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花样跳绳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显现了多方面的教学优势,推进了小学体育创新改革的发展步伐。因此,为了让花样跳绳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教师有必要从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出发,正确认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并基于此贯彻落实科学可行的体育教学策略,从而通过花样跳绳教学活动达到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积极作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71-02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发育方面还不够充分,其体育运动技能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寻找与其身心发育水平、体育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花样跳绳则是一项与小学生体育学情、身心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应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下,正确认识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的多项积极作用。
一、花样跳绳教学可优化小学体育课程结构
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正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旨在引入创新的课程内容元素,弥补以往体育课程结构中存在的不足。这一举措对于实现小学体育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改革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更全面、更深入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将花样跳绳教学引入并运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是教师优化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尤其是花样跳绳这一体育运动项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显然可以弥补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效果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1]。
花样跳绳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运动方式并非唯一的。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创新出与众不同的跳绳方式。如小学生可以创造出“跑步跳”“双飞跳”“侧甩跳”“双脚空中前后分跳”“双脚空中左右分跳”“双手交叉跳”等花样跳绳方式。由此,小学生很容易在这一思维活跃的体育运动中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花样跳绳打破了传统跳绳运动固有的运动模式,引入了不少创新元素,教师将花样跳绳课程纳入新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结构之中,显然可实现传统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发展。
二、花样跳绳教学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以往教师所开展的跳绳教学普遍只是让学生单纯重复“跳”的运动过程,这并不利于真正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性和健康发展。而花样跳绳教学却可以实现这方面的体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体魄,并提升体育素质[2]。
其一,花样跳绳运动对学生的摆绳动作、踏跃动作的合拍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做踏跃动作的学生需要灵敏地感知同伴的摆绳动作规律,进而迅速做出反应,才能让跳绳运动持续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灵敏度会得到有效提升。
其二,花样跳绳运动对学生的摆绳、踏跃动作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花样跳绳速度,会组织学生参与花样跳绳比赛,让学生比一比在一分钟内谁的跳绳数最高,而这与学生的花样跳绳速度息息相关,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速度得到很好的提升,從而增强身体素质。
其三,在花样跳绳运动中,学生的弹跳能力、耐力、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如在单脚跳、单脚换跳等运动过程中,学生的弹跳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再加上花样跳绳运动的持续性特征比较明显,这会充分考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耐力。此外,在双脚空中前后分跳、左右分跳的花样跳绳运动中,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此,为了高效落实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积极推广花样跳绳教学,从多个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可尝试引入差异化教学法,优化花样跳绳教学[3]。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为其制订相应的花样跳绳体育锻炼计划。如学生在跳绳时很容易出现跳空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花样跳绳的“踩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度和速度;若是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不好,教师则可有针对性地通过交叉跳、前后跳、左右跳等花样跳绳方法,展开有效的花样跳绳训练。
三、花样跳绳教学可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不少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畏难心理、自卑心理等,表现在学生不想参与有难度的体育运动、不敢参与体育运动。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将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采取可行的举措,帮助小学生克服在体育运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近些年开展的花样跳绳教学实践有效促进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花样跳绳是一种具有团体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团体类的体育活动中,可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可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的体育运动中建立起比较默契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花样跳绳运动中感受到协作完成训练任务的成就感与喜悦感[4]。如在“8”字花样跳绳的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协作做好队列队形的训练,跳绳的动作要又快又齐整。要达到这样的训练效果,离不开花样跳绳团队的相互合作,而充满合作精神的体育运动氛围,可熏陶学生的情操,使其渐渐改善不良的心理问题。
二是花样跳绳教学可支持学生自愿组合,随心所欲地创设自己想要的跳绳方法。如有的学生喜欢跳交错绳,有的学生则喜欢跳短绳。基于学生自愿的原则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无疑可有效减少小学生的抵触情绪,不仅可以使其主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还可使其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坚持完成体育课上的花样跳绳运动任务。长期下来,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会减少,还会愿意主动开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具创意的花样跳绳方法。
三是花样跳绳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显然可克服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性不足的问题。而小学生在高度互动的花样跳绳运动中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更浓,甚至可以发挥自己的表现欲,学会用花样跳绳的跳法大胆地表达自己。如教师在开展多人互动式的花样跳绳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观察哪些学生跳得厉害,哪些学生跳得不够好,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当学生真正成为了花样跳绳的主人时,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会逐渐增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花样跳绳是一项可充分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积极的教学作用,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育运动体验,并使其在有效的花样跳绳锻炼中切实提升个人的体育技能水平,从而让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云.简论小学花样跳绳课程开发的创新思路[J].运动,2019(3).
[2]李科.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运动精品,2018(7).
