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模式是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某一学科特点而提炼的相对稳定的、典型的教学形式。现在采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套路,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強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去学习。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去疑、去思,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激情,使其自主而愉快的享受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刺激,为学生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要使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就要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走进学生生活,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使之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
二、合作互动探究交流,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成就感。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是传统教学形式的做法,这种做法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纯粹的被动接受,很少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忽视了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代社会生活对人的要求。而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认知过程,使学生体味到与人合作的喜悦与快乐,“互动合作”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针对问题,小组开展合作讨论探究,建立竞争机制。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所任教的班级中按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面、性格、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的不同,组成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根据本小组的实际情况取了一个自己喜爱的名字,并建立小组间和组内的竞争机制;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有记录的、有主持的、有发言的,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机会均等,有利于调动参与热情,使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而且各组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了鼓励小组互动合作好的,定期给予一定的奖励,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使他们感受自己的成功和能力的提高。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活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编排一些小品、相声、舞蹈、演唱会、演讲会、诗朗诵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来提出所要学的内容以及来表达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活泼有序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了知识,最主要的是使参与表演的学生有了展现和锻炼自己才华的机会,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表情中体验到成功,又能使观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放松身心。
(三)合作互动探究还表现为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实践。
在教学环节的形式上设计了“想一想”,“写一写”,“议一议”,“画一画”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某个教学环节,这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趣,不仅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身,更主要的是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在学习《创建班集体》一课时,就用“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为班级设计班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采用这种形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画班徽的过程中,理解了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需要成员间的合作,也需要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所长,为集体做贡献。这样就在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四)“师生互动合作”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表演,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尊重并关注学生的需要,会使学生体会到自由、民主、和谐、关爱,同时受到鼓励、鞭策、欣赏、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享受学习》一课时,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交流对学习的感受。我清楚地记得:一上课,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既然我们今天一起谈论学习,不知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学习的认识?”话刚落音,同学们非常整齐地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就走到学生中间开始谈起来,并且不时有热烈的掌声,等我讲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气氛很热烈,很有序,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就看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可以说这节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很融洽和谐,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融洽了师生感情。
三、感悟提升,付诸实践,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是一个打造自我、体验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指导现实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感悟提升,付诸实践和促进学生的自我进步成长。如在学习完《自我保护》一课后,我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让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编写《自我保护手册》,并要在全班进行展示。又如在学完《学习新天地》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份短期的学习计划(一个月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按计划实施,一个月后写出实施情况报告。这样做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学习和生活。每学完一节课,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是学生的思想有所感悟,有所升华并付诸实践,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才是课改的目的。
这种模式为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提供了较大的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兴趣”,突出“互动”,体现“灵活”,落实“实践”,营造了尊重、平等、信任,想学、乐学、愿学的良好课堂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去疑、去思,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激情,使其自主而愉快的享受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刺激,为学生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要使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就要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走进学生生活,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使之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
二、合作互动探究交流,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成就感。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是传统教学形式的做法,这种做法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纯粹的被动接受,很少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忽视了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代社会生活对人的要求。而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认知过程,使学生体味到与人合作的喜悦与快乐,“互动合作”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针对问题,小组开展合作讨论探究,建立竞争机制。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所任教的班级中按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面、性格、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的不同,组成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根据本小组的实际情况取了一个自己喜爱的名字,并建立小组间和组内的竞争机制;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有记录的、有主持的、有发言的,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机会均等,有利于调动参与热情,使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而且各组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了鼓励小组互动合作好的,定期给予一定的奖励,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二)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使他们感受自己的成功和能力的提高。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活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编排一些小品、相声、舞蹈、演唱会、演讲会、诗朗诵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来提出所要学的内容以及来表达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活泼有序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了知识,最主要的是使参与表演的学生有了展现和锻炼自己才华的机会,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表情中体验到成功,又能使观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放松身心。
(三)合作互动探究还表现为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实践。
在教学环节的形式上设计了“想一想”,“写一写”,“议一议”,“画一画”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某个教学环节,这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趣,不仅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身,更主要的是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在学习《创建班集体》一课时,就用“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为班级设计班徽,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采用这种形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画班徽的过程中,理解了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需要成员间的合作,也需要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所长,为集体做贡献。这样就在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四)“师生互动合作”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表演,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尊重并关注学生的需要,会使学生体会到自由、民主、和谐、关爱,同时受到鼓励、鞭策、欣赏、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享受学习》一课时,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交流对学习的感受。我清楚地记得:一上课,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既然我们今天一起谈论学习,不知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学习的认识?”话刚落音,同学们非常整齐地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就走到学生中间开始谈起来,并且不时有热烈的掌声,等我讲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谈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气氛很热烈,很有序,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就看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可以说这节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很融洽和谐,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融洽了师生感情。
三、感悟提升,付诸实践,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是一个打造自我、体验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指导现实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感悟提升,付诸实践和促进学生的自我进步成长。如在学习完《自我保护》一课后,我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让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编写《自我保护手册》,并要在全班进行展示。又如在学完《学习新天地》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份短期的学习计划(一个月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按计划实施,一个月后写出实施情况报告。这样做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学习和生活。每学完一节课,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是学生的思想有所感悟,有所升华并付诸实践,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才是课改的目的。
这种模式为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提供了较大的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兴趣”,突出“互动”,体现“灵活”,落实“实践”,营造了尊重、平等、信任,想学、乐学、愿学的良好课堂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