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等特点,这让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的兴趣。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深入解读教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教学情境,并充分利用导学案,牵线搭桥引导学生有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一、在导学中融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小学生因自制力差、贪玩而耽误学习。他们不能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加上数学知识本身呈现系统化、梯度化,不认真听课与思考的学生,易造成知识学习不完整,东掉一些、西忘一点,长久之后整个知识链就缺失严重,导致学习成绩差。另外,小学生因心理不够成熟、性格活泼等因素,喜欢游戏、猜谜等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我们不妨转换思维,在导学过程中多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地学习数学,也不失为比较理想的一种导学思路。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的时候,笔者设计“报数”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位学生开始报数,第一位学生是1,第二位是2,依次报数,每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座位号,凡是报“4”和“4的整数倍”的同学只击掌不报数,下一个学生接着报自己的数字。学生在心中默默复习“4”的乘法口诀,集中精力注意自己的编号是不是“4”或“4的整数倍”。以此类推,5~9的乘法口诀也可以采用报数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有趣又有竞争的情境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课堂上,学生通过报数游戏互动,不仅有效记住了乘法口诀,而且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原来不那么枯燥,不一定要死记硬背。这样的导学环节也让学生慢慢地对数学不再充满畏惧,从而悄悄地爱上数学。
二、在导学中注入场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纵观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最初的雏形是从日常计数、测量等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技能,可以说数学从最初阶段就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抓住这层关系,将生活场景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从而让数学课变得更有温度和触感,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为原型,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从“生活化”到“数学化”的数学逻辑。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所选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必盲目追求教学生活化,而忽略数学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笔者会经常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经过梳理引导,让学生品出“数学味道”,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与学以致用的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回忆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的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與同学们做个分享。等学生列出最后的结算单,笔者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购买的一些商品的图片,并标注价格。有一个学生的结算单写的是:自动铅笔一支8元,数量1支;笔记本一本5元,数量5本,总计33元。这时,笔者问:“这个33元是怎么得来的,你是怎么算的?怎么列式?”有了购物经验,学生很快地列式计算:(1)5×5+8=25+8=33(元);(2)8+5×5=33(元)。笔者:“8+5×5怎么算得到33元?为什么要先算5×5,而不能先算8+5?”让学生通过购物实践来思考并说理。在学生思考讨论后,笔者让生1通过多媒体对购物图片进行操作演示,该生同时汇报:“如果先算5+8=13,再算13×5=65,求的是买5支自动铅笔和5本笔记本的价格,而不是1支自动铅笔与5本笔记本的价格;只有先算5×5,再算25+8=33,才能算出买1支自动笔和5本笔记习本的价格。”通过现场操作,学生形象地看到购物过程,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先乘再加的道理,然后再说运算的规律,这样混合运算的难点通过生活实例的验证,很自然地得以突破与理解。这种购物场景是学生经历的身边小事,他们平时很少关注购物中所隐含的数学运算信息。通过课堂操作演示,让运算定律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活味,也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能在生活里派上用场的,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以导学单为抓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生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遇到问题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则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如何呈现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却成为大多数教师要面对的棘手问题。笔者认为,导学案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教师不仅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推测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点、掌握相关数学规律时,最容易出现“卡壳”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与易错易混点,适时提出有梯度的问题,相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才能最大程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的例1,学生对规律性的事物有着探究心理,但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对于“间隔”“间隔数”以及“棵数”的理解不容易弄清楚。所以,每当笔者在讲解此类问题时,他们都会有畏难情绪,以致止步不前。于是,笔者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利用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观察自己手指,初步理解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随后在学生可能出现“卡壳”的地方安排“陷阱”,设置出如下的表格进行第二个层次的教学。
学生合作探究后,笔者抛出问题:“你能发现总长、间距、间隔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什么规律?”以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对手指数与间隔数有初步认识,再在学生“卡壳”之处适时介入,引领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考方向,帮助他们厘清并建构起植树问题的模型。
