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仙游县大济中学351200)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老先生借这首诗来论读书,笔者认为,用它来指导今天的写作与阅读教学,也是十分精当的。
高中生的写作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原因有三:首先是高考作文方向。现在的高考作文要求富有文采,要求真情实感,要求有所创新,这几点都提得好。但这几点无一不是散文写作的要求。而散文写作重厚积薄发,重感悟,这对人生阅历相对简单、又难得有时间静观反省的高中生来说,具有如同走钢丝般的难度。其次是高中作文教学,既缺乏专门的写作训练与课程辅导,又没有将“写作”单列为学科的理念与操作。试想,语文为什么不可以像数学分列“代数”与“几何”一样,分别设立“阅读”与“写作”的梯级课程呢?第三,学以致用、“读”以致“写”的教学理念没有完全形成,更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笔者着重就“阅读如何为写作服务”这一话题做些力所能及的回顾与探求。
写作是智慧的释放途径之一。要释放智慧,首先需要写作者自身能够拥有智慧。智慧从何而来?阅读正是智慧之源。但如何让阅读打开智慧与写作之门呢?其实,一切文章与学问都可由三个问题来囊括,即众所周知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不妨先用这三个问题来解读“阅读”一词,如此便可以形成以下三个问题:“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一、“读什么”
大方向应是散文化的文章。教师可为学生开列一些散文作家及其作品清单,并作合理的归类、分析,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先专注于某一风格类型的作家或作品,有了心得、兴味,再推而广之,涉猎其他语言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这就像打仗一样,先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才能向外开疆拓土。
散文阅读不只是为了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主要目的在于散文本身的语言及内容更具有生活化、现实感、趣味性等特点,更贴近当代高中生的成长心理和审美需求。能在散文中读出美,学生的心智自然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然后再来要求学生写作,自然水到渠成。
散文之外,诗歌也应重点涉猎,也以某种风格的作品为主攻对象。其中,尤以唐宋诗词为主。因为唐宋诗词的语言、思想都可称极品,诵读朗朗上口,短小易记,便于学生反复吟咏玩味。既利于教师点拨,又利于学生模仿生发。
二、“怎样读”
要抓住切入点和提升点。
(一)切入点:明确文章所要表现的核心事物
绝大多数文章都会写到许多事物,出现众多意象,但核心事物往往只有一个,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情或理,其余不过是陪衬铺垫,全是为突出核心事物服务的。找到了核心事物,阅读目标就会单纯、明确。文章框架既成,读者自可顺藤摸瓜,摘取最中意的阅读佳果。
核心事物的确定若不经一定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并不容易熟练掌握。以初中教材中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有纷纭的意象,如:溪亭、落日、归路、晚舟、藕花、鸥鹭等,确定核心事物的第一标准是:选取其中与大多意象有关的事物。经过推敲,可确定“归路”为该词之核心。“日暮”则游人思归,“舟回”则游兴已尽,“藕花”竟使人路迷,“鸥鹭”衬归心似箭,四者皆隐隐牵连“归路”这一意象。
以上方法说明可以借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来确定核心事物,正如借蛛网上他物的挣扎来寻那“稳坐中军帐”的“核心事物”——蜘蛛。或许有人要问:若用蛛网做喻,那么网上挣扎的自投罗网的他物,不也可以是核心吗?你看它不正“牵一物而动全网”吗?这一问便触及确定“核心事物”的另一条重要标准,即:该事物在“网”中是主动者,还是被动者。正如“蜘蛛”是网中的主动者、猎食者;而投网之物是被动者、受困者,纵能牵得“网”动,也不过引来“蜘蛛”。“核心事物”应该指的是处于“关系网”中、居主动者地位的事物。
据此分析,不妨反观一下《如梦令》中的“晚舟”。词中的“晚舟”,可通“溪亭”,可寻“归路”,可入“藕花”,可惊“鸥鹭”,该是“核心事物”了吧?但是,细细思量,“晚舟”禁不起一系列推敲:为什么要回“晚舟”?为什么会误入“藕花”?为什么会惊起“鸥鹭”?而“归路”却禁得起如此反复“审讯”。因此本词中的“归路”是“关系网”中的“主动者”,而“晚舟”却是被动者!
读诗词应该首先确定“核心事物”,有中心才不会“误入藕花深处”,鉴赏散文也如此,鉴赏其他文章也概莫能外。阅读如此,写作不也可以从确定“核心事物”中找到选材、立意、构思的极佳途径与智慧吗?
