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关于“明白人”的争论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各地都在结合新中国建立60周年搞各种纪念活动。在与党史研究人员探讨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历程时,我想起去年在参观一个工业系统改革开放30年展览时,看到的全是承包、提成、利改税这些内容,而对于我们如何解放思想、突破长期以来“左”的影响,如何拨乱反正、整顿企业、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展览中却根本没有反映。
  
  “明白人”不是什么新提法,不是我想的新鲜词,也不是我们的发明,是从实践中来的。我以前在北京市化工局工作那一段和在市经委这一段,党组研究调配基层领导班子时,大家也常用“明白人”这个词。比如,有的干部开会迷迷糊糊,会后问他怎么贯彻?他反倒满不在乎地说:“讲了半天,还不就是一个字——干。”以前吃“大锅饭”,糊里糊涂地干还可以。现在搞经济责任制,不讲科学地干就要落后了。群众把这种自己不学、别人讲也不愿听的人称为“刀枪不入”的干部。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志就说:给配上几个“明白人”吧,不然企业搞不好。事实也正是这样,班子里配上几个“明白人”,企业半年左右准变样,灵得很。这样,“明白人”就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实际上,“明白人”一词最早是毛主席发明的。1953年,中央决定从全国县委书记以上干部中抽调一批人搞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当时毛主席讲过,在各县抽人时,每个县里至少留下一个“明白人”管农业。
  
  引起广泛争论
  
  现在回忆起来,这场关于“明白人”的争论,既是客观存在,也似有意为之。客观存在是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突破“左”的影响很自然的一个过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为我抓这事,也就必然碰上这事,我无非是在实际工作中碰到这事,如实反映了这个事实而已。而有意为之,则是小平同志、耀邦同志当时对这个事情的处理。当然,我当时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对此感到吃惊,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如果不发生这场争论,反而显得奇怪了。
  跟着袁宝华同志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两人意见一致,认为企业要搞好,首先要用“明白人”。领导班子配上几个“明白人”,经济效益就能显著提高。袁宝华同志认为这个提法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要实现“四化”的要求,也可以避免“唯学历”、“唯成分”、“唯资格”等弊端。
  在袁宝华同志的提议下,1982年7月11日,我在全国整顿企业工作座谈会上,借用“明白人”这个词在会上发言,汇报了北京市的调查情况。“北京市很多企业管理不善,效益很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干部文化、技术、业务水平低,特别是有些小厂还是‘老大爷’、‘老大妈’当家。要提高经济效益,不按‘四化’要求整顿好企业的领导班子,班子里没有几个‘明白人’是根本办不到的……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落实知识分子的政策。有一些行业知识分子干部并不少,问题在于没有把合适进领导班子的知识分子提高到领导岗位上来。例如,北京汽车制造厂有技术干部796人,但在10名厂级领导干部中,只有两名大专毕业生;中层党政一把手77人中,知识分子只占28.6%。这个厂的一些重要部门,虽然科学技术性很强,但主要领导都不是知识分子,有的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化水平。”
  这个发言对我而言,是很自然、很平常、对改革有利的一项工作。一方面,我认为我们的观点是对的,这是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得出的;另一方面,我很信任袁宝华同志,他思想解放,水平高。没想到,我的发言在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来自省市的同志表示赞成;来自企业的同志有一部分人赞成,有一部分人说风凉话,难道我们都是“糊涂人”了?袁宝华同志让大会秘书处把我的发言整理登载在《情况反映》第三期上,送了上去,很快有了反应。
  16日,耀邦同志批示:“王大明同志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意见十分中肯。现在有些同志讲企业整顿时往往讲得太多太散,抓不到关键。从企业基层单位来说,领导班子配上几个‘明白人’,可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改革、整顿、提高经济效益、扭转不良风气,无一不与正确解决干部问题有关。吸收一大批拥护党的路线、有知识、有闯劲、年富力强的‘明白人’参加领导班子,现在是下决心的时候了。”我记得会议是星期六(17日)下午结束的,袁宝华同志在闭幕讲话中传达了耀邦同志的上述批示。
  19日(星期一)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领导班子配上几个‘明白人’,经济效益就能显著提高”为标题,报道了我的部分发言,并以耀邦同志的批示作为编者按,支持“明白人”。
  这个报道,犹如一石投水,在北京市各工业局、公司和企业中激起层层波澜。而我,在这个星期一的早晨听到广播在报道我的发言时,不禁大吃一惊。我心想,这只是一个正常、普通的工作发言,怎么一下子宣传得这么厉害了?
  虽然7月11日我在全国整顿企业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时,已经听到一些不同意见,当时还不怎么在意,认为我的这个发言只是一个很合理、挺正常的调研报告和工作建议。
  没想到,《人民日报》一登载,从各方面的反应来看,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都非常激烈。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发言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当时真是有点吃惊。当时我还听说北京市各区县委书记开会都骂我,说北京就出了一个“明白人”,就他明白,我们都糊涂。
  当时我接的信可多了,北京的、外地的,拥护的、反对的,都很多。北京市工业战线的反响非常强烈。我接到很多技术、业务人员的信,他们非常拥护;还有人说,你替我们说说,关键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记得北京市第七机床厂一位食堂管理员说:“这话说得深入浅出,十分中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击中了问题的要害。”也有不少骂我的。很有意思,我过去在许多工厂蹲过点,一些熟悉我的北京市第一机床厂的朋友给我写信,说你原来在我们厂蹲点的时候,你对我们工人挺好的,你也是工人出身,怎么看不起我们工人呢?你这次屁股怎么坐到知识分子那儿去了?怎么给知识分子说话了?你这是打击工农干部。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许多人写信给市经委领导,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落实;但也有不少同志表示不满,说“明白人”的提法把无学历、无技术职称的现职干部都看成了“糊涂人”,不能干。现在的问题应该是很好地利用和培养现职干部,不必把知识分子抬得太高等等。
  争论如此激烈,接到那么多信,虽然很多人支持我的观点,给予我信心,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有点紧张。
  耀邦同志是支持我们的,袁宝华同志传达了耀邦同志的批示,仍未平息争论。据邓小平同志年谱记载和袁宝华同志回忆,1982年7月26日,小平同志与姚依林、宋平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时讲到:没有“明白人”出来当家,一个单位搞不出什么成绩出来。现在是应该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明白的时候了。衡量一个单位改革是否见效,不仅看它定了什么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看它选的人好不好,这是问题的核心。就像北京市王大明讲的,领导班子要有几个明白人,企业才能有效益。袁宝华同志在企业整顿定期交流会上传达了小平同志的话,这场争论才算逐渐平息,“明白人”的政策才得以贯彻落实。
  
