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金和山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是北美洲的第一高峰。当地人称之为德纳利峰,印第安语是“太阳之家”的意思。
因为接近北极圈,这座海拔只有6194米的山峰,山上的风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60千米。冬季最冷时气温低于零下50℃,气候条件和北极差不多。高寒、大风、低温和长时间的冰雪徒步,再加上长而陡的攀登线路(垂直落差超过4000米),使麦金利山的攀登难度几乎赶上珠峰。每年来这里登山的人数不少,但是成功的只有一半左右,已经有一百多人,包括一些著名的登山家长眠于此,因而麦金利山又被称为“北美的死亡之巅”。
在麦金利山的登山史上,有一些牛人不得不提。
1906年,曾经参加过北极探险,并环绕过麦金利山的探险家弗里德·里克库克,进入麦金利山腹地,12天后宣布自己登顶麦金利山主峰,并在1908年出版了关于攀登麦金利山的书。后来人们根据照片发现,他实际上最后离真正的顶峰的垂直距离还有1000多米。
1909年11月,有四个阿拉斯加人坐在酒吧里嘲笑库克,认定只有他们阿拉斯加人才能做成这件事。正是在这种热情的鼓动之下,1910年4月,他们抬着一根很大的木桩开始攀登麦金利山,目的是让远在山北面150千米之外的人们能够从望远镜中见证他们的胜利。在没有什么专业设备和安全防护的情况之下,他们居然“成功”了,做到了如今绝大多数的登山者都做不到的事情。只是他们登上的是麦金利山的北峰峰顶,而它真正的主峰是南峰。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人们弗没有看到他们带去的奇特的标志物。
一直到1913年6月7日,阿拉斯加人沃尔特·赫特才真正登达麦金利山顶峰。这位英雄人物非常了不起,只可惜他后来英年早逝,年仅25岁就在外出旅行时因翻船被淹死了。
1951年,布拉德福-华斯伯恩开辟了另一条新路线,开启了攀登麦金利山的新时代。这条路线相对来说难度较小,许多人由此实现了征服北美最高峰的梦想。也有很多位中国人沿着这条线路,向7+2的巅峰进发。
2007年6月11日,金飞豹一个人从中国出发,然后和多名国际友人会合,计划共同攀登麦金利山。因为每年有很多人在五六月份登山,而且95%的人选择传统线路,为保证登山者的安全和保护山区环境,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每年将攀登麦金利山的登山者控制在1500人左右,并且指定6个向导公司组织商业登山活动。
管理处对登山者的环保要求很高,他们向登山者发放垃圾袋和“马桶”,要求大家在大本营、一号营地、二号营地、三号营地、五号营地大便时都必须使用马桶,并要求将排泄物和装备、食品等物资一起携带,直到指定地点才能丢弃。这些看似苛刻的要求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由于麦金利山的环境比较恶劣,整个登山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大约半个月的时间。金飞豹身负重达25千克的背包,手拉载重30千克的雪橇上路,以阿尔卑斯方式向顶峰出发。
登山方式主要分为探险方式(也称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方式)、简洁方式(也称交替上升方式)、组合登山方式、商业性攀登方式、阿尔卑斯方式、极限阿尔卑斯方式等。金飞豹本次登山采用的是阿尔卑斯方式,这是一种不依赖专门的高山协作,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携带轻便的装备,以较快的行进速度前进的登山方式。登山者中途没有外界的补给,也不依靠反复上升下降来适应海拔高度和补给物资,生活用品和登山装备均由队员自己携带,难度和消耗较大。
一路上不断出现的冰裂缝和雪崩使每个人胆战心惊,严重威胁着登山队员的生命安全。危险的路段,大家只能沿着陡峭的冰雪山脊攀登。两边都是万丈深渊,脚下的路宽度有些地方仅够一个人通过,一点点闪失都可能坠入深渊。攀登中,大家经常需要借助上升器和冰镐等才能前行,几个人结在一根绳子上防止滑坠,但是危险仍然无处不在。
在到达营地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既做搬运工,又做建筑工。队员们不但要来来回回地运送物资,卸下重担后还得用钢锯把雪块锯成雪砖,以便搭建帐篷。有时候,暴风雪会掩盖登山线路,积雪、大风不时侵袭营地,大家时刻都得小心翼翼,才能不被永久掩埋。
一路艰辛,一路坚持,到了6月30日凌晨,登山队员们开始冲顶。陡峭的山路和许许多多的危险考验着每一个队员,有
的队伍中甚至有人因体力透支而晕倒了。在距离顶峰100米的地方,有一段如刀刃般锋利的冰山,人们必须在悬空于山体外的雪檐上行走。如果发生崩塌,那就肯定不能活着回家了。在那里,金飞豹的三名队友,还有其他队的一些队员放弃了,他们转身开始下撤。金飞豹饥寒交迫,口干舌燥,但是选择了坚持。
北京时间6月30日中午12时5分,金飞豹凭借坚强的毅力登上了麦金利山的顶峰。他展示了国旗、北京奥运会旗帜等拍照留念,并大声对登顶的队员们说:“北京欢迎你们,北京会给你们一次崭新的奥运会体验!”
