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
——《园冶·兴造论》(明·计成)
存有回老家盖房的念头不是一两年了。
老家的三间土房属北方极平常的“一出水”平顶的那种。1963年沧州运河西闹大水,全村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房子是爷爷从那之后盖起来的。到1988年自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家中已无人。老屋曾经借给同村人住过,也有人曾经出价几千块想买下,但家人最终都没有同意,老屋一空就闲置了许多年。
老家的房子成了心事。在旧俗深重的乡村,人们过去普遍对“祖屋”、“祖产”、“祖业”存有敬重的心理,认为祖业不可轻弃,它关联着后人的兴衰,是一个人的“出发地”,也是“归宿地”,按家乡人的说法是:“你从哪里来的,最后还要回到哪里去!”但是到了现在,人们可能已不这样想,这么做了。离开家乡出来的人,大多数不想也不愿再回去了,特别是离开农村的人,人人巴不得割断与过去的联系,尽量地掩埋掉以往。想想原因也简单,离开的、出走的,肯定是因为原来的不美满,更何况农村更代表了落后、闭塞、保守,其对“出发地”决绝的心情是“打死了再也不回去了”!
每当清明回家的时候,看到老屋一年比一年破落——先是屋顶塌陷,后是门窗脱落,心中很不是滋味。由于在村子里已经没有了落脚地,每次回老家都是上午到达,过了中午即离开。每次离开的时候,都有想要将老屋拆了再盖新房的打算。但是盖新房又是件颇费掂量的事情。盖了新房,平时房子没有人住,谁来看守和保管呢?真的要盖,盖什么样的房子呢?关于这些,一直都没能定下来。就这样一拖又是几年。而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重新建房,则是因老屋临路院墙上那一排旧青砖所引发触动的。
旧院墙只有半人高,墙是由从老祖宅的旧房基中挖出的老青砖砌成的,墙顶一层的青砖早已松动,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我每年回家都会数一数那一排砖,十几年来竟然从没少过一块。一种感动不禁从心中油然而生。在村庄里,人们一直将这“破屋”视作是属于我的“家”,人们对彼此与家有关的财产权利领会竟是如此深刻,对它的默守竟是如此的执着。试想老屋的房产要是放在其他的任何一个地方,在某城、某市,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应该不会再有这种情形发生了吧——莫说几块砖,就是几吨重的水泥墩子,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能把它弄走。我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应尽快展开这件事了。
决定盖房后,接下来便开始考虑盖什么样的新房了。
打量四周,看着周边家家户户体现着各自审美情趣的房屋,更真切地感受到盖房是一件应该予以重视的事情。在农村,对庄户人家而言,盖房真是一件大事。庄户人家终其一生大约就是为了那么两件事——盖房、娶媳妇;然后再盖房,再娶媳妇(为儿子、为孙子),周而复始。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为直接的,领地的占有,后代的繁衍则是最根本的。“日出而作”是为了讨个“屋里的人”回来,是为了“养家糊口”;“日落而息”是为了在“同一屋檐下”的欢愉,是为了在具备了“睡觉”条件后的生育繁衍。
