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讲课怎么上?如果能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类型材料作文的写作理论,再将考场上写得好、分数高的与偏离题意、分数低的各拿一篇印刷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去评分,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探讨高分的原因和低分的理由,最后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二次作文,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提升作文水平。
一、他山之石,学习立意与构思
在指导作文写作课上,我先让同学们学习《语文周报》第一期关于“任务驱动型”写作材料的立意与结构,從中掌握这类型写作材料的立意方法与结构思路。
1.审题立意分析:表里性思辨——透过现象看本质。
表里性思辨,即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辨。 “表”即外在的表象,“里”是内隐的实质。人们往往被易见的外在表象迷惑,而不得其真正的内里。表里性思辨关乎看问题作评判的精准与深刻,高考作文命题者大多选择生活现象类、寓意类的材料,由此决定了表里性思辨成为高考作文最常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类型。
2.结构思路图:
是什么:什么现象(归类概括),本质挖掘(提炼定位)
需要吗:利(肯定),弊(否定)
为什么:第一,第二,第三(析理举证)
怎么做:第一,第二(针对性要点)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有一种“张爱玲现象”:被研究的张爱玲,被赞美的张爱玲,她的故事一定会流传下去,身世的离奇,爱情的惊世骇俗;她的姿态永远被人记住……但她的作品与创作,在各种热闹的解读与考证的语境中,时常只是辅佐逸闻和谈资的边角料。很少借由她本真的创作,吹拂去萦绕在她身上种种谜团与微尘,来洞见张爱玲才华与思想真正发光的部分。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对于这类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例文点评:褪去浮躁,回归本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一种名曰“张爱玲现象”的潮流甚嚣尘上:人们习惯热衷于“张爱玲们”的离奇身世、旷世奇恋,却鲜少问津这些名人们的才华与思想。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正是当下人们功利浮躁心态的产物。(概括现象,揭示本质是什么-----功利浮躁心态)
这个时代的快餐文化使得人们在接受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不再深究-------毕竟耳边那些新奇有趣的名人八卦传闻,比起那些隐匿在名著古籍中深奥的思想,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若真的要探得那些深邃的哲思,需要耗费多大的时间和经历?现代人把这笔“账”算得一清二楚。
但是,如此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后果是很可怕的。无论对于学界本身还是个人而言,浮躁必如一团浓密而凝滞的云雾,使学界和个人遭遇双重迷失。(鲜明指出“需要”吗,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下面的论证)
试想一下,若是所有人都醉心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的金玉良缘,而无人潜心研究那一本皇皇《中国建筑史》;若是所有人都动情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浪漫逍遥,而无人再能对《再别康桥》一往情深;若所有人只顾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虐恋,而无人再愿去参透《茉莉香片》中蕴涵的情调和哲思……那么学界,那由先辈们的智慧凝结而成的沉甸甸的宝库,那曾经百花齐放的灿烂,终将淹没在今人对于深思静想的不屑之中,而最终成为一片荒原。
(分论点一)一个社会的浮躁心理同样影响着个人,尼采说过:“一个人若想体验生命,就必须站在生命之上。”(分论点二)那么,一个若想体味思想的真谛,同样要走出浮世的纷扰。就像梭罗,走出世俗,结庐于瓦尔登湖畔,方能体味自然之理;就像当一些国人和韩国人为孔子的身世唇枪舌剑时,于丹潜心研究《论语》,方能将凝结的思想智慧参透于心,并用一本《论语心得》使之流传更广。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前人才思在当下若要真正焕发,需要的必然是褪去浮躁,心无旁骛,需要的必然是一颗对智慧和思想虔诚二渴望的心灵需要的必然是对前人思想价值最本真的回归。(综合运用了假设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从浮躁心理对学界和个人影响两方面论证“为什么”,事实论据充分、有力)
一、他山之石,学习立意与构思
在指导作文写作课上,我先让同学们学习《语文周报》第一期关于“任务驱动型”写作材料的立意与结构,從中掌握这类型写作材料的立意方法与结构思路。
1.审题立意分析:表里性思辨——透过现象看本质。
表里性思辨,即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辨。 “表”即外在的表象,“里”是内隐的实质。人们往往被易见的外在表象迷惑,而不得其真正的内里。表里性思辨关乎看问题作评判的精准与深刻,高考作文命题者大多选择生活现象类、寓意类的材料,由此决定了表里性思辨成为高考作文最常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类型。
2.结构思路图:
是什么:什么现象(归类概括),本质挖掘(提炼定位)
需要吗:利(肯定),弊(否定)
为什么:第一,第二,第三(析理举证)
怎么做:第一,第二(针对性要点)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有一种“张爱玲现象”:被研究的张爱玲,被赞美的张爱玲,她的故事一定会流传下去,身世的离奇,爱情的惊世骇俗;她的姿态永远被人记住……但她的作品与创作,在各种热闹的解读与考证的语境中,时常只是辅佐逸闻和谈资的边角料。很少借由她本真的创作,吹拂去萦绕在她身上种种谜团与微尘,来洞见张爱玲才华与思想真正发光的部分。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对于这类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例文点评:褪去浮躁,回归本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一种名曰“张爱玲现象”的潮流甚嚣尘上:人们习惯热衷于“张爱玲们”的离奇身世、旷世奇恋,却鲜少问津这些名人们的才华与思想。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正是当下人们功利浮躁心态的产物。(概括现象,揭示本质是什么-----功利浮躁心态)
这个时代的快餐文化使得人们在接受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不再深究-------毕竟耳边那些新奇有趣的名人八卦传闻,比起那些隐匿在名著古籍中深奥的思想,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若真的要探得那些深邃的哲思,需要耗费多大的时间和经历?现代人把这笔“账”算得一清二楚。
但是,如此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后果是很可怕的。无论对于学界本身还是个人而言,浮躁必如一团浓密而凝滞的云雾,使学界和个人遭遇双重迷失。(鲜明指出“需要”吗,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下面的论证)
试想一下,若是所有人都醉心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的金玉良缘,而无人潜心研究那一本皇皇《中国建筑史》;若是所有人都动情于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浪漫逍遥,而无人再能对《再别康桥》一往情深;若所有人只顾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虐恋,而无人再愿去参透《茉莉香片》中蕴涵的情调和哲思……那么学界,那由先辈们的智慧凝结而成的沉甸甸的宝库,那曾经百花齐放的灿烂,终将淹没在今人对于深思静想的不屑之中,而最终成为一片荒原。
(分论点一)一个社会的浮躁心理同样影响着个人,尼采说过:“一个人若想体验生命,就必须站在生命之上。”(分论点二)那么,一个若想体味思想的真谛,同样要走出浮世的纷扰。就像梭罗,走出世俗,结庐于瓦尔登湖畔,方能体味自然之理;就像当一些国人和韩国人为孔子的身世唇枪舌剑时,于丹潜心研究《论语》,方能将凝结的思想智慧参透于心,并用一本《论语心得》使之流传更广。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前人才思在当下若要真正焕发,需要的必然是褪去浮躁,心无旁骛,需要的必然是一颗对智慧和思想虔诚二渴望的心灵需要的必然是对前人思想价值最本真的回归。(综合运用了假设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从浮躁心理对学界和个人影响两方面论证“为什么”,事实论据充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