  改革初期的突破口
  
  20多年前的这一场争论,我当时只是从我们的调查研究出发,提出让政治上、业务上都明白的人进领导班子。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看得可能更清楚一些,站在一个比较客观、更高一点的历史视角来看,“明白人”的争论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首先,当时整个国家正处于拨乱反正之中,多少年来极左思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企业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同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没有得到贯彻,人们受“左”的影响很深,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提拔技术业务人员、知识分子必然会遇到阻力。
  1982年全国的企业整顿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大事件。袁宝华同志作为中央的代表,思想很解放,他在北京蹲点搞调研,实际上对于北京市如何抓整顿、如何认识企业整顿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是一个推动和帮助。要是没有袁宝华同志的支持,我当时也不敢提出。因为我知道,袁宝华不代表他个人,是中央的精神,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小平同志和耀邦同志。
  其次,北京市历来就很重视调查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就跟着郑天翔同志到各个厂子蹲点。面对企业的“明白人”问题,我跟着袁宝华同志深入调研,从实际出发。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叶林同志、市经委主任张彭同志两位领导也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对企业的情况非常了解。
  由于长期以来的极左影响,突然提出要任用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明白的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工人朋友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是他们对我所讲的“明白人”的含义作了简单化的理解。他们的不理解,甚至是抵触,现在看来也是正常的。
  尽管现在看当时人们的反应正常,但当时提拔技术干部的阻力还是很大的,我无异于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虽然始终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自己的观点来自调查研究,是站得住脚的,但在小平同志开口表态之前,那么多人说“就他明白,我们都糊涂”,我心里真是挺难理解的。我在北京工作了几十年,原来口碑还是不错的,人缘也不错。结果,这样一来,自己成了有争议的干部。要没有小平同志的支持,我都有点“混”不下去了。提拔中青年技术干部,现在想起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不觉得是问题,但在当时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会引起那么大的一场争论。
  当时中央将耀邦同志的批示和我的发言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引发广泛讨论,现在看来可能也是特意这么做的。小平同志、耀邦同志高屋建瓴,认为改革开放中的干部队伍问题必须解决,要打破“左”的束缚,必须换上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一批干部,因此抓住这个突破口,推动了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任用业务技术人员,是对长期以来我们对知识分子一些“左”的做法的一种冲击,这场争论实际上也是对这种“左”的影响的一次冲击。
  此后半年,《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中国财贸报》、《文汇报》等报纸纷纷报道各地的相关情况,尽管各省也争执得很厉害,但各地的实践都证明我们的调查报告是站得住脚的。
  
