。
现在,上海的吴中路附近,已成了韩国人聚居的地方。马路边常常能看到韩文的标识牌,有卖韩国商品的小卖部,有韩国人开的餐馆,甚至全市连锁的便利店在那里也“入乡随俗”地卖着韩国泡菜包子。打算在上海“住到老死”
生于韩国大田的金盛国(化名),服完兵役后就去日本的青山学院大学攻读商科。在日本的7年里,他勤奋地念书、工作,并遇见了自己现在的妻子—一个台湾女孩。
在日本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金盛国开始想“自己做一些事”。在成熟的日本市场,创业不容易。于是,金盛国想起了自己在求学期间造访过的中国古都南京。
他说,“朦胧中”感觉会在中国做出一些事来——除了对南京的美好印象之外,“中国市场大,机会多,距离韩国也近”。
就这样,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金盛国来到了上海。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先是在韩国的化妆品公司“高丽雅娜”从事库存管理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妻子结识了南京金海箔业有限公司。
于是,他们正式开始“做自己的事”——在上海的吴中路租下写字间,代理金海公司的日韩贸易。因为妻子在台湾的家族就是从事金箔贸易的,所以做这项业务对他们来说可谓如鱼得水。
不过,金盛国也说,在中国生活遇到过不少困难。出入境管理、银行、邮局等等服务行业冷冰冰的面孔让习惯了微笑服务的他感觉“落差很大”。每办一件事,要填太多的表格,看太多的脸色。谈生意的时候,中国人一定要他喝很多的酒。
金盛国说,一开始特别不习惯这些事,但他渐渐了解,“上海有上海的文化,中国有中国的特点”。
除了金箔生意之外,他希望能够在将来从事一些中日韩之间的文化事业。他和妻子已经筹划在这里买房,说是打算在上海“住到老死”。
英文系的竞争力不如中文系
韩国留学生陈尚垠正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就读。
陈尚垠的父亲原来在韩国的耐克公司做,后来离开公司,1992年自己到中国东北做鞋子生意。1997年2月,陈尚垠随父亲来到中国东北,并开始在山东大学学习中文。8个月后,他回国服兵役。
当2001年再来中国的时候,陈尚垠说:“我的中文差不多忘光了。于是,我想选择一所大学重新开始中文学习。但是,当时爸爸在山东的一个镇上做生意,附近没有大学。所以我就选择了发展最快的上海。”
陈尚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学习中文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在生意上帮助父亲,帮他当翻译,也顺便学习贸易方面的经验。
陈尚垠说,他认识的韩国人中,像他一样希望学完中文后在中国直接找工作的大概有50%。
据说,在韩国书店的电脑检索上,只要输入“中国”二字,就会出现韩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名,大概有几千种。
曾在韩国教过汉语的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王树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韩国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经常被请到韩国各地作汉语学习讲座的王老师,经常受到美酒佳肴的款待。
上世纪50年代,韩国只有3所大学有中文系。80年代,开设中文系的大学增至20所。如今,4年制正规大学里,中文系以及和中国有关的学系有114个;两年制专科大学里和中国有关的学系就有28个;就连3所网上大学也都开办中文系。
“汉流”持续发烧,韩国社会对中国的关心,可说到了“火爆”的地步。许多韩国人认识到,没有韩中贸易,1998年韩国根本没有办法从经济风暴中脱困而出。
在中国的大学里,韩国留学生在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是最多的了。除了大学生,还有不少小学生去中国读书。在韩国,学中文已成为“过好日子”的代名词。
暑期到上海学习考察的来自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的三位学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韩国的学生原来最希望去欧美留学,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了。她们三人中就有两人希望毕业后能到中国来学习。
其中一名叫崔月的学生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是淑明女子大学国际关系系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她说:“在我们学校,英文系现在竞争力远远不如中文系。而且,除了中文系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在学习中文。因为韩中贸易越来越多,韩国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需要你掌握中文。”
韩国求职网站(WWW.incruit.com)表示,最近对145家大企业进行“是否实施汉字考试”的调查结果表明,76.6%的企业赞成招聘职员时实施汉字考试。
据调查,今年计划实施汉字考试的企业为37家,比去年的20家增加了85%。此外,40家企业还没有计划实施汉字考试,但打算给持有汉字资格证书的应聘者加分。
中国大学生应产生压力
如果越来越多的韩国青年到中国工作,是不是会使中国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呢?