(二)提升点:仿用
何为“仿用”?借他人的好词来造自己的句子,仿他人的好句来表情达意,仿其形式之美,用其智慧之巧,便可称之为“仿用”。这有点像练书法,先临摹尽致,以便得字之形与意;再求超越创造,以便得字之神与韵。
但是,语文课堂往往是不屑“仿用”的。传统的语文课堂言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这仿佛便是语文课堂的典范,却不知这“奇观”背后的惨痛代价:我们的高中生越来越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越来越不会写文章了。倒是小小孩童,常有惊人之句,让我们羡慕莫名。为什么?因为童言无忌,因为儿童最大的“特权”便是无所顾忌地“仿用”。
任何一名正常的高中生,谁没有情感波动?谁没有理想追求?既然有情感,有思想,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又有何难?高中生却哀叹: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现象正常吗?其中的阻碍又是什么呢?
深思之,便知关键在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情感的浮标,是灵魂的旗帜。语言若不加以有效地训练,好文章从何而出?
再深思之,便知仿用是好招。古私塾,老学究,教门徒多用两招:对句,硬背!无论是对句,还是硬背,无非都是仿用的体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便是仿用有益之理。
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仿用的绝佳对象;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作为仿用的经典训练场。久而久之,潜移默化,
使学生既享受阅读之愉悦,又能在作文时妙笔生花,思想大放异彩。诚如是,学生幸甚,语文教学幸甚。
三、“为什么读”
有闲者认为阅读为了消遣,有为者认为阅读为了益智。若从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来认知“为什么读”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为人生而读,为智慧而读,为写作而读。
仍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作者当时还是小女孩,同去溪亭游玩的也不过是些小姐妹吧。黄昏时节,思归之时,竟然“误入藕花深处”,这一群“小女生”心理如何?“争渡”时惊起的那“一滩鸥鹭”又给她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也许她们在寻归路时,因为紧张、慌乱、无助、恐惧,而不禁大声叫喊“怎渡,怎渡”!既如此,又怎会“常记”这些难堪呢?又怎说“沉醉”呢?这其中,溪亭的美、鸥鹭的美、嬉游自在的美,在事隔多年后,不但重现于作者心中,也隐跃于读者心中了。
走近美,觉悟美,重现美,智慧便可渐渐积之于内,发乎于外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老先生借这首诗来论读书,笔者认为,用它来指导今天的写作与阅读教学,也是十分精当的。
高中生的写作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原因有三:首先是高考作文方向。现在的高考作文要求富有文采,要求真情实感,要求有所创新,这几点都提得好。但这几点无一不是散文写作的要求。而散文写作重厚积薄发,重感悟,这对人生阅历相对简单、又难得有时间静观反省的高中生来说,具有如同走钢丝般的难度。其次是高中作文教学,既缺乏专门的写作训练与课程辅导,又没有将“写作”单列为学科的理念与操作。试想,语文为什么不可以像数学分列“代数”与“几何”一样,分别设立“阅读”与“写作”的梯级课程呢?第三,学以致用、“读”以致“写”的教学理念没有完全形成,更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笔者着重就“阅读如何为写作服务”这一话题做些力所能及的回顾与探求。
写作是智慧的释放途径之一。要释放智慧,首先需要写作者自身能够拥有智慧。智慧从何而来?阅读正是智慧之源。但如何让阅读打开智慧与写作之门呢?其实,一切文章与学问都可由三个问题来囊括,即众所周知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不妨先用这三个问题来解读“阅读”一词,如此便可以形成以下三个问题:“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一、“读什么”
大方向应是散文化的文章。教师可为学生开列一些散文作家及其作品清单,并作合理的归类、分析,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先专注于某一风格类型的作家或作品,有了心得、兴味,再推而广之,涉猎其他语言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这就像打仗一样,先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才能向外开疆拓土。
散文阅读不只是为了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主要目的在于散文本身的语言及内容更具有生活化、现实感、趣味性等特点,更贴近当代高中生的成长心理和审美需求。能在散文中读出美,学生的心智自然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然后再来要求学生写作,自然水到渠成。
