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对临床中药学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极不均衡、发展缺乏内源与外源动力、未能发展出一条适合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是现阶段临床中药学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战略层面上看,临床中药学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微观层面上看,医院是临床中药学发展突破口。医院应注重药师队伍培养,注重实践,积极提升中药师地位,发挥药师优势,取得实质性的成绩,才是扭转药师不利地位,进而推动临床中药学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医院药学;发展现状
临床中药学是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药学与临床诊疗活动相连接的纽带,是保障中药使用安全的基础。但受种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临床中药学发展缓慢,阻碍重重,严重制约了中药的推广应用。
1 临床中药学发展历程及现状
1.2 发展历程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现阶段因历史遗留、传统思想等种种主客观因素,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仍较为缓慢,限制了中药的推广应用。临床药学概念来源于西医,西医注重实验论证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开展临床实践活动,药事活动亦不例外。西医逐渐认识到药学与临床的关联性,临床药学逐渐发展成为药学分支学科。我国于1998年明确将临床中药学独立划分成为中药学二级学科,并开展学科概念界定工作,旨在提高中药药事管理、科研与教学水平,便于对外交流,至此,临床中药学迅速发展[1]。但应注意的是,临床中药学拥并无根之水,是在继承数千年的中医中药理念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临床中药学拥有较深厚的实践基础与历史积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古代,医药不分家,医师往往承担开据处方、制剂、放药职责,随着医疗机构的出现,为提高工作效率,机构内部自觉出现分工,药师职业得到初步确立,但药师职责也因此与临床实践活动想脱离。直至近现代,药房药师已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仅承担制剂、库房管理等后勤保障活动。随后,我国中药学发展缓慢,历经波折,甚至一度陷入停顿。改革开放以后,中药逐渐焕发生机,中药学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与中医药在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社会经济环境大背景密切相关[2]。
1.2 临床中药学发展现状
(1)学科概念基本成熟,在医院药学中的定位得到初步明确,在医院药学中作用得到医学界肯定。以发表文献为例,中国知网收录关键词包含临床中药学的文献已逾四百余篇,其中2008年-2013年便发表了250篇。中医院、综合医院均相继设立有临床中药学相关科室,以满足中药质量分析、不良反应监测等临床中药学实践活动。
(2)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处于起步阶段:①现阶段,临床中药学研究成功主要集中在古方验证、中成药临床实践、处方与药物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实验领域,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监管、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通报等临床中药学具体水平有待提高;②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逐渐在各医科高校设立临床中药学学科,并将临床中药学纳入至药师培养与资格考察内容之中,遴选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在部分高校与研究机构设立了重点实验室,但种种迹象表明,临床中药学发展仍刚刚起步,且发展速度较缓。
2 临床中药学发展现状中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困难
2.1 发展极不均衡
临床中药学发展具有极强的政策应激性,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时,各大高校、大型综合医院与中医院、相关研究机构均相继推出各自的临床中药学发展方略,在短期内也的确推动了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在古方验证、中成药研发、药材活性成分研究、药代动力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发展方略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人才支撑。广大基层医院缺乏发展临床中药学高尖端研究的软硬件条件,长期以来,即没有增加人才储备,又没有添设设施设备,更没有改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临床中药学名存实亡,药师基本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之中。
2.2 发展缺乏内源与外源动力
长期以来,医院药学工作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管理者至医师都没有把临床中药学放在与处方开据、医疗等医疗保健活动相同的地位上,仍认为药师缺乏实践,无指导、监督临床用药能力,仅需要管理好药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药房无法直接创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房成为医院比较尴尬的部门,缺少医院投入,临床中药学发展缺乏内源动力。
此外,我国中药研究水平较日韩等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整个中药市场虽发展迅速,但多集中在零售领域,临床用药劑型、品种少,中药应用仍以传统处方用药为主,而处方权被牢牢的掌握在医师手中,药师几乎无法参与至临床实践活动之中。关于中药制剂的临床活动如用药指导、监督体系尚不健全,中西药联合尚缺乏科学的验证体系,药师自身亦缺乏足够的指导能力。
2.3 未能发展出一条适合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医药具有其独特的理论系统框架,应用现代实验技术、西医实验研究方法,开展中药临床实践活动难免存在偏颇。中药处方用药、疗效判断,多依靠医师经验,依靠医师感性认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国家标准与指导文件实质上仍体现“零和”思维,如在疗效评定中,必定存在无效、有效之说,明确的证候积分界限评价疗效其科学性有待商榷[3]。
3 总结
现阶段,我国临床中药学发展仍较缓慢,面临诸多困境,但这并不是医院与中药师固步自封的理由,基层医院应积极转变观念,转变临床中药学具体服务模式,注重药师队伍培养,让药师积极参与至临床实践之中,建立一条观摩-学习-掌握-应用的中药药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燕清.临床中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中药房,2009,20(27):2158
[2]张翠仙,汪玉梅,赵钟祥,等.英国中医药学科建设对我国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借鉴意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0):874-876.
