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都有“病”,他们“病”得不轻,他们的“病根”已有好几十年,他们还想一直“病”下去。
——作者题记
做为自然风景的流水坡,其实有点平淡无奇。记得上世纪末的一天,笔者坐错了车,盲打误撞闯入那块区域。那时海口周边地区有不少内地穷苦农民“筑巢”的“垃圾村”,流水坡就有几处,至今我犹记得走过一张破旧的席梦思床,一群苍蝇“嗡”地飞起的情景。
当时,我之所以有雅兴逗留流水坡,也是听说过“海口的画家很爱在那里作画”。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我也尽可能尝试着以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审视那一处,倒也觉出那里南渡江畔的景色(河流、村舍、树林等)有一种内蕴含蓄的美。不过,正如那群苍蝇嗡嗡所昭示的,她的美丽已受到了侵袭。
此后,就没再去过那里,听说本世纪的房地产开发浪潮并没有放过她,南渡江“流水”还在,流水坡已难觅当年气象了。
但做为海口乃至海南美术史上的“流水坡”,我觉得,应该是永恒的。
自然
很难说是谁最早“发现”的流水坡。如果以今天海南的“省标”来看,“椰风海韵”应该是其自然形象代表,“黎苗风情”则是其人文代言人,哪里轮得上“平平常常”的流水坡呢?但我们不要忘记,海南兴起旅游热,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而我们的“流水坡画派”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椰风海韵”对于海南本地人来说倒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呢!
忽然悟到,这其间的差别其实也一直延伸至今天,当旅琼画家被海南岛的海浪椰风、大榕雨林、黎苗风情等壮阔景象所吸引,欣然命笔贯于宏大叙事之时,本土画家还是更多地描绘着“日常生活形态”的海南,寻常巷陌、渔排店铺,乃至炊烟袅袅、风吹草动等凡间景象,充满闲情逸趣,“浅吟低唱”着。
这或许就有着“流水坡画派”所埋下的种子。
何以如此呢?让我们“穿越”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海口艺坛有“四大才子”,不是唐祝文周,而是苏逢春、邓子敬、陈琼琚、柯兴发。那个年代,中国美术界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年代,流行苏联式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但或许是法国画家沾了点巴黎公社的光怎么的,反正罗丹啦、印象派啦及早先的巴比松画派在国内还有所绍介,没想到本就处于天高皇帝远“边缘化”地带、骨子里就有着散淡个性的海南艺术家,偏偏就喜欢上了巴比松、印象派那种味道。灵敏的鼻子嗅来嗅去,便捷的自行车骑来骑去,海口市郊流水坡一带“流水绕孤村”的景象与巴黎市效的巴比松景观叠合了,于是,“四大才子”中的苏逢春、陈琼琚和柯兴发“三剑客”便走出画室,拜大自然为师,树荫之下,清风徐来,水波清且涟兮,那叫个浪漫!
是的,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浪漫。相反,如今浪漫的海边,彼时还没有竖起五彩的遮阳伞,也无如花的比基尼少女点缀其间,海边的风狞厉,海边的太阳毒辣,画画?还是闪吧!
