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华拟古诗的叙事性研究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w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叙事性角度可从三个方面对吴兴华的拟古诗进行分析.其拟古诗以“陌生化”叙事性手段,使得该类诗歌在叙述和主题上呈现出一种现代化的审美;在形式上,通过“绝句”类诗歌对于新诗形式的创新,影响了诗歌的叙述表现方式,虽然由于既定形式的束缚,出现了诸如在一首诗内意象过于繁复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诗同古典诗词在形式和神韵上的交融;在抒情方面,吴兴华的“古题新咏”类拟古诗,虽然有着与叙事诗相似的形式,但由于受到古典抒情传统的深刻影响以及吴兴华个人对于抒情美学范式的偏爱,实际上在诗歌的表现中达到了抒情与叙事的微妙平衡,呈现出一种抒情与叙事融合统一的样貌.吴兴华的拟古诗是对古典诗词审美的“再发现”与“再利用”,也是对新诗形式的一种创新探索.
其他文献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追究行为人的环境修复责任成为环境犯罪治理的重要内容.但环境修复的责任形式形成和发展于司法实践,尚缺乏明确的刑法依据,有违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并且导致适用的混乱,亟需立法完善予以化解适用难题.现有刑罚体系以传统的自由刑、罚金刑等刑罚手段为主,与环境治理的时代需求严重脱节.恢复性司法、环境犯罪的生态属性、刑罚体系的开放性为环境修复责任在刑法中的确立提供了实践依据、理论支撑和立法空间.环境修复责任在刑法中的展开,应包括三个层次:首先将环境治理确立为刑法的任务,为环境修
对于调查数据来说,合理有效地实现权数的构建与调整,是提高调查数据推论准确度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调查数据通常会存在几类影响调查数据代表性的问题,本研究从权数构建与调整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一,对于概率抽样调查,就调查设计、实施、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不等概率、无应答、覆盖率不足等问题,提出包括广义回归在内的几种权数构建和调整方法;其二,对于非概率抽样调查中的选择性偏差问题,着重探讨如何用倾向性得分的方法来实现样本权数的构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