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由于人口增长、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而问题层生,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从当前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由之路。以山东省临沭县为例,在阐述该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临沭县
一、研究的背景
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由于人口增长、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而问题层生,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如何把传统经济体系依赖农业资源消耗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和保护环境免被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看成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由之路。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联合、高效的循环经济体系,它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循环连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它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一种封闭式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1]。在我国,由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效益使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逐步上升为指导我们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守则,加大力度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构建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正规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有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和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把农业循环经济放到关乎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二、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农业大国,在未来低碳经济主导的时代,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同时也会有很多困难。循环农业是技术的创新,并依靠着现代高新技术、新的设备机器、新的手法支撑下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根本特点就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使资源浪费率最低、能源消耗最低、污染排放最低的“三低标准”。目前我国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有农田菌业生产、秸秆直接还田、农牧结合、农业废弃物加工等循环模式。
要使农业实现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现在的国情还是很困难的,现在技术还较落后,所以要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技术水平,发展循环农业。要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全球挑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可以为解决农业废弃物发展一种高效的方法,也可以为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农业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三、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临沭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十二五”以来,临沭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落实“三村”工程建设的创新举措,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糖、茶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烤烟、水果、木瓜、蚕桑、亚麻、香蕉、蔬菜、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以蔬菜、樱桃等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全县以农产品为重点的优势产业群已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有新的提高,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增速加快,农村面貌发生新的变化,部分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恢复明显,生态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以来,临沭县在有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在发展方式上也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途径和模式。如以 “三村”(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工程建设为载体沼气为纽带的 “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户用沼气工程模式;生物链工程模式;农作物秸秆及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白色污染”治理模式(回收再利用);以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态农业模式等。
四、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
主要问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只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办事,就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农业经济就能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资源持续得到利用、清洁生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2]。临沭县是山东省临沂市一个农业大县,但是,由于长期实行农业掠夺性经营,只注重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不讲究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这些问题造成了临沭县当今日益突出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临沭县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尽管多年来临沭县有关部门对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做了初步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说到底还是由于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到位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致使临沭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至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
思想认识不足体现在一是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二是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认识不深;三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了解不够;最后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深。
(二)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
目前,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还缺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面临污染较为严重
临沭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还未充分运用先进的农业环保新技术,农业投入品未尽其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产业抵灾、抗灾的能力也弱。
(四)投入严重不足,龙头企业少而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投资渠道的单一性致使县、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造成需要与投入之间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普遍规模小,效率低,质量差。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少且弱,对产业的支撑和拉动乏力。
(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国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的制定方面滞后,就算业已制定的也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更不用说,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体制那就更欠缺了。
(六)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体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础是农业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不易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都需要费用,钱由谁出,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目前临沭县还没有建立起这种激励政策和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
(七)缺乏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临沭县虽然突破了一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但总体上看,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滞后,农业经济仍是小农经济,农户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大多数缺乏资源再利用,也无力开发一些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不能有效利用。
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地方政府对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责任心和紧迫感要增强,把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进一步理清发展道路,职责明确,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项目资源的整合,全力支持。对于各种宣传活动大力支持,公众认识农业可持续经济重要性要提高,举行节约宣传及培训活动,民众对可持续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的加强,倡导消费者采用有益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把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活、生产活动一步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引导
加强研究调查,组织编制好农业可持续经济总体发展计划和农村洁净能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处理农业“废弃物”、深加工农特产品等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加快编制节水、节地、节种、节肥、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的步伐,有效制定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指导的规划作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三)依法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
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相关的适合我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法规如《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以及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等,制定重点产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能效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要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此我们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加工生产操作规程,并规范每一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从开始就把质量安全做到最好。
(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优化农业的经济布局
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最大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造[3]。对新上的高耗能、高污染等项目要严格限制,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农业项目要大力遏制。鼓励发展低消耗、高效率、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在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同时,对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农业产业的发展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利用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力度如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形成以“七节”的节约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生产体系,不断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能力。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实施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导向的产业政策,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五)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以“一个核心”“两个目标”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即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重点组织研究开发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资源节约项目和替代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的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对农业循环经济组织实施重大的技术示范总结出农业成本节约和效果提高的新方法。制定和发布相关技术政策,加快技术、工艺、设备的更新推广应用。
(六)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逐步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起有利的体制、政策和环境,建立和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投入研究制定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的鼓励政策,研究提出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机制,推动政府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的政策等,建立形成鼓励机制加快农业结构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选择投资项目政策方面,我们应当向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方向的方面倾斜,对于一些必需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或补贴直接投资,而对于节能产品优惠政策是实行减免税收。倡导公众选择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农业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政府推动逐步建立、各部门一致参与协调、驱动市场、全社会共同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
(七)招商引资的扩大,龙头企业开展农特产品深加工培植
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建设可以通过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等社会资金的支持,形成多彩多样投资规模。加强和国外的合作交流,采用凡是符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外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其适当的优惠政策的措施,当然对本地的农特产品加工的企业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的措施。
六、结语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有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的参与并在政府的带动下共同完成的事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农民群众这一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加大对他们的宣传,让他们充分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益处和重要性,积极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觉性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启明. 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业研究[N].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7-78.
[2]王晓光.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研究[J].软科学,2003(1):44-45.