农村的盖房除了满足起居的需要以外,它还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感性因素。土木营造手法的各异,实际上是表达了房子主人想公之于众或欲言又止埋藏心底的情感语言。盖房又是一件脸面事儿,房屋就好比是耸立于街头的“指示牌”,它向路人诉说着各种信息。宽大的门楼是非“富”即“贵”之家;高耸的屋脊及花哨的屋顶装饰则流露出房子主人急于出人头地的心思。有的房屋建造使你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家庭富足后的产物;有的工程则不免让你感受到这家人因为盖房而变得更加贫穷了;有的屋面的铺设、院墙的粉饰显现出主人财大气粗的挥洒;有的则透露出因盖房给家人带来的生活压力——每块砖、每片瓦都是靠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破绽。
再接下来,我要确定的便是盖房的具体设计及施工方案了。
设计问题,我询问了村中专干“泥瓦”活的乡亲,也请教了城里专业人士,他们告诉我,一般的农房不用专项设计,请个有经验的泥瓦匠,按常规施工就是了,但是如果房子有特殊要求,又不太合乎常规,主家又不经常在施工现场的话,最好有图纸。而这图纸,只要你提出条件和设计要求,花上几千块钱就可以向专业人士买来几张。
在我没买图纸之前,我想还是应该多了解些建筑知识,确定一下自己的“特殊要求”,看要不要依“常规”盖房。
在图书市场、新华书店,我发现了琳琅满目的“农村建房”手册、“乡村民宅”设计、“城乡小型住宅”图册等等。这些书买得多了,看得多了,我自认为已不需花钱买图纸了,我试图自己画“草图”,搞“设计”了。
由此,我发掘了一个乐趣,过去习惯了在城里任由“卖房子”的人摆布,现在终于有机会安排自己“土木”事了。“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草图”构思了一遍又一遍,但心情上并不嫌麻烦,反觉得津津有味。想一想,蛮古怪的,人到中年了,行为举止愈发幼稚了。噢,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想必是当年儿时的“玩具”情结释放得不充分,儿童期的戏嬉大多是在“刀枪剑戟”的耍闹中度过的,现在的潜意识中是再“往回找”,是在补回“积木”、“拼图”、“图画”的缺课。这也着实让我过了一把瘾,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能任你“大兴土木”的场所了。
设计中不合“常规”的“特殊要求”出现了,一个是厕所问题,我欲将农村中一贯置于室外的“茅子”引入室内;再一个是车库问题,由于它所需容积较大,不能与大门楼“二合一”,应在院落的其他位置再“偏开”;还有一个就是“火炕”问题,它是家乡人的传家宝,所以我一定要保留,但再设临窗的“南炕”已不适宜,因为采光已不成问题,机械的设置“南炕”会增加室内布局的不便,我打算将火炕的位置设于近“炉火”处,隔墙则成了“火墙”,设计中在东屋的“上房”厅、室中各留一张;最后一个问题是院落功能定位问题,由于将来的新房基本没有生产、农杂贮藏、晾晒的需要,所以院落的设计布局仅供人休憩即可,但以防万一,如遇有农杂出入、冬季煤、灰倒运则可走后门,我一反本地农房习惯在房后添设一道“后院”。
至于施工方案及相关的造价问题,我仔细的权衡后,还是觉得“全包”给专业的建筑队为妥。主要原因是我不能在施工现场全程“陪同”。
本地的农家盖房有时更像“过节”,亲戚、朋友、村中挚友都会云集帮忙,“主家”及“帮忙”的人都图得是“红火热闹”,并不在乎有无工钱或工钱多少,但吃喝一定尽情。所以有时盖房的场面,又成了是对一个家庭或主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亲眷疏密、村中威望的一次“检阅”,土木工程成了“人情工程”。我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承包给建筑队是省事有效的办法,由于本村没有建筑队,剩下的仅是承包给哪里的建筑队才合适的问题。这应算是我这个本村的“外地人”能选择的最佳方案了,但事情好像并不如预想的那样简单,以后又发生的事,好像是有人对我在老家盖房的事想不通,要给我点“颜色”瞧瞧了。
关于造价问题,按当地的行情水平,以建筑面积一平方米估算,可以由四五百元至一千元以上不等,也即以4×5米面积的一间房计算,盖一间房可以有一万元以下或以上多种选择。如果是盖几间房也仅是现在的城里人装修一间厨房连带各种厨具配套设施的费用,这似乎也不构成大问题。
