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将孩子培养成长,家庭要和学校做到紧密配合、携手合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学生的使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和家校共育成为教育的整体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两者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科学合理的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深和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种全新而又便捷的教育方式,运用好互联网这一媒介,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模式下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仅仅具有文化知识难以改变命运,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信息时代立足和发展。推行素质教育不仅是落实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要切实做好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家校共育才能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品行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也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重要纽带。将学生培养成才,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家长和教师联手共同教育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平台引入了校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教育具有非常方便快捷的优势,能够推进家庭和学校做到随时随地的沟通,通过利用QQ群、微信群、学校网站等网络平台,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使传统的单点家校沟通变成多点交织的网状结构,互联网为家校共育带来了新途径。
二、互联网模式下家校共育的方法及作用
(一)建立班级网站
要想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优势进行家校共育,首先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班级数据库,然后建立班级网站,邀请任课老师和家长加入其中,从而实现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交流的目的。通过建立班级网站,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家长通过登录和浏览班级网站,可以方便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获取教师对学生学习建议的信息等,从而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重视学生,并根据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出来的爱好和天赋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创办网络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变迁,网络日渐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工具。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下,学校要采取实际行动,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认知的素质教育,努力创办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带给学生的益处是多样的,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还能使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课后学习中,更好地监督和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单靠课本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网络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学习内容。学校开办远程教育,可以方便学生在家里利用网络设备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家长也能跟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为家校共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QQ群、微信群,促进家校共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随时随地都在与网络打交道。QQ群和微信群能够实现多人会话聊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聊天交流工具,使人际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将QQ群和微信群引入到家校共育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教师邀请家长加入群聊,能够有效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增进家长与教师的联系,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学习体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家庭作业并发送到QQ群和微信群之中,家长查看群聊信息可以及时地获知孩子的作业内容并对孩子进行督促和辅导。另外,通过群聊,家长可以随时跟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如何更好地教育培养孩子共同探讨和协商,携手推进孩子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校共育有利于增进家长和教师的密切联系,便于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和获取学生学习信息,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時也为教师反馈学生情况提供了重要媒介,推进家校共育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田丽宏.浅谈家校“共育”新思路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7(47).
[2]彭丽云.班级QQ群:高校班主任德育的新天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城区小学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17]GHB38)。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两者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科学合理的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深和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种全新而又便捷的教育方式,运用好互联网这一媒介,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模式下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仅仅具有文化知识难以改变命运,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信息时代立足和发展。推行素质教育不仅是落实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要切实做好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家校共育才能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品行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也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重要纽带。将学生培养成才,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家长和教师联手共同教育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平台引入了校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教育具有非常方便快捷的优势,能够推进家庭和学校做到随时随地的沟通,通过利用QQ群、微信群、学校网站等网络平台,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使传统的单点家校沟通变成多点交织的网状结构,互联网为家校共育带来了新途径。
二、互联网模式下家校共育的方法及作用
(一)建立班级网站
要想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优势进行家校共育,首先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班级数据库,然后建立班级网站,邀请任课老师和家长加入其中,从而实现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交流的目的。通过建立班级网站,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家长通过登录和浏览班级网站,可以方便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获取教师对学生学习建议的信息等,从而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重视学生,并根据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出来的爱好和天赋进行培养,从而更好地推进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创办网络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变迁,网络日渐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工具。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下,学校要采取实际行动,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认知的素质教育,努力创办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带给学生的益处是多样的,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还能使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课后学习中,更好地监督和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单靠课本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网络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学习内容。学校开办远程教育,可以方便学生在家里利用网络设备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家长也能跟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为家校共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QQ群、微信群,促进家校共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随时随地都在与网络打交道。QQ群和微信群能够实现多人会话聊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聊天交流工具,使人际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将QQ群和微信群引入到家校共育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教师邀请家长加入群聊,能够有效地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增进家长与教师的联系,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学习体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家庭作业并发送到QQ群和微信群之中,家长查看群聊信息可以及时地获知孩子的作业内容并对孩子进行督促和辅导。另外,通过群聊,家长可以随时跟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如何更好地教育培养孩子共同探讨和协商,携手推进孩子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校共育有利于增进家长和教师的密切联系,便于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和获取学生学习信息,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時也为教师反馈学生情况提供了重要媒介,推进家校共育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田丽宏.浅谈家校“共育”新思路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7(47).
[2]彭丽云.班级QQ群:高校班主任德育的新天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城区小学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17]GHB3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