而那也是个严峻的年代,“屈原式的流放者”张应中也被流水坡等处的景色所打动,这位1961年广州美院毕业后分到海南琼剧团、话剧团任美工的外来艺术家,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他寄情于海南的大自然,他如是写道:“当你遭到不公正待遇,就看看天空,看看云彩,看看大自然的景色,不管生活多么阴暗,大自然的天空依然晴朗,景色依然美丽,于是你就会得到慰藉……于是我用我的画笔追随她美的理想,描绘她美丽的面容,表现她博大的胸怀。”
显然张应中的自然风景中有了更强烈的主观投射,同时“以美景超越凡俗、度脱烦恼”也带有唯美乃至逃避的倾向,正是他这种色调优雅、富于情调的小油画成为当时海南众多业余作者及美术青年私下争相传读及临摹的“范本”。
由此激发起海府地区一股规范不小的油画写生热潮。在这批人中,既有吴礼泉、苏逢春、陈琼琚、符国平、吴中葆等当时已小有名气的画家,也有王家儒、陈海、李东东、杨超、邱世海、周明、周彬、周国富等一大批初涉画坛的年轻人。特别是在1971年至1978年,主要在流水坡,还包括滨海大道、海甸岛、秀英等地,几乎每天早晨、傍晚,都可看到一批批、一排排席地而坐的年轻人在忘我地写生,这成为“文革”后期海府地区的一道“另类”风景线。其参与者之众,持续时间之长,画者投入之痴迷,都有点令今人难以想象。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流水坡画派”的声势有所衰减,但是播下种子,必然会开花结果。随着王家儒、李东东等人从内地学成归琼等因素,锐意创新的海南青年美协拾起当年的“写生精神”,“重回流水坡”,从此,流水坡又成为这一代美术家钟爱的“精神家园”,又由他们影响了黄海洋、王锐、林国华、林鸿平、符青、陈雄、姜旺等一拔小青年。尽管从年龄上讲,他们有些人比李东东、杨超、周国富等小不了多少,但以“流水坡画派”而言,他们则无疑是第三代。而从第二代人开始,就已开始不局限于流水坡一个写生基地,定安的黄竹、儋州的蓝洋等也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即便现状中的流水坡已日益萎缩,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流水坡训练出来的他们寻觅自然美的目光,引导他们发现一个又一个更新更美的“流水坡”。
这种发现仍在延续之中。
自由
笔者并不是“流水坡画派”中人,只是有几个朋友厕身其间,也曾“围观”过他们的几次活动,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股“自由”气息。
有一次与林国华等在老画家陈琼琚那里,正好碰到周国富、杨超等人前来拜访,于是老中青三代“挤挤”一堂,颇有“仙风道骨”的老者倒也全无架子,挂出自己的新老作品任晚辈评点,晚辈们一个个尊重之余,也放言无忌。我是“大陆人”,听不懂海南话,却也觉得这景象有些“众声喧哗”的热闹。老人的创作条件并不好,有些油画还是直接画在纸上而不是油画布上,但其对艺术的真诚以及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仍令人感佩。从画面内容而言,显然,这位当年“流水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已超越了当年自然写生的层面,醉心于现代前卫艺术的探索了。
这样“自由”的艺术探索趋势,在第二代中的,比如李东东、邱世海身上也体现出来,他们都从具象转为抽象;而王锐,则转向以黎苗风情为表征的象征主义艺术。在老一代身上,“叛变”最彻底的,是柯兴发,他笔下已无“流水坡”,只保留了一个“坡”字,画的是坡鹿,其余,他还爱画舞者和女人体,挺“老不正经”的!
对于这种艺术上的自由探讨,做为“流水坡画派”第二代“掌门人”的王家儒等人无疑是赞许的,尽管王家儒本人以及“画派”众多成员仍坚持风景画创作为主体。但如王家儒本人的创作,却也已不是海南平常景象的摹写,而是渗透着其内在的诗情与学养,诸如法国印象派、巴比松派、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中国文人画多种元素熔于一炉。而像年轻一代如林国华对印象派毕沙罗等人的沉溺,如画家符青表现主义的激情,都凸显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
有美学家称,美是自由的心灵,是那么回事!
自在
或许是“流水坡画派”的“遗传基因”,或许是海南人特有的淳朴散淡的天性,或许是本地艺术市场还不够发达,“流水坡画派”中人,往往抱着一种“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单纯、非功利的态度。“画自己的画,其余的,我管不了!”女画家符青、画家林国华都如是对我说。
这其实是一个松散的团体,并没有什么“抱团冲锋”的壮志豪情,个中人物甚至还有些散漫。近年来,林国华扮演了这一群体召集人的角色。“该画画了!”对老大哥或小一辈,他都不断重复这句话,“别犯懒!”