散文之外,诗歌也应重点涉猎,也以某种风格的作品为主攻对象。其中,尤以唐宋诗词为主。因为唐宋诗词的语言、思想都可称极品,诵读朗朗上口,短小易记,便于学生反复吟咏玩味。既利于教师点拨,又利于学生模仿生发。
二、“怎样读”
要抓住切入点和提升点。
(一)切入点:明确文章所要表现的核心事物
绝大多数文章都会写到许多事物,出现众多意象,但核心事物往往只有一个,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情或理,其余不过是陪衬铺垫,全是为突出核心事物服务的。找到了核心事物,阅读目标就会单纯、明确。文章框架既成,读者自可顺藤摸瓜,摘取最中意的阅读佳果。
核心事物的确定若不经一定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并不容易熟练掌握。以初中教材中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有纷纭的意象,如:溪亭、落日、归路、晚舟、藕花、鸥鹭等,确定核心事物的第一标准是:选取其中与大多意象有关的事物。经过推敲,可确定“归路”为该词之核心。“日暮”则游人思归,“舟回”则游兴已尽,“藕花”竟使人路迷,“鸥鹭”衬归心似箭,四者皆隐隐牵连“归路”这一意象。
以上方法说明可以借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来确定核心事物,正如借蛛网上他物的挣扎来寻那“稳坐中军帐”的“核心事物”——蜘蛛。或许有人要问:若用蛛网做喻,那么网上挣扎的自投罗网的他物,不也可以是核心吗?你看它不正“牵一物而动全网”吗?这一问便触及确定“核心事物”的另一条重要标准,即:该事物在“网”中是主动者,还是被动者。正如“蜘蛛”是网中的主动者、猎食者;而投网之物是被动者、受困者,纵能牵得“网”动,也不过引来“蜘蛛”。“核心事物”应该指的是处于“关系网”中、居主动者地位的事物。
据此分析,不妨反观一下《如梦令》中的“晚舟”。词中的“晚舟”,可通“溪亭”,可寻“归路”,可入“藕花”,可惊“鸥鹭”,该是“核心事物”了吧?但是,细细思量,“晚舟”禁不起一系列推敲:为什么要回“晚舟”?为什么会误入“藕花”?为什么会惊起“鸥鹭”?而“归路”却禁得起如此反复“审讯”。因此本词中的“归路”是“关系网”中的“主动者”,而“晚舟”却是被动者!
读诗词应该首先确定“核心事物”,有中心才不会“误入藕花深处”,鉴赏散文也如此,鉴赏其他文章也概莫能外。阅读如此,写作不也可以从确定“核心事物”中找到选材、立意、构思的极佳途径与智慧吗?
(二)提升点:仿用
何为“仿用”?借他人的好词来造自己的句子,仿他人的好句来表情达意,仿其形式之美,用其智慧之巧,便可称之为“仿用”。这有点像练书法,先临摹尽致,以便得字之形与意;再求超越创造,以便得字之神与韵。
但是,语文课堂往往是不屑“仿用”的。传统的语文课堂言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这仿佛便是语文课堂的典范,却不知这“奇观”背后的惨痛代价:我们的高中生越来越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越来越不会写文章了。倒是小小孩童,常有惊人之句,让我们羡慕莫名。为什么?因为童言无忌,因为儿童最大的“特权”便是无所顾忌地“仿用”。
任何一名正常的高中生,谁没有情感波动?谁没有理想追求?既然有情感,有思想,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又有何难?高中生却哀叹: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现象正常吗?其中的阻碍又是什么呢?
深思之,便知关键在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情感的浮标,是灵魂的旗帜。语言若不加以有效地训练,好文章从何而出?
再深思之,便知仿用是好招。古私塾,老学究,教门徒多用两招:对句,硬背!无论是对句,还是硬背,无非都是仿用的体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便是仿用有益之理。
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仿用的绝佳对象;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作为仿用的经典训练场。久而久之,潜移默化,
使学生既享受阅读之愉悦,又能在作文时妙笔生花,思想大放异彩。诚如是,学生幸甚,语文教学幸甚。
三、“为什么读”
有闲者认为阅读为了消遣,有为者认为阅读为了益智。若从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来认知“为什么读”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为人生而读,为智慧而读,为写作而读。
仍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作者当时还是小女孩,同去溪亭游玩的也不过是些小姐妹吧。黄昏时节,思归之时,竟然“误入藕花深处”,这一群“小女生”心理如何?“争渡”时惊起的那“一滩鸥鹭”又给她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也许她们在寻归路时,因为紧张、慌乱、无助、恐惧,而不禁大声叫喊“怎渡,怎渡”!既如此,又怎会“常记”这些难堪呢?又怎说“沉醉”呢?这其中,溪亭的美、鸥鹭的美、嬉游自在的美,在事隔多年后,不但重现于作者心中,也隐跃于读者心中了。
走近美,觉悟美,重现美,智慧便可渐渐积之于内,发乎于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