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文铁钱来龙去脉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钱中有种“民国通宝”背“一文”的机造铁钱,由于非主流币材,除了不见于金银币论述文章内,在铜镍铝等钱谱也不见收录。或许醉心古钱的认为这是机制币,专注机制币的又觉得它是方孔钱。虽有“天津造”的说法,但无可靠依据,因此常被列为“铸地不详”、“用途不明”。归属的困惑加妾身未明,藏友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中国传统的方孔制钱基本用铜,数千年来皆以浇铸法制造,在物价稳定及社会封闭的情况下历久不衰。直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事件造成清代最重要铜产地云南与京津地方的运送出了问题,加上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发生“杜文秀起义”,更造成币材供应陷于停顿状态。由于各局纷纷停铸,到了光绪年全国已处处钱荒;北洋机器局虽曾尝试以“洋法”试造一文铜钱,但仍然无法应付铜价的持续上涨,钱荒依旧。据海关《1892-1901十年报告书》,进入20世纪后天津地区的传统制钱实质上已消失无踪,盛行的是漫无限制的新式机造十文与二十文铜元。
  制造一文铜钱,得不偿失,各省自然不会再铸。然而,此时中国的物价虽已因通货膨胀而上扬,但一文钱仍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计算单位。由于铜价高居不下,想发行一文面额的硬币只有从币材着手。自然界中蕴藏量最丰富又最廉价的金属之一——铁就成了选择的对象,“民国通宝一文”铁钱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按史料及实物,中国使用铁钱的历史很早,两宋时代颇为兴盛。
  此民国初年所造的铁钱,铭文上没有年份及产地,故长久以来都处于待考状态。所幸1917年上海出版的英文《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分会年刊》(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意大利驻华使馆参赞罗斯(Giuseppe Ros)发表了一篇《中华民国钱币》(“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China)。罗斯撰写此文时,曾参访主要造币厂搜集资料,并有服务于中国海关、邮政等单位洋人协助,讯息提供者包括雕刻师乔治本人,因此有许多罕为人知的内部消息,详实可靠。该文中即记载了这枚罕见的民国一文铁钱。
  罗斯是这么叙述的:1913年(民国二年)时,天津造币总厂进行了一项尝试,制作一种式样简洁的铁质一文制钱。只压印了少数的币样,未发行流通。原因是总厂当局在模具完成后,了解到以铁造币并不合适而没有继续进行。文后附照片图及说明包括规格为重5克、直径24毫米、光边等。简短的介绍让吾人完全明白其来龙去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又一例证。这枚“民国通宝”一文方孔铁钱以往或因背景欠详的缘故,没有引起泉界应有的重视。2010年香港黄华枢旧藏拍卖时,目录上的资料还是由笔者提供的。如今其问世恰满一百年整,特为文志之,以飨同好。
其他文献
靠工资搞收藏确实不易,要搞出一番成就就更难了,尤其是当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什么都商品化了。  过去老一辈艺术家们讲情义、给情面,对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守得不是那么紧,更不好意思启齿讲费用,或你想给多少就多少,人情味很浓;现在讲实际、看实惠,铜臭味较重。过去关系好的、走访紧密的,写幅字、画幅画、题个斋名或题个签之类的叫娱乐娱乐、大家玩玩,带些茶叶、水果、点心之类的物品相互走往,纯属君子之交;现在大家手
期刊
说起吃,我们中国老百姓向来是食为天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然除了喂饱肚皮以外,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从古至今不间断的文脉。那么些独立于世界餐饮文化之林的烹饪手法,除了民间世代流传的之外,还被许多文人墨客记录了下来。古老的我们且不去考证,光看民国时期以来,那么些文人墨客几乎都是好吃的。  比如京剧四大名旦各有食好,尚小云是其中最讲究的美食家。过去大凡一些名角,几乎