如此一来,我可以确定设计方案了,并且进行了具体丈量。由于老屋的宅基是现成的,南靠叔伯爷爷老房后墙,东、北、西均有村路环绕,所以老宅基刚好足够盖五间房。设计上,为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及表示对乡俗、村人感情上的尊重,一开始就取消了盖楼的想法。并且新房子的设计高度刻意的比房后有同高祖关系的“近门”叔叔所盖新房的高度象征性的矮了几厘米。院落的布局去掉农家生产、饲养、储藏的功能,决定分割成二进院,增加一扇屋后门。由于原来的院门面向“邻嵌”狭曲,新院改成正门仍朝东,但宽度只容人通行,在西院墙上另开车库门走车。如此一来,便将本该集中于一张“门脸”上的事,分解在了三个方向的三扇门上,看上去更像是在村庄中的“城镇房”。
可能是由于我在原院落内外丈量的“动静”太大了,也可能是我有关盖新房的消息早已在村中传开了的原因。某日,村中一位“爷”借酒吐真言,站在当街、距我家老屋不远处,指名道姓的叫着我“近门”一个叔叔的名字,似有醉状的大声喊话了“你给我出来!谁让你盖这个房子了,你盖这个房子影响了旁边别人的宅基……”等等。这些都是老家的人事后打电话告诉我的。听罢,我仍摸不着头脑,我家院落三面临路与别人的宅基不相接,即便有麻烦,应该是受到“麻烦”的人来说才对呀,而不是……这位“爷”我小时候也认识,他与我那位“近门”的叔年龄相当,关系稔熟,酒后当街数落数落也不伤和气,如对盖房有意见你应对我喊才是,而……
细细的体味了这个场景及“喊话”的信息后,我觉得可以解读它的内容了,这番喊话实际上全是对我说的:“你小子,别看你在外边‘发’了。你家的‘破房’我们可以给你守着、护着,但是你胆敢盖新房,特别是要盖与我们不一样的房,你跟谁说了?大家同意吗?你小子够‘牛’的!这是‘爷’们的地盘,你小子不低头就想在‘爷’眼前溜了?我能放了你?”我一下子警觉了,这代表了一种情绪呀!我该怎么办呢?以“洋”对“土”耍城里人的“蛮”劲?这不可取,那不成了“横行乡里”了吗?更何况这是我的“老家”,我们还是同族。我试想着,如果奶奶仍在世该会如何做呢?她又会让我去怎样做呢……我有办法了。“盖房”这件事我也确实起动得太突然了,不能怪村中有人“挑理儿”,是我这只“外来的”、“城里”的“蛤蟆”突然跳入了人家原本平静的“坑洼”,把人家的水搅浑了,打乱了“坑洼”中的生态平衡,我应该为此付出代价!知道该怎么办了,心也就放下了。
想来,古人已经论证了这种循环关系,并且它还具有不可推移的神秘色彩。古人对这种关系的讲究是有依据的,以往的中国人是聚族而居,“家”的观念完整、单一,心中的“家”永远只有一个,出走的、远游的认同的也是这个“家”,其人生、生命的归宿自然也就以此为依托了,精神与肉体的同归是一致的。家是融入社会的桥,也是失意人的避难地。近世以来,人们生存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择业而居,使得人人可以有几个“家”了,从功利的角度说,“家”仅剩有“养儿育女”抚恤功能了,其具有了生理极限,当一个人离开这个家时,其再能从这个家直接汲取精神、物质的关照已经产生了局限,他或她应该再建立自己的“家”了。由此,现代人对“你从哪里来的,最后还要回到哪里去”宿命说又有了修正,“出发地”未必是“归宿地”,精神的“摇篮”和肉体的“墓穴”背离的了。现在的老家成了“遗民”的聚居地,而“新”家则成了移民的落脚点。对比一下,非常羡慕古人的境况,这一切在过去都被安排得很妥当,有始有终,终点与起点相接,周而复始,精神与肉体的同归、同一是那样的和谐。再看现代人则要复杂了许多,肉体上的回归状态是投入大海、旷野,锁入匣囊,隐于壁橱、抽屉内,或作“壁上观”。物化的回归不可能了,但可简略为灵魂的“回家”,化作一缕缕青烟,乘着轻风,依着来时的路归去矣。
我担心,这其中大约会有许多是可能再也找不到“回家”路的了。由此,我也释然了为什么家乡人仍一直默默地为我守着、护着我家“破屋”的心理,他们未必能完整、清楚说明原由,但潜意识中的观念是坚决的。这不就是为我保留着“回家”的路标吗?
