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什干时间接近10月12日零时,丽笙布鲁酒店的大堂内外戒备森严。一道蓝色的警戒线在皓月的映衬之下,显得很不协调。差不多在三个小时前,中国男足主教练高洪波正式提出辞职。四战一平三负,最近三场一球未进,12强赛尚未过半,中国队距离2018年世界杯赛越来越远。这天晚上,一场完败深深刺痛每一名球员的心,7个月前还在享受荣光的队伍彻底跌入谷底。
失控的完败
相比10月6日西安之战的翻船,这一场不敌乌兹别克斯坦,更像是中国男足的典型溃败。
从形势上来讲,一球小负叙利亚,对中国队备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战术打法方面,主教练高洪波精心打造的五后卫体系和潜心修炼的传中抢点套路,一夜之间几乎付之东流。中国队抵达塔什干后,没有时间重新磨合,传闻中有变阵四后卫、重启单前锋等说法。在与乌兹别克斯坦队赛前,中国队的主力阵容就有好几套方案。事后证明,这是球队临场失控的一种前兆。
当中国队抵达本尤德科体育场提交上场名单时,17号张呈栋本该进入首发阵容,可当值比赛监督在录入名单时,居然将“17号(张呈栋)”误打为“18号(郜林)”。于是,就有了中乌之战两套首发名单的版本。好在中国队教练组及时发现,向亚足联指出并予以改正。不过在这一战,高洪波做出更换7名主力的大面积调整,在阵型上回到四后卫,赛后成为批评者们的重要论据。
很多人认为,假如不是孙可开场14分钟受伤下场,中国队仍有希望在客场一搏。但就是这一次换人,凸显出中国队的“临场失控”。按照位置推断,于海或许是替换孙可的最佳人选。而且,在孙可被抬到担架车之时,于海已经起身做好准备活动。不曾想,高洪波派姜至鹏上阵。人们突然发现姜至鹏从休息室跑到场边,而不是在替补席上。显然,这是一支球队的临场大忌。踢到下半场第八分钟,姜至鹏又被张玉宁换下。
当比克马耶夫率先破门之后,中国队已经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谢尔盖耶夫和杰尼索夫相继击中横梁。在舒库罗夫锁定胜局后,马沙里波夫又有一脚任意球射中门框。若不是对手运气欠佳,中国队很可能遭遇一场大比分的失利。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这样的失败并不罕见,差不多10年前的亚洲杯,也是对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队就曾遭遇典型的0比3完败。
“今天的中国队相比以往,防守方面是有很大提升,但进攻上有很多不同。要说进步,最直观的感觉主要是来自防守方面”,作为中国队过去10年的老对手,对方主教练杰帕罗夫的感言还算比较客气。这支中国队在进攻端确实没有太大作为。特别是在0比1之后的几处调整,不仅收效甚微,更加重了这场完败的失控色彩,譬如武磊在15分钟之内从中锋到左前卫再到影子前锋,不断换位。
高洪波在赛后发布会上公开表达离开的意愿。对于提出辞职的方式,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说:“我曾经问过他,做出辞职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有些冲动……”
战术革命的沦陷
相比高洪波上一次执教中国队,人们发现打法有所改变。12强赛前三轮,在中国队阵中,不见高洪波昔日主导的4231,更不见追求地面的行云流水式配合,看上去更像当年的江苏舜天,坚定的352踢法,坚定地追求两翼齐飞。
实际上,在中国队今年6月对哈萨克斯坦的热身赛上,高洪波就尝试过三中卫的战术,可效果十分糟糕。那时候,高洪波说:“球队在进攻和防守端的表现都很让人失望,用人和训练方式亟需检讨。”没想到征战12强赛时,中国队依然主打352阵容,尤其是主场对阵叙利亚的比赛。
对于这一战,高洪波和整个教练组相当重视。球队主场逼平伊朗后,团长于洪臣曾经明确表示:“中国队要在10月和11月全力抢分。其中,同叙利亚队的主场比赛目标就是争取胜利。”从时间上来讲,中国队在对叙利亚前,拥有将近10天的训练日程。由于阵容一直比较固定,且仅有一名欧洲海归,效果是值得期待的。但从一开始,高洪波就很低调,他说:“10月和11月是中国队征战12强赛最困难的阶段。很多球员经历了一年的联赛和亚冠征程,身体和心理极度疲劳。”
