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克服“近视”,从长远着眼,从现实做起。我国各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探索改革教育培养方式,对现有的人才培养做一些制度、体制方面的改革,在实践中检验效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建立一套新的机制,给大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创新的学习氛围,提供进行创新实践的舞台。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47-0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也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创新的实现要靠每一个社会人的共同参与,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打破常规坚持创新,这种创新才能持续,才能有力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毋庸置疑,人是创新的关键主体。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宏观上分析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大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相对扎实,但却普遍存在着“加工、整理、运用信息进而主动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较弱”的共性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科技创新对其学习、生活甚至思想的冲击更为强烈。因此,每一名大学生对创新的重要意义是认可的,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欲望。但是在创新付诸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独树一帜的创新思维以及大量实践活动的累积。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创新教育工作。
1.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盲目地服从权威、服从来自群体的压力,人云亦云的心理倾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ch situation)等人的研究证实,当群体成员的行为或意见与群体存在较大差异时,成员自身会产生一定的压迫感,并促使他与群体逐渐趋向一致。从众心理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处于有着良好社会规范环境中的个人,出于从众的心理也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与他人共同遵守群体规范,维持社会秩序。但对于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的创新行为,从众心理将成为创新的最大障碍。由于过于迷信权威,极易导致否定行之有效的新思想、新设计,跟在前辈的身后进行研究,亦步亦趋,而不会去另辟蹊径。
2.思维定式
从思维角度看,非常规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都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形式。但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容易按老思路、老方法,按惯例去思考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心理定势是指人在长期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思维定势使得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会习惯性的循规蹈矩,如果不能突破这种潜意识里存在的不良定势和意识障碍,很容易导致故步自封,知识难以实现灵活运用,创新性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思想就不会出现。
3.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
“成王败寇”的观念让大家崇尚成功,害怕失败。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知觉和判断,害怕出现问题和矛盾,不敢标新立异,没有颠覆传统的胆量,最后往往是以牺牲自己的见解为代价而去服从他人。而创新需要的是敢于做挑战者去质疑和发现问题,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大学生这种害怕失败的潜在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综合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客观因素
1.教育体制束缚创新思维
多年来,我国教育体制采用机械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以反复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根据考试分数成败,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最终目的,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来获取唯一正确答案。严厉甚至枯燥的教育使得学生有效的获得了创新的重要前提——基础理论知识,但是也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我国教育改革已持续推进多年,但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育资源不足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高校改革课程体系,拓宽专业范畴,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通过举办“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系列科技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为其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营造完善的创新氛围。目前,大学生日益高涨的创新热情与有限的实践创新平台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3.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负面理念抑制了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丰富的促进创新的内涵,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制约着人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传统文化对创新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视。保守倾向就是抑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的乐天知命、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是保守思想的理论依据。古人的中庸之道、知足常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行为规范依然对现代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这成为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4.创新与科学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
科学一定是讲究逻辑的,而创新往往要推翻很多既有的逻辑和科学。因此,科学的逻辑性与创新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科学需要逻辑推理、理想分析和总结,而创新有时则要凭感觉;过于服从逻辑就有可能墨守成规,无法取得创新性的进展。科学研究人员习惯于用线性思维去深入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本质,而创新则常常需要非线性思维去发现广泛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进而在某些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改革传统教育体系,努力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这些体现在教风学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安排等校园环境中。
高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术竞赛,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多学科间的知识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并选派教师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
(二)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创新基础
应改革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品格,使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能够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并与实际紧密联系。这其中主要有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课程科目的调整,这些可以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成果,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创新激情。其次,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丰实的知识底蕴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只有各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才有利于培养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健康的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技术创新平台
大量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的实现则主要来自于科研实践。通过设置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践环节。因此,高校应该大力推进科研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开发现有实验室,为申请科研课题的学生提供专门实验场地,帮助学生学会借鉴教师课题研究并提出一些新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应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
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探索建立考核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这主要包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和学生基数创新能力测评方法,将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成绩计入学生总学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高校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得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得以崭露头角,在表彰与奖励的同时,可作为选拔优异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学生可给予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学分或课程设计等鼓励方案。
(五)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授课质量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思想,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到过程的组织,都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还要以自身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思维及行为方式等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观念、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另类”思维。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善于综合、善于联系,并耐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努力形成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和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创新教学过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克服“近视”,从长远着眼,从现实做起。我国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改革教育培养方式,对现有的人才培养做一些制度、体制方面的改革,在实践中检验效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建立一套新的机制,给大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创新的学习氛围,提供进行创新实践的舞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宗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 赵静,李春荣.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发展研究[J].大学教育,2014(5).