我盖房的过程,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识途认路,再查找一下有哪些是属“事皆前定”的情由。
——《园冶·兴造论》(明·计成)
存有回老家盖房的念头不是一两年了。
老家的三间土房属北方极平常的“一出水”平顶的那种。1963年沧州运河西闹大水,全村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房子是爷爷从那之后盖起来的。到1988年自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家中已无人。老屋曾经借给同村人住过,也有人曾经出价几千块想买下,但家人最终都没有同意,老屋一空就闲置了许多年。
老家的房子成了心事。在旧俗深重的乡村,人们过去普遍对“祖屋”、“祖产”、“祖业”存有敬重的心理,认为祖业不可轻弃,它关联着后人的兴衰,是一个人的“出发地”,也是“归宿地”,按家乡人的说法是:“你从哪里来的,最后还要回到哪里去!”但是到了现在,人们可能已不这样想,这么做了。离开家乡出来的人,大多数不想也不愿再回去了,特别是离开农村的人,人人巴不得割断与过去的联系,尽量地掩埋掉以往。想想原因也简单,离开的、出走的,肯定是因为原来的不美满,更何况农村更代表了落后、闭塞、保守,其对“出发地”决绝的心情是“打死了再也不回去了”!
每当清明回家的时候,看到老屋一年比一年破落——先是屋顶塌陷,后是门窗脱落,心中很不是滋味。由于在村子里已经没有了落脚地,每次回老家都是上午到达,过了中午即离开。每次离开的时候,都有想要将老屋拆了再盖新房的打算。但是盖新房又是件颇费掂量的事情。盖了新房,平时房子没有人住,谁来看守和保管呢?真的要盖,盖什么样的房子呢?关于这些,一直都没能定下来。就这样一拖又是几年。而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重新建房,则是因老屋临路院墙上那一排旧青砖所引发触动的。
旧院墙只有半人高,墙是由从老祖宅的旧房基中挖出的老青砖砌成的,墙顶一层的青砖早已松动,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我每年回家都会数一数那一排砖,十几年来竟然从没少过一块。一种感动不禁从心中油然而生。在村庄里,人们一直将这“破屋”视作是属于我的“家”,人们对彼此与家有关的财产权利领会竟是如此深刻,对它的默守竟是如此的执着。试想老屋的房产要是放在其他的任何一个地方,在某城、某市,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应该不会再有这种情形发生了吧——莫说几块砖,就是几吨重的水泥墩子,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能把它弄走。我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应尽快展开这件事了。
决定盖房后,接下来便开始考虑盖什么样的新房了。
打量四周,看着周边家家户户体现着各自审美情趣的房屋,更真切地感受到盖房是一件应该予以重视的事情。在农村,对庄户人家而言,盖房真是一件大事。庄户人家终其一生大约就是为了那么两件事——盖房、娶媳妇;然后再盖房,再娶媳妇(为儿子、为孙子),周而复始。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为直接的,领地的占有,后代的繁衍则是最根本的。“日出而作”是为了讨个“屋里的人”回来,是为了“养家糊口”;“日落而息”是为了在“同一屋檐下”的欢愉,是为了在具备了“睡觉”条件后的生育繁衍。
农村的盖房除了满足起居的需要以外,它还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感性因素。土木营造手法的各异,实际上是表达了房子主人想公之于众或欲言又止埋藏心底的情感语言。盖房又是一件脸面事儿,房屋就好比是耸立于街头的“指示牌”,它向路人诉说着各种信息。宽大的门楼是非“富”即“贵”之家;高耸的屋脊及花哨的屋顶装饰则流露出房子主人急于出人头地的心思。有的房屋建造使你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家庭富足后的产物;有的工程则不免让你感受到这家人因为盖房而变得更加贫穷了;有的屋面的铺设、院墙的粉饰显现出主人财大气粗的挥洒;有的则透露出因盖房给家人带来的生活压力——每块砖、每片瓦都是靠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破绽。
