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到肌理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骨画是中国绘画史上单纯用色彩来塑造形象的一种画法,而“纯以色彩造型”这一特点也就意味着色彩是没骨画最主要的审美要素之一。没骨花鸟画自宋出现发展至清代成熟,其间色彩作为其主要审美要素的这个地位没有改变。到了清末,出现了二居的“撞水撞粉”,“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笔的干预,更多是依靠水、色、墨等自身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斑驳、抽象的色迹,此时,新的绘画语言肌理出现了。没骨画因材质、技法的不同,产生的色彩效果不同,从而画面的审美意趣也不同,而新的审美结构也开始应运而生。
  关键词:没骨画;色彩;肌理;审美形式
  一、独立造型的色彩美
  从画史上对于没骨画的记载来看,没骨画的重要特征即不用墨线勾勒轮廓,直接以色造型。而“以色彩造型”这一特点就意味着色彩是没骨画最重要的审美要素之一。在传统中国画里,工笔画主要的审美要素是线,写意画是墨,而没骨则是色。工笔画采用“勾线填色”造型,线和色是共同造型的,色彩必须在墨线规定范围内渲染,受墨线的制约,因此,工笔画的色彩无论多么华丽、饱满,都需要与墨线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其在写意画中,形与色更是消散的,而以“意”为主要追求,更重视笔墨造型,“意足不求颜色似”也反映出写意画并不强调色彩这一造型要素。而唯独在“以色彩造型”的没骨画中,由于没有了墨线参与造型,只能通过色块来表现形与色的变化,色彩便得到了其彰显独立美感的自由。因此,色彩也自然成为了没骨画的主要审美要素了。
  色彩这一审美要素在没骨画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其体现的形式也各有不用。画史上普遍认为徐崇嗣在花鸟画上首用没骨法,但徐崇嗣的真迹早已亡佚,从学徐崇嗣的赵昌等人的画作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宋时的没骨法应该是“色掩墨骨”的画法,即以极淡的墨线勾勒再填以重彩,从而掩去墨线①。且在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②中,“无笔墨骨气”“取其浓丽生态”“布彩逼真”等的描述表明,徐崇嗣除了舍弃墨线以外,设色与当时宋院体画是大体一致的,主要通过自然物象写生,营造一种设色精致典雅的感觉,而且这个时期的没骨画以矿物色居多,对于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也与工笔画近似,笔的含水量较少,笔触均匀过渡,由于矿物色与植物色难以相融,色彩主要追求平面、工致的效果,是一种工致亮丽的色彩美。到了明代,孙隆没骨画以“粗笔没骨”形态出现③,其设色与偏“工”的没骨不同,其用笔更为粗放潇洒,但这种偏“写”的没骨画与水墨写意的风格近似,在用色上也以植物色和墨的结合居多,设色多简淡萧散,是一种粗放的色彩美。没骨花鸟画发展到清初,在恽寿平的影响下才形成了“没骨派”,恽寿平的没骨画与以往不同的是,其通过接染、点染的设色手法,使色彩自然衔接,且因笔的含水量增多,颜色留有笔触,亦不像院体设色那样精工,其色彩以淡逸淡雅为主。
  因此,没骨花鸟画自宋出现以来,色彩作为其主要审美要素的这个地位没有改变,每个时期的没骨画对设色技法、色彩搭配都有不同的形式。无论是徐崇嗣偏“工”的设色,还是孙隆偏“写”的设色,或是恽寿平“兼工带写”的设色,色彩虽然离开了轮廓线的约束,但总体上还是在笔的控制下,按照物体的形态、结构来赋予颜色。
  二、 水、色、墨碰撞下的肌理美
  没骨画发展到清末,出现“撞水撞粉”技法,色彩依然是画面的主要造型元素,但此时,色彩的形态与以往是有所不同的。在恽寿平的基础上,二居对水、色、墨等材料做进一步的大胆尝试,用笔含水量更多,用色更为丰富,将矿物色与植物色融在一起。而且,虽然“撞”这一个作用力可以决定用力的方向、力度,但是在“撞”入的瞬间,颜色开始脱离笔的作用,随着水分流转、冲撞,各种色彩材质在画面中自由融合,虽然还在规定的形内流动,但所形成的色彩形态已不再可控,待颜色干后即形成斑驳、抽象的色迹,于是,肌理形式便出现了。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没骨画主要的审美因素虽然还是色彩,但是这个色彩的形态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些生动、有趣的色迹,变幻莫测的流动的色彩,开始变得吸引人眼球。其实,在以往的没骨画中也有过肌理形态出现,如明代孙隆的《芙蓉游鹅图》,其画面局部已有出现水墨相撞的痕迹,在恽寿平的画作中也偶有出现,但是在他们的画作中都还没有用到矿物色与水色、墨的相撞,而在二居的画中随处可见,因此,可以说,“撞”这一技法也并非二居开创,只是二居运用得更成熟,且形成自身风格。二居的创新其实是在于对色彩材质的挖掘,尤其是矿物色,把矿物色和植物色墨融合在一起。福西永在《形式的生命》中提到材料的重要作用时,他认为艺术的材料有自己独特的品性和特点,它们是不可互换的,但技术却可以相互渗透④。的确,中国画的颜色材料亦是如此,植物色和矿物色的特性不同,彼此是不能互换的,矿物色无法像植物色一般清透、温润,而植物色也无法达到矿物色的亮丽、厚重,即使是色相相同,色的质感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像福西永所说的,材料不能互换,技法却可以相互渗透,“撞”这一技法早期只用在水墨或植物色的相撞,到了二居,又用于矿物色的“撞”。