[3] 王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中“90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4] 李银国,张东,袁春艳.推进创新实践,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5] 黄艾华.论青年的创新教育[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6] 占清华,肖中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老师[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47-0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也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创新的实现要靠每一个社会人的共同参与,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打破常规坚持创新,这种创新才能持续,才能有力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毋庸置疑,人是创新的关键主体。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宏观上分析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大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相对扎实,但却普遍存在着“加工、整理、运用信息进而主动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较弱”的共性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
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科技创新对其学习、生活甚至思想的冲击更为强烈。因此,每一名大学生对创新的重要意义是认可的,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欲望。但是在创新付诸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独树一帜的创新思维以及大量实践活动的累积。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从多个角度对其开展创新教育工作。
1.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盲目地服从权威、服从来自群体的压力,人云亦云的心理倾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Asch situation)等人的研究证实,当群体成员的行为或意见与群体存在较大差异时,成员自身会产生一定的压迫感,并促使他与群体逐渐趋向一致。从众心理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处于有着良好社会规范环境中的个人,出于从众的心理也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与他人共同遵守群体规范,维持社会秩序。但对于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的创新行为,从众心理将成为创新的最大障碍。由于过于迷信权威,极易导致否定行之有效的新思想、新设计,跟在前辈的身后进行研究,亦步亦趋,而不会去另辟蹊径。
2.思维定式
从思维角度看,非常规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都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形式。但生活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容易按老思路、老方法,按惯例去思考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心理定势是指人在长期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思维定势使得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会习惯性的循规蹈矩,如果不能突破这种潜意识里存在的不良定势和意识障碍,很容易导致故步自封,知识难以实现灵活运用,创新性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思想就不会出现。
3.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
“成王败寇”的观念让大家崇尚成功,害怕失败。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知觉和判断,害怕出现问题和矛盾,不敢标新立异,没有颠覆传统的胆量,最后往往是以牺牲自己的见解为代价而去服从他人。而创新需要的是敢于做挑战者去质疑和发现问题,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大学生这种害怕失败的潜在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综合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客观因素
1.教育体制束缚创新思维
多年来,我国教育体制采用机械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以反复灌输为主要教育方法,根据考试分数成败,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最终目的,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来获取唯一正确答案。严厉甚至枯燥的教育使得学生有效的获得了创新的重要前提——基础理论知识,但是也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我国教育改革已持续推进多年,但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育资源不足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高校改革课程体系,拓宽专业范畴,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通过举办“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系列科技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为其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营造完善的创新氛围。目前,大学生日益高涨的创新热情与有限的实践创新平台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3.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负面理念抑制了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丰富的促进创新的内涵,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制约着人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传统文化对创新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视。保守倾向就是抑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的乐天知命、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是保守思想的理论依据。古人的中庸之道、知足常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行为规范依然对现代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这成为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4.创新与科学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
科学一定是讲究逻辑的,而创新往往要推翻很多既有的逻辑和科学。因此,科学的逻辑性与创新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科学需要逻辑推理、理想分析和总结,而创新有时则要凭感觉;过于服从逻辑就有可能墨守成规,无法取得创新性的进展。科学研究人员习惯于用线性思维去深入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本质,而创新则常常需要非线性思维去发现广泛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进而在某些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改革传统教育体系,努力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这些体现在教风学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安排等校园环境中。
高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术竞赛,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要有一个大体的涉猎,进行多学科间的知识交流,从而学习他人如何正确看待问题,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让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并选派教师对学生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定期检查和鉴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
(二)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创新基础
应改革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品格,使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能够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并与实际紧密联系。这其中主要有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课程科目的调整,这些可以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成果,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创新激情。其次,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丰实的知识底蕴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只有各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才有利于培养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健康的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技术创新平台
大量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的实现则主要来自于科研实践。通过设置专门性的科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实践是科研工作的基本手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必须加强科研实践环节。因此,高校应该大力推进科研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开发现有实验室,为申请科研课题的学生提供专门实验场地,帮助学生学会借鉴教师课题研究并提出一些新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应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其纳入学生综合测评
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探索建立考核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这主要包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和学生基数创新能力测评方法,将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成绩计入学生总学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高校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得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得以崭露头角,在表彰与奖励的同时,可作为选拔优异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学生可给予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学分或课程设计等鼓励方案。
(五)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授课质量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思想,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到过程的组织,都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还要以自身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思维及行为方式等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观念、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另类”思维。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善于综合、善于联系,并耐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努力形成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和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创新教学过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克服“近视”,从长远着眼,从现实做起。我国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改革教育培养方式,对现有的人才培养做一些制度、体制方面的改革,在实践中检验效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建立一套新的机制,给大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创新的学习氛围,提供进行创新实践的舞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宗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 赵静,李春荣.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的发展研究[J].大学教育,2014(5).
[3] 王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中“90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4] 李银国,张东,袁春艳.推进创新实践,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5] 黄艾华.论青年的创新教育[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6] 占清华,肖中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老师[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1).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