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历史上,毛乌素地区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因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逐渐变成大漠,百姓深受沙尘遮天、田地干旱之苦。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乌素沙漠逐渐在中国版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洲。一批批治沙英雄共同创造了这一奇迹,张炳贵就是其中的一员。
2000年,是张炳贵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那一年,这个榆林市横山县(2015年撤县,设立横山区)水保局的工程师退休了,他偶然在新闻里看到了杨善洲老人植树造林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心也要做一点什么。
三年后,张炳贵承包了横山县赵石畔镇赵石畔村300亩低产林,计划在48年承包期内,将其改造为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林。清闲宽裕的退休生活结束了,张炳贵一家开始了艰苦的治沙工作。万事开头难,从种植葡萄到种植枣树、杏树,最后确定种山定子,张炳贵走了很多弯路,也承受着外人的不理解甚至嘲讽打击,但他从未改变自己的决定。
为了便于林木管理,张炳贵和老伴一年四季都吃住在山上。为了嫁接果树,他修建储水池引水上山,并考察了“长富2号”等苹果的优良品种。18年来,他将多年的积蓄和所有退休金都投入这片果园,还贷了款,累计共投入近300万元。每每提到钱,他的老伴儿张宗印总是忍不住流眼泪,但她从未抱怨过,因为她知道,丈夫做的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老掌柜是男子汉,心肠比我大,我晚上睡不着,哪一棵树都有我们的眼泪和汗水。”
最令他们痛苦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先后因车祸和疾病去世。忙于果园而未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们,成了他们的终身遗憾。但张炳贵没有退却,他以惊人的毅力从痛苦中走出来,带领家人们继续坚持果园建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多年试种和技术改良,2011年开始嫁接的苹果树终于在2018年开始大面积挂果。他们种的沙地苹果品质优良,蜡质丰厚,香味浓郁,脆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年6月,张炳贵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登记了“芦河沙地苹果”,这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沙地苹果商标。
果园对张炳贵来说,像是他亲手养大的孩子,一点也马虎不得。如今他已经年过八十了,但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寒冬,他总是和孙子张斌穿梭在果园里,一棵棵去检查近9000棵果树。
张斌还记得,曾经有一年,一场倒春寒让原本已经开花的果树全部受冻,那一年,苹果的产量不及往年的十分之一。张炳贵为了不破坏“芦河沙地苹果”的声誉,几千斤苹果,硬是一斤也没卖。这是一个老党员的坚持。
果园的浇水问题是十几年来的大难题,因为资金短缺,他们现在還在用传统的蓄水灌溉。后来,横山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听说了张炳贵的事迹,特地前往他的果园考察,为他争取了30多万元的滴水灌溉项目资金。听到这个消息,张炳贵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张炳贵的芦河果园已成为初具规模、管理规范、基础设施配套的示范性果园,成林挂果的杏树有4900多株,红富士苹果达4500多株,此外,还有桃、枣、葡萄等300多株。经过治沙人的奋斗,昔日的荒沙地变成了今天郁郁葱葱的的“花果山”。
正常情况下,张炳贵的果园年产苹果五六万斤,收入10万—20万元。秋收的季节,张炳贵带着客人们穿梭在硕果累累的果园里,他忍不住感慨,这些沙地苹果已经成了他的致富果。
对赵石畔镇的乡亲们而言,张炳贵不但是治沙英雄,还是产业致富带头人,他的果园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打工机会。打理好一个果园需要很多人,除草、打药、施肥等都要雇人,秋季采摘果子的时候,张炳贵一天就得雇十几个人。近年来,他累计安排5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果园内干活,让乡亲们尤其是困难户有钱挣,走向共同富裕。
张炳贵觉得,他虽然人上年纪了,但心不老,做法也不能老。他一定要跟上时代,要为贫困户树立榜样,要把经济林继续坚持种下去。
2020年6月,几个陌生人来到了张炳贵的果园,其中便有导演俞白眉。他们并不是为购买苹果而来,而是在网上看到他种植苹果的感人事迹之后,前来了解情况和实地感受的,想将这些事迹改编成电影。
受剧组邀请,80岁的张炳贵在电影里客串了一回,同榆林治沙老典型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银一起出现在影片结尾处的“沙里沟校庆活动现场”。尽管只有短短数秒的镜头,但几位治沙英雄的形象永远地印刻在了人们心中。
