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创新最集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定位、发展价值观的新判断、发展思路的新确立、发展决定因素的新论述、发展主线的新概括、发展关键的新揭示、发展格局的新部署、发展历史任务的新安排、发展道路的新开辟、发展总要求的新提出、发展重要目标的新制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4-0009-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地位,丰富发展创新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学习把握五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关键。五中全会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发展创新主要表现为如下“十个新”。
1.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定位。发展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大问题。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灵魂,从两个方面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作用,《建议》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二是,“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五中全会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发展价值观的新判断。邓小平多次强调,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不发展,社会主义的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好,什么需求都不能满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升华到“共同富裕”。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价值观思想,对发展的价值观作了新的判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是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了这一思想。他指出: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为此,《建议》围绕发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了6项任务和举措,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富安全等。
3.发展思路的新确立。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把“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确定为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应是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新思路,是针对过去发展的不协调,增长的效益低下而确立的。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等等。为此,《建议》把“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确定为协调发展,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形成发展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还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议》提出的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将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4.发展决定因素的新论述。自主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创新思想时,主要突出理论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的是自主创新,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坚持自主创新,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当前全球性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它给各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既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组织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5.发展主线的新概括。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是《建议》的一大特点和一大亮点,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建议》紧紧抓住这个主线,进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换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这些任务,才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较快发展。
6.发展关键的新揭示。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的,切实抓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转变增长方式,“十五”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并没有实现科学的转变,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益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没有多大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三低一高”(低资本投入、低资源消耗、低排放污染、高效率产出)的精益型增长方式转变。为此,《建议》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新举措,并从推动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突破,着力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整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7.发展历史任务的新安排。《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关键都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解决“三农”问题指出了正确方向,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建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十一五”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引人注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农村,从外延到内涵都有很大区别。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新”字上。主要表现:一是新目标新要求。《建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建设。这5句话20个字的目标要求,也可通俗表述为“五新”:新设施、新村落、新环境、新风尚、新农民。二是新任务新举措。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达到和实现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议》提出了新任务新举措。第一,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第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第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新农村建设放到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扎实稳步推进。
8.发展道路的新开辟。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及实践过程的必经之路。最早提出节约型社会这一科学命题,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全会指出,要“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同年7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8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动员大会。由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认识、共同行动和共同道路。
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阐发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首次为节约型社会名称做了新的定位。何谓节约型社会?《建议》明确指出,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途径。《建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制定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方针、新原则。《建议》指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四是,阐明了建立新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建议》指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五是,明确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任务。《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标志着我们党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9.发展总要求的新提出。《建议》就“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总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全面正确把握这个总要求,更要注重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立足科学发展”是前提,决定着发展的正确方向;“自主创新”是关键,失去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体制机制的完善”是保证,保证发展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在良性循环中实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目标。要坚持“四位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建议》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实现总要求要提高“四个新能力”,这就是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要求,要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10.发展重要目标的新制定。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回顾这一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创新。
《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第一,新目标新起点。《建议》首次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两个发展阶段,五中全会前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宣传、研究和谐社会阶段。从五中全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第二阶段,即实践阶段。五中全会是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起点。第二,新标准新要求。《建议》指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6个方面是党中央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做出的重大部署和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的全面规划。第三,管理的新格局。《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四,和谐基础和谐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和谐基础十分重要。因此,《建议》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夯实这个社会和谐基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分配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健康水平。要实现这些新任务新要求,《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各种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控体系建设等等。
(执笔人:侯远长)
责任编辑许冬梅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创新最集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定位、发展价值观的新判断、发展思路的新确立、发展决定因素的新论述、发展主线的新概括、发展关键的新揭示、发展格局的新部署、发展历史任务的新安排、发展道路的新开辟、发展总要求的新提出、发展重要目标的新制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5)24-0009-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地位,丰富发展创新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学习把握五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关键。五中全会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发展创新主要表现为如下“十个新”。
1.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定位。发展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大问题。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灵魂,从两个方面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作用,《建议》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二是,“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五中全会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发展价值观的新判断。邓小平多次强调,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不发展,社会主义的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好,什么需求都不能满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升华到“共同富裕”。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价值观思想,对发展的价值观作了新的判断: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是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了这一思想。他指出: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为此,《建议》围绕发展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了6项任务和举措,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富安全等。
3.发展思路的新确立。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把“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确定为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应是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新思路,是针对过去发展的不协调,增长的效益低下而确立的。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等等。为此,《建议》把“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确定为协调发展,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形成发展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还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议》提出的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将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4.发展决定因素的新论述。自主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创新思想时,主要突出理论创新。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的是自主创新,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更加系统、更加具体。
坚持自主创新,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当前全球性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它给各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既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组织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5.发展主线的新概括。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是《建议》的一大特点和一大亮点,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建议》紧紧抓住这个主线,进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换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这些任务,才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较快发展。
6.发展关键的新揭示。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的,切实抓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转变增长方式,“十五”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并没有实现科学的转变,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益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没有多大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三低一高”(低资本投入、低资源消耗、低排放污染、高效率产出)的精益型增长方式转变。为此,《建议》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新举措,并从推动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突破,着力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整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7.发展历史任务的新安排。《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关键都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解决“三农”问题指出了正确方向,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建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十一五”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引人注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农村,从外延到内涵都有很大区别。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新”字上。主要表现:一是新目标新要求。《建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行建设。这5句话20个字的目标要求,也可通俗表述为“五新”:新设施、新村落、新环境、新风尚、新农民。二是新任务新举措。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达到和实现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议》提出了新任务新举措。第一,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第四,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第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新农村建设放到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扎实稳步推进。
8.发展道路的新开辟。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及实践过程的必经之路。最早提出节约型社会这一科学命题,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全会指出,要“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同年7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8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动员大会。由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认识、共同行动和共同道路。
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阐发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首次为节约型社会名称做了新的定位。何谓节约型社会?《建议》明确指出,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途径。《建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制定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方针、新原则。《建议》指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四是,阐明了建立新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建议》指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五是,明确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任务。《建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标志着我们党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9.发展总要求的新提出。《建议》就“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总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全面正确把握这个总要求,更要注重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立足科学发展”是前提,决定着发展的正确方向;“自主创新”是关键,失去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体制机制的完善”是保证,保证发展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在良性循环中实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目标。要坚持“四位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建议》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实现总要求要提高“四个新能力”,这就是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要求,要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10.发展重要目标的新制定。从党的十六大鲜明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从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深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回顾这一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创新。
《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第一,新目标新起点。《建议》首次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两个发展阶段,五中全会前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宣传、研究和谐社会阶段。从五中全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第二阶段,即实践阶段。五中全会是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起点。第二,新标准新要求。《建议》指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6个方面是党中央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做出的重大部署和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的全面规划。第三,管理的新格局。《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第四,和谐基础和谐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和谐基础十分重要。因此,《建议》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夯实这个社会和谐基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分配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健康水平。要实现这些新任务新要求,《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各种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控体系建设等等。
(执笔人:侯远长)
责任编辑许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