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陵县龙下灌区管理局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必然要求,是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工会作为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必须努力适应劳动关系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定位,履行维护职能,大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在推动形成职工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局面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坚持源头参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是法律赋予工人阶级的基本权利,也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明显特征。工会组织要根据新形势下职工当家作主的要求,充分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坚持源头参与,努力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着力激发职工参与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工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同级工会的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同级工会参加研究,听取工会意见。”《工会法》的这一系列规定,从法律上保障了工会源头参与的权利。工会组织必须积极参与有关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畅通参政议政渠道,建立健全工会向党委请示汇报制度,推进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的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积极参与有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切实配合人大、政府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贯彻职工权益法律法规政策的群众监督,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切实加强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是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改制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凡是关系到职工福利、劳动保护等专项研究必须让职工代表参加。要不断完善职代会的机制、内容和形式,切实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将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务特别是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职工及时了解厂情,更好地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督促企业扩大厂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使厂务公开成为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让更多的职工知厂情、议厂事、参厂政,共谋企业发展。在涉及企业改制、发展战略、兼并扩张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征求职工意见,让决策公开透明,让企业在阳光下运行。
(三)着力协调劳动关系。当前,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利益关系调整导致劳动关系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工会组织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理应发挥更大作为。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倡导工会、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约定行动”。积极推动企业集体协商,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切实参与企业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各类休假、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制度建设,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局面。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二、坚持机制创新,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保障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是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我国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要通过保障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开展帮扶救助,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才能让广大职工干得放心、干得舒心。
(一)完善工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公正合理的企业工资协商共决机制。积极推动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建立工资保证准备金制度及欠薪报告、企业诚信等制度,努力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督促企业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二)完善劳动保护机制。工会要成立劳动法律保障监督委员会,明确职责,建立劳动保障通报制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检查督促、监督制度,组织对各单位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查、检查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对有条件进行整改的督促进行整改。建立完善劳动保护决策机制,充分利用职代会民主决策形式,吸纳职工参与审议员工安全生产与健康劳动保护制度,提高劳动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努力推进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全面加强职工安全健康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素质。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督促企业规范劳动保护基础工作,切实改善劳动工作环境,努力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
(三)完善帮扶救助机制。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整合社会、部门、政策等各类资源,拓宽帮扶领域,丰富帮扶范围,创新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实效,着力构建“党政主导,工会牵头,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社会化维权帮扶工作大格局,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立足于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尽快转变帮扶救助的方式方法,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从物质方面的帮扶向技能、文化、法律、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帮扶转变,将各级帮扶中心建成集帮扶、维权、服务于一体的职工服务中心。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困难群体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职工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只有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努力构建和谐文化,才能真正让职工不断激发职工创造激情,实现企业职工和谐共赢。
(一)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要通过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創新、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推动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激发建功立业的热情。要积极搭建各种技能竞赛和比武的平台,为职工素质提升提供更多机会,为凝聚广大职工力量促发展创造更多条件。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竞赛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情,使广大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增长才干。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钻研业务,掌握绝技绝活,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培训,对技术工人独创的先进操作法进行总结、确认,进而在企业甚至同行业宣传推广,增强一线技术工人的自豪感,激发广大技术工人刻苦钻石技术、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大学校”作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加大职工教育投入,丰富职工培训内容,全面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建立健全技能培训、技能传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四位一体”职工技术素质提升机制,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增强职工工作能力。深入推进职工读书活动和“职工书屋”建设,增强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自觉性,引导职工成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三)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加强职工联络联谊,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文环境,在关注职工经济利益、政治诉求的同时,活跃和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培育昂扬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加强职工文化设施、职工文化团体建设,加大建设投入,提高使用效率,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纳入地方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来建设,搭建面向职工、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类协会,广泛吸纳职工会员,为职工提供文化娱乐和健身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使职工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和谐企业的文化氛围。