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而生 相机导学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ruanclass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等特点,这让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的兴趣。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深入解读教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教学情境,并充分利用导学案,牵线搭桥引导学生有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一、在导学中融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小学生因自制力差、贪玩而耽误学习。他们不能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加上数学知识本身呈现系统化、梯度化,不认真听课与思考的学生,易造成知识学习不完整,东掉一些、西忘一点,长久之后整个知识链就缺失严重,导致学习成绩差。另外,小学生因心理不够成熟、性格活泼等因素,喜欢游戏、猜谜等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我们不妨转换思维,在导学过程中多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地学习数学,也不失为比较理想的一种导学思路。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的时候,笔者设计“报数”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位学生开始报数,第一位学生是1,第二位是2,依次报数,每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座位号,凡是报“4”和“4的整数倍”的同学只击掌不报数,下一个学生接着报自己的数字。学生在心中默默复习“4”的乘法口诀,集中精力注意自己的编号是不是“4”或“4的整数倍”。以此类推,5~9的乘法口诀也可以采用报数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有趣又有竞争的情境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课堂上,学生通过报数游戏互动,不仅有效记住了乘法口诀,而且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原来不那么枯燥,不一定要死记硬背。这样的导学环节也让学生慢慢地对数学不再充满畏惧,从而悄悄地爱上数学。
  二、在导学中注入场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纵观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最初的雏形是从日常计数、测量等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技能,可以说数学从最初阶段就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抓住这层关系,将生活场景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从而让数学课变得更有温度和触感,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为原型,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从“生活化”到“数学化”的数学逻辑。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所选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必盲目追求教学生活化,而忽略数学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笔者会经常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经过梳理引导,让学生品出“数学味道”,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与学以致用的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回忆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的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與同学们做个分享。等学生列出最后的结算单,笔者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购买的一些商品的图片,并标注价格。有一个学生的结算单写的是:自动铅笔一支8元,数量1支;笔记本一本5元,数量5本,总计33元。这时,笔者问:“这个33元是怎么得来的,你是怎么算的?怎么列式?”有了购物经验,学生很快地列式计算:(1)5×5+8=25+8=33(元);(2)8+5×5=33(元)。笔者:“8+5×5怎么算得到33元?为什么要先算5×5,而不能先算8+5?”让学生通过购物实践来思考并说理。在学生思考讨论后,笔者让生1通过多媒体对购物图片进行操作演示,该生同时汇报:“如果先算5+8=13,再算13×5=65,求的是买5支自动铅笔和5本笔记本的价格,而不是1支自动铅笔与5本笔记本的价格;只有先算5×5,再算25+8=33,才能算出买1支自动笔和5本笔记习本的价格。”通过现场操作,学生形象地看到购物过程,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先乘再加的道理,然后再说运算的规律,这样混合运算的难点通过生活实例的验证,很自然地得以突破与理解。这种购物场景是学生经历的身边小事,他们平时很少关注购物中所隐含的数学运算信息。通过课堂操作演示,让运算定律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活味,也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能在生活里派上用场的,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以导学单为抓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生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遇到问题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则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如何呈现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却成为大多数教师要面对的棘手问题。笔者认为,导学案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教师不仅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推测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点、掌握相关数学规律时,最容易出现“卡壳”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与易错易混点,适时提出有梯度的问题,相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才能最大程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的例1,学生对规律性的事物有着探究心理,但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对于“间隔”“间隔数”以及“棵数”的理解不容易弄清楚。所以,每当笔者在讲解此类问题时,他们都会有畏难情绪,以致止步不前。于是,笔者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利用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观察自己手指,初步理解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随后在学生可能出现“卡壳”的地方安排“陷阱”,设置出如下的表格进行第二个层次的教学。
  学生合作探究后,笔者抛出问题:“你能发现总长、间距、间隔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什么规律?”以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对手指数与间隔数有初步认识,再在学生“卡壳”之处适时介入,引领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考方向,帮助他们厘清并建构起植树问题的模型。
  总之,教师要优选教学方法,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和谐的学习氛围,感知数学之美,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有选择地在课后设计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内容,这些拓展资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拓展资料,作为佐料,来丰富我们的课堂大餐,助力学生的课文学习。  一、拓展资料的编排特点  笔者对教材中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资料的编排数量是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递增的。这些“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以片段形式呈
期刊
认识花妮是在报刊上读到她撰写的美文,她雕刻的葫芦作品,那时便把这个名字犹如她雕刻的葫芦一样。与她结缘是到叶城采风,一种亲切感自心底而生,几天的相处,我们产生了相知相惜的深厚情感。    花妮自小就爱画画,曾经在鸡蛋上画过,曾在玻璃上寻找过自己的梦想,她一直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着,那怕就是再苦,她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爱好。  从小生活的环境造就了花妮的绘画天才,花妮出生在新疆沙湾县的一个小山村里,
期刊
整合教学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的前提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为根基,打破教材的编排、课时的安排,以相同或相近的知识为构件重新组合编排教学。它是建立在发挥学生主动性基础上的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方式转变的主要体现。教学时,教师要关注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联系,关注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关注教学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精准定位,整合教学有指向  
期刊
变易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经验基础有关,由于学生较常会留意到事物或现象变动的属性,故利用不同的变易图式来帮助学生聚焦知识的关键特征,促进他们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在教学人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前,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学习了这两种图形,会辨认两种图形,但只知道长长方方的是长方形,正正方方的是正方形,不会完整地用语言来描述。因此,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期刊
我认识一些诗人,也知晓不少书家,更熟悉无数校长。但是,能够把这三个角色兼任,而且每一个角色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大概就数焦作市人民中学原校长李志强先生了。  我经常读志强的诗。他在教育在线网站的“书香校园”栏目里开设了旧体诗专栏。那些诗词写焦作的山水,大气磅礴之中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深情;那些诗词写人生的情怀,宏大叙事之中流淌着他对生活的挚爱;那些诗词写教育的得失,褒贬抑扬之中折射出他对职业的思考。最让我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之一的崔峦先生曾经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夯基础,本本分分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如何打造“原生态”的本色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生态课堂的界定  所谓生态课堂,是将生命教育与教育生态观有机结合,
期刊
数学大概念指向数学知识体系的内核,能反映数学本质,它可以是一个单元的核心内容,也可以是跨单元、跨年级的能将数学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关键“锚点”。在“运算定律”单元教学所有新课结束后,笔者设置了一节拓展课——以“乘法意义”即“几个几”这一大概念统摄“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一、关联先前学习,重“立”本质意义  数学活动可以看作经验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核心是如何改造经验,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
期刊
我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在《敦煌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写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由于丝绸之路的影响,我国的敦煌和吐鲁番是这四大文化体系在全世界仅有的两个交汇点。从人类发展的愿景来看,对文化汇流的研究有其特殊的意义。目前研究这种汇流现象和汇流规律的地区,最好的、最有条件的恐怕就是敦煌和吐鲁番。”  200
期刊
预习单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的重要工具,是让学引思、以学定教的重要载体。预习单的设计要遵循学段特点这一核心宗旨,确保学段目标的有效达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松鼠》一课的预习单设计为例,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基于学段特点来进行有效的预习单创设,以供参考。  一、预习单设计要凸显指向性  说明文的预习单设计,要重点强调学生阅读能力这一核心语文要素的培养与提升。  1.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制订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些都是语文教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处理好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习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习作单元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习作。  一、了解编排特点,掌握习作教学要点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