总之,教师要优选教学方法,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和谐的学习氛围,感知数学之美,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一、在导学中融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小学生因自制力差、贪玩而耽误学习。他们不能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加上数学知识本身呈现系统化、梯度化,不认真听课与思考的学生,易造成知识学习不完整,东掉一些、西忘一点,长久之后整个知识链就缺失严重,导致学习成绩差。另外,小学生因心理不够成熟、性格活泼等因素,喜欢游戏、猜谜等有趣的学习情境。因此,我们不妨转换思维,在导学过程中多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地学习数学,也不失为比较理想的一种导学思路。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的时候,笔者设计“报数”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位学生开始报数,第一位学生是1,第二位是2,依次报数,每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座位号,凡是报“4”和“4的整数倍”的同学只击掌不报数,下一个学生接着报自己的数字。学生在心中默默复习“4”的乘法口诀,集中精力注意自己的编号是不是“4”或“4的整数倍”。以此类推,5~9的乘法口诀也可以采用报数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有趣又有竞争的情境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课堂上,学生通过报数游戏互动,不仅有效记住了乘法口诀,而且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原来不那么枯燥,不一定要死记硬背。这样的导学环节也让学生慢慢地对数学不再充满畏惧,从而悄悄地爱上数学。
二、在导学中注入场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纵观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最初的雏形是从日常计数、测量等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技能,可以说数学从最初阶段就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抓住这层关系,将生活场景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从而让数学课变得更有温度和触感,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为原型,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从“生活化”到“数学化”的数学逻辑。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所选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不必盲目追求教学生活化,而忽略数学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笔者会经常从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经过梳理引导,让学生品出“数学味道”,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与学以致用的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回忆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的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與同学们做个分享。等学生列出最后的结算单,笔者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购买的一些商品的图片,并标注价格。有一个学生的结算单写的是:自动铅笔一支8元,数量1支;笔记本一本5元,数量5本,总计33元。这时,笔者问:“这个33元是怎么得来的,你是怎么算的?怎么列式?”有了购物经验,学生很快地列式计算:(1)5×5+8=25+8=33(元);(2)8+5×5=33(元)。笔者:“8+5×5怎么算得到33元?为什么要先算5×5,而不能先算8+5?”让学生通过购物实践来思考并说理。在学生思考讨论后,笔者让生1通过多媒体对购物图片进行操作演示,该生同时汇报:“如果先算5+8=13,再算13×5=65,求的是买5支自动铅笔和5本笔记本的价格,而不是1支自动铅笔与5本笔记本的价格;只有先算5×5,再算25+8=33,才能算出买1支自动笔和5本笔记习本的价格。”通过现场操作,学生形象地看到购物过程,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先乘再加的道理,然后再说运算的规律,这样混合运算的难点通过生活实例的验证,很自然地得以突破与理解。这种购物场景是学生经历的身边小事,他们平时很少关注购物中所隐含的数学运算信息。通过课堂操作演示,让运算定律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活味,也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能在生活里派上用场的,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以导学单为抓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生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遇到问题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则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如何呈现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却成为大多数教师要面对的棘手问题。笔者认为,导学案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教师不仅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推测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点、掌握相关数学规律时,最容易出现“卡壳”的地方在哪里。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与易错易混点,适时提出有梯度的问题,相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才能最大程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的例1,学生对规律性的事物有着探究心理,但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对于“间隔”“间隔数”以及“棵数”的理解不容易弄清楚。所以,每当笔者在讲解此类问题时,他们都会有畏难情绪,以致止步不前。于是,笔者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利用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观察自己手指,初步理解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随后在学生可能出现“卡壳”的地方安排“陷阱”,设置出如下的表格进行第二个层次的教学。
学生合作探究后,笔者抛出问题:“你能发现总长、间距、间隔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什么规律?”以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对手指数与间隔数有初步认识,再在学生“卡壳”之处适时介入,引领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考方向,帮助他们厘清并建构起植树问题的模型。
总之,教师要优选教学方法,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和谐的学习氛围,感知数学之美,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