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无法也不能为人们所忘却的文化传承。
在上海黄埔江畔江南造船原址,静静地矗立着一系列清末及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经过百余年的风吹日晒和岁月的冲刷洗礼,这些或中式或日式或法式的老建筑的墙体都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然而,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起步、成长、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们风骨犹在,挺拔依然。他们以特殊的方式向世人讲述着: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源地、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驱——江南造船的前生今世。
历史印迹与文化传承
1865年,江南造船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她是近代中国设立时间最早、延续年代最久、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大型重工企业和军用工业企业。1953年改名为江南造船厂,1996年更名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她创造了百余个“中国第一”,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祥地,同时是中国各种新型舰艇的开拓者,是我国舰船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先驱。
从创建伊始,江南造船就担当起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后盾,江南造船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军工事业和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铸就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江南造船的使命是强盛民族工业、铸造海上长城;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的基础上,江南造船提炼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新价值观,这正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其精髓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军工文化。
江南造船是中国强国梦和海洋梦起源的地方,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民族工业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时期建立的母厂,锅炉厂、木工厂、铸铜铁厂、机器厂、轮船厂、枪厂、炮厂、火药厂、水雷厂、炼钢厂等十几个工厂机构都成为中国许多工业部门的源头。
工业遗址与文脉资源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江南制造局、江南造船厂、南市区高雄路作为优秀近代建筑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法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求新造船厂也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
2013年11月20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第一家军工文化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工业遗址在江南原址揭牌。这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全行业创建军工文化影响广泛、社会辐射较强的军工文化园区的具体举措,开启了面向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新的尝试。
201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具有代表性和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
江南造船工业遗址占地8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包括: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旧址、2号船坞、飞机库、江南总办公厅、海军司令部、红楼、黄楼等9处历史建筑,船体联合车间、东区装焊工厂等保留建筑以及大量技术档案。
这些历史建筑(包括原求新厂军代表室、政治部大楼、设计楼、厂办大楼等等)及留存下来的清代墙体和30年代厂房结构保存完好、形态各异,保留了军工历史的特色痕迹,见证了江南造船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造船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上海乃至中国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之一,具有保护及再利用价值。
丰厚资源与历史价值
翻译馆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局之初的建筑,迄今已有150年历史,经专家勘查,是一栋清朝时期保留至今较为完好的二层木结构建筑,有历史保留价值;远望一号测量船是中國自行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是代表我国船舶工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科技产品。其退役后回到江南原址停泊在二号船坞,将担负起启迪后人“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新使命;江南造船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军工精神教育、科普教育工作和传承军工文化的重要载体;江南原址还保留有晚清时期江南制造局铸钱厂的墙体和20世纪20年代的厂房铆接钢结构,这些实体本身即体现了工业遗址的价值。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军工企业,产生了中国第一批正规产业工人;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她出版的国际性、综合性、新闻性的期刊《西国近事》是中国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期刊,对中西跨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这里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机动兵轮、中国第一磅无烟火药、中国第一门近代火炮、第一支后膛装药步枪;第一炉钢、第一艘万吨轮;诞生了最早的专业科技翻译机构、最早的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了早期的造船技术工程师等;她最早成批引进国外先进成套机器设备;成为19世纪末期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全的机器工厂;建国后完成了第一艘万吨水压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还有我国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军工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些仅存的历史建筑,对于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开展爱国主义、军工精神教育都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开发利用与重现光彩
江南造船非常重视历史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2008年江南造船整体搬迁长兴岛。2009年,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南造船在上海市文物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所有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修缮,为后续历史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陆续对十几家知名工业创意园区进行了有关内容的调研,并与一些专业策划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为今后历史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南造船原址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已成为世人瞩目的黄金地块,其建筑与翻译馆、二号船坞(远望号船)三位一体可以成为国防工业、军工文化的极好教材。希望这些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尽快得到实质性的启动,使这块黄金地块尽早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江南造船是首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中国首家中国国防科技军工文化园、科工局军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江南造船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不仅是对职工进行厂史、企业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工作和传承军工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发利用江南工业遗址有利于传播军工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推动国家军工事业的发展。
江南原址是一片黄金热土,经常会有在此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员工、听说过她许许多多传奇故事的新员工或市民利用休息或闲暇时间特意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更有许多系统内外的党总支、党支部的支部活动都选择这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江南情节和军工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表达对中国军工事业、造船事业及科技先贤的致敬;从对153年中国民族工业军事工业发祥地的回望中汲取新的力量,为中国的军工事业、造船事业,为打造国之重器,为开启高质量的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由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军工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觉得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工业遗址的开发利用要重在凸显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印记;传承民族工业文脉的最佳展示区域;成为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核心地标;承载船舶与军工文化的交流平台;世界船舶、航运及相关行业精英的聚集地。开发利用好将对展示工业文明历史,传承军工文明脉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上海历史文化品位推波助澜,对传承军工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育先进的军工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软实力,激励全社会军工报国、爱国奉献作出贡献,对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上海黄埔江畔江南造船原址,静静地矗立着一系列清末及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经过百余年的风吹日晒和岁月的冲刷洗礼,这些或中式或日式或法式的老建筑的墙体都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然而,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起步、成长、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们风骨犹在,挺拔依然。他们以特殊的方式向世人讲述着: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源地、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驱——江南造船的前生今世。