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必然要求,是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工会作为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必须努力适应劳动关系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定位,履行维护职能,大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在推动形成职工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局面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坚持源头参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是法律赋予工人阶级的基本权利,也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明显特征。工会组织要根据新形势下职工当家作主的要求,充分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坚持源头参与,努力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着力激发职工参与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工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同级工会的意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应当吸收同级工会参加研究,听取工会意见。”《工会法》的这一系列规定,从法律上保障了工会源头参与的权利。工会组织必须积极参与有关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畅通参政议政渠道,建立健全工会向党委请示汇报制度,推进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的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联系与配合,积极参与有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切实配合人大、政府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贯彻职工权益法律法规政策的群众监督,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切实加强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是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改制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凡是关系到职工福利、劳动保护等专项研究必须让职工代表参加。要不断完善职代会的机制、内容和形式,切实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将企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务特别是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职工及时了解厂情,更好地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督促企业扩大厂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使厂务公开成为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让更多的职工知厂情、议厂事、参厂政,共谋企业发展。在涉及企业改制、发展战略、兼并扩张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充分征求职工意见,让决策公开透明,让企业在阳光下运行。
(三)着力协调劳动关系。当前,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利益关系调整导致劳动关系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工会组织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理应发挥更大作为。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倡导工会、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约定行动”。积极推动企业集体协商,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切实参与企业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各类休假、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制度建设,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局面。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二、坚持机制创新,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保障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是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我国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要通过保障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开展帮扶救助,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才能让广大职工干得放心、干得舒心。
(一)完善工资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公正合理的企业工资协商共决机制。积极推动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建立工资保证准备金制度及欠薪报告、企业诚信等制度,努力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督促企业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二)完善劳动保护机制。工会要成立劳动法律保障监督委员会,明确职责,建立劳动保障通报制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检查督促、监督制度,组织对各单位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查、检查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对有条件进行整改的督促进行整改。建立完善劳动保护决策机制,充分利用职代会民主决策形式,吸纳职工参与审议员工安全生产与健康劳动保护制度,提高劳动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努力推进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大力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全面加强职工安全健康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素质。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督促企业规范劳动保护基础工作,切实改善劳动工作环境,努力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
(三)完善帮扶救助机制。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整合社会、部门、政策等各类资源,拓宽帮扶领域,丰富帮扶范围,创新帮扶方式,提高帮扶实效,着力构建“党政主导,工会牵头,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社会化维权帮扶工作大格局,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立足于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尽快转变帮扶救助的方式方法,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从物质方面的帮扶向技能、文化、法律、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帮扶转变,将各级帮扶中心建成集帮扶、维权、服务于一体的职工服务中心。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困难群体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职工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只有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满足职工精神需求,努力构建和谐文化,才能真正让职工不断激发职工创造激情,实现企业职工和谐共赢。
(一)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要通过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創新、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推动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激发建功立业的热情。要积极搭建各种技能竞赛和比武的平台,为职工素质提升提供更多机会,为凝聚广大职工力量促发展创造更多条件。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竞赛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情,使广大职工在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增长才干。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钻研业务,掌握绝技绝活,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培训,对技术工人独创的先进操作法进行总结、确认,进而在企业甚至同行业宣传推广,增强一线技术工人的自豪感,激发广大技术工人刻苦钻石技术、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大学校”作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加大职工教育投入,丰富职工培训内容,全面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建立健全技能培训、技能传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四位一体”职工技术素质提升机制,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增强职工工作能力。深入推进职工读书活动和“职工书屋”建设,增强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自觉性,引导职工成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三)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加强职工联络联谊,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文环境,在关注职工经济利益、政治诉求的同时,活跃和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不断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培育昂扬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加强职工文化设施、职工文化团体建设,加大建设投入,提高使用效率,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纳入地方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来建设,搭建面向职工、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各类协会,广泛吸纳职工会员,为职工提供文化娱乐和健身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使职工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和谐企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