再接下来,我要确定的便是盖房的具体设计及施工方案了。
设计问题,我询问了村中专干“泥瓦”活的乡亲,也请教了城里专业人士,他们告诉我,一般的农房不用专项设计,请个有经验的泥瓦匠,按常规施工就是了,但是如果房子有特殊要求,又不太合乎常规,主家又不经常在施工现场的话,最好有图纸。而这图纸,只要你提出条件和设计要求,花上几千块钱就可以向专业人士买来几张。
在我没买图纸之前,我想还是应该多了解些建筑知识,确定一下自己的“特殊要求”,看要不要依“常规”盖房。
在图书市场、新华书店,我发现了琳琅满目的“农村建房”手册、“乡村民宅”设计、“城乡小型住宅”图册等等。这些书买得多了,看得多了,我自认为已不需花钱买图纸了,我试图自己画“草图”,搞“设计”了。
由此,我发掘了一个乐趣,过去习惯了在城里任由“卖房子”的人摆布,现在终于有机会安排自己“土木”事了。“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草图”构思了一遍又一遍,但心情上并不嫌麻烦,反觉得津津有味。想一想,蛮古怪的,人到中年了,行为举止愈发幼稚了。噢,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想必是当年儿时的“玩具”情结释放得不充分,儿童期的戏嬉大多是在“刀枪剑戟”的耍闹中度过的,现在的潜意识中是再“往回找”,是在补回“积木”、“拼图”、“图画”的缺课。这也着实让我过了一把瘾,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能任你“大兴土木”的场所了。
设计中不合“常规”的“特殊要求”出现了,一个是厕所问题,我欲将农村中一贯置于室外的“茅子”引入室内;再一个是车库问题,由于它所需容积较大,不能与大门楼“二合一”,应在院落的其他位置再“偏开”;还有一个就是“火炕”问题,它是家乡人的传家宝,所以我一定要保留,但再设临窗的“南炕”已不适宜,因为采光已不成问题,机械的设置“南炕”会增加室内布局的不便,我打算将火炕的位置设于近“炉火”处,隔墙则成了“火墙”,设计中在东屋的“上房”厅、室中各留一张;最后一个问题是院落功能定位问题,由于将来的新房基本没有生产、农杂贮藏、晾晒的需要,所以院落的设计布局仅供人休憩即可,但以防万一,如遇有农杂出入、冬季煤、灰倒运则可走后门,我一反本地农房习惯在房后添设一道“后院”。
至于施工方案及相关的造价问题,我仔细的权衡后,还是觉得“全包”给专业的建筑队为妥。主要原因是我不能在施工现场全程“陪同”。
本地的农家盖房有时更像“过节”,亲戚、朋友、村中挚友都会云集帮忙,“主家”及“帮忙”的人都图得是“红火热闹”,并不在乎有无工钱或工钱多少,但吃喝一定尽情。所以有时盖房的场面,又成了是对一个家庭或主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亲眷疏密、村中威望的一次“检阅”,土木工程成了“人情工程”。我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承包给建筑队是省事有效的办法,由于本村没有建筑队,剩下的仅是承包给哪里的建筑队才合适的问题。这应算是我这个本村的“外地人”能选择的最佳方案了,但事情好像并不如预想的那样简单,以后又发生的事,好像是有人对我在老家盖房的事想不通,要给我点“颜色”瞧瞧了。
关于造价问题,按当地的行情水平,以建筑面积一平方米估算,可以由四五百元至一千元以上不等,也即以4×5米面积的一间房计算,盖一间房可以有一万元以下或以上多种选择。如果是盖几间房也仅是现在的城里人装修一间厨房连带各种厨具配套设施的费用,这似乎也不构成大问题。