这又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团体,一旦召集写生活动,至少十几个人挥之即来。柯兴发、陈琼琚、王家儒等老师的循循善诱,同道中人相互之间的嬉笑怒骂,都令这一团体一直保持着内部充盈的活力。“流水坡精神”还感染了下面市县的画家,其实,应该说,市县画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艺术创作的倔强与痴迷,同样也感染了这一群体的画家。女画家符青告诉我,每当市县画家来到海口,做召集人的林国华必“好好招待他们,哪怕自己贴钱”,他组织他们参观海口有成就画家的画室,帮助市县画家开阔眼界、提高技艺,与此同时,市县画家也不断在其“属地”发现新的“流水坡”,“流水坡”式的基地如今已遍布全省。
笔者当然被这种兄弟般的情谊所感染,可有时也会想:这一团体是否有时也太甘于淡泊乃至有些自我封闭了呢?但想到他们中也有人开过画廊,也不断有画展举办、电视报纸报道,觉得自己不该苛责什么,自己所处时代及地域,美术处在什么位置,我也一清二楚,只是祝愿他们今后的路能走得更开阔些。
在精神层面上的期许同样如此。如果说“四大才子”最早锁定流水坡,是因为“贫困的浪漫”;张应中时期的流水坡,是流放者的“心灵家园”;王家儒的流水坡,是一种“诗意情怀”,那么时至今日,流水坡或者代表着一种淡泊而不平淡、潇洒却不张扬、内美但毫不炫目的海南人最平常却又最不平凡的日常生活智慧,有点像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在这么一个盲动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她应该是一副很好的平衡剂、清醒剂。可是,“流水坡画派”的大部分画家们,你们笔下的哲学,是不是已够到了这个高度呢?你们笔下的风景,有时是不是还有些太平常,过于拘泥表象,而未尝让人见到内在精神性的“不平常”呢?
古人云:流水不腐。愿艺术家的青春永驻,愿更多的人拥有像这批艺术家一样的青春!
——作者题记
做为自然风景的流水坡,其实有点平淡无奇。记得上世纪末的一天,笔者坐错了车,盲打误撞闯入那块区域。那时海口周边地区有不少内地穷苦农民“筑巢”的“垃圾村”,流水坡就有几处,至今我犹记得走过一张破旧的席梦思床,一群苍蝇“嗡”地飞起的情景。
当时,我之所以有雅兴逗留流水坡,也是听说过“海口的画家很爱在那里作画”。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我也尽可能尝试着以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审视那一处,倒也觉出那里南渡江畔的景色(河流、村舍、树林等)有一种内蕴含蓄的美。不过,正如那群苍蝇嗡嗡所昭示的,她的美丽已受到了侵袭。
此后,就没再去过那里,听说本世纪的房地产开发浪潮并没有放过她,南渡江“流水”还在,流水坡已难觅当年气象了。
但做为海口乃至海南美术史上的“流水坡”,我觉得,应该是永恒的。
自然
很难说是谁最早“发现”的流水坡。如果以今天海南的“省标”来看,“椰风海韵”应该是其自然形象代表,“黎苗风情”则是其人文代言人,哪里轮得上“平平常常”的流水坡呢?但我们不要忘记,海南兴起旅游热,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而我们的“流水坡画派”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椰风海韵”对于海南本地人来说倒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呢!