  深远意义
  
  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闹的?是不是个别人想出风头?我想,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看,事情可没这么简单。为什么展览中没有这一段?一些相关的书、材料中基本也不提?不知道是人们已经遗忘了这一段,还是有些人似乎把这个看作是个人的事情,我想,这恐怕都是不合适的。突破几十年来“左”的影响,走上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路,可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这60年来,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不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今来看,这个事情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到现在还发挥着作用。
  第一,企业开始真正走上改革的道路。从调整领导班子入手,企业开始由重计划轻市场、重生产轻营销、重一线轻二线(科研开发)转到两者并重、开拓市场、以销定产、增加竞争力、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来,这是很重要、也是很艰难的转变,是企业改革迈出的重要的、实质性的第一步。
  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尽管阻力较大,市经委主任张彭同志一个厂子一个厂子亲自抓,对全市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提拔了一大批技术知识分子担任企业领导职务。在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领导下,1984年北京市又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大中型企业的党政一把手要具备大专学历,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调整了大中型企业的班子,经过严格考察和民主推荐,启用了一批有大学学历、熟悉业务、有能力、有威信的技术管理人才,担任厂长和书记。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企业的领导核心,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提拔了相当多政治上和业务上都比较明白的干部,对北京市工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第二,干部队伍得以知识化、年轻化。据我了解,北京市从工业口开始,很多干部借着这个东风,进了领导班子。有进就有出,有上就有下,班子发生了一次大“换班”。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次深层的利益调整,触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当时提拔的一大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干部,特别是从工厂里提拔的,包括现在很多在职的、或是刚刚退休的高级领导干部,甚至国家领导人。实践证明,这些人是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者。
  第三,这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我当时可想不了这么高,现在回忆起来,这实际上是中央,特别是小平同志和耀邦同志站得高、看得远,抓住了这个突破口,以领导班子的调整为突破口,使企业成为有生产经营意识的经济组织,从而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崇尚知识的社会风气开始显现。长期以来我们对知识分子一些“左”的做法,使得知识分子抬不起头来。通过重用技术和业务干部,推动了拨乱反正向着更深远的社会层面发生作用、产生影响。自1978年开始迎来“科学的春天”,到上世纪80年代初吸收中青年技术干部进领导班子,崇尚知识的社会风气开始显现。一直到现在,知识改变命运,被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接受。
  还是那句话,我当时可没想这么多,只是从自己的调研报告出发,针对长期以来“左”的影响,提出改革的观点,引起一场争论,这是自然的。有些人思想上转不过弯,也是可以理解的。时过境迁,我想起这件事,还是觉得挺有意义的。至于这一过程中引起的不愉快,这都是小事一桩了。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容易,认识到小平同志、耀邦同志的良苦用心。这也是我60余年工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收获,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责任编辑刘一丁 汪文庆)
其他文献
2007年2月1日,南京古城一个严冬的日子,我来到了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的一户人家,采访一位已94岁高龄的抗战老人。他身材不高,穿着平常,但十分精干,手脚灵活,头脑清晰,谈吐不俗,一点儿也看不出是已近百岁的老人,更看不出他就是曾在抗战期间,在日伪统治下的沦陷核心区南京城里,凭着一腔杀敌复仇的爱国热血与勇敢机智的行动,制造了震动海内外的惊天事件——“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毒酒案”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本文的主
