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按老师要求分饼。如果有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怎么分?学生很快将饼分好了,一人两个;我接着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还是要平均分给这两个同学,请你给分一分。很多同学都能说,一人半个。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既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多减的应该加上的道理。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实际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应用题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4.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收稿日期:2007-12-23
1.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按老师要求分饼。如果有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怎么分?学生很快将饼分好了,一人两个;我接着说,现在只有一块月饼,还是要平均分给这两个同学,请你给分一分。很多同学都能说,一人半个。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既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多减的应该加上的道理。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实际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应用题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4.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收稿日期: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