[3]袁飞.临床中药师的定位于培养[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78-79.
关键词:临床中药学;医院药学;发展现状
临床中药学是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中药学与临床诊疗活动相连接的纽带,是保障中药使用安全的基础。但受种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临床中药学发展缓慢,阻碍重重,严重制约了中药的推广应用。
1 临床中药学发展历程及现状
1.2 发展历程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现阶段因历史遗留、传统思想等种种主客观因素,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仍较为缓慢,限制了中药的推广应用。临床药学概念来源于西医,西医注重实验论证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理念开展临床实践活动,药事活动亦不例外。西医逐渐认识到药学与临床的关联性,临床药学逐渐发展成为药学分支学科。我国于1998年明确将临床中药学独立划分成为中药学二级学科,并开展学科概念界定工作,旨在提高中药药事管理、科研与教学水平,便于对外交流,至此,临床中药学迅速发展[1]。但应注意的是,临床中药学拥并无根之水,是在继承数千年的中医中药理念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临床中药学拥有较深厚的实践基础与历史积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古代,医药不分家,医师往往承担开据处方、制剂、放药职责,随着医疗机构的出现,为提高工作效率,机构内部自觉出现分工,药师职业得到初步确立,但药师职责也因此与临床实践活动想脱离。直至近现代,药房药师已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仅承担制剂、库房管理等后勤保障活动。随后,我国中药学发展缓慢,历经波折,甚至一度陷入停顿。改革开放以后,中药逐渐焕发生机,中药学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与中医药在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社会经济环境大背景密切相关[2]。
1.2 临床中药学发展现状
(1)学科概念基本成熟,在医院药学中的定位得到初步明确,在医院药学中作用得到医学界肯定。以发表文献为例,中国知网收录关键词包含临床中药学的文献已逾四百余篇,其中2008年-2013年便发表了250篇。中医院、综合医院均相继设立有临床中药学相关科室,以满足中药质量分析、不良反应监测等临床中药学实践活动。
(2)虽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处于起步阶段:①现阶段,临床中药学研究成功主要集中在古方验证、中成药临床实践、处方与药物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实验领域,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监管、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通报等临床中药学具体水平有待提高;②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逐渐在各医科高校设立临床中药学学科,并将临床中药学纳入至药师培养与资格考察内容之中,遴选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在部分高校与研究机构设立了重点实验室,但种种迹象表明,临床中药学发展仍刚刚起步,且发展速度较缓。
2 临床中药学发展现状中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困难
2.1 发展极不均衡
临床中药学发展具有极强的政策应激性,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时,各大高校、大型综合医院与中医院、相关研究机构均相继推出各自的临床中药学发展方略,在短期内也的确推动了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在古方验证、中成药研发、药材活性成分研究、药代动力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发展方略需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人才支撑。广大基层医院缺乏发展临床中药学高尖端研究的软硬件条件,长期以来,即没有增加人才储备,又没有添设设施设备,更没有改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临床中药学名存实亡,药师基本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之中。
2.2 发展缺乏内源与外源动力
长期以来,医院药学工作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管理者至医师都没有把临床中药学放在与处方开据、医疗等医疗保健活动相同的地位上,仍认为药师缺乏实践,无指导、监督临床用药能力,仅需要管理好药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药房无法直接创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房成为医院比较尴尬的部门,缺少医院投入,临床中药学发展缺乏内源动力。
此外,我国中药研究水平较日韩等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整个中药市场虽发展迅速,但多集中在零售领域,临床用药劑型、品种少,中药应用仍以传统处方用药为主,而处方权被牢牢的掌握在医师手中,药师几乎无法参与至临床实践活动之中。关于中药制剂的临床活动如用药指导、监督体系尚不健全,中西药联合尚缺乏科学的验证体系,药师自身亦缺乏足够的指导能力。
2.3 未能发展出一条适合中医药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医药具有其独特的理论系统框架,应用现代实验技术、西医实验研究方法,开展中药临床实践活动难免存在偏颇。中药处方用药、疗效判断,多依靠医师经验,依靠医师感性认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国家标准与指导文件实质上仍体现“零和”思维,如在疗效评定中,必定存在无效、有效之说,明确的证候积分界限评价疗效其科学性有待商榷[3]。
3 总结
现阶段,我国临床中药学发展仍较缓慢,面临诸多困境,但这并不是医院与中药师固步自封的理由,基层医院应积极转变观念,转变临床中药学具体服务模式,注重药师队伍培养,让药师积极参与至临床实践之中,建立一条观摩-学习-掌握-应用的中药药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燕清.临床中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中药房,2009,20(27):2158
[2]张翠仙,汪玉梅,赵钟祥,等.英国中医药学科建设对我国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的借鉴意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0):874-876.
[3]袁飞.临床中药师的定位于培养[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