因此,可以说,二居这一创举,是对色彩材质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挖掘,既满足画面亮丽色彩的追求,又符合文人的思考,二居用“撞”找到了运用矿物色的平衡点。这也是二居的色彩较之恽寿平更为鲜丽、丰富的原因。而且肌理形式的变幻、色彩的运动倾向,给观者的视觉造成运动的压力,这种色彩变化不同于平染、接染等色彩渐变,它是以色彩不稳定地、自由地渗化形成的运动感,这种形式语言也更适合体现二居所追求的轻松、活泼的感觉。如《琼花·蝴蝶》(图1)叶子部分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叶子的色墨因着纸本自然地起伏凹凸,在水、粉的冲、撞下,形成特殊的肌理,整幅画还是以色彩为主,但画面效果让人乍眼一看却像是色渍的组合图,其随机性是难以把控的。水、色、墨等碰撞之后的每个形态都会有微妙的色彩之变,这也是勾染所无法达到的生动感,而这种形态也在无意间成为没骨画新的审美因素。因此,如果说恽寿平代表的是传统没骨画的高峰,那么二居则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三、 独立的抽象语言
  没骨画因材质运用及技法的不同,产生的色彩效果不同,从而画面的审美意趣也不同。从传统没骨画一路发展到二居时期,没骨画的审美因素发生着微妙的转变,由单纯对色彩的审美逐步转向对肌理的审美,没骨画的发展,从“色”到“色迹”的过程,是肌理形式的逐步呈现,但绘画的肌理表面看似自然生成,却也不等同于自然形态的肌理,这个“色迹”实际上就是水、色、墨等材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发展到现当代,现代没骨画无论在技法还是材质的运用上,都更为丰富多变,跟传统绘画风格拉开很大的差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林若熹的《秋No.1》,画面运用了撞、泼、揉、擦等多种手法,肌理在不断生成和破坏中叠加、碰撞,更增添了肌理的丰富性(图2)。画家利用各种手法制造的肌理效果,大大丰富了画面语言,极具视觉冲击力,肌理表现甚至完全脱离客观具体物象,展现着独立的审美价值。比起传统没骨画,现代没骨画的尺度更大,包容性更强,进而完全突破传统的笔限,从绘画本身的水、色、墨出发,介入更多元的材料,将材料之间因碰撞而产生的各种偶然性发挥到极致。同时,这种抽象语言除了增加画面的可读性之外,又极具现代意识,因而,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
  在传统没骨画的发展历史中,材质和技法的运用在不断传承中得以演进和发展,并成为每个时期风格演变的推动因素之一。发展到现当代,水、色、墨等运用也一直是没骨画创新的突破口。但是,由水、色、墨所构成的没骨画,无论是色彩还是肌理,尽管它们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表现,但它们仍只是载体,最终要以何种“有意味的形式”打动人,这是更值得思考和探索的。
  注释:
  ①蔡星仪:《恽寿平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②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88页。
  ③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花鸟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329页。
  ④福西永:《形式的生命》,陈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3-107页。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中,中国绘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绘画承担德育、美育和智育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发展的同时,与之对应的绘画理论不断被诠释和创新,尤其是蕴藏无限智慧和具有独特审美的谢赫“六法”,对中国绘画创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就谢赫“六法”之于中国绘画的作用和影响,重点分析“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气韵生动”位于谢赫“六法”之首,在艺术实践中,强调画家表现形状与色彩的同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郑燮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民族气节的象征,竹子的清雅、虚心、节操一直备受国人喜爱。而以画竹子著称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在艺术创作中所倡导的“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反映出了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及艺术传达的三个过程。文章阐述的关键问题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当下,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如何利用
期刊
摘 要:在西方的艺术史学中,艺术家通常采用寓言的形式,借用富有象征意味的叙述方式、图像和人物形象来传达道德训诫与哲学观点。西方艺术史上首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通过对底层农民生活场景的真实描绘,创作出了农民题材系列巨作。其绘画中的人物多为圆浑憨厚,甚至略显拙笨。许多以尼德兰文学为基础创作的作品,带有晦涩的训诫含义。解读彼得·勃鲁盖尔绘画作品中的寓意性是对艺术史学家的挑战,文章以《尼德兰箴言》