中国队在武汉和西安期间训练的内容和强度都很高。因为球员打过联赛不久,前三天主要采取专项进攻练习,方式也偏重边路进攻,比如45度斜长传之后的抢点、下底传中之后的第一落点争抢和第二落点补射。后来采取分组对抗时,这些进攻套路开始应用到整体的实战模拟。
为了争取进攻效果的最大化,高洪波在边后卫和前锋位置反复筛选。前锋起初的安排是杨旭和郜林,后来用张玉宁取代郜林。直至杨旭受伤后,张玉宁与郜林搭配才算落实。至于边路人选,主要集中在左翼的竞争,姜至鹏和任航均曾试用。最终姜至鹏得到认可,准备在中叙之战予以重用,却在训练中受伤。即使如此,中国队仍不想调整战术,坚定地打边路,高洪波更是在最后一天安排于海取代姜至鹏。
从实战效果来看,中叙之战,中国队只有6次射门,射正数更是可怜的2次,这几乎是不合格的水准。一名前锋球员赛后说:“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练习传中,希望通过双中锋的高度去冲击对手。但是,叙利亚队的整体回收很密集,一直屯兵在后面,没有给我们很多机会。我觉得在今后可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进攻战术。不能说只是使用一种方法,去针对某一场比赛。”
球员们的确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方式方法实在值得商榷。在分组对抗训练时,中国队一直坚持主力一组、替补一队。李学鹏的伤退直接造成替补一方防守人员不足。于是,训练中经常出现蔡慧康、张晓彬等人客串中卫。替补组的防守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主力一方的进攻演练。 中叙之战进攻受阻是对中国队战术思路的重创。至于任航、杜威和赵明剑等几名防守人员的选拔争议,则属于教练员的用人标准问题。不过,在老对手乌兹别克斯坦看来,中国队丢失的是一种活力。 杰帕罗夫说:“我还记得,一年半前在亚洲杯遇到的那支中国队相当出色。当时,他们不仅整体性很强,而且在逆境之中反超比分,体现出很强的凝聚力。但很可惜,今天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未来的问号
就在高洪波提出辞职后,中国足协迅速做出应变。里皮真能妙手回春吗?
“让我沮丧的是国家队的集训时间只有几天。若想在短期之内帮助球员们取得个体进步,那是很难的。”这番话是中国队上一任主教练佩兰在离开中国前,接受《队报》采访时吐露的心声。如何在短期集训中迅速捏合球队的整体实力,这是中国队长期存在的问题。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决赛阶段从以往的赛会制改为一月一赛或者两赛的国际比赛日制,对中国队确有影响。
同样是对乌兹别克斯坦队,为何中国队在一年半前的亚洲杯赛可以2比1逆转取胜,而此番交手却是从过程到结果的完败?张呈栋的一番话值得深思。他说:“2015年的环境相比现在不同。毕竟那是一项杯赛,属于赛会制。我们在当时有一段周期很长的准备时间,状态上和心理上都是蓄势待发。小组赛首轮还击败沙特,大家信心十足。这同如今的12强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里皮虽然在广州恒大期间取得巨大成就,但国家队和俱乐部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能否解决“中国球员不擅长国际比赛日”的顽疾,是下一任主教练重中之重的任务。
除此之外,中国队新老交替缓慢。12强赛前4轮,出场的U23球员仅有张玉宁一人。相比之下,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队已经涌现出阿兹蒙、埃扎托拉希、舒库罗夫等95后精英。包括在中叙之战攻入致胜球的马瓦斯,正是叙利亚国奥队的核心球员。
在佩兰执教中国队时,曾经上报亚足联一份60人的世预赛大名单,其中包括12名U23球员,占总人数20%。这正是他对队伍建设的构想。高洪波上任后,补充进张玉宁和张晓彬,但依旧是注重老将,即便姜至鹏、蔡慧康这样有亚洲杯经验的队员,使用上也是小心翼翼。