如此一来,我可以确定设计方案了,并且进行了具体丈量。由于老屋的宅基是现成的,南靠叔伯爷爷老房后墙,东、北、西均有村路环绕,所以老宅基刚好足够盖五间房。设计上,为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及表示对乡俗、村人感情上的尊重,一开始就取消了盖楼的想法。并且新房子的设计高度刻意的比房后有同高祖关系的“近门”叔叔所盖新房的高度象征性的矮了几厘米。院落的布局去掉农家生产、饲养、储藏的功能,决定分割成二进院,增加一扇屋后门。由于原来的院门面向“邻嵌”狭曲,新院改成正门仍朝东,但宽度只容人通行,在西院墙上另开车库门走车。如此一来,便将本该集中于一张“门脸”上的事,分解在了三个方向的三扇门上,看上去更像是在村庄中的“城镇房”。
可能是由于我在原院落内外丈量的“动静”太大了,也可能是我有关盖新房的消息早已在村中传开了的原因。某日,村中一位“爷”借酒吐真言,站在当街、距我家老屋不远处,指名道姓的叫着我“近门”一个叔叔的名字,似有醉状的大声喊话了“你给我出来!谁让你盖这个房子了,你盖这个房子影响了旁边别人的宅基……”等等。这些都是老家的人事后打电话告诉我的。听罢,我仍摸不着头脑,我家院落三面临路与别人的宅基不相接,即便有麻烦,应该是受到“麻烦”的人来说才对呀,而不是……这位“爷”我小时候也认识,他与我那位“近门”的叔年龄相当,关系稔熟,酒后当街数落数落也不伤和气,如对盖房有意见你应对我喊才是,而……
细细的体味了这个场景及“喊话”的信息后,我觉得可以解读它的内容了,这番喊话实际上全是对我说的:“你小子,别看你在外边‘发’了。你家的‘破房’我们可以给你守着、护着,但是你胆敢盖新房,特别是要盖与我们不一样的房,你跟谁说了?大家同意吗?你小子够‘牛’的!这是‘爷’们的地盘,你小子不低头就想在‘爷’眼前溜了?我能放了你?”我一下子警觉了,这代表了一种情绪呀!我该怎么办呢?以“洋”对“土”耍城里人的“蛮”劲?这不可取,那不成了“横行乡里”了吗?更何况这是我的“老家”,我们还是同族。我试想着,如果奶奶仍在世该会如何做呢?她又会让我去怎样做呢……我有办法了。“盖房”这件事我也确实起动得太突然了,不能怪村中有人“挑理儿”,是我这只“外来的”、“城里”的“蛤蟆”突然跳入了人家原本平静的“坑洼”,把人家的水搅浑了,打乱了“坑洼”中的生态平衡,我应该为此付出代价!知道该怎么办了,心也就放下了。
想来,古人已经论证了这种循环关系,并且它还具有不可推移的神秘色彩。古人对这种关系的讲究是有依据的,以往的中国人是聚族而居,“家”的观念完整、单一,心中的“家”永远只有一个,出走的、远游的认同的也是这个“家”,其人生、生命的归宿自然也就以此为依托了,精神与肉体的同归是一致的。家是融入社会的桥,也是失意人的避难地。近世以来,人们生存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择业而居,使得人人可以有几个“家”了,从功利的角度说,“家”仅剩有“养儿育女”抚恤功能了,其具有了生理极限,当一个人离开这个家时,其再能从这个家直接汲取精神、物质的关照已经产生了局限,他或她应该再建立自己的“家”了。由此,现代人对“你从哪里来的,最后还要回到哪里去”宿命说又有了修正,“出发地”未必是“归宿地”,精神的“摇篮”和肉体的“墓穴”背离的了。现在的老家成了“遗民”的聚居地,而“新”家则成了移民的落脚点。对比一下,非常羡慕古人的境况,这一切在过去都被安排得很妥当,有始有终,终点与起点相接,周而复始,精神与肉体的同归、同一是那样的和谐。再看现代人则要复杂了许多,肉体上的回归状态是投入大海、旷野,锁入匣囊,隐于壁橱、抽屉内,或作“壁上观”。物化的回归不可能了,但可简略为灵魂的“回家”,化作一缕缕青烟,乘着轻风,依着来时的路归去矣。
我担心,这其中大约会有许多是可能再也找不到“回家”路的了。由此,我也释然了为什么家乡人仍一直默默地为我守着、护着我家“破屋”的心理,他们未必能完整、清楚说明原由,但潜意识中的观念是坚决的。这不就是为我保留着“回家”的路标吗?
我盖房的过程,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识途认路,再查找一下有哪些是属“事皆前定”的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