复旦大学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小刘对此有些担忧,学习管理的他一直希望毕业后能在外企找到一份高级管理层的工作。“本来就‘僧多粥少’,再来几万韩国人抢我们的饭碗,更难找好工作了。”
相比之下,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小夏就乐观多了。“现在很多跨国企业都要求本地化。我们和那些来中国找工作的韩国人相比,拥有他们没法比拟的‘地利’优势和语言优势。”
深圳韩国商会总裁姜熙邦表示:“在华韩资企业需要韩国年轻人才。因为企业进入中国的初期,雇用1名韩国人,要支付5倍于中国人的薪金而有所颐虑,但如今很多公司都认为核心技术、税务和企划等重要岗位还是需要本国高新技术人才担当。”
一位就业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际人才的涌入是给中国就业市场的有力补充,他们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中国更好地和国际接轨。他认为,韩国就业者来中国的数量是有限的,目前还不会给中国的就业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室主任崔志鹰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趋于平等,中国大学生面临韩国大学生的进入,也应该产生些压力。”
他认为,虽然,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就业,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肯定比韩国学生要高,但中国学生也需要考虑一下,在国际就业市场上自己的水平如何。他们也可以像韩国学生那样走出国门,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郑美姿(化名)看上去如同韩剧中的“人造明星”一样漂亮。面对记者好奇的眼光,她连连摇头:“我没有整容,真的。”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这位在南京拥有两家小餐馆的韩国女子今年30岁,已经在中国打拼了近10年。“那个时候来这里的韩国人并不是很多。”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她正准备写一本关于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书籍。“现在很多韩国人都想来中国找工作。书如果出来,肯定好卖!”她的睑上出现了激动的红晕。
根据韩国经营招聘信息的JOBKOREA公司最近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准备就业的韩国学生中,约有90.1%的人表示,只要有机会,就想到外国去就业。
而作为毗邻韩国的“经济火车头”,中国正越来越吸引着备受失业威胁的韩国青年的目光。韩国媒体甚至惊呼:“韩国青年正被迫到中国找工作!”韩国向中国推销“人力资源”
上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几乎击垮了韩国经济,韩国青年失业率更是持续上升。韩国劳动部统计资料表明,目前韩国仍有青年失业者35.5万人,占全部失业人口的45%。
韩国国家统计局近日表示,今年8月份韩国失业率为3.5%,这是4个月内的最高水平。
3个月前,韩国在青岛、深圳、大连、天津和北京先后举行了“人力资源推销活动”。韩国产业人力资源公团局长李征宇熟练地“推销”年轻的韩国求职者。
“他中文跟当地人差不多”、“月薪大约给100万-150万韩元就可以了”等这类话,李局长往往要重复几十遍。150万韩元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
这一系列的活动是韩国劳动部推行的“年轻失业者海外就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劳动部认为,韩国国内企业已经没有能力消化不断增加的年轻失业者,所以,从今年开始,以在华韩资企业为对象,开展“人力资源推销活动”。
韩国驻华使馆领事安治衍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说:“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统计,进入中国的韩国企业,山东有3153家,广东248家,辽宁1447家,天津832家,北京560家,总共有6000多家,而实际数量可能超过1万多家,就算每家企业聘用5人,对缓解国内年轻人的失业问题也会大有帮助。”
韩国驻上海领事馆一位人士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目前在上海的韩国企业有750个。从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给他们的数据看,在上海的韩国人大约有3万人。
