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限氧SBR处理低C/N生活污水SNDPR启动及N2O释放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henzhuo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厌氧-限氧方式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采用逐步降低进水碳氮比(C/N)方式驯化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启动了低C/N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过程(SNDPR),并考察了SNDPR内PAOs、GAOs间竞争关系及系统脱氮除磷性能过程N2O释放特性。结果表明,C/N=7.0,SBR限氧段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为83.5%和90%以上,N2O产量为0.54 mg/L;C/N=3.0~3.5,脱氮和除磷效率分别降至60.1%和80.5%,N2
其他文献
通过体外生物降解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探究止血粉的主要成分,阐明其生物降解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使用止血粉提供代谢依据。通过三氟乙酸体外降解止血粉,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产生的单糖物质,从而确定止血粉的组成。利用离子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止血粉在37℃、pH=6.9和Ca 2+存在的条件下,经α-淀粉酶作用不同时间后的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等含量,研究止血粉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止血粉酸降解后得到的单糖皆为葡萄糖,止血粉中葡萄糖的含量为97.8%±2.6%;且止血粉在37℃α-淀粉酶作用下,淀粉含量随着降解时间延
为研究水汽在细颗粒物粗糙表面上的异质核化特性,基于Fletcher经典核化理论、分子运动学理论等提出了一个考虑水汽分子表面扩散机制、线张力、粗糙度的异质核化模型,并将理论预测的临界过饱和度与已有的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线粗糙度因子、表面粗糙度因子对临界成核自由能、成核速率、临界过饱和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表面光滑的细颗粒物相比,粗糙表面的细颗粒物与水汽间的微观接触角更小,细颗粒物的润湿性更好,更易于发生异质核化凝结;在线张力为负时,细颗粒物的表面越粗糙,其成
干气密封启停阶段的端面接触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揭示端面发生接触时的力学特性以保证干气密封稳定运行,运用统计学接触理论和等效阻尼思想,考虑密封环材料属性,推导出适用于分析干气密封干摩擦界面法向动态接触刚度和动态接触阻尼的解析模型,并通过实验测得密封环真实表面形貌,确定了接触模型的初始参数。探究干气密封端面发生接触时动态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态接触刚度随接触比压、扰动振幅的增大而增大。扰动频率对动态接触刚度的作用效果远小于接触比压或振幅对接触刚度的作用效果。动态接触阻尼随接触比压的增大
药典2015版,只有红花和西红花的薄层鉴别,以乌头碱计的毒性成分含量限定。由于藏成药方剂大,组成复杂,为控制质量,对所含药材的组织,细胞及其内含物的特征,加以显微鉴别,作为鉴定依据;增加了部分药材的薄层鉴别,君药西红花指标性成分的西红花苷I和Ⅱ的含量测定(西红花苷I在33~330μg,西红花苷Ⅱ在62μg~3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二十五味珊瑚丸的质量。
菜油甾醇作为甾体药物(孕酮、雄烯二酮、氢化可的松等)的重要合成前体已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了10种不同来源的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冰状物质,广泛分布于海底和冻土区的沉积物中,资源量巨大,有望成为未来接替能源.在已发现的资源中,有一种类型的天然
为探究湍流效应对S-CO2干气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螺旋槽干气密封为研究对象,引用考虑离心惯性力效应的湍流Reynolds方程,选择Ng-Pan湍流系数表达式,采用物性软件REFPROP对CO2真实物性进行计算。之后,根据普适能量方程,通过引入包含湍流效应、离心惯性力效应的平均速度,建立了可压缩流体简化能量方程。通过对湍流Reynolds方程与简化能量方程进行耦合求解,分析讨论了不同工况参数与平均膜厚下湍流效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湍流效应使得气膜流场内压
以大港油浆为原料,流化焦化焦粉为载体,考察其转化反应特性,为油浆高价值利用技术的开发提供指导。首先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大港油浆和焦粉的热分解特性进行研究,之后分别以石英砂和焦粉作为热载体,探究大港油浆流化热转化反应规律。温度为500℃时,石英砂裂解液体和气体收率分别为85.54%和1.24%,相应的焦粉裂解液体和气体收率分别为84.02%和1.77%,说明与石英砂相比,焦粉具有促进热转化的作用。综合红外及GC-MS对油浆及其液体产物的分析结果,流化热转化实现了油浆中芳烃组分的富集,且焦粉裂解液体中芳烃富集效果
以生物滴滤塔(BTF)去除高浓度H2S废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维轴向扩散反应器模型和双基质生物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基质模型和双基质模型在不同H2S入口浓度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双基质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了生物膜中H2S的动态去除过程,考察了BTF在不同液相H2S浓度和空床停留时间条件下的除臭性能。研究表明,当生物膜表面H2S浓度为7589.3 mg/m3时,生物膜中传质
以丙烯酰胺单体、碳纳米管和无水氯化锂为原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吸附剂,该吸附剂呈水凝胶形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同步热分析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用恒温恒湿箱测试了复合吸附剂的动态吸附/解附性能以及平衡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凝胶复合吸附剂在25℃和75%RH下,平衡吸附量高达1.75 g/g,是硅胶基复合吸附剂的2.5倍以上;并在45℃环境中解吸出70%的吸附水量;采用线性驱动力模型拟合计算了相同工况的动态吸附速率,与国内外其他复合吸附剂相比,本文吸附剂的吸附速率系数和吸附量均有很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