几个月后,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上映了。电影由5个故事单元组成,在《回乡之路》单元中,邓超饰演的角色叫乔树林,这一角色的原型人物之一便是张炳贵。乔树林是一个到处推销沙地苹果的返乡创业者,见了熟人便推销苹果,还会拿出自己种的苹果啃上两口。直到片尾,乔树林收到沙里沟小学生的一封感谢信,大家才重新认识了他,得知他原来是带领乡亲们种果树治沙的英雄。
因为客串电影,张炳贵领到了象征性的400元“片酬”,但他没有留给自己。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一个叫徐莉莉的小演员,她来自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镇中心小学,家境十分贫困。拍摄结束之后,张炳贵拿出1000元,连同400元“片酬”一起捐给了她。
徐莉莉给张炳贵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她写道:“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将我对您的感激与敬仰化为前进的动力。长大后,承载着您的关爱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温暖的爱之链穿过每一个贫穷的地方。”信里还夹着她亲手画的一幅张炳贵的素描像。这让张炳贵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了。
其实,张炳贵自己并不容易,他的果园近3年才逐渐有了效益,每年收入不过10多万元,远远未能收回投入,现在家里的贷款还有几十万元没还清。即便是这样,2020年疫情期间,张炳贵还是捐了1万斤苹果,价值近5万元,通过榆林市慈善协会送到疫情防控一线,向抗疫战士们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电影上映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有一种苹果叫“沙地苹果”,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榆林有一片有故事的果园。于是,不时有人专门去张炳贵的苹果园参观,了解影片拍摄情况。张炳贵总会端出一盘盘洗好的沙地苹果,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苹果香甜,张炳贵的心里更甜。
从退休到现在,张炳贵18年的坚守和执着,让荒沙之地变成了花果山。面对险阻,他从未退缩。面对荣誉,他从未居功。
戏里,乔树林的“回乡之路”最终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
戏外,张炳贵的默默耕耘获得了国人的敬仰。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省榆林市境内。历史上,毛乌素地区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因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逐渐变成大漠,百姓深受沙尘遮天、田地干旱之苦。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乌素沙漠逐渐在中国版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洲。一批批治沙英雄共同创造了这一奇迹,张炳贵就是其中的一员。
每一棵树都有眼泪和汗水
2000年,是张炳贵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那一年,这个榆林市横山县(2015年撤县,设立横山区)水保局的工程师退休了,他偶然在新闻里看到了杨善洲老人植树造林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心也要做一点什么。
三年后,张炳贵承包了横山县赵石畔镇赵石畔村300亩低产林,计划在48年承包期内,将其改造为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林。清闲宽裕的退休生活结束了,张炳贵一家开始了艰苦的治沙工作。万事开头难,从种植葡萄到种植枣树、杏树,最后确定种山定子,张炳贵走了很多弯路,也承受着外人的不理解甚至嘲讽打击,但他从未改变自己的决定。
为了便于林木管理,张炳贵和老伴一年四季都吃住在山上。为了嫁接果树,他修建储水池引水上山,并考察了“长富2号”等苹果的优良品种。18年来,他将多年的积蓄和所有退休金都投入这片果园,还贷了款,累计共投入近300万元。每每提到钱,他的老伴儿张宗印总是忍不住流眼泪,但她从未抱怨过,因为她知道,丈夫做的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老掌柜是男子汉,心肠比我大,我晚上睡不着,哪一棵树都有我们的眼泪和汗水。”
最令他们痛苦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先后因车祸和疾病去世。忙于果园而未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们,成了他们的终身遗憾。但张炳贵没有退却,他以惊人的毅力从痛苦中走出来,带领家人们继续坚持果园建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多年试种和技术改良,2011年开始嫁接的苹果树终于在2018年开始大面积挂果。他们种的沙地苹果品质优良,蜡质丰厚,香味浓郁,脆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年6月,张炳贵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登记了“芦河沙地苹果”,这是全国第一个获得注册的沙地苹果商标。