这位人士很肯定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沪的韩国人增加很快,但具体的数字和增长率他们没有统计。“韩国国内就业形势不太好,一些韩国青年来中国寻找就业机会是可能的,因为中国的韩资企业比较多。”
“想做些不平凡的事”
对于郑美姿而言,到中国工作,却不仅仅是找到一个“饭碗”。
“在韩国,一个女孩子,结婚后能继续上班的很少,更不用说找到很好的工作了。”她说。
1997年,她也曾回国在一家公司做培训。她的一个女上司已经工作多年,但是一直没有进一步晋升的机会。有一次,这位上司给郑美姿讲了她的梦想——开一个小餐厅。但薪水少,年龄又大,即便是这样平凡的理想也成了梦想。
这件事情对郑美姿的刺激很大。“真的,在韩国,一个女人除非有很好的专业,很好的技术,否则根本谈不上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事业了。”
她说:“我不愿那样生活一辈子,想做些不平凡的事情。”所以,她又回到了中国。
在中国,郑美姿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进入中国某重点大学读博士以后,她的睡眠常常就更少了。尽管如此,“这种生活我很满意。在韩国,一个30岁的女人还能自由地生活和学习,比较少见。”
郑美姿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中国习惯了,不太想回去。”
“中国和美国比相差太大”
学英文的朴正奇(化名)原本是打算去美国留学。“9·11”后,美国紧缩了签证,挡住了他赴美的道路。
在亲戚和朋友的怂恿下,朴正奇于2003年7月15日来到上海。说到这个抉择,温文尔雅的朴正奇很激动:“来中国是选对了!中国和美国比下来,相差太大了。我希望在中国一直生活下去!”
朴正奇刚到中国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讲,持的是旅游签证。两个月后,朴正奇进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习中文,旅游签证也转成了学生签证。
不久前,朴正奇中文学习结束了,在上海的一个韩国学校找到了一份工作,给韩国孩子教英语。收入增加了,他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朴正奇看到上海的高楼大厦很有感触。“我用数码相机把这些拍下来,寄给在美国的朋友看,他们一定会吓一跳。”因为,“他们太不了解中国了。”
朴正奇决定今后在中国从事餐饮业,并在中国定居。到中国仅仅一年时间,已经有很多国内朋友向他咨询在中国找工作的事情了。
现在,上海的吴中路附近,已成了韩国人聚居的地方。马路边常常能看到韩文的标识牌,有卖韩国商品的小卖部,有韩国人开的餐馆,甚至全市连锁的便利店在那里也“入乡随俗”地卖着韩国泡菜包子。打算在上海“住到老死”
生于韩国大田的金盛国(化名),服完兵役后就去日本的青山学院大学攻读商科。在日本的7年里,他勤奋地念书、工作,并遇见了自己现在的妻子—一个台湾女孩。
在日本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金盛国开始想“自己做一些事”。在成熟的日本市场,创业不容易。于是,金盛国想起了自己在求学期间造访过的中国古都南京。
他说,“朦胧中”感觉会在中国做出一些事来——除了对南京的美好印象之外,“中国市场大,机会多,距离韩国也近”。
就这样,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金盛国来到了上海。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先是在韩国的化妆品公司“高丽雅娜”从事库存管理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妻子结识了南京金海箔业有限公司。
于是,他们正式开始“做自己的事”——在上海的吴中路租下写字间,代理金海公司的日韩贸易。因为妻子在台湾的家族就是从事金箔贸易的,所以做这项业务对他们来说可谓如鱼得水。
不过,金盛国也说,在中国生活遇到过不少困难。出入境管理、银行、邮局等等服务行业冷冰冰的面孔让习惯了微笑服务的他感觉“落差很大”。每办一件事,要填太多的表格,看太多的脸色。谈生意的时候,中国人一定要他喝很多的酒。
金盛国说,一开始特别不习惯这些事,但他渐渐了解,“上海有上海的文化,中国有中国的特点”。
除了金箔生意之外,他希望能够在将来从事一些中日韩之间的文化事业。他和妻子已经筹划在这里买房,说是打算在上海“住到老死”。
英文系的竞争力不如中文系
韩国留学生陈尚垠正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就读。
陈尚垠的父亲原来在韩国的耐克公司做,后来离开公司,1992年自己到中国东北做鞋子生意。1997年2月,陈尚垠随父亲来到中国东北,并开始在山东大学学习中文。8个月后,他回国服兵役。
当2001年再来中国的时候,陈尚垠说:“我的中文差不多忘光了。于是,我想选择一所大学重新开始中文学习。但是,当时爸爸在山东的一个镇上做生意,附近没有大学。所以我就选择了发展最快的上海。”
陈尚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学习中文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在生意上帮助父亲,帮他当翻译,也顺便学习贸易方面的经验。