[3]杨其光.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J].安徽科技,2005(09):24-26.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临沭县
一、研究的背景
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由于人口增长、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而问题层生,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如何把传统经济体系依赖农业资源消耗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和保护环境免被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看成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由之路。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联合、高效的循环经济体系,它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循环连续的生态农业系统。它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一种封闭式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1]。在我国,由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效益使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逐步上升为指导我们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守则,加大力度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构建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正规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有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和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把农业循环经济放到关乎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二、 研究意义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农业大国,在未来低碳经济主导的时代,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同时也会有很多困难。循环农业是技术的创新,并依靠着现代高新技术、新的设备机器、新的手法支撑下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根本特点就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使资源浪费率最低、能源消耗最低、污染排放最低的“三低标准”。目前我国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有农田菌业生产、秸秆直接还田、农牧结合、农业废弃物加工等循环模式。
要使农业实现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现在的国情还是很困难的,现在技术还较落后,所以要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技术水平,发展循环农业。要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全球挑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可以为解决农业废弃物发展一种高效的方法,也可以为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农业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三、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临沭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十二五”以来,临沭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落实“三村”工程建设的创新举措,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糖、茶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烤烟、水果、木瓜、蚕桑、亚麻、香蕉、蔬菜、马铃薯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以蔬菜、樱桃等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全县以农产品为重点的优势产业群已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有新的提高,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增速加快,农村面貌发生新的变化,部分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恢复明显,生态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以来,临沭县在有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在发展方式上也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途径和模式。如以 “三村”(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工程建设为载体沼气为纽带的 “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户用沼气工程模式;生物链工程模式;农作物秸秆及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 “白色污染”治理模式(回收再利用);以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态农业模式等。
四、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
主要问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只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办事,就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农业经济就能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资源持续得到利用、清洁生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2]。临沭县是山东省临沂市一个农业大县,但是,由于长期实行农业掠夺性经营,只注重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不讲究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这些问题造成了临沭县当今日益突出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临沭县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尽管多年来临沭县有关部门对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做了初步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说到底还是由于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到位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致使临沭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至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
思想认识不足体现在一是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二是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认识不深;三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间的关系及其矛盾了解不够;最后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深。
(二)缺乏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
目前,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还缺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面临污染较为严重
临沭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还未充分运用先进的农业环保新技术,农业投入品未尽其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产业抵灾、抗灾的能力也弱。
(四)投入严重不足,龙头企业少而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投资渠道的单一性致使县、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造成需要与投入之间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普遍规模小,效率低,质量差。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少且弱,对产业的支撑和拉动乏力。
(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国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的制定方面滞后,就算业已制定的也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更不用说,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体制那就更欠缺了。
(六)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体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础是农业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不易回收的废旧物资回收处理都需要费用,钱由谁出,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激励。但目前临沭县还没有建立起这种激励政策和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
(七)缺乏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临沭县虽然突破了一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技术,但总体上看,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滞后,农业经济仍是小农经济,农户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大多数缺乏资源再利用,也无力开发一些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废弃物不能有效利用。
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地方政府对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待加强,责任心和紧迫感要增强,把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进一步理清发展道路,职责明确,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项目资源的整合,全力支持。对于各种宣传活动大力支持,公众认识农业可持续经济重要性要提高,举行节约宣传及培训活动,民众对可持续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的加强,倡导消费者采用有益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把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活、生产活动一步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引导
加强研究调查,组织编制好农业可持续经济总体发展计划和农村洁净能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处理农业“废弃物”、深加工农特产品等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加快编制节水、节地、节种、节肥、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的步伐,有效制定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指导的规划作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临沭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三)依法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
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相关的适合我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法规如《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以及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等,制定重点产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能效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要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此我们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加工生产操作规程,并规范每一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从开始就把质量安全做到最好。
(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优化农业的经济布局
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最大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造[3]。对新上的高耗能、高污染等项目要严格限制,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农业项目要大力遏制。鼓励发展低消耗、高效率、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在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同时,对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农业产业的发展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利用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力度如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形成以“七节”的节约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生产体系,不断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能力。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实施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导向的产业政策,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五)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以“一个核心”“两个目标”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即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重点组织研究开发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资源节约项目和替代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的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对农业循环经济组织实施重大的技术示范总结出农业成本节约和效果提高的新方法。制定和发布相关技术政策,加快技术、工艺、设备的更新推广应用。
(六)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逐步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起有利的体制、政策和环境,建立和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投入研究制定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的鼓励政策,研究提出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机制,推动政府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的政策等,建立形成鼓励机制加快农业结构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选择投资项目政策方面,我们应当向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方向的方面倾斜,对于一些必需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或补贴直接投资,而对于节能产品优惠政策是实行减免税收。倡导公众选择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农业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政府推动逐步建立、各部门一致参与协调、驱动市场、全社会共同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
(七)招商引资的扩大,龙头企业开展农特产品深加工培植
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建设可以通过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和外资等社会资金的支持,形成多彩多样投资规模。加强和国外的合作交流,采用凡是符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外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其适当的优惠政策的措施,当然对本地的农特产品加工的企业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的措施。
六、结语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有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的参与并在政府的带动下共同完成的事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农民群众这一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加大对他们的宣传,让他们充分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益处和重要性,积极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觉性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启明. 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业研究[N].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7-78.
[2]王晓光.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对策研究[J].软科学,2003(1):44-45.
[3]杨其光. 浅谈农业循环经济[J].安徽科技,2005(0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