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过多强调“身正则影不歪、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忽视了在国际社会中宣传自己的形象。
这样就闹出了很多笑话。
“看《人民日报》就够了
1979—1983年期间《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秦家骢回忆说:“我曾经看到《人民日报》登载一条消息,关于一家工厂生产出口产品,我就希望采访这个工厂,遭到拒绝。负责人说你看《人民日报》就可以了,我能说的和《人民日报》发表的肯定是一样的。你们就把《人民日报》翻译成英文就可以了。可无论我如何解释《华尔街日报》不是《人民日报》英文版,采访最终还是没能进行。”
秦家骢说,当时的中国官员对于如何应付西方媒体还缺少经验,外交部门一度也没有刻意追求国家形象的包装与塑造。
他回忆道,当时有一位中国政府部门的高层主管官员,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记者招待会。招待会开始之前,她发表了长达5页的演讲。演讲后,秦提了第一个问题:“中国是否接受外国银行的贷款?”没想到那位官员说:“谢谢你的问题,下一个。”她又继续让别的记者提问,待全部问题逐一提完后,她才开始说话——说了几句和那些提问全然无关的话,就结束了新闻发布会。
“中国妇女不需要男人”
“对国际形象问题,我们存有不少错误观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问题专家王义桅博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比如,将国际形象与国力等同起来,认为国家强大了人家自然就会尊重你。
“在对国际民众进行我们的外交阐释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外交学院周启朋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比如,我们搞新闻发布会,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但如果面对国外记者,我们还像是上级对下级说话,就不会成功。”
秦家骢回忆说,记得有一次他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提了一个问题:“我看到中国很多夫妻两地分居,中国政府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妇联回答问题的领导严肃地说:“中国妇女和你们外国妇女不同,中国妇女不需要男人。”
互不了解做“傻事”
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骆思典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1998年,有一天,美国驻北京的记者都接到电话,说中国政府某部门请他们去听报告。做报告的官员说克林顿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有变化,是建设性的合作,还给记者们吃了非常好吃的菜,像宴会一样。
骆思典说,那意思是说:“我们给你们面子。就好像当年毛泽东一样,半夜请人来,接见他们,是给老外面子。”
“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第一,美国记者认为,干吗给我们吃这么好的菜,你们可以给农村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吃;第二,中方告诉美国记者,我们对台湾、西藏等问题的态度是对的,我们已经告诉我们的媒体应该这样报道,你们也应该这样报道。”
这位研究中国问题30多年的中国通说,当时,很多美国记者都吓了一跳:中国人认为我们是政府的傀儡吗?于是,《纽约时报》就把这件事给“捅”了出来。中国方面“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不了解美国媒体跟政府的关系。
“中国人不近人情”
厦门大学传播学教授翟树耀告诉《嘹望东方周刊》:中国人往往把国内宣传模式原封不动用来“感动外国人”,收到的效果极差。
他说,比如向西方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引用代表的话说:“我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离一个人民代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决心当好代表。”西方人感到中国人可怜可悲,既然他自己都承认水平不够,为什么还要选他?
中国曾拍过一部介绍中国幼儿教育的电视片,影片中幼儿园窗明几净,孩子们衣着光鲜,但新西兰人提出疑问:这些孩子都是全托,每周六天与父母分开,仅有星期天能相聚,中国人怎能如此“残酷”、“不近人情”?