陈尚垠说,他认识的韩国人中,像他一样希望学完中文后在中国直接找工作的大概有50%。
据说,在韩国书店的电脑检索上,只要输入“中国”二字,就会出现韩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名,大概有几千种。
曾在韩国教过汉语的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王树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韩国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经常被请到韩国各地作汉语学习讲座的王老师,经常受到美酒佳肴的款待。
上世纪50年代,韩国只有3所大学有中文系。80年代,开设中文系的大学增至20所。如今,4年制正规大学里,中文系以及和中国有关的学系有114个;两年制专科大学里和中国有关的学系就有28个;就连3所网上大学也都开办中文系。
“汉流”持续发烧,韩国社会对中国的关心,可说到了“火爆”的地步。许多韩国人认识到,没有韩中贸易,1998年韩国根本没有办法从经济风暴中脱困而出。
在中国的大学里,韩国留学生在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是最多的了。除了大学生,还有不少小学生去中国读书。在韩国,学中文已成为“过好日子”的代名词。
暑期到上海学习考察的来自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的三位学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韩国的学生原来最希望去欧美留学,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选择中国了。她们三人中就有两人希望毕业后能到中国来学习。
其中一名叫崔月的学生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是淑明女子大学国际关系系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她说:“在我们学校,英文系现在竞争力远远不如中文系。而且,除了中文系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都在学习中文。因为韩中贸易越来越多,韩国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需要你掌握中文。”
韩国求职网站(WWW.incruit.com)表示,最近对145家大企业进行“是否实施汉字考试”的调查结果表明,76.6%的企业赞成招聘职员时实施汉字考试。
据调查,今年计划实施汉字考试的企业为37家,比去年的20家增加了85%。此外,40家企业还没有计划实施汉字考试,但打算给持有汉字资格证书的应聘者加分。
中国大学生应产生压力
如果越来越多的韩国青年到中国工作,是不是会使中国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呢?
复旦大学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小刘对此有些担忧,学习管理的他一直希望毕业后能在外企找到一份高级管理层的工作。“本来就‘僧多粥少’,再来几万韩国人抢我们的饭碗,更难找好工作了。”
相比之下,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小夏就乐观多了。“现在很多跨国企业都要求本地化。我们和那些来中国找工作的韩国人相比,拥有他们没法比拟的‘地利’优势和语言优势。”
深圳韩国商会总裁姜熙邦表示:“在华韩资企业需要韩国年轻人才。因为企业进入中国的初期,雇用1名韩国人,要支付5倍于中国人的薪金而有所颐虑,但如今很多公司都认为核心技术、税务和企划等重要岗位还是需要本国高新技术人才担当。”
一位就业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际人才的涌入是给中国就业市场的有力补充,他们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中国更好地和国际接轨。他认为,韩国就业者来中国的数量是有限的,目前还不会给中国的就业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室主任崔志鹰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趋于平等,中国大学生面临韩国大学生的进入,也应该产生些压力。”
他认为,虽然,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就业,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肯定比韩国学生要高,但中国学生也需要考虑一下,在国际就业市场上自己的水平如何。他们也可以像韩国学生那样走出国门,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