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豫北,烩面馆比比皆是,很多人家都能自做自吃。可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乡下人吃一顿羊肉烩面,却是一件奢侈的事。
那一年,張林在新乡读中专。
秋后爹从老家寄信过来,说今年柿子丰收了,家里卖八分钱一斤,问张林新乡的价钱贵不贵。张林一打听,漤好的柿子可卖到两毛五,便赶紧写信告诉了爹。
过了一周,张林正和同学们做课间操,有人喊他说校门口有人找。张林跑去一看,爹笑眯眯地站在那里,还是那件对襟布衫,脚上穿着姐纳的千层布鞋,肩上搭一条毛巾。张林欢喜地跑过去,问:“爹,你咋来的?”
“走来的。”爹朝旁边一指,“我来卖柿子。”
满满一车柿子,红嘟嘟的真好看。车子是老家那种独轮小车,两根车把中间系一根宽布襻带,搭在肩上省力气。老家到新乡150多里路,张林瞅瞅爹,又瞅瞅满满一车柿子,问爹:“走了几天?”“昨儿个鸡叫头遍打家里出来,山路不好走,天擦黑儿才到县里;今儿个天不明从县里上路,一直走到这会儿。”
张林心里一阵发烫,忙对爹说:“先去宿舍歇歇脚吧!”说罢来到小车旁,扎下马步,把布襻带朝肩上一搭,两手抓住车把,腿一挺就站了起来。爹在一旁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你这会儿是中专生了,同学瞧见了会笑话你。”“你推车他们才笑话我呢!”张林推车就走。
张林一直把车推到宿舍楼跟前,果然招来好多吃惊的目光。
中午和爹去餐厅吃饭。爹一身老农装束挺扎眼,又有不少目光投来。有一个同学低声问张林:“家里来的老乡?”张林往爹身边靠了靠,底气很足地回答道:“这是俺爹!”这一声,叫得爹心里热乎乎的。
爹住在学校,白天出去卖柿子,中午饭在外面吃。晚上,张林给爹打来洗脚水,问爹:“你在街上吃的啥饭?”
“羊肉烩面。”
爹说罢擦擦嘴,一副味道好极了的样子。张林笑了笑,心说:羊肉烩面的味道再好,也不能从中午留到晚上,爹真是没吃过啥好东西。
过一天再问,仍说吃的羊肉烩面。瞧爹那高兴的样子,显然是很爱吃。
爹卖完柿子要走,给张林留下一叠毛票,叫张林买书看:“你打小就爱看书,咱家难,买不起。你为了借人家的书看,放学后去给人家割猪草,爹一直没说什么,其实心里很难受哩!”说着眼圈红了。
就在这年冬天,爹的肺病犯了,跑过几家医院,说是肺癌,用了不少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眼看不行了。张林守护在病床前,瞧爹眼中分明有什么话要说,问爹,爹生满皱纹的脸生硬地笑了一下,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那次……爹去卖柿子,见那羊肉烩面,嘴里都快流口水了,老想吃一碗,可是舍不得那几毛钱,天天闻着那香味啃你娘给烙的饼……嘿嘿,快入黄土的人,咋就这么贱,又想起那香味了……”张林紧握住爹的手,泪水吧嗒吧嗒砸在床沿上。
说什么也得让爹吃上一碗羊肉烩面!张林站起身就往外跑。不一会儿,张林端着一碗香喷喷的羊肉烩面进来。看到满头大汗的儿子,爹嘴角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夜里,爹就去世了,脸上依然挂着笑。
(摘自《郑州日报》)
【赏析】
文章第一段交代以前吃烩面是“奢侈的事”,这一笔看似随意,却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待爹临终前说出实情,我们方知这一伏笔的用意所在,也不禁为父子之间的真情所打动。爹的勤劳俭朴让人感叹,而张林对爹的尊重和孝心则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那一年,張林在新乡读中专。
秋后爹从老家寄信过来,说今年柿子丰收了,家里卖八分钱一斤,问张林新乡的价钱贵不贵。张林一打听,漤好的柿子可卖到两毛五,便赶紧写信告诉了爹。
过了一周,张林正和同学们做课间操,有人喊他说校门口有人找。张林跑去一看,爹笑眯眯地站在那里,还是那件对襟布衫,脚上穿着姐纳的千层布鞋,肩上搭一条毛巾。张林欢喜地跑过去,问:“爹,你咋来的?”
“走来的。”爹朝旁边一指,“我来卖柿子。”
满满一车柿子,红嘟嘟的真好看。车子是老家那种独轮小车,两根车把中间系一根宽布襻带,搭在肩上省力气。老家到新乡150多里路,张林瞅瞅爹,又瞅瞅满满一车柿子,问爹:“走了几天?”“昨儿个鸡叫头遍打家里出来,山路不好走,天擦黑儿才到县里;今儿个天不明从县里上路,一直走到这会儿。”
张林心里一阵发烫,忙对爹说:“先去宿舍歇歇脚吧!”说罢来到小车旁,扎下马步,把布襻带朝肩上一搭,两手抓住车把,腿一挺就站了起来。爹在一旁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你这会儿是中专生了,同学瞧见了会笑话你。”“你推车他们才笑话我呢!”张林推车就走。
张林一直把车推到宿舍楼跟前,果然招来好多吃惊的目光。
中午和爹去餐厅吃饭。爹一身老农装束挺扎眼,又有不少目光投来。有一个同学低声问张林:“家里来的老乡?”张林往爹身边靠了靠,底气很足地回答道:“这是俺爹!”这一声,叫得爹心里热乎乎的。
爹住在学校,白天出去卖柿子,中午饭在外面吃。晚上,张林给爹打来洗脚水,问爹:“你在街上吃的啥饭?”
“羊肉烩面。”
爹说罢擦擦嘴,一副味道好极了的样子。张林笑了笑,心说:羊肉烩面的味道再好,也不能从中午留到晚上,爹真是没吃过啥好东西。
过一天再问,仍说吃的羊肉烩面。瞧爹那高兴的样子,显然是很爱吃。
爹卖完柿子要走,给张林留下一叠毛票,叫张林买书看:“你打小就爱看书,咱家难,买不起。你为了借人家的书看,放学后去给人家割猪草,爹一直没说什么,其实心里很难受哩!”说着眼圈红了。
就在这年冬天,爹的肺病犯了,跑过几家医院,说是肺癌,用了不少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眼看不行了。张林守护在病床前,瞧爹眼中分明有什么话要说,问爹,爹生满皱纹的脸生硬地笑了一下,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那次……爹去卖柿子,见那羊肉烩面,嘴里都快流口水了,老想吃一碗,可是舍不得那几毛钱,天天闻着那香味啃你娘给烙的饼……嘿嘿,快入黄土的人,咋就这么贱,又想起那香味了……”张林紧握住爹的手,泪水吧嗒吧嗒砸在床沿上。
说什么也得让爹吃上一碗羊肉烩面!张林站起身就往外跑。不一会儿,张林端着一碗香喷喷的羊肉烩面进来。看到满头大汗的儿子,爹嘴角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夜里,爹就去世了,脸上依然挂着笑。
(摘自《郑州日报》)
【赏析】
文章第一段交代以前吃烩面是“奢侈的事”,这一笔看似随意,却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待爹临终前说出实情,我们方知这一伏笔的用意所在,也不禁为父子之间的真情所打动。爹的勤劳俭朴让人感叹,而张林对爹的尊重和孝心则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