人上年纪了,但心不老
果园对张炳贵来说,像是他亲手养大的孩子,一点也马虎不得。如今他已经年过八十了,但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寒冬,他总是和孙子张斌穿梭在果园里,一棵棵去检查近9000棵果树。
张斌还记得,曾经有一年,一场倒春寒让原本已经开花的果树全部受冻,那一年,苹果的产量不及往年的十分之一。张炳贵为了不破坏“芦河沙地苹果”的声誉,几千斤苹果,硬是一斤也没卖。这是一个老党员的坚持。
果园的浇水问题是十几年来的大难题,因为资金短缺,他们现在還在用传统的蓄水灌溉。后来,横山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听说了张炳贵的事迹,特地前往他的果园考察,为他争取了30多万元的滴水灌溉项目资金。听到这个消息,张炳贵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张炳贵的芦河果园已成为初具规模、管理规范、基础设施配套的示范性果园,成林挂果的杏树有4900多株,红富士苹果达4500多株,此外,还有桃、枣、葡萄等300多株。经过治沙人的奋斗,昔日的荒沙地变成了今天郁郁葱葱的的“花果山”。
正常情况下,张炳贵的果园年产苹果五六万斤,收入10万—20万元。秋收的季节,张炳贵带着客人们穿梭在硕果累累的果园里,他忍不住感慨,这些沙地苹果已经成了他的致富果。
对赵石畔镇的乡亲们而言,张炳贵不但是治沙英雄,还是产业致富带头人,他的果园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打工机会。打理好一个果园需要很多人,除草、打药、施肥等都要雇人,秋季采摘果子的时候,张炳贵一天就得雇十几个人。近年来,他累计安排5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果园内干活,让乡亲们尤其是困难户有钱挣,走向共同富裕。
张炳贵觉得,他虽然人上年纪了,但心不老,做法也不能老。他一定要跟上时代,要为贫困户树立榜样,要把经济林继续坚持种下去。
让温暖的爱之链穿过每一个贫穷的地方
2020年6月,几个陌生人来到了张炳贵的果园,其中便有导演俞白眉。他们并不是为购买苹果而来,而是在网上看到他种植苹果的感人事迹之后,前来了解情况和实地感受的,想将这些事迹改编成电影。
受剧组邀请,80岁的张炳贵在电影里客串了一回,同榆林治沙老典型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银一起出现在影片结尾处的“沙里沟校庆活动现场”。尽管只有短短数秒的镜头,但几位治沙英雄的形象永远地印刻在了人们心中。
几个月后,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上映了。电影由5个故事单元组成,在《回乡之路》单元中,邓超饰演的角色叫乔树林,这一角色的原型人物之一便是张炳贵。乔树林是一个到处推销沙地苹果的返乡创业者,见了熟人便推销苹果,还会拿出自己种的苹果啃上两口。直到片尾,乔树林收到沙里沟小学生的一封感谢信,大家才重新认识了他,得知他原来是带领乡亲们种果树治沙的英雄。
因为客串电影,张炳贵领到了象征性的400元“片酬”,但他没有留给自己。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一个叫徐莉莉的小演员,她来自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镇中心小学,家境十分贫困。拍摄结束之后,张炳贵拿出1000元,连同400元“片酬”一起捐给了她。
徐莉莉给张炳贵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她写道:“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将我对您的感激与敬仰化为前进的动力。长大后,承载着您的关爱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温暖的爱之链穿过每一个贫穷的地方。”信里还夹着她亲手画的一幅张炳贵的素描像。这让张炳贵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了。
其实,张炳贵自己并不容易,他的果园近3年才逐渐有了效益,每年收入不过10多万元,远远未能收回投入,现在家里的贷款还有几十万元没还清。即便是这样,2020年疫情期间,张炳贵还是捐了1万斤苹果,价值近5万元,通过榆林市慈善协会送到疫情防控一线,向抗疫战士们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电影上映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有一种苹果叫“沙地苹果”,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榆林有一片有故事的果园。于是,不时有人专门去张炳贵的苹果园参观,了解影片拍摄情况。张炳贵总会端出一盘盘洗好的沙地苹果,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苹果香甜,张炳贵的心里更甜。
从退休到现在,张炳贵18年的坚守和执着,让荒沙之地变成了花果山。面对险阻,他从未退缩。面对荣誉,他从未居功。
戏里,乔树林的“回乡之路”最终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
戏外,张炳贵的默默耕耘获得了国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