下撤的路一样艰辛漫长,但是金飞豹克服各种困难,顺利返回营地。
在“7+2”的征途中,金飞豹又迈出精彩的一步。
因为接近北极圈,这座海拔只有6194米的山峰,山上的风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60千米。冬季最冷时气温低于零下50℃,气候条件和北极差不多。高寒、大风、低温和长时间的冰雪徒步,再加上长而陡的攀登线路(垂直落差超过4000米),使麦金利山的攀登难度几乎赶上珠峰。每年来这里登山的人数不少,但是成功的只有一半左右,已经有一百多人,包括一些著名的登山家长眠于此,因而麦金利山又被称为“北美的死亡之巅”。
在麦金利山的登山史上,有一些牛人不得不提。
1906年,曾经参加过北极探险,并环绕过麦金利山的探险家弗里德·里克库克,进入麦金利山腹地,12天后宣布自己登顶麦金利山主峰,并在1908年出版了关于攀登麦金利山的书。后来人们根据照片发现,他实际上最后离真正的顶峰的垂直距离还有1000多米。
1909年11月,有四个阿拉斯加人坐在酒吧里嘲笑库克,认定只有他们阿拉斯加人才能做成这件事。正是在这种热情的鼓动之下,1910年4月,他们抬着一根很大的木桩开始攀登麦金利山,目的是让远在山北面150千米之外的人们能够从望远镜中见证他们的胜利。在没有什么专业设备和安全防护的情况之下,他们居然“成功”了,做到了如今绝大多数的登山者都做不到的事情。只是他们登上的是麦金利山的北峰峰顶,而它真正的主峰是南峰。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人们弗没有看到他们带去的奇特的标志物。
一直到1913年6月7日,阿拉斯加人沃尔特·赫特才真正登达麦金利山顶峰。这位英雄人物非常了不起,只可惜他后来英年早逝,年仅25岁就在外出旅行时因翻船被淹死了。
1951年,布拉德福-华斯伯恩开辟了另一条新路线,开启了攀登麦金利山的新时代。这条路线相对来说难度较小,许多人由此实现了征服北美最高峰的梦想。也有很多位中国人沿着这条线路,向7+2的巅峰进发。
2007年6月11日,金飞豹一个人从中国出发,然后和多名国际友人会合,计划共同攀登麦金利山。因为每年有很多人在五六月份登山,而且95%的人选择传统线路,为保证登山者的安全和保护山区环境,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每年将攀登麦金利山的登山者控制在1500人左右,并且指定6个向导公司组织商业登山活动。
管理处对登山者的环保要求很高,他们向登山者发放垃圾袋和“马桶”,要求大家在大本营、一号营地、二号营地、三号营地、五号营地大便时都必须使用马桶,并要求将排泄物和装备、食品等物资一起携带,直到指定地点才能丢弃。这些看似苛刻的要求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由于麦金利山的环境比较恶劣,整个登山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大约半个月的时间。金飞豹身负重达25千克的背包,手拉载重30千克的雪橇上路,以阿尔卑斯方式向顶峰出发。
登山方式主要分为探险方式(也称金字塔形兵站式登山方式)、简洁方式(也称交替上升方式)、组合登山方式、商业性攀登方式、阿尔卑斯方式、极限阿尔卑斯方式等。金飞豹本次登山采用的是阿尔卑斯方式,这是一种不依赖专门的高山协作,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携带轻便的装备,以较快的行进速度前进的登山方式。登山者中途没有外界的补给,也不依靠反复上升下降来适应海拔高度和补给物资,生活用品和登山装备均由队员自己携带,难度和消耗较大。
一路上不断出现的冰裂缝和雪崩使每个人胆战心惊,严重威胁着登山队员的生命安全。危险的路段,大家只能沿着陡峭的冰雪山脊攀登。两边都是万丈深渊,脚下的路宽度有些地方仅够一个人通过,一点点闪失都可能坠入深渊。攀登中,大家经常需要借助上升器和冰镐等才能前行,几个人结在一根绳子上防止滑坠,但是危险仍然无处不在。
在到达营地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既做搬运工,又做建筑工。队员们不但要来来回回地运送物资,卸下重担后还得用钢锯把雪块锯成雪砖,以便搭建帐篷。有时候,暴风雪会掩盖登山线路,积雪、大风不时侵袭营地,大家时刻都得小心翼翼,才能不被永久掩埋。
一路艰辛,一路坚持,到了6月30日凌晨,登山队员们开始冲顶。陡峭的山路和许许多多的危险考验着每一个队员,有
的队伍中甚至有人因体力透支而晕倒了。在距离顶峰100米的地方,有一段如刀刃般锋利的冰山,人们必须在悬空于山体外的雪檐上行走。如果发生崩塌,那就肯定不能活着回家了。在那里,金飞豹的三名队友,还有其他队的一些队员放弃了,他们转身开始下撤。金飞豹饥寒交迫,口干舌燥,但是选择了坚持。
北京时间6月30日中午12时5分,金飞豹凭借坚强的毅力登上了麦金利山的顶峰。他展示了国旗、北京奥运会旗帜等拍照留念,并大声对登顶的队员们说:“北京欢迎你们,北京会给你们一次崭新的奥运会体验!”
下撤的路一样艰辛漫长,但是金飞豹克服各种困难,顺利返回营地。
在“7+2”的征途中,金飞豹又迈出精彩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