再有,西方人非常珍惜生命,重视个人价值,我们却向他们不加解释地介绍中国人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如小羊羔、电线杆子而牺牲生命,为了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孩子病了顾不上”,“父母死了不回家吊丧”,这都使西方人感到中国人“恐怖”、“可怕”、“不讲人权”。
研究领导而不研究读者
制作各种外宣晶是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主要工作。
大连外宣办一位官员送给《瞭望东方周刊》一本《大连百年》,是大连的“名牌”外宣精晶,用中英文印刷,每册有2公斤重,画册上领导“一个也不少”,方方面面工作“一点也不漏”。
这位外宣办官员说,因为太重、太大、太笨,内容也不适合外国人口味,外宾就丢在宾馆里。但就是这样的一本画册,还评上了全国外宣晶“金桥奖”。
他苦恼地说:“现在一些地方对外宣传考虑的仅仅是领导的满意度。”他坦言,在制作外宣晶时,大家往往把功夫都下到了研究领导上,而不是研究国外受众上,这是中国塑造国际形象的最大败笔。
中国正在学会“包装”自己
可喜的是,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最近指出,要努力创新对外宣传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坚持用事实说话,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说服人。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说服力。
这样就闹出了很多笑话。
“看《人民日报》就够了
1979—1983年期间《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秦家骢回忆说:“我曾经看到《人民日报》登载一条消息,关于一家工厂生产出口产品,我就希望采访这个工厂,遭到拒绝。负责人说你看《人民日报》就可以了,我能说的和《人民日报》发表的肯定是一样的。你们就把《人民日报》翻译成英文就可以了。可无论我如何解释《华尔街日报》不是《人民日报》英文版,采访最终还是没能进行。”
秦家骢说,当时的中国官员对于如何应付西方媒体还缺少经验,外交部门一度也没有刻意追求国家形象的包装与塑造。
他回忆道,当时有一位中国政府部门的高层主管官员,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记者招待会。招待会开始之前,她发表了长达5页的演讲。演讲后,秦提了第一个问题:“中国是否接受外国银行的贷款?”没想到那位官员说:“谢谢你的问题,下一个。”她又继续让别的记者提问,待全部问题逐一提完后,她才开始说话——说了几句和那些提问全然无关的话,就结束了新闻发布会。
“中国妇女不需要男人”
“对国际形象问题,我们存有不少错误观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问题专家王义桅博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比如,将国际形象与国力等同起来,认为国家强大了人家自然就会尊重你。
“在对国际民众进行我们的外交阐释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外交学院周启朋教授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认为。“比如,我们搞新闻发布会,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但如果面对国外记者,我们还像是上级对下级说话,就不会成功。”
秦家骢回忆说,记得有一次他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提了一个问题:“我看到中国很多夫妻两地分居,中国政府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妇联回答问题的领导严肃地说:“中国妇女和你们外国妇女不同,中国妇女不需要男人。”
互不了解做“傻事”
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骆思典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1998年,有一天,美国驻北京的记者都接到电话,说中国政府某部门请他们去听报告。做报告的官员说克林顿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有变化,是建设性的合作,还给记者们吃了非常好吃的菜,像宴会一样。
骆思典说,那意思是说:“我们给你们面子。就好像当年毛泽东一样,半夜请人来,接见他们,是给老外面子。”
“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第一,美国记者认为,干吗给我们吃这么好的菜,你们可以给农村那些吃不饱饭的人吃;第二,中方告诉美国记者,我们对台湾、西藏等问题的态度是对的,我们已经告诉我们的媒体应该这样报道,你们也应该这样报道。”
这位研究中国问题30多年的中国通说,当时,很多美国记者都吓了一跳:中国人认为我们是政府的傀儡吗?于是,《纽约时报》就把这件事给“捅”了出来。中国方面“好心办坏事”,就是因为不了解美国媒体跟政府的关系。
“中国人不近人情”
厦门大学传播学教授翟树耀告诉《嘹望东方周刊》:中国人往往把国内宣传模式原封不动用来“感动外国人”,收到的效果极差。
他说,比如向西方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引用代表的话说:“我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离一个人民代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决心当好代表。”西方人感到中国人可怜可悲,既然他自己都承认水平不够,为什么还要选他?
中国曾拍过一部介绍中国幼儿教育的电视片,影片中幼儿园窗明几净,孩子们衣着光鲜,但新西兰人提出疑问:这些孩子都是全托,每周六天与父母分开,仅有星期天能相聚,中国人怎能如此“残酷”、“不近人情”?
再有,西方人非常珍惜生命,重视个人价值,我们却向他们不加解释地介绍中国人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如小羊羔、电线杆子而牺牲生命,为了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孩子病了顾不上”,“父母死了不回家吊丧”,这都使西方人感到中国人“恐怖”、“可怕”、“不讲人权”。
研究领导而不研究读者
制作各种外宣晶是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主要工作。
大连外宣办一位官员送给《瞭望东方周刊》一本《大连百年》,是大连的“名牌”外宣精晶,用中英文印刷,每册有2公斤重,画册上领导“一个也不少”,方方面面工作“一点也不漏”。
这位外宣办官员说,因为太重、太大、太笨,内容也不适合外国人口味,外宾就丢在宾馆里。但就是这样的一本画册,还评上了全国外宣晶“金桥奖”。
他苦恼地说:“现在一些地方对外宣传考虑的仅仅是领导的满意度。”他坦言,在制作外宣晶时,大家往往把功夫都下到了研究领导上,而不是研究国外受众上,这是中国塑造国际形象的最大败笔。
中国正在学会“包装”自己
可喜的是,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最近指出,要努力创新对外宣传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坚持用事实说话,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说服人。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