期刊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抗拒文字对美食描写的诱惑,于是如法炮制。  最近的印象是笔者有一位朋友,模仿王世襄老先生的做法“焖葱”,因为王老先生曾经提到过也可以把海米换成干贝,所以这位来自沿海地区的朋友也如此这般。以他那“三脚猫”的厨艺,结果可想而知,他把失败归结为“葱煎老了”,当然从此也不再敢轻易尝试。  更早一些的比如十来年前读《红楼梦》,虽然什么茄鲞、糟鹅信之类不是我等平民百姓能贸
期刊
中国乃当今世界上一切用筷进餐习俗的母国。自古以来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为筷为助,故筷古称硅。”筷最早之名称箸,直至魏晋南北朝时,箸有了新的写法——硅。《三国演义》第21回载:“今天下英雄帖,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硅落于地下。”由此可知箸与硅虽然音同字不同,都是筷名,但含义不同,硅者有赞美,古筷助人为乐之意。  清代袁枚说过一句名言:“美食不如美器”。如何理解?在我看来,再好
期刊
想买,但不知买什么  要想读懂这本有关博物馆衍生品的“生意经”,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在人们心中到底是什么模样?正所谓知己知彼,才好有的放矢。那么人们对内地博物馆衍生品的满意度到底如何,以下三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8月,谷风到西安旅游,专程去了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接近尾声,谷风便想选购两三件有关兵马俑的纪念品,那么这里都有什么样的纪念品呢?1米多高的兵马俑复制品、变形的Q
期刊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合一,人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备食物,这样的食物得天地之精气。不时不食,作为中国人的养生智慧中的第一要义,已经流传千年。  不时不食,说的是自然的秘密。  三月清风微拂,郑板桥在泛潮的宣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诗:“江南鲜笋趁鲥鲜,烂煮春风三月初”。 在江南,这个时节正是吃鲥鱼的良辰,一期一会,等的好比是久别的情人。  所谓“鲥鱼”,犹如候鸟,春季顺长江溯流而上,到中下游一带产卵繁殖,按
期刊
古老的香文化为何在近几年突然复苏?香传当代,又会有哪些新变化?  收藏市场里、网络上、拍卖会上,沉香制品热卖;品香会、香文化讲座成为当下的一大热门……玩香、品香在近几年来被视为雅事,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中国的香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直至清末因战乱、西方文化的传入、文人传统的割裂等等社会与文化的因素而中断,而这个断层大概在七八年前才接续上。古老的香文化为何在近几年突然复苏?香传当
期刊
在很多时候,好吃的人一般厨艺都很好。“吃货”们互相攀比自家厨房,可是比攀比厨艺更欢乐的事。其实,在古代,厨房可是一个极重要的所在。比如说我们都熟知的灶王爷即灶神,平日就生活在厨房里。  当然,古人做饭烧菜的地方并不叫厨房,而是叫灶房,顾名思义,就是灶王爷的房子——管辖权分明。  灶房中最重要的配件便是灶了,即生火做饭的地方。古代没有天然气,加热设备就是最原始的植物点火。我们常见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樵
期刊
清宫以保和殿下三阶为界,阶前称外朝,阶后称内廷。前朝的宴膳机构为光禄寺,承办清政府循例举办的各类朝宴,即国宴。本文说的是内廷的宴膳机构——御茶膳房和皇家的膳事,也算是对历史的一种文字收藏吧。  御茶膳房是御茶房和御膳房的合称。先说御茶房,是承办乳茶(奶茶)和各种清茶之所,自清初设置后一直无甚变化。熬乳茶者皆为蒙古茶役,可见乳茶是满蒙的传统饮品。制作方法是牛乳一镟(一镟相当于今天的三斤八两),置桶内
期刊
鹿“食则相呼,行则同旅,居则环角向外以防害”,古代先祖们将鹿这种群居的习性推及人类,以鹿喻宾朋,以“鹿鸣”为宴会宾客之乐。《诗经·小雅·鹿鸣》中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后来,所谓“鹿鸣宴”也就有了大宴群臣嘉宾的意思。南朝时《宋书·符瑞志》中也有记载:“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德备则至。”还有,“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  鹿的形象最早出现在玉器中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