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表现性油画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北表现性油画深受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的影响,是画家们利用充满东北独特地域风貌和地域风俗的绘画题材、运用表现性的绘画语言、传达东北本土画家主观情感和艺术直觉的、独具面貌的地域性美术流派。画面是画家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自身情感的媒介,是画家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的直观呈现。文章从画面出发,围绕赵开坤和贾涤非两位东北表现性代表画家的作品,探讨关于东北表现性油画画面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画面中的表现性,在感受东北当代油画家对其生存的这片土地热爱的同时,进一步探究表现性油画艺术语言及艺术精神,并通过对画家画面的解读,感受其画面的力量。
  关键词:地域文化;表现性;画面
  一、画面中东北地域文化的体现
  法国历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写:“艺术作品的产生和环境必然完全相符,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作品。”[1]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艺术风格受到地域文化的直接影响,东北表现性油画的形成与地域环境中生长的人的审美取向、生活习惯及当地风俗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地域环境中特殊气候下形成的自然环境、地域风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自然环境的体现
  出生于河南濮阳的赵开坤是东北表现性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风景油画作品大多以写生为主,他的创作风格深受东北自然风景白山黑水的环境影响。画面中的景致之所以具有灵魂和意志,是因为画家在描绘东北独特自然风貌的画面中,融入了他对东北这片土地的感情和人文精神,从而使画面充满了生命力。
  《长白老林》是赵开坤在2007年前后创作的写生作品。长白山的地域风貌也为赵开坤的油画语言探索提供了契机。在描绘东北茂密的森林景观的作品《长白老林》中,画家采用粗犷的笔法和淋漓尽致的色彩描绘的白云仿佛一群正在跳舞的精灵,让观看者不禁想要欢呼。长白老林苍茫茫的一片,沉郁地耸立着,密枝烘托着烟云,放眼望去,荒天古木。灰茫茫的天空下是黑黢黢的林子,那高耸的黑松仿佛冲破了天际,让观者感受到了天与地的融合,使人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感受到了阴阳晨昏的力量在这里聚集,感觉到了飘渺虚无的冲融发生在这里。在天空与树林相交融的地方,才是墨色最浓厚的地方。山与树在浓墨粗笔下浑然一体,就像是一片黑云在树林深处停留。天际的精微与树根处的粗放相互呼应,天空中的流风与山谷的跌宕起伏相互呼应,正是这种呼应把画面变成一片清旷无际的整体。只有在这样的深谷烟树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观看赵开坤的作品,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画面景色所带来的美感,还可以品味作品背后的意境和韵味。他的绘画作品极具创造力,画面中描绘的东北各色自然景物充满了个性和表现性,同时也融入了东北风景写生油画艺术求真的精神,使观者感受画面求真的力量。
  赵开坤的油画作品大部分取材于东北山区的自然景色,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自然,感悟生活。他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独特的个人表现性绘画风格,画面中深刻表现出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他的绘画语言则充满了强烈的精神感染力,画面充满了力量感。赵开坤说:“更多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我只有虔诚地面对自然,保持最初对绘画的那份热爱和兴趣,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画作。”
  (二)社会环境的体现
  画家的绘画语言与风格能够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还有他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贾涤非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了解东北的社会环境。由于东北地区的冬季时间较长,自然就形成了春种秋收的农耕特点,所以长达几个月的农闲时间就养成了东北人“猫冬”的习俗。《猫冬》是贾涤非对东北地域文化热爱的最直接的表达。画面中,一个造型夸张的裸女懒散地躺在东北的土炕上,窗前挂了一盏马灯,画面的最前方是梭机,紧接着一只看似跳跃的猫出现在了画面中,裸女的背后是一个自行车的铁丝椅,自行车的把手从看似完整地窗户中伸了进来。整个画面造型夸张而富有表现力,主观色彩的提炼层层叠加,充满张力,线条笔触充满了强烈的表现力,画面物体看似毫不相关,却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象征性,使画面充满了力量感。
  画家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把“猫冬”这种熟悉的东北习俗以极具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呈现在自己的画面中,同时画家对家乡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也通过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传达出。看到《猫冬》作品的观者,尤其是像笔者这样长时间生活在东北的人,就能够与画家感同身受,观者观看这种具有高度表现力的绘画作品,也会感受到一種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由单纯的视觉观赏升华为一种心理参与。
  二、画面中表现性的体现