期刊
摘 要:金日龙是我国当代抽象绘画艺术的著名画家,在抽象绘画艺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艺术之路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演变,从写实到抽象的跨越,他抽象艺术风格个性鲜明,极具表现力的画面背后是中国传统精神的内核。围绕金日龙的抽象绘画艺术风格及其内涵展开个例研究,是一次走近画家剖析其创作特点的过程,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抽象画家金日龙,以及他的绘画艺术中所散发出的“自约”精神。  关键
期刊
摘 要:马和之是南宋初期著名的画家,其绘画风格技巧在南宋画坛中独具一格,深受宋高宗的喜爱。《月色秋声图》虽不是马和之最知名的画作,但整幅作品极富诗意美感与文人趣味。文章从美学视角出发,结合南宋时代背景、画论画史著述及相关美学史料,通过画中的意象和笔墨技巧,来理清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马和之;线条;图式;美学思想  马和之是钱塘人,宋高宗绍兴年间中进士,生卒年不详。宋末周
期刊
摘 要:近代以来,艺术家们不断思考如何让中国几千年传统绘画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更具活力,同样,重彩画的艺术形式应怎样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同时寻求创新也受到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涌现出一批研究传统绘画技法与材料的画家,张小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张小琴;重彩人物画;技法  张小琴是以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见长。20世纪90年代,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期間创作了大量敦煌壁画临本。其早期作品以
期刊
摘 要:王继平的国画是对宇宙自然生生不息之“元气”的生动显现,是他的人格修养之“清气”的审美结晶,他的国画艺术充分体现了“壮气”充溢的阳刚风格,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自由审美境界,总体上表现出气盛言宜而不逾矩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王继平;国画;元气;清气;壮气;气盛言宜  崇道重气,是中国哲学的特征;以气论艺,是中国美学的传统。从曹丕的“文气”说到谢赫的“气韵生动”说,再到韩愈的“气盛言宜”
期刊
摘 要:目前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普遍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需要进行优化与改革。从教学和管理的角度,探索综合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和课程汇报展代替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不光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美育的发展,提升校内外师生及群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认知,使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得到优化与改革,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
期刊
摘 要:在绘画创作中,农民是很多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一些画家有与农民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对农民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创作出的农民题材绘画更具真实性。画家通常运用隐喻的手法,刻画画面的同时又赋予其深层含义。文章以李唐的《村医图》与老彼得·勃鲁盖尔的《盲人的寓言》为例,结合李唐和老彼得·勃鲁盖尔所处的时代背景,探析农民题材绘画中的隐喻性及隐喻性表达对绘画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隐喻性;农民形象;《村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漆画作为一门画种,在全国开辟独立展厅,正式步入大美术的殿堂,至今已40余年。乔十光老师说,漆画是中国传统漆艺这棵千年古树上盛开的一朵新花。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这朵明艳照人的艺术之花在大美术的语境下,全面汲取了各个艺术门类的营养,正慢慢结出让人惊叹不已的丰硕果实。文章阐述了漆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确立身份的过程,以及《河洛》《梦回》的创作实践经历。  关键词:漆画;艺术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