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和礼仪问题。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学生刚从初中三年级进入中职一年级,还不熟悉陌生的中职学校的环境,老师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职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文章围绕体育与健康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 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 重要性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一、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
由于中职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涉及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因为中职学校的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的教学,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们在走入社会时必须具备的。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强,热切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言传身教
中职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习惯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的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讲普通话、文明用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广大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引导,发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和行为习惯教育。
(二)行为习惯教育
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保持初中时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中职生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占重要地位。
二、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健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中职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培育健康的竞争心理,具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对他人的成功不嫉妒,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
三、不断强化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正常现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强调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学会用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为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打下基础。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的仪表,教师的形象及其给学生的印象,对教育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学生从这里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而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而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人格、身体素质、职业能力,为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总之,中职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学校走入社会之前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过程,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不能马虎和松懈。体育老师应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
课题名称:“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落实研究
课题批准号:DX[2012]GHBZ85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 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 重要性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一、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
由于中职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涉及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因为中职学校的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的教学,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们在走入社会时必须具备的。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强,热切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言传身教
中职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习惯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的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讲普通话、文明用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广大中职生开展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引导,发现学生心理品质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和行为习惯教育。
(二)行为习惯教育
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保持初中时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文化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才能得到提高,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当前中职生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占重要地位。
二、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健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中职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培育健康的竞争心理,具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对他人的成功不嫉妒,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是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
三、不断强化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正常现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强调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学会用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为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打下基础。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的仪表,教师的形象及其给学生的印象,对教育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学生从这里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而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而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为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人格、身体素质、职业能力,为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总之,中职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学校走入社会之前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过程,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不能马虎和松懈。体育老师应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事。
课题名称:“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落实研究
课题批准号:DX[2012]GHBZ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