  东北表现性绘画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融合西方表现主义,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性语言,画家们创作出了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的表现性油画作品。其中,贾涤非用他奔放、自由的绘画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性风格,在当今艺术界自成一脉。他在创作时真实地记录自己对画面的直觉,用极其真实、彻底的自由的一种艺术状态来创作。他面对艺术,面对生活,无比真诚、毫不造作。画面充满了自由的想象力和显著的表现性,从众多东北表现性画家中凸现出来,独树一帜,并且影响了国内许多中青年画家。
  水天中评价他的作品时曾说:“在当代知名画家中,贾涤非以他自由、活泼的表现主义风格,与别人拉开了距离,并影响了不少中青年画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困顿于创作上的‘实’和‘重’,这不但表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也表现在语言形式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画家们以各不相同的方式改变这种情况。贾涤非以自由的想象、即兴的挥写和鲜明的表现性从众多画家中凸现出来。他在绘画上的表现性特征,一直受到国内油画界的关注。”[2]贾涤非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从最早期的《杨靖宇将军》,到《收获季节》,再到《尴尬图—戏人》、“斑马线”系列、“葡萄园”系列,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他从艺术语言到艺术精神演变的轨迹。
  他的“斑马线”系列作品中,画面充满了自由的想象,画面给人一种热血沸腾、深受感染的冲击力,画面的色彩、笔触和结构不仅绚烂、流畅、热烈,又使人感到恰到好处、合乎逻辑。画面中充斥着一种烦躁不安的情绪,使观看者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彷惶和纷乱。色彩的大胆使用、线条的错综复杂,以及画面中不符合现实的景象,充分地反映出贾涤非在自身的现实生存和艺术表现方式的现实之间掀起的一股戏谑般虚无缥缈的激情。画家在创作中不仅要进入自由、真诚的创作状态中,还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其即时灵动、澎湃的艺术感受和独到、内在的艺术思想也就自然地现于纸上。贾涤非说:“我是利用斑马线在现实生活里的这样一个环境,来体现我要表达人性的一个象征性、一个关系。斑马线仅仅就是一个象征性。”   在造型语言方面,贾涤非坚定地认为个人情感的表达强于自然描绘因素的绘画语言,这是他绘画语言风格建立的坚实基础。画面中,线性造型语言充满张力,元素符号极具个性和表现性,这一画面特征,形成了贾涤非的创作风格。他作品中的线条和颜色都被用来表现出一种充满激烈情感的画面视觉效果,给人一种追求自由和自在的充满力量的画面感受。
  在“葡萄园”系列作品中,贾涤非把看似与绘画主题无关的丰满的女性身体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放置在葡萄园的情境中,人体被当作是一种象征生命力的语言符号完全融入画面,在画家心中,葡萄园更像是一个可以使人发光发亮的舞台,而不是现实中的葡萄园。贾涤非通过自己创造的场景,来表现他对生命的隐喻。他作品中表现性的艺术语言是由他充盈的生命意识和自由、无拘无束的力量所造就,画面中充满了压抑与拉扯之间相互抗衡的力量,这也使贾涤非的表现性绘画与众不同。
  贾涤非曾经说过:“绘画表现的过程是使人精神自然化的途径。我总愿意许多东西在我脑中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开始动手,用铅笔、钢笔、油画不同的工具,同一种内容一张一张不断地画下去。也许这些仅仅凭借一种欲望,某种直觉。当我从画面中清醒出来的时候,色彩、造型、内容、形式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它们已经无一可分了。”[3]
  贾涤非善于利用画面中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来抒发和表达自身的绘画情感,形成了他的绘画艺术。画面中,以造型丰满、色彩热烈、线条多变等特点来抒发和表现情感,作品中大量运用夸张、变形以及隐喻,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意境美。他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转化为一种情绪,通过画面中强烈的笔触表现出来,在表现方式上呈现出自身独有的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他采用直截了当的表现手法,运用色彩和线条的独特魅力,随感而发,画面极具表现性。他的绘画语言单一,形式严谨而独立,创造出了一种直接明了、直率而激烈的表现性和自然而富有张力的形式感。“与许多以表现性见长的画家相仿,贾涤非也通过夸张、变形和象征手法,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而减弱画面上自然形象的描述性成分。这种倾向使他的艺术脱离传统学院规范而自成一家。”[4]
  三、结语
  东北表现性油画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表现性都在画面中很好地呈现了出来,尽管在创作内容和题材上不尽相同,但是都能看出画家们对生活的这片土地中熟悉事物的情有独鐘、对这片土地特殊的感情,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绘画创作不能离开现实的依托,更不能舍弃朴素的地域文化。东北表现性油画不仅在精神层面和形式层面推进了东北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样式,也让中国美术界对东北油画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东北表现性油画也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的重要组成,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图文本[M].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4:154.