2015年底,我们在朱德孙女朱新华家协助清理朱德遗物时,一本类似64开笔记本、红色缎面、没有题名的书籍,十分醒目地呈现在面前。小心地翻开扉页,“朱德”行书竖排蓝色签名印章钤在右下角;第2页竖排铅印“整风文件目录”;封底夹有一张马兰纸便笺,内容如下:  老曹、老沈:  最近在清查图书时,发现有一本朱委员长的“整风文献”,这是我在延安撤退以后在陕北行军途中(大概是一九四七年五六月)别人借给我看的(那时
基于将目标分类学与数学复习活动融合,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结合的认识,我们利用通州区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为测量工具,开展了试卷讲评课的实践。由于本课主要运用教育测量的方法对考试数据进行分析,加之后续还要进行认知任务分析的“析题课”,也属于试卷讲评的范畴,为了区分这两种课型,我们将这种以数据分析为主要特征的课型称为“数据分析课”,简称为“数分课”。  1.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一模试卷讲评
20世纪80年代,我在国谊宾馆任保卫科科长期间,曾参加过不少重要会议和重要首长的接待保卫工作,其中一次特殊的接待任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震惊世界的“华航事件”  1986年5月3日,一架机号为B-198的波音747大型运输机(客机改装),满载着榴莲等热带水果,突然降临广州白云机场。该机隶属于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机长王锡爵驾机从新加坡起飞,原计划途经泰国曼谷,暂停香港后返回台湾。当该机飞临我
1975年2月,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对各方面工作的整顿逐渐在此前后拉开帷幕,而进行铁路整顿,打通铁路“大动脉”,是邓小平领导整顿的突破口。铁路不畅令人忧  1974年,由于“批林批孔”运动的冲击,铁路运输严重堵塞。京广、津浦、陇海、浙赣四大干线不通畅。当年全国货运量只完成计划的92%,比1973年少运货物4321万吨。发生重大事故和大事故达755起,相当于事故最少的1964年的8倍多。许
邓拓先生的《燕山夜话》中,有一篇《中国古代的妇女节》,其中谈道:“说起妇女节,现在一般人只知道‘三八’节,谁都不会想到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这个妇女节的由来,虽然带了很大的神话成分,但是它主要以生产劳动、恋爱和婚姻问题为内容的。这个节日就是中国阴历的七月七夕。”实际上,不仅中国古代有“妇女节”,就是中国现代也曾有过自己的妇女节,而且这个节日如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样,具有现代妇女解放的深刻意义。
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地上充满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数志士仁人为反抗侵略和压迫奋起抗争,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改造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星星之火到开始燎原,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拼搏,创造了难以置信的人间奇迹,从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
2009年9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交流计划,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斯米尔诺夫一行五人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做学术交流。值此机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百年潮杂志社邀请斯米尔诺夫就当前俄罗斯的现状进行演讲,并就俄罗斯的经济、政治、社会等问题以及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俄关系等问题与中国学者进行了交流。参加交流的国内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
广西梧州、安徽合肥,两地相距千里;一代名将、“斧头帮主”,两人志趣各异。然而,抗日反蒋这根“红线”,却将“梧州之子”李济深与“江淮大侠”王亚樵紧密相联,使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义。在军统特务追杀的严峻时刻,李济深为王亚樵提供藏身之所;王亚樵喋血梧州,李济深亲自为其送葬。后来,他还在《略历》中充满遗恨地写道:亚樵被军统特务暗杀,“我们那时警惕性非常不够,真儿戏得很”。  福州:共谋大计抓特务  1931
赤水县七界石有个姓杨的老汉来看望习仲勋同志,送给他十个鸡蛋。习仲勋自己不舍得吃,交给伙房老肖同志,让给患重病的田志立同志做鸡蛋面吃。第一次做鸡蛋面时,老肖做了两碗,一碗送给田志立,另一碗给习仲勋端去。习仲勋说:“我不是叫你送给田志立吃吗?为啥给我端来了?”老肖说:“群众给你送的鸡蛋,你连尝都不尝一口,岂不是辜负人家的好意?”习仲勋却说:“我身体很好,也不想吃,要不给李永昌老汉端去,他可能今年都没有