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只要充满自信心,就可以战胜困难而获得成功,这是德国精神学家林德曼亲生的实验证明,林德曼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
培养学生的自信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需。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意义是多么重大!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现将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培养运动兴趣,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针对初中生身体和年龄特点可以将现代的、流行的健身操,如有氧搏击操引入课堂并结合音乐创设情境,利用节奏感明快、强劲有力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利用抒情优美的乐曲营造舒心的氛围,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激发运动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抗挫折的能力,从挫折中找回自我
在体育活动中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是经常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分析失败原因,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单杠教学,小学时学生没有学过,初学常会产生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不敢上杠,就算上杠后也会发生一些擦伤碰伤的现象,这时必须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先对其进行语言安慰,再把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找回自信,最终完成整套动作 。
三、让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快速跑的练习时,先分组让学生尽力比赛一次,每位同学记住自己比赛的名次,跑在前面的同学下次起点退后一些,反之向前一点,这样起点不同,终点相同,跑得慢的同学就有与跑得快同学同时到达终点的可能,跑得快的有压力更有自信心,同样跑得慢的对自己也有信心。下次再调整跑的距离及起点。这样,每次跑学生都会感到有成功的机会,也就有向新目标冲击的信心,学生就会感到信心十足,乐此不疲。
四、鼓励与关心
教学中,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学生就像生长中的小树,非常需要阳光雨露。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一次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表情,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做得真漂亮。”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做得到”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信心。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练习中,横杆的高度并不高,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而只不过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如果教师对他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打击其练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加强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练习,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五、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激励和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及时给学生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应经常用评语方式,即时评价学生技能的程度。例如在练习时或结束时用“好”、“很好”、“不错”、“真棒”、“相信自己”、“再试一试”、“坚持一下”等词语进行激励性评价,另外,要以准确的量化的方式;即时评价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的程度。例如:给学生即时反馈,跑的时间、投掷的远度、跳时的高度或远度、力量性练习的次数等,这样让学生随时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持续超越自我的激励评语。教师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如用点头、鼓掌、摇头等动作表示赞同和反对。应经常走近学生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表示无声的理解、支持或赞扬。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视线与学生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愤怒等情感,告诉学生老师正在密切关注他们。这样既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又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综上所述,可见体育教学不仅具有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运动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功能,还可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特别是对当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是如此。自信心就像催化剂和调节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敢于面对困难,勇敢顽强,最终获得成功!
培养学生的自信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需。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意义是多么重大!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现将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培养运动兴趣,养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针对初中生身体和年龄特点可以将现代的、流行的健身操,如有氧搏击操引入课堂并结合音乐创设情境,利用节奏感明快、强劲有力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利用抒情优美的乐曲营造舒心的氛围,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激发运动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抗挫折的能力,从挫折中找回自我
在体育活动中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是经常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分析失败原因,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单杠教学,小学时学生没有学过,初学常会产生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不敢上杠,就算上杠后也会发生一些擦伤碰伤的现象,这时必须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先对其进行语言安慰,再把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找回自信,最终完成整套动作 。
三、让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快速跑的练习时,先分组让学生尽力比赛一次,每位同学记住自己比赛的名次,跑在前面的同学下次起点退后一些,反之向前一点,这样起点不同,终点相同,跑得慢的同学就有与跑得快同学同时到达终点的可能,跑得快的有压力更有自信心,同样跑得慢的对自己也有信心。下次再调整跑的距离及起点。这样,每次跑学生都会感到有成功的机会,也就有向新目标冲击的信心,学生就会感到信心十足,乐此不疲。
四、鼓励与关心
教学中,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学生就像生长中的小树,非常需要阳光雨露。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一次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表情,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做得真漂亮。”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做得到”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信心。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练习中,横杆的高度并不高,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而只不过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如果教师对他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打击其练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加强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练习,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五、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激励和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及时给学生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应经常用评语方式,即时评价学生技能的程度。例如在练习时或结束时用“好”、“很好”、“不错”、“真棒”、“相信自己”、“再试一试”、“坚持一下”等词语进行激励性评价,另外,要以准确的量化的方式;即时评价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的程度。例如:给学生即时反馈,跑的时间、投掷的远度、跳时的高度或远度、力量性练习的次数等,这样让学生随时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持续超越自我的激励评语。教师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如用点头、鼓掌、摇头等动作表示赞同和反对。应经常走近学生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表示无声的理解、支持或赞扬。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视线与学生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愤怒等情感,告诉学生老师正在密切关注他们。这样既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又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综上所述,可见体育教学不仅具有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运动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功能,还可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特别是对当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是如此。自信心就像催化剂和调节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敢于面对困难,勇敢顽强,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