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与逻辑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p2002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化教育是当代教育体系和方法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我国现代电化教育始于20世纪初期,其实施目的主要在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即是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进行研究,简单地介绍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并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和发展逻辑进行论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化教育;早期特点;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49-01
  一、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在1932年到1936年期间,这一时期仍处于民国阶段,由当时的教育电影协会提供支持,提出了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模式,当时的电化教育并不仅针对于学生,而是对民众进行教育,其内容也以救国、强国等宣传为主。因此可以说这一阶段我国的电化教育是以宣传教育为主。第二阶段则是在1936年到1949年至今,旧时民国政府也正是在1936年时才将这种结合影片的教育方式成为“电化教育”,并且由当时的旧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民间的各类教育组织也开始逐渐增加,此时的电化教育则是以传播知识、提高民众素质为主的教育方式。第三阶段也就是新中国早期电化教育调整阶段,是党中央在国内完全解放后对旧政府的电化教育机构进行的重新调整,并由文化部对各类教育类幻灯片和电影尽心管理,也是现代电化教育的前身阶段。
  二、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
  (一)诞生于对抗当中
  我国的电化教育与美国相比,其最大的差异就是该教学理念是由美国提出并首个用于实践的,因此在美国国内电化教育拥有者极深厚的技术基础,民众的接受程度也普遍较高。而我国在施行早期电化教育时却困难重重,因为这与国内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矛盾。首先,民国时期美国对于我国政治的干涉行为较强,西方列强和日本殖民者均妄图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来同化中国,因此电化教育在早期施行阶段被视为“崇洋媚外”的行为,很多传统教育者并不看好這一教学方法[1]。其次,电化教育实际上是由我国早期留学生引入国内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的用意在于强化民众素质,进而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但这种做法与清政府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类似,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二)发展动力与救亡图存相依
  在20世纪初期,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转型时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和军阀混战刚刚结束,国内民生和经济发展均处于颓败状态。当时国内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为我国总结了五大内患,分别是穷、弱、愚、私、乱。而正是基于这种民族存亡的危险时期,部分留学海外的有识之士开始利用教育来改变国运。在当时,电影是宣传教育的主要工具,其教育影响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当时的很多电影也有着“七分思、三分乐”的说法,也就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电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救亡图存的大教育背景影响下,早期的电化教育的内容也均是启发民智、自强不息等主题的,并且从最早的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静态到动态电影均是由早期的电化教育所推动的。
  (三)注重教育规模和效果
  时至今日电化教育的核心特点也是提升教育中的教学效率,这一教学效率可以从个人和整体两个方面来讲。其中针对个人素质教育时,电化教育能够提升个人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且将这种知识深化为个人素质;而在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时,电化教育则能够扩大影响范围,并且能够使一个地区内的民众获得相同的教育,以提升地区群众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了当时我国国力的改善和民众意识的觉醒[2]。
  三、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逻辑
  发展逻辑也就是一项事物在历史当中的发展规律,在研究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逻辑时应该从教育技术发展的深层次进行研究,进而实现对电化技术发展逻辑的了解。
  媒体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人的意识和行为,是人类发展当中记录各类事件的重要工具。教育工作本身则是人类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其生产和受益的对象均是思维复杂程度较高的人类自身,也就要求各类媒体技术以工具行为介入到教育工作中时,其必须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在早期的电化教育当中,媒体技术是作用于教育,提升教学效率,满足被教育者需求为目的进行发展。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凸显了媒体技术“工具”的逻辑性,也就将其称为教育工具论。
  在明确了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后,就可以进一步了解电化教育发展的逻辑。我国早期的电化教育发展逻辑就是以工具论作为起始,逐渐向媒体改造论发展。随着现代的电影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教育的发展逻辑也必然不会仅被局限于强国、救国,而是向着更好地启发民智、完善学术理论、提高教学效率等方向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其必然会继续扩大受教育者的覆盖面,并打破传统“师生”角色的界限,并且弱化教育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进一步促进国内教育工作的发展。
  结语: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诞生于动荡的时期,其发展特点与救亡图存、启发民智等有着密切的关联。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内环境发展稳定,电化教育也必将向着更加高效、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滢.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02):5-12.
  [2] 徐红彩.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视野中的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历程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2(11):115-120.
  [3] 杨登峰.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研究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12-13.
  作者简介:
  王琳,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师,兰州,73007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分子化学》作为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基础课,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并称为“第五大化学”。本文根据作者本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注重绪论课的教学、优化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总结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教学实践、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O63-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大商业时代社会市场的需要,分析和探讨了目前国内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存在的两个共性问题,并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提出构建和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既符合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培养具有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而言,同样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商业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
期刊
[关键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为了适应这一环境,需要培养人们过硬的心里素质。而小学生正是心里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最佳时期,但往往由于小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心里素质极为脆弱,且在与人交流和沟通方面也并不擅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格外关注小学生的心里教育,将心里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知识教育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里健康教育;合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期刊
[摘 要]钢琴近年来我国的发展越来越红火。一方面钢琴课时音乐专业院校或者是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科目以及必修课程,也是专业学习的重点所在。各个音乐院校的不断扩招,各个综合院校也开始增设音乐专业,使得对于钢琴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年轻父母对于孩子特长教育的选择,也多偏向于钢琴,也促使钢琴快速的进入到普通家庭中,日渐成为了音乐爱好者学习以及了解音乐的首要选择。因此文章重点就钢琴学习中钢琴基本功练习的重
期刊
[摘 要]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是一种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寻找新媒体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模块式教学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拟通过探讨互联网+ 环境下的模块式警务英语教学模式在高职警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力求找到更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使高职院校警务英语课堂教学有突破性的改观。  [关键词]互联网+;模
期刊
[摘 要]网络化对外语教学中的支持作用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通过在线学习、实时互动、面对面的真实课程环境三个环节紧密联系,增强了外语学习中的交互性。本文针对司法警务英语口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现实情况,提出了适应于警察专业高职专科职业院校口语教学的网络化课程设计方案。初步的教学实践探索结果表明,网络化教学是对于课程教学的有力充实,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司法警务英语口语教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古诗文时运用了“添字朗读抒真情,巧拟对联析名篇,妙写律诗品美文,再造作文拓诗境”四种创意阅读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添字 ;朗读 ;真情 ;巧拟 ;对联 ;名篇; 妙写 ;律诗; 美文 ;诗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48-01  当前,在初中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
期刊
[摘 要]从上一个世纪末开始出现的一些悖逆理性传统的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流派。包括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等。  [关键词]现代主义;思潮;流派;印象;野兽;立体;表现;未来;达达;超现实;抽象;波普  中图分类号:J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47-01  什么是现代主义?按照一般的理解,现代主
期刊
[摘 要]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进行校园规划和设计的新趋势。本文以某大学校园环境为虚拟空间,以Unity3D为开发平台,采用场景建模软件,结合使用编程语言进行交互,并与HTML进行整合,共同开发完成虚拟校园。  [关键词]Unity3D;三维;数字校园;漫游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45-01  1 前言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状态下,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生活、学习、工作、交通等等都已经离不开网络,在给人们带了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如今网络技术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而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进行详细分析,又对关于计算机网络维护问题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