历史印迹与文化传承
1865年,江南造船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她是近代中国设立时间最早、延续年代最久、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大型重工企业和军用工业企业。1953年改名为江南造船厂,1996年更名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她创造了百余个“中国第一”,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是中国民族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祥地,同时是中国各种新型舰艇的开拓者,是我国舰船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先驱。
从创建伊始,江南造船就担当起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强后盾,江南造船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军工事业和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悠久而辉煌的历史铸就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江南造船的使命是强盛民族工业、铸造海上长城;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的基础上,江南造船提炼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新价值观,这正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其精髓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军工文化。
江南造船是中国强国梦和海洋梦起源的地方,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民族工业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时期建立的母厂,锅炉厂、木工厂、铸铜铁厂、机器厂、轮船厂、枪厂、炮厂、火药厂、水雷厂、炼钢厂等十几个工厂机构都成为中国许多工业部门的源头。
工业遗址与文脉资源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江南制造局、江南造船厂、南市区高雄路作为优秀近代建筑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法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求新造船厂也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
2013年11月20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第一家军工文化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工业遗址在江南原址揭牌。这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全行业创建军工文化影响广泛、社会辐射较强的军工文化园区的具体举措,开启了面向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新的尝试。
201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具有代表性和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
江南造船工业遗址占地80万平方米,主要遗存包括: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旧址、2号船坞、飞机库、江南总办公厅、海军司令部、红楼、黄楼等9处历史建筑,船体联合车间、东区装焊工厂等保留建筑以及大量技术档案。
这些历史建筑(包括原求新厂军代表室、政治部大楼、设计楼、厂办大楼等等)及留存下来的清代墙体和30年代厂房结构保存完好、形态各异,保留了军工历史的特色痕迹,见证了江南造船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造船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上海乃至中国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之一,具有保护及再利用价值。
丰厚资源与历史价值
翻译馆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局之初的建筑,迄今已有150年历史,经专家勘查,是一栋清朝时期保留至今较为完好的二层木结构建筑,有历史保留价值;远望一号测量船是中國自行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是代表我国船舶工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科技产品。其退役后回到江南原址停泊在二号船坞,将担负起启迪后人“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新使命;江南造船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军工精神教育、科普教育工作和传承军工文化的重要载体;江南原址还保留有晚清时期江南制造局铸钱厂的墙体和20世纪20年代的厂房铆接钢结构,这些实体本身即体现了工业遗址的价值。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军工企业,产生了中国第一批正规产业工人;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对中国早期工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她出版的国际性、综合性、新闻性的期刊《西国近事》是中国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期刊,对中西跨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这里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机动兵轮、中国第一磅无烟火药、中国第一门近代火炮、第一支后膛装药步枪;第一炉钢、第一艘万吨轮;诞生了最早的专业科技翻译机构、最早的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了早期的造船技术工程师等;她最早成批引进国外先进成套机器设备;成为19世纪末期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全的机器工厂;建国后完成了第一艘万吨水压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还有我国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军工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些仅存的历史建筑,对于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开展爱国主义、军工精神教育都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开发利用与重现光彩
江南造船非常重视历史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2008年江南造船整体搬迁长兴岛。2009年,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南造船在上海市文物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所有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修缮,为后续历史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陆续对十几家知名工业创意园区进行了有关内容的调研,并与一些专业策划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为今后历史保护建筑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南造船原址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已成为世人瞩目的黄金地块,其建筑与翻译馆、二号船坞(远望号船)三位一体可以成为国防工业、军工文化的极好教材。希望这些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尽快得到实质性的启动,使这块黄金地块尽早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江南造船是首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中国首家中国国防科技军工文化园、科工局军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江南造船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不仅是对职工进行厂史、企业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面向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工作和传承军工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发利用江南工业遗址有利于传播军工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推动国家军工事业的发展。
江南原址是一片黄金热土,经常会有在此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员工、听说过她许许多多传奇故事的新员工或市民利用休息或闲暇时间特意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更有许多系统内外的党总支、党支部的支部活动都选择这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江南情节和军工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表达对中国军工事业、造船事业及科技先贤的致敬;从对153年中国民族工业军事工业发祥地的回望中汲取新的力量,为中国的军工事业、造船事业,为打造国之重器,为开启高质量的新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由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军工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觉得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工业遗址的开发利用要重在凸显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印记;传承民族工业文脉的最佳展示区域;成为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核心地标;承载船舶与军工文化的交流平台;世界船舶、航运及相关行业精英的聚集地。开发利用好将对展示工业文明历史,传承军工文明脉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上海历史文化品位推波助澜,对传承军工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育先进的军工文化,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软实力,激励全社会军工报国、爱国奉献作出贡献,对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