  [2]水天中.在多样复杂中保持精神的生长[J].美苑,1998(5):13.
  [3]贾涤非.绘画随想[J].美术大观,2001(4):4-5.
  [4]梁磊.对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5]张爽.贾涤非与他的表现主义绘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6]李为民.浅论东北表现主义油画与其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0-11.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王继平的国画是对宇宙自然生生不息之“元气”的生动显现,是他的人格修养之“清气”的审美结晶,他的国画艺术充分体现了“壮气”充溢的阳刚风格,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自由审美境界,总体上表现出气盛言宜而不逾矩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王继平;国画;元气;清气;壮气;气盛言宜  崇道重气,是中国哲学的特征;以气论艺,是中国美学的传统。从曹丕的“文气”说到谢赫的“气韵生动”说,再到韩愈的“气盛言宜”
期刊
摘 要:目前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普遍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需要进行优化与改革。从教学和管理的角度,探索综合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和课程汇报展代替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不光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美育的发展,提升校内外师生及群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认知,使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得到优化与改革,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
期刊
摘 要:在绘画创作中,农民是很多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一些画家有与农民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对农民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创作出的农民题材绘画更具真实性。画家通常运用隐喻的手法,刻画画面的同时又赋予其深层含义。文章以李唐的《村医图》与老彼得·勃鲁盖尔的《盲人的寓言》为例,结合李唐和老彼得·勃鲁盖尔所处的时代背景,探析农民题材绘画中的隐喻性及隐喻性表达对绘画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隐喻性;农民形象;《村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漆画作为一门画种,在全国开辟独立展厅,正式步入大美术的殿堂,至今已40余年。乔十光老师说,漆画是中国传统漆艺这棵千年古树上盛开的一朵新花。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这朵明艳照人的艺术之花在大美术的语境下,全面汲取了各个艺术门类的营养,正慢慢结出让人惊叹不已的丰硕果实。文章阐述了漆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确立身份的过程,以及《河洛》《梦回》的创作实践经历。  关键词:漆画;艺术探索;
期刊
摘 要:没骨画是中国绘画史上单纯用色彩来塑造形象的一种画法,而“纯以色彩造型”这一特点也就意味着色彩是没骨画最主要的审美要素之一。没骨花鸟画自宋出现发展至清代成熟,其间色彩作为其主要审美要素的这个地位没有改变。到了清末,出现了二居的“撞水撞粉”,“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笔的干预,更多是依靠水、色、墨等自身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斑驳、抽象的色迹,此时,新的绘画语言肌理出现了。没骨画因材质、技法的不同,
期刊
陈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教学顾问,清华大学名誉学衔校级评审专家,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术
期刊
摘 要:画家李自健在当代画坛中以立足现实的理想主义信念,将生活和记忆中的片段拼凑成令人感动的画面,书写生活之诗、文明之诗。在他的画作中,抽象的精神与现实的存在交相辉映,具有着穿透时间的无限魅力,传达出李自健先生博大宽广的人文理想,彰显着人类共有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油画艺术;人文精神;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指的是价值的普遍性”,是人类的中间价值被共同认同的部分。人作为类存在物,有着一些共同的本
期刊
摘 要:在近现代中国画坛历史上,黄宾虹先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画家。黄宾虹的作品画风独特,笔墨丰富多变,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几十年来,黄宾虹先生的绘画一直被美术界所关注,并越来越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文章介绍了黄宾虹先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并探析了其部分代表作中的笔墨观在山水画中的运用。  关键词: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观;引书入画  此论文以黄宾虹的多项著述和专家学者们对他笔墨的研究以及整个艺术
期刊
摘 要:众多学者认为北京故宫本的《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南唐时期顾闳中的笔下,但从对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分析上看,其很有可能是宋时期的作品。文章将从画面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服饰两个方向来阐明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有可能出自宋人之手。  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人物形象;人物服饰;风格考证;两宋时期  北京故宫院藏《韩熙载夜宴图》(以下简称《韩》卷)的服装考释能够作为鉴定其年代的依据起到辅助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水彩作为重要的绘画种类,具有自由、丰富、特殊的语言特征,文章主要对水彩画的媒介特性进行应用研究,根据水彩的纸本、颜料的特性以及技法进行细致的探讨,通过实践对绘画媒介的特性进行把握。在水与胶的之间的临界点中力求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水性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水彩画;水性材料;颜料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0_0895)研究成果。  当纸面绘画的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