忽然悟到,这其间的差别其实也一直延伸至今天,当旅琼画家被海南岛的海浪椰风、大榕雨林、黎苗风情等壮阔景象所吸引,欣然命笔贯于宏大叙事之时,本土画家还是更多地描绘着“日常生活形态”的海南,寻常巷陌、渔排店铺,乃至炊烟袅袅、风吹草动等凡间景象,充满闲情逸趣,“浅吟低唱”着。
这或许就有着“流水坡画派”所埋下的种子。
何以如此呢?让我们“穿越”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海口艺坛有“四大才子”,不是唐祝文周,而是苏逢春、邓子敬、陈琼琚、柯兴发。那个年代,中国美术界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年代,流行苏联式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但或许是法国画家沾了点巴黎公社的光怎么的,反正罗丹啦、印象派啦及早先的巴比松画派在国内还有所绍介,没想到本就处于天高皇帝远“边缘化”地带、骨子里就有着散淡个性的海南艺术家,偏偏就喜欢上了巴比松、印象派那种味道。灵敏的鼻子嗅来嗅去,便捷的自行车骑来骑去,海口市郊流水坡一带“流水绕孤村”的景象与巴黎市效的巴比松景观叠合了,于是,“四大才子”中的苏逢春、陈琼琚和柯兴发“三剑客”便走出画室,拜大自然为师,树荫之下,清风徐来,水波清且涟兮,那叫个浪漫!
是的,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浪漫。相反,如今浪漫的海边,彼时还没有竖起五彩的遮阳伞,也无如花的比基尼少女点缀其间,海边的风狞厉,海边的太阳毒辣,画画?还是闪吧!
而那也是个严峻的年代,“屈原式的流放者”张应中也被流水坡等处的景色所打动,这位1961年广州美院毕业后分到海南琼剧团、话剧团任美工的外来艺术家,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他寄情于海南的大自然,他如是写道:“当你遭到不公正待遇,就看看天空,看看云彩,看看大自然的景色,不管生活多么阴暗,大自然的天空依然晴朗,景色依然美丽,于是你就会得到慰藉……于是我用我的画笔追随她美的理想,描绘她美丽的面容,表现她博大的胸怀。”
显然张应中的自然风景中有了更强烈的主观投射,同时“以美景超越凡俗、度脱烦恼”也带有唯美乃至逃避的倾向,正是他这种色调优雅、富于情调的小油画成为当时海南众多业余作者及美术青年私下争相传读及临摹的“范本”。
由此激发起海府地区一股规范不小的油画写生热潮。在这批人中,既有吴礼泉、苏逢春、陈琼琚、符国平、吴中葆等当时已小有名气的画家,也有王家儒、陈海、李东东、杨超、邱世海、周明、周彬、周国富等一大批初涉画坛的年轻人。特别是在1971年至1978年,主要在流水坡,还包括滨海大道、海甸岛、秀英等地,几乎每天早晨、傍晚,都可看到一批批、一排排席地而坐的年轻人在忘我地写生,这成为“文革”后期海府地区的一道“另类”风景线。其参与者之众,持续时间之长,画者投入之痴迷,都有点令今人难以想象。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流水坡画派”的声势有所衰减,但是播下种子,必然会开花结果。随着王家儒、李东东等人从内地学成归琼等因素,锐意创新的海南青年美协拾起当年的“写生精神”,“重回流水坡”,从此,流水坡又成为这一代美术家钟爱的“精神家园”,又由他们影响了黄海洋、王锐、林国华、林鸿平、符青、陈雄、姜旺等一拔小青年。尽管从年龄上讲,他们有些人比李东东、杨超、周国富等小不了多少,但以“流水坡画派”而言,他们则无疑是第三代。而从第二代人开始,就已开始不局限于流水坡一个写生基地,定安的黄竹、儋州的蓝洋等也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即便现状中的流水坡已日益萎缩,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流水坡训练出来的他们寻觅自然美的目光,引导他们发现一个又一个更新更美的“流水坡”。
这种发现仍在延续之中。
自由
笔者并不是“流水坡画派”中人,只是有几个朋友厕身其间,也曾“围观”过他们的几次活动,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股“自由”气息。
有一次与林国华等在老画家陈琼琚那里,正好碰到周国富、杨超等人前来拜访,于是老中青三代“挤挤”一堂,颇有“仙风道骨”的老者倒也全无架子,挂出自己的新老作品任晚辈评点,晚辈们一个个尊重之余,也放言无忌。我是“大陆人”,听不懂海南话,却也觉得这景象有些“众声喧哗”的热闹。老人的创作条件并不好,有些油画还是直接画在纸上而不是油画布上,但其对艺术的真诚以及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仍令人感佩。从画面内容而言,显然,这位当年“流水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已超越了当年自然写生的层面,醉心于现代前卫艺术的探索了。
这样“自由”的艺术探索趋势,在第二代中的,比如李东东、邱世海身上也体现出来,他们都从具象转为抽象;而王锐,则转向以黎苗风情为表征的象征主义艺术。在老一代身上,“叛变”最彻底的,是柯兴发,他笔下已无“流水坡”,只保留了一个“坡”字,画的是坡鹿,其余,他还爱画舞者和女人体,挺“老不正经”的!
