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外源性音猥因子(sonic hedgehog,Shh)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室管膜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雌性SD大鼠55只,任意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50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于T1o节段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h组和SCI组,每组25只.
【机 构】
: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甘肃省骨与关节疾病重点实验室,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甘肃省骨与关节疾病重点实验室,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甘肃省骨与关节疾病重点实验室,7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源性音猥因子(sonic hedgehog,Shh)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室管膜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雌性SD大鼠55只,任意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50只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于T1o节段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h组和SCI组,每组25只.分别于伤后1,3,7,14,28 d采用改良Tarlov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大鼠SCI后Brdu和Nestin双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术后7d起,Shh组和SCI组Tarlov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Shh组自术后3d起各时相点Brdu/Nestin 双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97.20±18.23,153.60±25.76,133.80±21.02,89.80±15.42,较SCI组72.60±15.60,112.20±23.63,94.20±18.70,43.40±10.62明显增多(P均<0.05).结论 外源性Shh可促进成体大鼠SCI伤后室管膜区NSCs增殖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5,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局部注射治疗兔腰椎间盘损伤的效果. 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显露L3、4、L4/5、L5/6椎间盘,使用20号穿刺针进行椎间盘穿刺,L3/4椎间盘穿刺后注入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复合物组),L4/5椎间盘穿刺后注入纤维蛋白凝胶(纤维蛋白凝胶组),L5/6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的早期复位对后期尿道狭窄长度及尿道成形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64例合并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早期行尿道复位(早期复位组),30例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造瘘组)和延期行尿道成形术恢复尿道完整性.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后期尿道狭窄发生率、尿道狭窄长度、延期尿道成形术及操作次数等指标.结果 早期复位组和造瘘组尿道狭窄发
目的 动态监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和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的变化,探讨亚低温对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预后判断. 方法 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外加
我科2014年1月成功救治1例由外院转入的严重多发伤伴致死性三联征及MODS的患者.现将该患者在ICU期间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病历资料致伤机制及涪陵中心医院救治共1.7d详细经过见唐中建、陈玺、赵玉峰文.患者于1月8日转入我院ICU.患者在我科治疗期间,先后进行包括左大腿残端清创及腹部探查横结肠造口、经皮气管切开、左毁损睾丸切除、左股骨头摘除、创面植皮术等14次手术。
目的 探讨胫骨干骨折外固定更换内固定的时机及内置物的选择. 方法 对2003年2月-2012年2月57例胫骨干骨折外固定更换内固定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A组(2周内更换内固定,35例)和B组(2周后更换内固定,22例)分别更换内固定(髓内钉或钢板)的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 A组感染1例,感染率3%;发生骨愈合不良4例,愈合不良发生率11%.B组感染5例,感染率23%;发生骨愈合不良3例,
目的 研究用于制备新型生物活性接骨螺钉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玻璃纤维(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glass fiber,n-HA/PA66/GF)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生物螺钉后期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制备圆片状n-HA/PA66/GF及其浸提液;取小鼠成骨细胞与n-HA/PA66/GF浸提液共培养,采用直接接触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变化情
随着我国城乡院前创伤急救系统的不断完善和颅脑CT扫描的普遍运用,颅脑创伤患者从颅脑创伤事件发生到完成首次脑CT扫描时间缩短,在中等以上城市地区一般都能在伤后1h内甚至0.5h内完成首次脑CT检查[1].受伤后首次CT扫描时间的缩短,使我们有可能观察到颅脑创伤后更早时间的病理生理变化在CT影像学上的表现.在钝性暴力特别是交通伤或坠落伤所致的成人颅脑创伤中,首次CT检查常常显示的是脑沟、脑池、脑裂、脑
目的 探讨特殊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适应证与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特殊类型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80例.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包括血流桥接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穿支皮瓣、联体穿支皮瓣、分叶穿支皮瓣和嵌合穿支皮瓣,衍生类型包括5种基本类型中的2种或3种皮瓣的组合.结果 术后10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证实5例系吻合口栓塞,2例系血管蒂扭
经皮带锁顺行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下和股骨干骨折的最常用手术方式.但相比髓内钉固定手术,骨折愈合后髓内钉取出术却并不十分常见,并且置钉与取钉手术通常并非由同一术者实施[1-3].对于部分甚至大多数取钉患者而言,股骨髓内钉近端常位于大转子骨皮质下方较深位置,钉尾上方有较多骨质覆盖,这给取钉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有文献报道复杂情况下(如髓内钉断裂、弯曲等)的取钉手术技巧,但少有对常规情况下股骨髓内钉的
去大骨瓣减压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的救治,疗效肯定[1],但术后并发症多,以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最为多见[2].笔者回顾我院121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DTICH的预后和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