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或者通俗一点说作文,是几十年来困扰语文教学的痼疾。整个一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主。前几年竟然出现了"误尽天下苍生的是语文"的说法。更让人不可思议地是:一个整日用语言,学语言,会思想的人居然不会写作。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实践,作文的"原材料"贫乏。由于缺乏素材,只得东拼西凑,作文成了一种负担。二是教师主观意志命题作文太多,学生本来就缺乏生活,又要写出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命题作文,只能是勉为其难。
世纪之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给我们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课标》明确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高中作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重视对生活的体验。叶圣陶先生就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而这"积蓄"归根结底在于生活。只有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习作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发表的欲望",从而欣然命笔"不吐不快"。 "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怎样体验呢?最重要的当然是观察与积累。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中学 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 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 ,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 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 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准确性。此外,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 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就能根据需 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由近到远,由今到古,通过广泛联想,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时空的材料按照某种特征 或写作目的组织起来,思接千载,情通万里,澎湃时间长河,激荡空间风云,使文章内容生动,立意升华。 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托尔斯泰有一句话:"教育的唯一规范就是自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多渠道地创设自由的、情感化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作文的动机(甚至是冲动)。在整个实践中,学生始终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创作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品质和写作兴趣,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作?叶圣陶先生说的好:"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课标》也明确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作滋养自己的德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概言之,只有当写作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学生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发挥,作文教学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学生写作品质(对写作训练的认识、兴趣、态度、方法和习惯),是取得作文教学显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良好的写作品质和写作兴趣的培养应作为写作的入门训练和基本功来抓。只有学生把作文作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去。
二、开展丰富的语文专题活动,创设写作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写作。
定期组织作文竞赛,故事演讲会等,以学生自命题为主,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写作风格,个性化的语言)。开展作品展品活动: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手抄报、剪报等作品展品活动。开展写作交流活动。组织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或朗诵自己的美文佳作(自命题作文),或述说自己的写作历程,或发表自己的创作经验,或建构自己的创作理论……组织和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积极投稿。让少数学生的成功去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氛围营造好了,学生就会轻松快乐地写作。
三:软化评估要求,不失时机给予肯定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感是人们渴望获得的自然情感之一。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写作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的作文"闪光点"。对他们的作文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只要他们或标题拟得新颖别致或开篇简洁明快,或在行文中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修辞,一个新颖得体的词语等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或在讲评作文时当众赞美,或在批阅作文时不忘用笔加以表扬。教师的表扬鼓励犹如给学生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学生定会再接再厉、信心倍增。譬如,我班学生小吴在一次作文中针对"事必躬亲"的原意,认为事必躬亲不仅在一日千里的信息社会中无法实行,而且也有悖于人与人之之应互相信任的交往原则,从而提出"'事必躬亲'可休矣"的新论。尽管小吴的这次作文语言枯燥、行文呆板,但我在批语中还是写上了"推陈出新、独树一帜"的评语,鼓励学生向求新、求异的方向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但如何更好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相信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世纪之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给我们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课标》明确了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能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从以上目标可以看出,高中作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重视对生活的体验。叶圣陶先生就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而这"积蓄"归根结底在于生活。只有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习作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发表的欲望",从而欣然命笔"不吐不快"。 "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怎样体验呢?最重要的当然是观察与积累。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中学 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 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 ,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 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 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准确性。此外,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 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就能根据需 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由近到远,由今到古,通过广泛联想,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时空的材料按照某种特征 或写作目的组织起来,思接千载,情通万里,澎湃时间长河,激荡空间风云,使文章内容生动,立意升华。 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托尔斯泰有一句话:"教育的唯一规范就是自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多渠道地创设自由的、情感化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作文的动机(甚至是冲动)。在整个实践中,学生始终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创作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品质和写作兴趣,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作?叶圣陶先生说的好:"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课标》也明确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作滋养自己的德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概言之,只有当写作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学生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发挥,作文教学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学生写作品质(对写作训练的认识、兴趣、态度、方法和习惯),是取得作文教学显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良好的写作品质和写作兴趣的培养应作为写作的入门训练和基本功来抓。只有学生把作文作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去。
二、开展丰富的语文专题活动,创设写作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写作。
定期组织作文竞赛,故事演讲会等,以学生自命题为主,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写作风格,个性化的语言)。开展作品展品活动: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手抄报、剪报等作品展品活动。开展写作交流活动。组织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或朗诵自己的美文佳作(自命题作文),或述说自己的写作历程,或发表自己的创作经验,或建构自己的创作理论……组织和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积极投稿。让少数学生的成功去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氛围营造好了,学生就会轻松快乐地写作。
三:软化评估要求,不失时机给予肯定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感是人们渴望获得的自然情感之一。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写作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的作文"闪光点"。对他们的作文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只要他们或标题拟得新颖别致或开篇简洁明快,或在行文中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修辞,一个新颖得体的词语等等,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或在讲评作文时当众赞美,或在批阅作文时不忘用笔加以表扬。教师的表扬鼓励犹如给学生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学生定会再接再厉、信心倍增。譬如,我班学生小吴在一次作文中针对"事必躬亲"的原意,认为事必躬亲不仅在一日千里的信息社会中无法实行,而且也有悖于人与人之之应互相信任的交往原则,从而提出"'事必躬亲'可休矣"的新论。尽管小吴的这次作文语言枯燥、行文呆板,但我在批语中还是写上了"推陈出新、独树一帜"的评语,鼓励学生向求新、求异的方向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但如何更好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相信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