[3]田华.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花样跳绳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4]段太宗.花样跳绳活动对小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9(22).
【作者简介】
江道华(1991~),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积极作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71-02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发育方面还不够充分,其体育运动技能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寻找与其身心发育水平、体育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而花样跳绳则是一项与小学生体育学情、身心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应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下,正确认识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的多项积极作用。
一、花样跳绳教学可优化小学体育课程结构
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正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旨在引入创新的课程内容元素,弥补以往体育课程结构中存在的不足。这一举措对于实现小学体育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改革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更全面、更深入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将花样跳绳教学引入并运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是教师优化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尤其是花样跳绳这一体育运动项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显然可以弥补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效果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1]。
花样跳绳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运动方式并非唯一的。教师在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时,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创新出与众不同的跳绳方式。如小学生可以创造出“跑步跳”“双飞跳”“侧甩跳”“双脚空中前后分跳”“双脚空中左右分跳”“双手交叉跳”等花样跳绳方式。由此,小学生很容易在这一思维活跃的体育运动中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花样跳绳打破了传统跳绳运动固有的运动模式,引入了不少创新元素,教师将花样跳绳课程纳入新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结构之中,显然可实现传统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发展。
二、花样跳绳教学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以往教师所开展的跳绳教学普遍只是让学生单纯重复“跳”的运动过程,这并不利于真正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性和健康发展。而花样跳绳教学却可以实现这方面的体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体魄,并提升体育素质[2]。
其一,花样跳绳运动对学生的摆绳动作、踏跃动作的合拍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做踏跃动作的学生需要灵敏地感知同伴的摆绳动作规律,进而迅速做出反应,才能让跳绳运动持续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灵敏度会得到有效提升。
其二,花样跳绳运动对学生的摆绳、踏跃动作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花样跳绳速度,会组织学生参与花样跳绳比赛,让学生比一比在一分钟内谁的跳绳数最高,而这与学生的花样跳绳速度息息相关,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速度得到很好的提升,從而增强身体素质。
其三,在花样跳绳运动中,学生的弹跳能力、耐力、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如在单脚跳、单脚换跳等运动过程中,学生的弹跳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再加上花样跳绳运动的持续性特征比较明显,这会充分考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耐力。此外,在双脚空中前后分跳、左右分跳的花样跳绳运动中,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此,为了高效落实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积极推广花样跳绳教学,从多个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可尝试引入差异化教学法,优化花样跳绳教学[3]。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为其制订相应的花样跳绳体育锻炼计划。如学生在跳绳时很容易出现跳空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花样跳绳的“踩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度和速度;若是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不好,教师则可有针对性地通过交叉跳、前后跳、左右跳等花样跳绳方法,展开有效的花样跳绳训练。
三、花样跳绳教学可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不少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畏难心理、自卑心理等,表现在学生不想参与有难度的体育运动、不敢参与体育运动。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将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采取可行的举措,帮助小学生克服在体育运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近些年开展的花样跳绳教学实践有效促进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花样跳绳是一种具有团体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团体类的体育活动中,可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可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的体育运动中建立起比较默契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花样跳绳运动中感受到协作完成训练任务的成就感与喜悦感[4]。如在“8”字花样跳绳的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协作做好队列队形的训练,跳绳的动作要又快又齐整。要达到这样的训练效果,离不开花样跳绳团队的相互合作,而充满合作精神的体育运动氛围,可熏陶学生的情操,使其渐渐改善不良的心理问题。
二是花样跳绳教学可支持学生自愿组合,随心所欲地创设自己想要的跳绳方法。如有的学生喜欢跳交错绳,有的学生则喜欢跳短绳。基于学生自愿的原则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无疑可有效减少小学生的抵触情绪,不仅可以使其主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还可使其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坚持完成体育课上的花样跳绳运动任务。长期下来,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会减少,还会愿意主动开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具创意的花样跳绳方法。
三是花样跳绳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显然可克服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性不足的问题。而小学生在高度互动的花样跳绳运动中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更浓,甚至可以发挥自己的表现欲,学会用花样跳绳的跳法大胆地表达自己。如教师在开展多人互动式的花样跳绳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观察哪些学生跳得厉害,哪些学生跳得不够好,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当学生真正成为了花样跳绳的主人时,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会逐渐增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之,花样跳绳是一项可充分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积极的教学作用,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育运动体验,并使其在有效的花样跳绳锻炼中切实提升个人的体育技能水平,从而让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云.简论小学花样跳绳课程开发的创新思路[J].运动,2019(3).
[2]李科.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运动精品,2018(7).
[3]田华.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花样跳绳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4]段太宗.花样跳绳活动对小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9(22).
【作者简介】
江道华(1991~),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