基于2019年亚洲杯、2022年世界杯的目标,中国队新老交替势在必行。对于下一任主教练而言,这是成绩之外的另一道重要考题。
失控的完败
相比10月6日西安之战的翻船,这一场不敌乌兹别克斯坦,更像是中国男足的典型溃败。
从形势上来讲,一球小负叙利亚,对中国队备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战术打法方面,主教练高洪波精心打造的五后卫体系和潜心修炼的传中抢点套路,一夜之间几乎付之东流。中国队抵达塔什干后,没有时间重新磨合,传闻中有变阵四后卫、重启单前锋等说法。在与乌兹别克斯坦队赛前,中国队的主力阵容就有好几套方案。事后证明,这是球队临场失控的一种前兆。
当中国队抵达本尤德科体育场提交上场名单时,17号张呈栋本该进入首发阵容,可当值比赛监督在录入名单时,居然将“17号(张呈栋)”误打为“18号(郜林)”。于是,就有了中乌之战两套首发名单的版本。好在中国队教练组及时发现,向亚足联指出并予以改正。不过在这一战,高洪波做出更换7名主力的大面积调整,在阵型上回到四后卫,赛后成为批评者们的重要论据。
很多人认为,假如不是孙可开场14分钟受伤下场,中国队仍有希望在客场一搏。但就是这一次换人,凸显出中国队的“临场失控”。按照位置推断,于海或许是替换孙可的最佳人选。而且,在孙可被抬到担架车之时,于海已经起身做好准备活动。不曾想,高洪波派姜至鹏上阵。人们突然发现姜至鹏从休息室跑到场边,而不是在替补席上。显然,这是一支球队的临场大忌。踢到下半场第八分钟,姜至鹏又被张玉宁换下。
当比克马耶夫率先破门之后,中国队已经处在摇摇欲坠的状态。谢尔盖耶夫和杰尼索夫相继击中横梁。在舒库罗夫锁定胜局后,马沙里波夫又有一脚任意球射中门框。若不是对手运气欠佳,中国队很可能遭遇一场大比分的失利。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这样的失败并不罕见,差不多10年前的亚洲杯,也是对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队就曾遭遇典型的0比3完败。
“今天的中国队相比以往,防守方面是有很大提升,但进攻上有很多不同。要说进步,最直观的感觉主要是来自防守方面”,作为中国队过去10年的老对手,对方主教练杰帕罗夫的感言还算比较客气。这支中国队在进攻端确实没有太大作为。特别是在0比1之后的几处调整,不仅收效甚微,更加重了这场完败的失控色彩,譬如武磊在15分钟之内从中锋到左前卫再到影子前锋,不断换位。
高洪波在赛后发布会上公开表达离开的意愿。对于提出辞职的方式,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说:“我曾经问过他,做出辞职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有些冲动……”
战术革命的沦陷
相比高洪波上一次执教中国队,人们发现打法有所改变。12强赛前三轮,在中国队阵中,不见高洪波昔日主导的4231,更不见追求地面的行云流水式配合,看上去更像当年的江苏舜天,坚定的352踢法,坚定地追求两翼齐飞。
实际上,在中国队今年6月对哈萨克斯坦的热身赛上,高洪波就尝试过三中卫的战术,可效果十分糟糕。那时候,高洪波说:“球队在进攻和防守端的表现都很让人失望,用人和训练方式亟需检讨。”没想到征战12强赛时,中国队依然主打352阵容,尤其是主场对阵叙利亚的比赛。
对于这一战,高洪波和整个教练组相当重视。球队主场逼平伊朗后,团长于洪臣曾经明确表示:“中国队要在10月和11月全力抢分。其中,同叙利亚队的主场比赛目标就是争取胜利。”从时间上来讲,中国队在对叙利亚前,拥有将近10天的训练日程。由于阵容一直比较固定,且仅有一名欧洲海归,效果是值得期待的。但从一开始,高洪波就很低调,他说:“10月和11月是中国队征战12强赛最困难的阶段。很多球员经历了一年的联赛和亚冠征程,身体和心理极度疲劳。”
中国队在武汉和西安期间训练的内容和强度都很高。因为球员打过联赛不久,前三天主要采取专项进攻练习,方式也偏重边路进攻,比如45度斜长传之后的抢点、下底传中之后的第一落点争抢和第二落点补射。后来采取分组对抗时,这些进攻套路开始应用到整体的实战模拟。