对于这种艺术上的自由探讨,做为“流水坡画派”第二代“掌门人”的王家儒等人无疑是赞许的,尽管王家儒本人以及“画派”众多成员仍坚持风景画创作为主体。但如王家儒本人的创作,却也已不是海南平常景象的摹写,而是渗透着其内在的诗情与学养,诸如法国印象派、巴比松派、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中国文人画多种元素熔于一炉。而像年轻一代如林国华对印象派毕沙罗等人的沉溺,如画家符青表现主义的激情,都凸显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
有美学家称,美是自由的心灵,是那么回事!
自在
或许是“流水坡画派”的“遗传基因”,或许是海南人特有的淳朴散淡的天性,或许是本地艺术市场还不够发达,“流水坡画派”中人,往往抱着一种“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单纯、非功利的态度。“画自己的画,其余的,我管不了!”女画家符青、画家林国华都如是对我说。
这其实是一个松散的团体,并没有什么“抱团冲锋”的壮志豪情,个中人物甚至还有些散漫。近年来,林国华扮演了这一群体召集人的角色。“该画画了!”对老大哥或小一辈,他都不断重复这句话,“别犯懒!”
这又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团体,一旦召集写生活动,至少十几个人挥之即来。柯兴发、陈琼琚、王家儒等老师的循循善诱,同道中人相互之间的嬉笑怒骂,都令这一团体一直保持着内部充盈的活力。“流水坡精神”还感染了下面市县的画家,其实,应该说,市县画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艺术创作的倔强与痴迷,同样也感染了这一群体的画家。女画家符青告诉我,每当市县画家来到海口,做召集人的林国华必“好好招待他们,哪怕自己贴钱”,他组织他们参观海口有成就画家的画室,帮助市县画家开阔眼界、提高技艺,与此同时,市县画家也不断在其“属地”发现新的“流水坡”,“流水坡”式的基地如今已遍布全省。
笔者当然被这种兄弟般的情谊所感染,可有时也会想:这一团体是否有时也太甘于淡泊乃至有些自我封闭了呢?但想到他们中也有人开过画廊,也不断有画展举办、电视报纸报道,觉得自己不该苛责什么,自己所处时代及地域,美术处在什么位置,我也一清二楚,只是祝愿他们今后的路能走得更开阔些。
在精神层面上的期许同样如此。如果说“四大才子”最早锁定流水坡,是因为“贫困的浪漫”;张应中时期的流水坡,是流放者的“心灵家园”;王家儒的流水坡,是一种“诗意情怀”,那么时至今日,流水坡或者代表着一种淡泊而不平淡、潇洒却不张扬、内美但毫不炫目的海南人最平常却又最不平凡的日常生活智慧,有点像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在这么一个盲动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她应该是一副很好的平衡剂、清醒剂。可是,“流水坡画派”的大部分画家们,你们笔下的哲学,是不是已够到了这个高度呢?你们笔下的风景,有时是不是还有些太平常,过于拘泥表象,而未尝让人见到内在精神性的“不平常”呢?
古人云:流水不腐。愿艺术家的青春永驻,愿更多的人拥有像这批艺术家一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