为了争取进攻效果的最大化,高洪波在边后卫和前锋位置反复筛选。前锋起初的安排是杨旭和郜林,后来用张玉宁取代郜林。直至杨旭受伤后,张玉宁与郜林搭配才算落实。至于边路人选,主要集中在左翼的竞争,姜至鹏和任航均曾试用。最终姜至鹏得到认可,准备在中叙之战予以重用,却在训练中受伤。即使如此,中国队仍不想调整战术,坚定地打边路,高洪波更是在最后一天安排于海取代姜至鹏。
从实战效果来看,中叙之战,中国队只有6次射门,射正数更是可怜的2次,这几乎是不合格的水准。一名前锋球员赛后说:“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练习传中,希望通过双中锋的高度去冲击对手。但是,叙利亚队的整体回收很密集,一直屯兵在后面,没有给我们很多机会。我觉得在今后可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进攻战术。不能说只是使用一种方法,去针对某一场比赛。”
球员们的确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方式方法实在值得商榷。在分组对抗训练时,中国队一直坚持主力一组、替补一队。李学鹏的伤退直接造成替补一方防守人员不足。于是,训练中经常出现蔡慧康、张晓彬等人客串中卫。替补组的防守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主力一方的进攻演练。 中叙之战进攻受阻是对中国队战术思路的重创。至于任航、杜威和赵明剑等几名防守人员的选拔争议,则属于教练员的用人标准问题。不过,在老对手乌兹别克斯坦看来,中国队丢失的是一种活力。 杰帕罗夫说:“我还记得,一年半前在亚洲杯遇到的那支中国队相当出色。当时,他们不仅整体性很强,而且在逆境之中反超比分,体现出很强的凝聚力。但很可惜,今天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未来的问号
就在高洪波提出辞职后,中国足协迅速做出应变。里皮真能妙手回春吗?
“让我沮丧的是国家队的集训时间只有几天。若想在短期之内帮助球员们取得个体进步,那是很难的。”这番话是中国队上一任主教练佩兰在离开中国前,接受《队报》采访时吐露的心声。如何在短期集训中迅速捏合球队的整体实力,这是中国队长期存在的问题。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决赛阶段从以往的赛会制改为一月一赛或者两赛的国际比赛日制,对中国队确有影响。
同样是对乌兹别克斯坦队,为何中国队在一年半前的亚洲杯赛可以2比1逆转取胜,而此番交手却是从过程到结果的完败?张呈栋的一番话值得深思。他说:“2015年的环境相比现在不同。毕竟那是一项杯赛,属于赛会制。我们在当时有一段周期很长的准备时间,状态上和心理上都是蓄势待发。小组赛首轮还击败沙特,大家信心十足。这同如今的12强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里皮虽然在广州恒大期间取得巨大成就,但国家队和俱乐部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能否解决“中国球员不擅长国际比赛日”的顽疾,是下一任主教练重中之重的任务。
除此之外,中国队新老交替缓慢。12强赛前4轮,出场的U23球员仅有张玉宁一人。相比之下,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队已经涌现出阿兹蒙、埃扎托拉希、舒库罗夫等95后精英。包括在中叙之战攻入致胜球的马瓦斯,正是叙利亚国奥队的核心球员。
在佩兰执教中国队时,曾经上报亚足联一份60人的世预赛大名单,其中包括12名U23球员,占总人数20%。这正是他对队伍建设的构想。高洪波上任后,补充进张玉宁和张晓彬,但依旧是注重老将,即便姜至鹏、蔡慧康这样有亚洲杯经验的队员,使用上也是小心翼翼。
基于2019年亚洲杯、2022年世界杯的目标,中国队新老交替势在必行。对于下一任主教练而言,这是成绩之外的另一道重要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